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集结号:说出你我那不得不说的故事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在小城时间长了,到农村去,到田野走一趟,总有一种寻求内心宁静的感觉。当初去田野时怀着很强的功利性,主题是获取大量的田野资料,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从田野中体验的是纯朴的民风,感受的是敦厚的情谊。走访的时间和次数拉近了和调查对象之间的距离,记得第一次踏进采访者的家门时,尽管有受访者的亲戚做“中介人”,但从那种陌生的眼神中读出的是对这次采访的质疑,接着是受到他们全家的招待,两杯烧酒下肚,乘兴开始交谈,慢慢扯到调查议题上来,酒再次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第二次到采访者家时,心理上的距离好像其减少了好多。记得在一次吃饭时,受访者给我说:“吃好,全当自家人,不要拘谨。”这一说使自己心理一下变得暖哄哄的。这就是“田野外交”了,有时间了,会给他们家里打个电话,问候几句。在他们家里,临走要说的一句话是:“非常感谢你们,下次如果到城里来办事一定要告诉我一声”。
后来,他们也会有时打电话,还说:“最近有需要的什么材料吗?能提供一点的老人会尽最大努力的”。
      
在田野工作中物质的东西并不是很重要,但是你到人家去的时候,可能要在家里住上几天,对采访对象的打扰是和你拿的东西没办法划等号的,有时候自己心里也很愧疚,觉得欠了人家很多。记得曾经给一个采访者写过一篇报道,发表在一个杂志上,乘着做田野调查的机会带给他们,他们全家特别高兴。他们给我说,老人上电视荧屏的机会多,在纸质媒体上还是第一次出现,很感谢我。我想这只能是给他们的一点微不足道的报答。就说到这儿吧,也没有浪漫和惊险,只是一些平淡的事儿。

[ 本帖最后由 folkman 于 2010-1-15 11:06 编辑 ]

TOP

酒与羊肉:田野中的尴尬事

说到酒还行,半斤没有什么么问题。第一次进入采访区,主人的一番敬酒,自己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在喝酒时,我的合作伙伴不时地看着我,觉得他的眼神不太对劲,自己心里嘀咕我不是喝得很干脆吗,有什么事。轮到他了,他端着两杯酒,挨个儿“让酒”,我才知道他看我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原来自己干了一件尴尬的事,我后来问他: 我今天干了一件丢人的事,他说没事,不知不为错。给我讲了许多当地酒场的规则,终于轮到我喝酒了,我端起酒杯,挨个儿让酒,还学会了一句“阿拉戈斯带”(请个酒)。这是我每次下田野牢记在心头的一件事。我的合作者经常提醒我:“没忘吧”,我说:“不会的。”

从小就不喜欢吃羊肉,一见羊肉就摇头。进入采访者的家里,受到他们的款待,端上来的是手抓羊肉,这怎么办呢,硬着头皮吃吧。吃了一大块之后,主人又挑了一块,这是分给我的,迟早得吃滴。这似乎成了负担。但我的合作者说:“快吃掉,羊肉能渗酒”,果然如此,平时喝上六两酒差不多了,吃了几块羊肉后,喝了差不多一斤白酒。今后的田野工作,总是多吃几块羊肉,以便能在酒场应付的时间多一点。

有一次,我的采访者对我说,羊肉是最高档次的招待,你不吃羊肉就没办法了。我也发现了自己的缺点,不吃羊肉意味着对人家的不尊重。在下田野的过程中,我慢慢的学会了吃羊肉。后来他们高兴地说:“记得你以前不吃羊肉,现在可以了。”我自己也想,最近还是进步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马知遥 于 2010-1-16 10:56 发表
从建宗兄这里读出了:田野中入乡随俗的重要,它可以帮助我们融入田野,找到真实。
如果把喝酒与田野结合得太紧密,大家觉得有点荒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田野工作刚刚开始或者结束时,酒场是少不了的,这与特定的地域有一定关系的,如果在南方可能就不存在田野与喝酒的关系了。

TOP

希望大家把更加精彩的田野趣事讲述,以便分享和学习。

TOP

在西北,特别是甘肃,无论是山歌、秧歌,还是花儿中,类似这样的歌词太多,这些歌词给听众添加了兴奋剂,使本来严肃和平静的场面热闹起来。

TOP

在凉州流行一种说唱结合的“凉州贤孝”,很有意思,经常由盲人拿三弦伴奏。

TOP

回复 81# 的帖子

TOP

以前在一篇关于田野的文章中,看到了巴莫老师在田野中遇到的这件事。

TOP

“犯忌”有时可以惹怒研究对象,对于客体研究或者陌生的研究者来说,他们还是可以原谅的。

TOP

特别是在有关民间信仰的田野调查中,“犯忌”有时意味着对神圣的一种颠覆。

TOP

开眼界,长见识了。

TOP

期待着更加精彩的田野故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