打印

【张生泉】美术与世博的社会学思考

【张生泉】美术与世博的社会学思考

  

美术与世博的社会学思考

  作者:张生泉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现代意义讲,美好的生活肯定与美术、设计等一切视觉和环境艺术有关。但是,就目前观察到一些现象而言,我们现在对美术、设计的理解,还大都停留在比较狭窄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包括全国大多数美术院校在内的几乎与美术、设计有关的一切专业、教育;包括全国大多数规划、建设和旅游在内的几乎与城市建设、规划布局和游客欣赏等有关的一切工程、活动,基本上还是“纯美术”的概念,即为美术而美术,没有把美术的理念和色彩等审美价值融入到生活、融入到社会、融入到人生……如何借世博会的东风进一步顺势拓展这个概念,把“纯美术”变为“社会大美术”,把培养一般会简单画画的学生变为培养具有创意的各类设计人才,把市民的视觉审美水平从被动、初级和单一状态变为主动、高级和丰富多元的状态,把上海原有的城市环境美学精华保留、然后继续向新的更高目标的现代城市环境审美意境冲刺,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和认真改进的。

  值得高兴的是,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画家和视觉艺术专家王邦雄先生近日出版的《美术?设计?社会》(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4月)一书,以“视觉艺术社会学思考”为副标题,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还初步开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药方,阅读后令人振奋。

  中国人为什么现在对欧洲等发达国家的旅游情有独钟?其实,你去过后就会发现,就自然景观而言,中国的景色可能是大多数国家无法比拟的;然而,就人文景观而言,欧洲等发达国家的魅力就显示了,尤其是城市建筑、名人故居以及时尚购物等方面具有独到优势:英国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泰晤士河两岸的风景以及16世纪以来保留完好的莎士比亚小镇和故居,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埃菲尔铁塔和和香谢里舍大街,意大利威尼斯的水城以及比利时布鲁塞尔“撒尿的小男孩”雕塑……用著名美术家伊利尔?沙里宁的话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在王教授看来,这个观点就隐含着大美术的观点,就表达了美术社会学的意见。

  由此出发,王教授正面提出了他的观点:“人类的感觉是多样的,但不可否认,在人类的所有感觉中,视觉占有绝对的优势。所谓美不美常常与视觉有关,所谓美的艺术属性,常是指''好看''与''不好看''”。应该说,这个观点是有科学佐证的。据心理学分析,一个成人的90%以上信息来自视觉,而且每只眼睛的视神经纤维有120万之多,大大超过其它的感觉。人体试验表明:如果视觉接受的信息和其它感觉接受的信息相冲突,结果,往往视觉接受的信息占据上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眼见为实”。视觉不仅在量上有优势,而且在质上也具有清晰性、形象性、敏感性的优点。“绝对一点讲,人类的文明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造视觉物的历史。”从古代中国的兵马俑、长城,到“四大发明”,大多数也和视觉有关,也证明了王教授的观点的正确。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明确:“问题是美术的艺术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以建筑为例,住人是第一需要,但几乎所有的建筑都不会满足于只是住人。美的意识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的实践的发展,就会相伴在建筑群中。哥特式教堂建筑的美,象征着神威的至高无上;故宫建筑的美,象征着皇权的森严神秘――所以,美在很大程度上与视觉有关,与人的切身感受有关。特别是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过去只能由上层人士享受的美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设计理念、房间布局、色彩调配等,体现了人们的物质世界是一个“有秩序”、“有想象”、“有氛围”的精神世界。在王教授看来,强调审美的社会化,就是自觉让绘画艺术的色彩、构图等视觉的“美”走出画纸、走出画笔、走出画家个人心里的小天地,让它进入百姓居住的空间,送它融入社会发展的时间,期待它由物理而精神,引领人们心灵的美!对此,王教授进一步强调:“如果把纯美术作为一个点的话,那么显而易见整个城市环境(当今成为环境艺术)就是美术的无穷尽的线。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整个世界的''大美术''……广大公众只有生活工作在一个形象化、美术化、设施完善与健康的艺术环境之中,人的身心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我们今天期待、呼唤和要求的生活环境、城市文明等形态,其实都是与动物相区别、与人的追求美的本质相一致的。如果说,前些年因为物质的严重贫乏,我们造的楼房只能由工程师说了算;那么,现在我们条件改善了,造的楼房除了工程师还应该由艺术家一起联袂完成,或者换句话说,我们今天的工程设计与楼房制造,仅仅一味强调实用性而否认了它的审美性,那是非常错误的,是以后要让我们的子孙给批判或批判的!以上海为例,楼群的美术价值,街道的大美术意义等,除了淮海路、南京路、徐家汇以及陆家嘴两岸等少数区域外,大多数地方的楼房设计和街道规划,还是要么各自为政、鹤立鸡群;要么是零打碎敲、不成气候,象外滩那样有规模、有气派、有层次的建筑群没有,就是档次稍微下来一点的也少见!而在王教授看来,“当今较早进入现代化的国家,首先映入人们视觉眼帘的一切就是那些色彩缤纷、造型奇特、富有艺术感的城市景观、建筑样式、交通工具等等。”上海在这方面还有距离,原因之一就是长期以来的审美单一或只讲究美术纯功能、忽视美术的社会属性而造成的。

  于是,王教授接着就在全书的章节安排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逐步梳理。由美术的定义出发,以人的社会心理结构为例,把美术与价值、美术与现代设计、美术与经济活动、美术学习与人的创造性能力锻炼和社会机制动力培育等方面的现象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自成体系的美术社会学逻辑框架。在这个过程中,他借鉴了西方美术学的经验,反思我国文化迎接现代化挑战后的落差,提出了弘扬中国美术人文精神的口号和美术社会化的基本路径,阅读后令人深思、教人全面、催人急追!

  以国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美术,吸收了包括儒家的礼乐、道家的山林和佛教的妙悟在内的丰富思想,无一不和成就理想人格有关。表现在绘画的根源上,三家都注重“心”。这种强调内敛、内在、内心的观念,对于抵御世俗流弊、坚持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风亮节当然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确实也存在着与世隔绝的自我陶醉、自我观赏、自我封闭的缺陷。对此,王教授认为,“作为文化的社会的美术,当然不能再在纯美术或绘画的圈子里绕来绕去。……在西方美术的一幅画后面站着的是包括哲学、科学、音乐、建筑、戏剧文学在内的文化中的''规模效应''。在中国当代我们看不到有一定规模的联动与共生。”此话有理。文化的社会的美术是一个整体的存在,现代大美术的存在,与一个国家物质、精神的发展有关;与一个民族崇尚、讲究的气质有关;更与一个个国民喜爱、追求的欲望有关――我们只有把美术放在了更广、更宽、更远的支点上去思考,才能使它自觉与城市建设、科学技术、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才能使它健康发展。常有人议论,我们的城市雕塑、室内壁画以及建筑环境与城市景观之间有种种不协调;其实,这种不协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缺乏文化的社会学理念,缺乏美术的社会学理念。当世博会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世博会的人流离我们越来越亲时,造房子、搞工程、修马路都是急需的,但除此之外,以此为契机,对全体市民和官员,对整个城市的文化理念来一次大梳理、大反思、大提升还是很有必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王教授的书,可以作为我们的很好的教材――

  因为,我们总想让世界各国的朋友在举办过奥运会之后再来中国定有收获,这个收获就是:在我们越来越变得美丽的城市后面,隐隐约约或多多少少也开始让他们发现了古老发明的基因、传统哲学的理念、人格风范的情愫还在以自己强劲的生命力在生长、发展和闪光……
文章来源:天睿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