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为何不了解穆勒?反思:对中东欧文学不重视

中国为何不了解穆勒?反思:对中东欧文学不重视

                中国为何不了解穆勒?反思:对中东欧文学不重视
                                   2009年10月09日 09:47 来源:青年报 

       中国人对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穆勒很陌生。
       北京时间昨晚7点,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出生在罗马尼亚的德国籍女作家赫塔·穆勒。在中国几乎没有几个人认识56岁的穆勒。一些文学评论家告诉记者,他们为不了解穆勒而感到汗颜。“这是我们长期不重视中东欧文学的严重后果啊!”外国文学评论家止庵这样说。
  冷门
  罗马尼亚人获奖
  又是一个意料之中的冷门,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把这项世界最高的文学奖项颁给了一个德籍作家。赫塔·穆勒的得奖,是自君特·格拉斯之后,德国人时隔10年之后再次问鼎该奖项。
  但是穆勒得奖的消息传出后,又有很多人觉得是在情理之中,因为穆勒在这个世界上享有盛誉。就在今年,她的《呼吸钟摆》从154部作品中脱颖而出,入围2009德国图书奖。在英国博彩公司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中,穆勒排在27位,赔率是50/1,与中国的北岛并列。
  穆勒是在1982年,她29岁那年开始写作的。她和罗马尼亚当时的政府关系很糟,所以在1987年她和丈夫、小说家查德·瓦格纳离开罗马尼亚移居德国汉堡。穆勒写了大量反思自己在故国生活场景的小说,她有一种很强烈的情绪在心中,所以写出来的文字很难读懂。她存心要这样做似的,不管是《洼地》、《那时狐狸就是猎人》,还是《我所拥有的我都带着》《行走界线》、《河水奔流》均是如此。不过诺贝尔奖给穆勒的评价却非常高,在诺贝尔官网公布的给穆勒的评语是“用浓郁的诗和坦诚的散文,描述了一无所有的风景”。
  不过,赫塔·穆勒的得奖也给人另一个印象。一位外国文学评论家就对记者说,他得知穆勒得奖的第一反应是,罗马尼亚人终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因为在东欧其他国家几乎均有作家获诺奖,罗马尼亚人是第一次,这自然是值得关注的事。另一位评论家则直截了当地告诉本报记者,他发觉诺奖评委们越来越注意男女平等。2004年的奖给了58岁的女性耶利内克,2007年又给了88岁的英国女作家莱辛,时隔两年之后就给了穆勒。
  此外,中国作家再次无缘诺奖,这一点也不出人意料。
  反思
  中国人对小国文学不够重视
  然而,穆勒在中国却遭遇无人能识的窘境。记者昨天采访了多位外国文学评论家,并做了调查后发现,中国大陆有关于赫塔·穆勒的唯一的介绍只是在2001年第6期的《译林》杂志上,当时该杂志翻译发表了穆勒的小说《黑色的大轴》。而中国台湾的时报出版社在1999年曾引进翻译了她的《风中绿李》。
  于是穆勒的得奖在中国俨然成了一个特大冷门,止庵对记者说,他听说过这个人,但并不知道穆勒写过什么,更没有读过她的书。止庵为此还去和几个评论界的朋友做了沟通,朋友们也不知道此人。“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啊!”止庵说。
  按一般的规律,诺奖可能会有冷门,但绝不会颁给无名之辈,止庵表示,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没几个人知道穆勒是不正常的。他提醒记者注意,如2002年诺奖得主、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2004年获得诺奖的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都是中国人闻所未闻的特大冷门。而且巧的是,这两位同此次获奖的穆勒,均为中东欧作家,这也就说明,中国对于该地区作家的译介太薄弱了。
  眼光是一个大问题。在全球化的情形下,现在中国的出版界、评论界,关注的都是大国文学。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要找一个中东欧文学语种的翻译者便非常困难。
  事实上,早在鲁迅的时代,周氏兄弟就非常注意译介东欧文学,他们称为“弱小民族文学”。止庵告诉记者,由于经历过历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中东欧饱经民族苦难,这反而是文学的财富,常常会产生有深度思考性的文学作品。
  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则告诉记者,在穆勒得奖之后,他们肯定要引进她的作品,但由于诺奖的效应,国内必定会有许多出版社会争抢其作品版权,一场类似于《1Q84》那样的版权争夺战,在所难免。(郦亮 王颖斐)

[ 本帖最后由 twlijz 于 2009-10-9 14:24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