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岷县创新发展文艺事业:风景这边独好
定西岷县创新发展文艺事业:风景这边独好
——岷县创新发展文艺事业纪实
2009年12月10日 15:32 来源: 甘肃新闻网
通讯员 黄瑞萍 王亚红
近年来,岷县将文化与经济巧妙地结合起来,以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全县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增添了活力。
“特色资源”孵化“新型产业”
岷县立足特色文化资源,初步形成了新型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县先后兴起了洮砚、根艺、剪纸、刺绣等多种民间工艺。其中,岷县的赵成德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而制作的巨型洮砚“辉煌砚”,其工艺之精美,设计之独特,构思之巧妙,寓意之深刻让人叹为观止,而洮砚产业已在岷县逐渐形成规模较大的产业链。在第四届甘肃省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岷县选送的根艺《孔雀》荣获文化产品金奖。另外该县有文化经营户162家,包括文化娱乐业、网络业及印刷业、音像业、演出业等,通过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扶持和全程式管理,均得到了较快发展。
“双向服务”推动“城乡互动”
近年来,岷县宣传文化部门把文化下乡活动与推广农村实用技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机结合,赋予了文化下乡活动新内涵。去年以来,该县组织实施甘肃省“千台大戏送农村”战役,邀请兰州市戏曲剧院的演职人员一行40多人,在该县18个乡镇进行为期18天的慰问演出,全县共开展送戏下乡18场(次),观众达15.5万多人次,为偏远山区群众献上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
“精品创作”带动“文化繁荣”
近年来,该县在“出人才,出精品,走正路”观念的指导下,产生了一批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马步斗的长篇历史小说《花海药情》、长篇报告文学《孝道如山》、李璘的民间文学《暮云集》、李林的《茶话》、卢龙的文集《故乡的云》、岷县政协主编的《红军长征在岷县》等书先后出版。岷县诗词学会以老年人为主体的古体诗词创作队伍阵容庞大,《岷州文学》、《岷阳诗词》、《轨道》等民间刊物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县文化局、文联主办的《岷县文学作品选》、县级文学期刊《叠藏河》每年都出版发行。马步斗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庇百姓俱欢颜》荣获甘肃省首届黄河文学奖、定西市“五个一工程”奖,他的第四部长篇巨著之一《米州天下》已与读者见面,《七八个星天外》、《岷县民俗文化丛书》分别获市“五个一工程”奖。涛声的《家务事》获《中国作家》杂志第四届绵山杯金秋之旅笔会三等奖。孙立本、景晓钟、潘硕珍等作者的作品多次在《诗刊》和其他省级刊物纷纷亮相。近年来,岷县作者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400多篇(首)。
“洮岷花儿”被列为全省民族民间文化十大试点保护工程,同时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项目,二郎山花儿会、洮砚技艺、巴当舞、十八位湫神祭祀活动、木版窗花年画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岷县也被中国民协授予“抢救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贡献奖”,岷县文联曾被定西市政府评为“先进民间组织”。
此外,该县的书画、摄影、音乐、舞蹈等群众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作品种类、数量、质量不断提高。大量摄影、书画、文学等作品频频见诸报刊,参赛上展。该县文化馆副馆长刘复汉等同志的摄影作品被《中国当代摄影家作品欣赏》画册入选,王常明同志的书法作品荣获由甘肃省政府和天水市政府联合举办的“伏羲杯”书画大赛一等奖;景生魁、蒋志仁创作的组歌《红军长征过岷县》获市“五个一”工程奖,《巴当舞》、《五月会龙》在全省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中荣获三等奖。
至目前,岷县已成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岷州文学创作委员会,并根据文艺人才规模成立相应的文艺协会,县级有作家协会、戏剧协会、音乐舞蹈协会、美术协会、书法协会、摄影协会、民间文艺协会及花儿学术研究会等10个文艺协会,有县级文艺家协会会员400多人,其中有市级文艺家协会会员2人、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10余人,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1人。这些文艺队伍将带动岷县文艺事业走向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