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莫言旧居”将成民俗景点 作家本人很无奈

“莫言旧居”将成民俗景点 作家本人很无奈

                               “莫言旧居”将成民俗景点 作家本人很无奈
                                                      发布时间:2009-10-12 10:42 来源: 中新网
       莫言50多年前出生的山东高密大栏平安庄的老宅子,只是一座平房院子,瓦已残缺,墙是用泥糊起来的,已经破陋得连玻璃窗也没有了,但是现在,这间房子一下成了高密的“香饽饽”,当地正在努力使“莫言旧居”成为山东千里民俗旅游的景点。而就在上月,莫言文学馆也刚刚揭幕。眼看自己在年过半百之年一夜间成了家乡旅游产业的重要一环,莫言对此显得很无奈。

  现状

  “莫言旧居”年内完成修缮

  据了解,有关“莫言旧居”修缮事宜是高密的莫言研究会主抓的。据研究会的副会长柴修森介绍,莫言在高密有两处旧居,平安庄那间是当时还叫管谟业的莫言度过童年时光的地方,另一处在城区,彼时已经启用了笔名的莫言,在那里完成了《酒国》、《丰乳肥臀》等代表作。

  莫言在城区的旧居还很新,但现在已归在别人名下。柴先生透露,房主今年提出愿意将此房捐赠出来,作为一项丰厚的文化资源保护起来,而现在莫言研究会正努力促成此事,并计划将其建成莫言文化创作工作室。比较麻烦的是平安庄的老宅,因为那间见证了莫言顽皮嬉戏的宅子已十分残破,修缮谈何容易。目前他们正和莫言家人商量修缮方案,也开始征集莫言小时候用过的器物,准备在旧居今年内修缮完毕之后,以实物展示为主对外开放,再现莫言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状态。

  背后

  “莫言旧居”要成民俗景点

  去年曾一度传过余秋雨老宅被他的故乡申报文保单位的消息,后因争议颇多,以致不了了之。毕竟按照我国传统,名人旧居要成为景点,大多要等名人去世之后。余先生身体健康,“旧居”之事似乎还为时尚早。不过彼时余秋雨毕竟已60多岁,可现在的莫言只有区区54岁,但高密在修缮开放“莫言旧居 ”这事的态度上却显得异常坚决,这俨然成了当地今年工作的一件大事。

  可为什么要这么急于修缮开放莫言故居呢?柴先生的说法很官方,据他讲,莫言文化需要挖掘和弘扬,而他的旧居自然是这文化的一部分。不过事实显然远没有这么简单。在当地报章最近的一篇名为《山东高密今年奉献十道文化大餐》的报道上,记者发现,十道文化大餐中的一道就是“开发一条文化生态旅游线”,而在这条旅游线上,“莫言旧居”赫然在列。目前,“莫言旧居”正努力跻身全省千里民俗旅游线上的景点,如果不出意外,也许很快,举着小旗子的导游就会带着大批游客光临此处。

  反思

  为故土,作家身不由己

  看来,为了建设“文化生态旅游”,尚值壮年的莫言,也只好将自己的老宅子开门迎客。莫言对故乡做的妥协还不只这些,上个月,由王蒙题写馆名的“莫言文学馆”在故乡开馆。莫言也被从北京请来,坐在揭幕仪式的主席台上,做了一番“我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故乡的新时期的生活,写出具有更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平的作品,来报答这块黑色的大地对我的养育之情”的表态。

  但莫言事后对人们说,他和家人都反对修建莫言文学馆,因为他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大成就,只是写了几本书而已,但最终文学馆还是建起来了,就只好接受现实,捐了一些图书和手稿,以表示对于家乡的支持。相似的妥协还出现在几年前高密要成立莫言研究会时,莫言觉得很惶恐,就写了一首打油诗:“故乡成立研究会,诚惶诚恐惭且愧,高悬鞭策自努力,永远知道我是谁。”这诗的手书原件现在就挂在莫言文学馆内。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故乡,很多大作家都是身不由己的。他们一方面要从故土汲取创作灵感,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以“文化产业”的形式为故乡建设作出贡献。除了莫言的高密,还有如沈从文的凤凰、鲁迅的绍兴、贾平凹的商洛、陈忠实的灞桥等等。这恐怕正是作家成名的义务。

  相关新闻

  在世作家个人文学馆是中国“特产”

  如同旧居,作家的个人文学馆按照惯例,也应该在作家去世之后,因为文学馆总结的是作家一生的成就,作家还在世,并还在创作,自然是难以 “盖棺论定”的。给在世作家建个人文学馆,很可能是中国的“特产”。在莫言文学馆建成之前,贾平凹文学艺术馆和陈忠实文学馆已经开门迎客多年。这自然都是大作家们对于故乡发展经济的一种妥协。陈忠实自己就说,“文学馆在我有点勉为其难。最初有这个动议时我是拒绝过的,因为我自觉太肤浅,受不住这种文学馆的压力。在热情的说服下我应允了,至今仍然诚惶诚恐。”在世作家的旧居,现在中国几乎还没有。一旦“莫言旧居”年内迎客,就将成为开天辟地者。(郦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