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端午节专题研究

从传统节日看中国人的和谐理念——以端午礼俗为例
国学网  2008-06-20    何星亮    光明日报   


  何星亮 广东兴宁人。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图书馆专家咨询委员。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日本东洋文库、国学院大学客座研究员。主要著作有:《中国图腾文化》、《中国自然神与自然崇拜》、《边界与民族——清代勘分中俄西北边界大臣的察合台、满、汉五件文书研究》、《维吾尔、柯尔克孜、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俄罗斯、裕固、撒拉族文化志》(《中华文化通志》之一)、《新疆民族传统社会与文化》。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流久远,有些节日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不仅是满足各民族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天中节”等,南方民间多称“五月节”。据文献记载,端午节早在先秦时代便已存在,历时二千多年,可见端午节源流之久。

  为什么在传统社会,民间把端午节作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端午节与夏至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端午节选在日月相重的日子?为什么端午节有许多与水有关的活动?为什么端午节有许多与“五”相关的辟邪物?为什么端午节有吃粽子、鸭子和咸鸭蛋等习俗?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全社会成员认同的文化理念和基本的思维结构。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理念是追求“均衡和谐”,它包含三个系统的和谐:社会系统的和谐、个人系统的和谐和自然系统的和谐。这其中自然系统的和谐包括两方面:生物的和谐与物质的和谐。生物的和谐,主要表现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保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分注重保护生态平衡。无生物的和谐,主要是指自然物和自然现象本身的和谐,如昼夜与太阳的和谐,水和火的均衡和谐等。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和谐,就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自然界不和谐,就会灾害濒发,社会动荡,国无宁日。因此,中国不仅追求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而且通过各种方式来祈求自然界内部的和谐。

  在传统中国的文化理念中,三个系统的和谐并非单独存在,而是紧密关联的。一个系统的和谐,仅是暂时或孤立的和谐,而只有三个系统的整体和谐,才是最理想的和谐境界,这也是儒家努力追求的“致中和”的境界,也就是《中庸》所说的:“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者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原意。

  一、端午与夏至



包粽子是端午节重要的风俗之一



  研究端午节的形成和变迁,必须熟悉与端午密切相关的夏至。只有弄清端午与夏至的关系,才有可能透析端午的各种礼俗。

  (一)太阳历的端午与夏至。

  有学者认为,端午源于夏至。中国历史上曾经使用过十月太阳历,在那个时代,夏至日与端午节日期是重合的。改用阴阳历(即夏历)以后,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之后,端午节才与夏至分离。

  历法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叫阳历,其中年的日数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等;一类叫阴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另一类叫阴阳历,其中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而年的日数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中国现在还使用的夏历、藏历等。

  一般认为,阴阳历始于商代。卜辞中有关于闰月的记载,表明添加闰月的阴阳历在商代便已存在。不少学者还认为,中国人除了使用阴阳历外,还使用过太阳历。有些学者根据《夏小正》中的记载,认为夏代使用的是十月太阳历,指出《夏小正》原是把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一个月分为三十六天,剩余的几天放在年终,作为过年日,平年为五天,闰年为六天,不计在月内。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杨尚奎充分肯定彝族十月太阳历的重要意义,并认为运用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法可以合理解释古籍中的许多难解之谜。一些天文学家也认为夏历是“一年分为十个月的太阳历”。

  从人类早期历史来看,崇拜太阳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现象。这主要是自农业革命以来,人们凭直感认识到太阳对农业和畜牧业的影响很大,认识到节气变化与太阳密切相关。因此,最早的节气也就是根据太阳运转而形成的。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春分和秋分、夏至和冬至。最早的历法无疑也是根据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太阳历。而且,十月太阳历较十二月的阴阳历较简单,易于记忆和测算。而且,无论是十月太阳历还是十二月的太阳历,一年中的各个节气都固定在某日,每年如此,简单易记,如夏至日每年都在62122日,冬至在122221日。

  史载彝族是汉代羌人的后裔,而汉代羌人又是炎帝姜姓部落集团的后裔,因此,彝族所保留的太阳历无疑是古羌戎人的历法。传说炎帝是中国农业的创始人,他发明了种植农作物,发明刀耕火种,发明农具,发明陶器和医学等,对中国文明的形成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农业生产十分需要历法,历法首先在农业民族形成应不容怀疑。此外,炎帝又被奉为太阳神或火神。因此,太阳历由炎帝所属的古羌人部落集团首先发明使用是完全有可能的。而古羌人后来大部分融入到华夏族中,因此太阳历为整个华夏族所共同使用。

  根据现行的公历,夏至一般出现在公历621日或22日,而端午日期则每年不一。十九年七闰,是阴阳历的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中,端午最早可以出现在公历528日前后,如1990年和1971年;最晚则可出现在625日前后,如2001年。太阳历以什么时候为岁首,各有不同。在古代欧洲,一般都以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冬至后三天为圣诞节,这说明冬至是古代欧洲新年的开始。而夏至则是夏天的新年。如果以11日为十月太阳历的11日,则夏至在十月太阳历的529日或30日。彝族的十月太阳历是在大寒节气期间过新年,大寒一般在120日或21日,若以120日计算,另加5日过年日,则十月太阳历的11日为公历的125日,依此推算,夏至日(公历621日或22日)正好在彝族十月太阳历的54日或5日,与端午节日期正好重合。也就是说,在十月太阳历的时代,端午节即夏至节。

  (二)端午与夏至分离。

  阴阳历代替太阳历后,端午与夏至便开始分离。由于阴阳历设有闰月,每年的夏至日均不相同。如2000年的夏至日为五月二十日,2003年为五月二十三日,2006年为五月二十六日,2007年为五月初八日。大多数年份的夏至日都在五月中下旬,与端午日期相隔较远。

  端午虽与夏至分离,但五月举行各种祭祀仪式的习俗仍被保留下来。民间的夏至节,通常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即五月五日起,至五月二十日止。不少地区和民族定五月二十日为“分龙日”,举行祭祀活动。是日有雨,农民们喜称“分龙雨”,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征兆。

  据上,在先秦时代十月太阳历,端午与夏至为同一。由此也可说明,中国的端午祭祀源流久远,可能在炎黄时代便已存在。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端午习俗都是起源于中国。

  二、冬夏至祭祀习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端午节源于夏至,要回答为什么民间把端午节定为第二大传统节日,首先必须熟悉夏至这一节气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一)冬至和夏至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气。

  夏至与冬至节气在中国最早的历法中已经出现。《夏小正》五月“时有养日”,即白昼最长的夏至日;十月“时有养夜”,即黑夜最长冬至日。关于这一点,学术界没有异议。



在端午节佩戴的各式香囊




  许多实行太阳历的民族,一般都以冬至作为新年的开始,而夏至则是夏天的新年。众所周知,圣诞节在冬至(1222日)日的后三天,这说明古代欧洲以冬至日为过年的开始。古代的欧洲民族,在冬至和夏至都要举行篝火会,也就是举行祭祀太阳神的火祭。弗雷泽列举三点论据以予说明:首先,圣诞节原是“太阳诞生节……圣诞节的民间庆祝活动占突出的地位是圣诞柴(篝火——引者注),原是为了帮助在仲冬出生的太阳再点燃它似乎逐渐熄下去的火光”。其次,在“某些篝火节不仅在日期上表现有意摹仿太阳,在纪念的方式上也表现出有意募仿太阳。”第三,较早的时候,篝火节火种,“很可能是普遍地用摩擦两片木头取火的。有些地方至今在复活节和仲夏节还用这种办法取火,……而净火永远是用木头摩擦取火,有时用轮子旋转取火。”这种取火方式正如中国古籍中所说的冬至“钻燧取火”一样。

  据史籍记述,在古代,冬至节曾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期,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魏晋时期,冬至过节习俗如同春节。直至现在,许多地区还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过节习俗也可能是先秦时代以冬至为岁首的中国人过新年习俗的遗留。

  (二)冬夏至祭祀习俗与阴阳对立结构。

  冬至和夏至都是与太阳密切相关的节气,由于太阳与火在物质上相关联,因此,在早期,世界各民族均以火来祭祀。弗雷泽指出,欧洲“两个最重要、流传最广泛的篝火节的日期多少与夏至和冬至恰好一致,……这种时间的相符不可能纯粹是偶然的巧合。”弗雷泽在《金枝》“欧洲的篝火节”一章中列举大量事实来说明。

  在古代中国人的传统思维结构中,对立统一、对立转换的二元思维结构是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具体表现为阴阳五行对立转换的思维结构。阴阳五行观念在中国有二千多年的历史,被广泛地用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甚至成为规定人们行为的规范,它对中国古代政治、哲学、宗教、医学、伦理、军事、天文、历法等领域都发生了深远影响。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也一样,受阴阳观念影响很大,与欧洲的祭祀习俗完全相反。一是祭祀地点和祭祀对象相反,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二是祭祀物相反,冬至钻燧改火,夏至则浚井改水。《后汉书·礼仪中》:“日夏至,禁举大火,止炭鼓铸,消石冶皆绝止。……是日,浚井改水;日冬至,钻燧改火云”。

  根据以上史料,夏至与冬至祭祀习俗的结构关系分别为:

  冬至—天神—圜丘—火—改火(更换新火);

  夏至—地神—方丘—水—改水(更换新水)。



端午节的起源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



  为什么会形成这样完全对立的结构关系呢?笔者认为,这与古代和谐理念密切相关的阴阳五行对立结构有关。

  在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前,中国人也许和古代欧洲人一样,冬至和夏至均用火祭。但阴阳五行观念形成之后,冬至和夏至祭祀习俗又有所不同,并按阴阳五行观念来安排祭祀。

  阴阳五行说,可分为阴阳说与五行说,两者相辅相成,五行说必合阴阳,阴阳说必兼五行。阴阳五行说认为,阴阳支配万事万物,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或是人类自身,阴阳和谐便平安吉祥,阴阳不调便会发生天灾人祸。较重要的节日都是重要季节转换时间,端午节之所以在夏至期间,是因为夏至在以农业为主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地球自身运转的关系,太阳光照射大地的位置也不相同。太阳出没的迟早,昼夜的长短,光热的强弱,随四季而各有不同,从而形成气候的变化。变化最为明显的是二分、二至。夏至昼长夜短;冬至昼短夜长。而春分和秋分则一样,昼夜长短一致。由于太阳的变化对人类影响极大,尤其是冬至和夏至,太阳在两至中完全相反,因此格外受到重视。

  冬至与夏至不仅昼夜长短截然相反,而且气候和相关灾害也正好相反,冬至与寒冷和雪灾相关联,夏至与酷暑和水灾相关联。在古代中国人看来,春分和秋分期间,气候较好,自然灾害较少,人患病和被虫蛇伤害也少,是因为春分和秋分昼夜长短均衡的原因。而冬至和夏至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是自然界阴阳不调造成的,是昼夜长短差异很大造成的。因而,冬至和夏至是不正常的节气,是“阴阳争”和阴阳冲突的节气,是危险和不吉的节气。

  为了驱除灾害和避毒去邪,阴阳不调的节气就必须举行各种驱邪和祭祀活动,以祈求阴阳调和。“冬至祀天于圜丘,夏至祭地于方泽”,成为历朝帝王重要的祭祀仪式,冬至祭天在南郊,夏至祭地在北郊。阳为天,阴为地。夏至虽阳气达到极盛,却是阴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虽然阴气达到极盛,却是阳气开始回升之时。冬至之所以要祭天,因为冬至阳光微弱而短暂,是阳衰阴盛的节气,必须以阳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加强阳的力量,改变阳衰阴盛的结构,使之阴阳均衡。

  我国古代有冬至燔柴祭日的习俗,以“迎长日之至”。其祭祀习俗可能与印第安、印加人和欧洲人在冬至举行加强太阳力量的巫术仪式类似。北美一些印第安人在冬至来临时,便认为太阳正在疲倦,要用巫术的火堆加以鼓舞。仪式在夜晚降临时开始,把立在松枝篱笆空地中间的巨柱点燃起来,并一直烧到天亮。这时,一些太阳的模仿者头发披在肩上,身体涂上白黏土以象征太阳的白色,手中拿着羽毛装饰的舞棒,围着火堆排成紧密的行列跳舞。他们从东到西来回移动,模拟太阳运行。仪式一直持续到黎明。

  秘鲁古印加人把阳历624日定为南半球的“冬至”日,并在这天举行祭太阳神的庆典。欧洲的英格兰、法国、德国和南斯拉夫的传统中,直到19世纪中叶还保留古老的冬至篝火会,他们用圣诞树、圣诞木或圣诞柴在室内点火。

  而夏至正相反,必须以阴性的物质进行祭祀,以增强阴的力量,改变阳盛阴衰的结构,使之阴阳调和。古代帝王在有水的“方泽”举行祭祀仪式,以及端午节期间众多的水上活动如龙舟竞渡等。南方许多地区和台湾汉人在端午节午时(正午)到水井打新水,更换家中水缸中的食用水等习俗,其目的是增强阴性的力量,祈求阴阳调和。

  夏至之所以受到古代中国人特别的重视,除了日长夜短和天气炎热等自然现象之外,还有其他多方面的原因。其一,夏至之后,各种自然灾害较多,尤其是水旱灾害。雨多成涝,雨少成旱,对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来说,都是极为不利的。而五月是农作物生长最快的节气,是决定一年丰歉的节气。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人十分希望风调雨顺。端午节和夏至或分龙日期间的各地龙舟竞渡和各种求雨仪式,其最初的主要目的是祈求水神保佑,祈求五谷丰登。其二,夏至期间,由于季节转换,气候对人体影响很大,人们容易生各种疾病。虫蛇、蚊虫等动物也于夏至后开始活跃,对人体伤害很大。因此,古代中国人把仲夏之月称之为“恶月”。

  端午和夏至日的祭祀活动大多与“水”等阴性事物相关的节气,具有明显的扶阴抑阳和辟虫、解毒、禳祓的意义。

  据上分析,冬至与夏至祭祀的事物均与阴阳有关。冬至是阴盛阳生之节气,祭祀的事物均与阳性事物相关,祭祀对象为天为太阳,祭坛为圜丘,祭祀方位在南郊,以火从之;夏至是阳盛阴生的节气,祭祀的事物均与阴性有关,祭祀对象为地,祭坛为方泽,祭祀方位为北郊,以水从之。



画家李滨声所绘的各种端午节风俗画



  三、端午日期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种风俗



  据清人赵翼考证,两汉时端午节并不是在五月五日,而是五月内第一个午日。“大约魏晋以后,渐感干支记日不便记忆,改用数字代替,于是上巳更定在三月三日,端午更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一名,大约也在此时代替了较古的端‘午’。”

  如前所述,在使用太阳历的时期,端午节日期与夏至日重合。使用阴阳历以后,端午日期与夏至分离。无论十二支纪日,还是数字纪日,都是月、日相重。两汉时期为什么要选在午日,魏晋以后为什么又要固定有五月五日?

  为什么要选在“重午”和“重五”?我国古代的一些重大节日,往往是月、日相重的,且以单数为主,如一月一日的春节,三月三日的上巳节,五月五日的端午节,七月七日的七夕节,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古代中国人对节日的日期十分重视,并不是随意选择的,而是有一定根据的。

  首先,需要从中国古代的阴阳为基础的数字观念来分析。古代中国人对数字也以阴阳来解释,认为单数为阳为天,偶数为阴为地。《易·系辞上》有“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即单数为天,偶数为地。又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所谓“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之语,即13579五个单数相加之和为“25”,246810五个偶数相加之和为“30”。

  十天干分阴阳,五个天干为阳,五个天干为阴,十二地支也分阴阳,六个地支为阳,六个地支为阴。古代中国人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和合万物生”,“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事万物凡是一阴一阳便是和谐均衡,凡是两种事物都是阴或都是阳就不和谐、不均衡。例如,十二生肖相合相冲也完全是根据阴阳结构规则人为地编排形成的。在十二生肖中,以趾的单数或双数作为阳阴的对应物,单趾动物为阳,双趾动物为阴。所以,“六冲”、“六合”完全是根据阴阳学说人为地编排的,没有任何科学根据。

  阴阳结构在占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巫师卜卦的工具通常是两瓣贝壳或两个旧铜钱,卜卦时,如果是一阴一阳,则吉;如果两个为阴或阳,则不吉。通常是卜三次,如果三次都是一阴一阳,则大吉。一阴一阳表示阴阳调和,象征和谐吉利。两个阴或两个阳象征阴阳不调,象征冲突和不吉。

  根据阴阳五行说,五月五日的月和日都是单数,均属阳性有月和日。而“重午”也一样,就是月、日均为“午”。午是阳性,“重午”就是月、日均为阳性,象征阴阳不调。因此,无论是“重五”还是“重午”,都是月、日均为阳性,同性相斥,象征冲突与不和谐,是需要祭祀和辟邪的日子,是需要驱邪、祛恶的日子。从史料和民间习俗来看,五月被认为是“恶月”,是不吉之月,出生于五月五日之人也认为是不吉之人。其他节日如正月初一、三月三上巳节和七月七日七夕节、九月九日重阳节也一样,其原本意义是不吉之日,是清洁身体、祓除秽气、躲避瘟灾的日子。例如,春节放鞭炮的原意是为了驱鬼逐邪。

  四、端午习俗与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在端午节时挂钟馗画像传说能驱鬼避邪



  在传统节日的礼俗中,往往有许多祈求吉祥和谐的法物、祭品和活动。从这些礼俗中也可窥见古代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一)端午法物

  在端午节日期间,有不少旨在禳除邪祟的物品,通称“法物”。由于人们认为,端午节期间,众毒并生,百病丛生,以为妖邪作祟所致。为确保生命安全,于是以各种法物以辟除之,其中,符咒是最普遍有一种法物。直至近现代,许多地区还家家户户都在门口悬挂艾草、菖蒲和香草等;臂上系彩丝、身上佩带绣花的香荷包和小角粽、沉香泥印制的香饼和檀香木雕刻的饰物;用苍术、白术、芸香等烧烟熏屋除疫;在小孩耳、鼻、额上抹雄黄;合家吃雄黄酒、蒜子煮苋菜等。一些少数民族也一样,大部分白族在端午节一般都吃雄黄酒、包粽子,挂艾草菖蒲于门上,用百草煎水给孩子洗澡。苗族端午节期间在门外都挂菖蒲和艾叶,也有以艾叶扎一只狗形挂在门外的。彝族的端午节与汉族传统的端午节不完全相同,但各家都要喝雄黄酒。喝雄黄酒被认为可以避鬼邪。喝前还先要用手指沾点雄黄在额上点一下。

  在传统的端午节法物中,有一些与“五”有关的较为特殊的物品,主要有五彩丝、五色缕(五色丝线)、五色缯(五色帛)、五色桃印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

  汉代以后有系五色丝、五色缕系臂的习俗。五色缕又名长命缕、续命缕等,有的则称“宛转绳”、“合欢结”,名称虽异,其法即以五色丝缠臂,或以五色丝结成人像系于臂上。其目的则相同,都是辟邪驱瘟。应劭《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名长命缕,一名续命缕,一命辟兵缯,一名五色缕,一名朱索,辟兵及鬼,命人不病瘟”。直至近现代,北方地区还保留五色丝系臂的习俗。在一些民族地区,也有类似现象。如纳西族在端午节时,长辈要给十五岁以下的孩子绕扎五色棉线,称“续命线”。男孩绕左腕,女孩绕右腕。续命线需戴一月的时间,等到六月二十七日火把节最后一天才解下烧掉。有些地方的纳西族小孩脚上也要缠彩线。甚至当年新下的小马骒驹小牛等也在脖子缠线或垂穗。“据称其目的是防止虫蛇伤害,去邪保平安健壮成长。”彝族也有这一习俗,端午节这一天,全村男女老少都用红黄色丝线拴在手腕和脚腕上,这样可保手脚不受伤痛。直至农历625日,才把端午节拴在全家人手上的五色线在火把上烧掉,意为烧除各种疾病。

  五色缯又称“五彩缯”,与五色丝、五色缕不同。五色缯为帛,而非丝。晋人葛洪:《抱朴子·内篇》卷四:“以五色缯各五寸,悬大石上,所求必得。”《遵生八笺》卷四称:“五月五日,集五彩缯,谓之辟兵(辟瘟鬼);合五色丝,系之臂,谓之续命”。文中把五色缯与五色丝分别很清楚,各有功能。五色缯通常缀于胸前以驱邪,或挂于户牖帐屛之间辟瘟。《事物纪原》卷八:“今世端午以五彩缯篆符,以相问遗,亦以置户牖帐屛之间。”

  符咒是古代普遍流行的是镇恶驱邪驱的法物。在端午节期间,不少地区使用符咒,主要施用五色桃印符、五毒符、五时图、五时花等。五色桃印符是盖有桃印的五色符咒。五色书文,挂或贴在门户上,以驱鬼逐魔。《后汉书·礼仪中》:“仲夏之月,万物方盛。日夏至,阴气萌作,恐物不成。其礼:以朱索连荤菜,弥牟朴蛊钟。以桃印长六寸,方三寸,五色书文如法,以施门户。”“五毒符”出现较晚,是在唐宋后才出现的。何谓五毒符,《月令粹编》引青齐风俗:“谷雨日画五毒符,图蝎子、蜈蚣、虺、蜂蜮之状,各画一针刺之,刊布家户,帖之禳毒虫。”原是农民对付五谷害虫的符咒,想必是大有灵验,于是推广至端午。明人吕种玉在《言鲭》卷二称:“今俗以端午日作五毒符与小儿佩之,以辟诸毒。”两书均记述各画一针“刺虫”,乃模拟巫术。“五时图”和“五时花”也属符咒之列。《酉阳杂俎》卷一:北朝妇人“五月进五时图、五时花,施帐之上。”《续编珠》卷一亦有记述:“北朝妇人,五日进五时图、五时花,施之帐上,傅墨卿诗百炼鉴,从江上铸五时花向帐前。”

  以上所列史料,与端午或夏至习俗相关的法物有五彩丝、五色缕、五色缯、五色桃印、五毒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为什么要“五色”、“五彩”、“五时”等与“五”有关的事物呢。

  其一,“五色”、“五彩”等不是取其五彩缤纷悦目,五色、五彩等之“五”无疑象征五行,指五方五土,指辟五方之瘟鬼和邪气。

  其二,象征五行相生相克,五行说认为,五种事物同时存在才得平衡,水、火、木、金、土,相生相克。无论个人还是社会,均需要具有五行因素的相互均衡,才能维持均衡和谐的状态,假如缺少其中一个因素,就失去均衡,因而个体或社会就会处于危机和不稳定状态。例如,在传统社会,个人寻求五行因素的均衡,主要是寻求个人姓名与五行因素(金、木、水、火、土)的均衡,也就是采取象征的外在形式,即在个人的名字上加上所缺的因素,如个人的五行因素中缺木者,取带有“木”字的一词或两词为名;若缺水,则取带有“水”的词为名;其他金、火、土亦同。

  其三,象征灭五方之虫害。夏至后,各类虫蛇十分活跃,有些害虫蚕食五谷作物,有些则螫人致病甚至致死。为防止毒虫危害作物和人,世人拿五种害虫做代表,象征五方,并照依“似因生似果”的模拟法术原理,作为符咒,画针刺五种毒虫图案作为符咒,便可直接消灭虫害的威胁,或防止这些毒虫作怪。

  其四,数字“五”在五行中,在方位上属于中央,在五行中属于“土”。因为,在五行的象征系统中,1-10的数字也分别赋予五行属性:一、六为水,二、七为火,三、八为木,四、九为金,五、十为土。而端午和夏至主要是祭地、祭土的节日,以五彩丝、五色缕、五色桃印、五时图和五时花等作为象征物或辟邪,也完全符合五行的要求。

  (二)端午食品

  传统节日中有许多食品,看起来很一般,但却蕴藏深刻的含义,从不少祭品和食品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祈求均衡和谐的理念。


1、粽

  粽子是端午节最普通的食品。粽子古称角黍,角黍得名,源于牛角形,上古有以牛角装酒食祭祖之俗。据古人说法,角黍之所以要包以菰叶,盖取义于“阴”。古人认为黍具阳火之性,又称“火谷”。火属阳,而菰叶生于水中属阴,以之与黍相配,象征“阴外阳内”、“阴阳相合”之状。也就是象征阴阳和合、阴阳调和,表达古代中国人祈求端午之后,阴阳调和,风调雨顺的愿望。不少古籍均有粽子是象征“阴阳包裹”。如《齐民要术》卷九和《太平御览》卷八五一无引《风土记》记述,称粽子是:“盖取阴阳尚相褁未分散之时像也”。其他古籍就有类似记载。

  粽子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和冬至节的馄饨(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等有异曲同工之处,均为内肉外皮,象征阳内阴外、阴阳和合包裹之象。由此可见,传统节日的各种祭品和食物,均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2、龟、鸭、咸鸭蛋

  端午和夏至古有食龟习俗,《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节日又X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麻蓼,……甲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天中记》巻五引《风土记》亦云,除了以菰叶褁粘米外,还“X肥龟极烂,去骨加盐豉?蓼,名葅龟。……龟,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取以赞时也”。端午之所以食龟,一方面是龟生活于水中,是阴性动物;另一方面,龟头象征阳性,龟甲象征阴性,与粽子一样,骨表肉里,阳内阴外,也象征人们祈求阴阳调和。端午与夏至期间,正是阳气盛极之时,同时也是阴阳消长转换的临界点,正与“赞时”一语相合。

  古代端午节有吃鸭子的习俗。《初学记》卷四引《风土记》云:“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艺文类聚》卷四、《初学记》卷四、《资暇集》卷中、《靖康缃素杂记》卷五、《说郛》卷十四、《天中记》卷五,所引亦同。

  鹜为家鸭、野鸭。李白《送崔度还吴》诗:“鸡鹜轻贱君。”此指家鸭;陆游《夜兴》诗:“浩浩醉歌群鹜起。”此指野鸭。

  江浙一带端午节有吃鸭子、吃咸鸭蛋的习俗。杭州西湖赛龙舟则有抢鸭子、钱等习俗,即把鸭、钱等物件放入水中,鸭子则会四处游。躲避,钱币入水即沉,很难抢到。福建厦门一带在端午节仍然举行抢鸭子比赛的活动。土家族则也有划龙舟、甩鸭子、抢鸭子的习俗。

  为什么端午节要吃鸭子和鸭蛋?为什么划龙舟时有甩鸭子、抢鸭子习俗?这与古代的阴阳观念有关。如前所述,端午节是祭地、祭水,必须用阴性的祭品来祭祀,禽类脚爪为四爪,为偶数,根据古人的分类观念,偶爪类动物属阴性动物,再者,鸭子是水上动物,水中动物一般都视为阴性动物。

  另外,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这一说法无疑是后人附会之辞。冬至吃狗肉与冬至祭祀有关?一是狗的脚趾为五趾,为单数,为阳性动物;二是狗象征男性,《国语·越语》:“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韦昭注:“犬,阳畜,知择人;豚,主内,阴类也。”如前所述,冬至是阳性节日,是祭天祭太阳的日子,所以以狗肉祭祀也符合阴阳观念。



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的端午节风俗今天已不多见了



  结语

  根据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中国的端午节源远流长,在夏代或夏代之前便存在。中国端午节是源,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端午节是流。端午节传到相邻国家和地区之后,与当地的文化整合,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端午节。在使用太阳历的时代,中国的端午节与夏至为同一天。

  (2)中国传统文化是追求“和谐”的文化,中华民族是追求和谐的民族。中国人不仅追求社会系统、个体系统的均衡和谐,同时也追求自然系统的均衡和谐,即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和谐,如昼夜与太阳的和谐,水和火的和谐等。在古代中国人看来,只有自然界的和谐,才有可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如果自然界不和谐,就会灾害频繁,民不聊生。

  (3)中国古代的思维结构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思维结构,不仅是静态的,而且是动态的,既是对立的,同时也是可以转换的。如前所述,冬至是阴盛阳生,而夏至是阳盛而阴生之时,是阴阳这一对结构转换和过渡的阶段。从端午的各种法物和祭品来看,也表明五行是既相生相克,又相互转换的。这与人类学结构学派的奠基人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Levy-Strauss)提出的静态的二元对立结构有很大的不同。美国人类学家萨林斯在《历史之岛》等有关历史人类学著述中,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以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静态结构观进行了批评,提出了文化的结构转型观,指出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的静态结构观是一种纯粹的共时状态,是一套相互对立的,因而也是互相界定的,处于同时性层面的诸多符号之间的关系。而结构具有一种内在的历时性,它存在于“种种基本形式的文化生活”中变动不居的关系里,是一种生成性的展示过程。在任何文化秩序中存在诸多逻辑上的可能性,包括自相矛盾的可能性,而并不存列维—斯特劳斯所言的固定的对称关系。

  (4)端午节的各种习俗都与阴阳五行观念密切相关。选择“重午”和“重五”作为节日日期,是月日相重的日子既是特殊的日子,也是不和谐、不吉祥的日子,是需要祭祀的日子。冬至祭祀与“阳//圜丘/南郊//德”相关联,夏至祭祀与“阴//方泽/北郊//刑”相关联。从传统的端午习俗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水”。各民族中的龙舟竞渡、抢鸭子等水上活动主要是祭水。水是阴性物质,是端午节的象征物。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许多物品,如五彩丝、五色缕、五以缯、五色桃印、五毒符、五时图和五时花等,象征五个方面和五行相生相克,目的在于驱魔避害,以保清洁平安。端午节的粽子和龟肉象征阴阳相裹、阴阳和合。鸭子是阴性动物,端午吃鸭子和咸鸭蛋,其目的是加强阴性的力量,使之阴阳和谐。

  (5)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与其他传统文化一样,既有糟粕的成分,也有精华的部分;既有迷信的因素,也有科学的成分;既消极的因素,也有积极因素。应该科学分析、科学对待。


TOP

端午节后的思考

王兰

国学网  2008-06-12   来源: 陕西日报   

        端午节“小长假”虽已过,然而,作为第一个法定的端午节,它的结束也给我们留下了些许思考。自2006年端午民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2007年作为中国三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又被国务院列为法定节日。为了过得喜庆,过得隆重,有些地方在端午节小长假期间推出了赛龙舟、包粽子比赛等端午节活动。一般民众,基本上也就是吃粽子、给孩子买个香包,算是过了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的民间节日,这些传统活动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仅仅局限于没有细节的复古,又不注意补充新的活力因子,是很难使端午节重焕青春的。在用法律形式确定端午节之后,如何发掘、传承和创新端午节的文化内涵,使以后的端午节与现代社会融合,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传承和创新的前提是发掘端午文化的富矿。端午节之所以被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保留下来,是因为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际生活的价值。比如端午的起源、端午的历史人文内涵、端午的人与自然、节气的关系、端午的地域区别等等。为什么过端午要划龙舟、吃粽子、戴香包?许多人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划龙舟作为体育娱乐受条件限制;在当下不缺吃的环境里,粽子算不上什么珍馐;戴香包在现在年轻人看来或许又觉得太土气。如此看,端午节受冷落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当务之急还是采取各种方法让国人了解端午的文化内涵,领会端午蕴含的民族情感,汲取古人的精神和智慧,传承和发扬其合理的文化基因部分,使端午节这一古老节日能与现代生活结合,焕发生机活力。

        给古老的节日注入新的因子是重建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命所在。综观我们的传统节日的历史,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端午节发端在中国,传到韩国后他们进行了民族化改造,所以,现在韩国的“端午祭”,已与我们的端午节有了很大的不同。发扬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应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进行创新,特别需要与当下民众鲜活的生活节拍与韵律相协调。举例来说,由于气温升高,各种疾病容易爆发,我们的祖先懂得顺应这种自然的变化,所以端午节要插艾草,抹雄黄酒,以驱邪避瘟,免灾去病,这其实是节日传承的一种古老的卫生防疫措施。在现代条件下,中医甚至医药界能否深入发掘古老的防疫宝库,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与节日联系起来?推而广之,文化界、体育界、娱乐界能否发掘或开发出更多更适合现代人需求的端午节目和体育活动?商界能否在端午产品中浸入更多的现代文化因素?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也要靠我们所有中国人来传承和发扬光大。

        更多的人们已经尝试着用贴近现实和现代的方式来过端午节了:节日期间,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涵意,许多国内以及国外的华人为地震灾区人民祈福、募捐。幽默短信、充满诗意的电子贺卡也风行于网络之间,为端午节增添了新的形式,寓意着端午节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刷新”着自己。

        这其实都仅仅是个开始,祝愿端午节在传统的继承中绽放更多新的活力!

TOP

端午“恶之花”:时间的善恶与人的对策

吴真(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国学网  2008-06-10       来源:人民网   

        有一年春天大旱,直到阴历五月初三,才下了四指雨。初四那天,大家都抢着种地,二诸葛看了看历书,又掐指算了一下说:“今日不宜栽种。”初五日是端午,他历年就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又不曾种;初六倒是个黄道吉日,可惜地干了,虽然勉强把他的四亩谷子种上了,却没有出够一半。

        二诸葛这点事儿,自从被赵树理披露之后,曾被“新社会”的万千读者嘲笑了几十年。那么,为什么二诸葛“从来不在端午这天做什么”呢?可别以为人家二诸葛没文化,恰恰因为他太有文化了。

        早在《礼记·月令》中就说到:五月里白昼最长,但是天地间阴气、阳气激烈斗争,生物半死半生,君子应该斋戒,禁绝一切情欲。也就是说,五月的时候,代表生命的阳气开始衰竭,代表死亡的阴气重新出现,并将逐渐强大。因此,古人把五月看成是阴阳交替失和、阳消阴长、邪气丛生、有害于生命的“恶月”。这是后来端午节习俗集中在辟邪方面的最根本原因。

        《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五日,他父亲田婴命令丢弃这个孩子,妻子却偷偷地把田文抚养成人。田婴发现后,大怒,田文跪问理由,田婴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得像门户那么高的时候,将不利其父母。”田文聪明地反击说:“把门户加高,不就行了吗?”虽然田文长大以后并未发生危害父母的事,但是,恶月不宜生子的思想却一直在民间流传,到汉代仍然盛行,如东汉应劭《风俗通》就认为:“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陈连山在《中国节典》中指出,根据五月是恶月的观念,战国时代就已形成了一系列对策性风俗。古人认定五月五日出生的孩子会危及父母,因此要及早抛弃;五月五日的邪毒之气会危害身体健康,因此要采药煎服、沐浴兰汤、登高祓除。这些习俗虽然记录在不同的著作中,但是具有内在统一性,即认为五月五日是个危险的日子,这个时间只适合祓除,不适合生产。这种避邪驱瘟的思想,正是端午起源的文化基础。

        为了对付端午这枝“恶之花”,古人还发明了许多以毒攻毒的法子。汉代五月五日有一个特殊的官方礼仪,皇帝要求郡国召集百官,赏赐枭羹,也即猫头鹰汤。为什么要用猫头鹰做羹呢?《汉史》说:“以其恶鸟,故以此日食之。”恶日吃恶鸟,当然是一种以毒攻毒的巫术策略。

        古人为了抵御端午时节的邪气,通常会悬挂、张贴一些避邪神像(如张天师、钟馗),或者各种符咒。把蝎子、蜈蚣、蛤蟆、蛇和蜘蛛等“五毒”图案用作驱邪灵符,目的也在以毒攻毒。

        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五月的禁忌更多了,不能晒床席,也不能盖房子。在此基础上,各项辟邪除瘟的习俗都得到很大发展,内容几乎囊括了后来端午习俗的全部。其中包括端午节的名称、缠五彩丝、采集百药、制作艾人、艾虎、喝雄黄酒、吃角黍、龙舟竞渡,当然,还有解释节日习俗的屈原说、伍子胥说、曹娥说,等等。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理解了二诸葛“不宜栽种”的讲究,也知道了许仙为什么要在端午节这天逼着白娘子喝雄黄酒——他们正确地理解了端午的文化意义,却错误地把象征性的时间仪式落实到了具体的个人生活实践当中,结果反而扰乱了现实的生活秩序。

TOP

《白蛇传》与端午节关系密切

沈鸿鑫

国学网 2007-06-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籍贯苏州的作家沈鸿鑫在香港《文汇报》撰文称:《白蛇传》与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与中国的戏曲艺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沈鸿鑫认为,农历五月初五,相传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这天投身汨罗江,后人为了纪念他,便形成了是日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作者幼年是在苏州度过的,看过山塘河里的热闹异常的龙舟竞渡,那时家家户户都要裹粽子,吃粽子,门口挂上菖蒲、艾蓬,藉以“避邪解毒”,小孩子胸前挂香袋,脚穿虎头鞋,用中药雄黄在眉心画一个“王”字,中午一家要喝雄黄酒。除掉这些之外,还有一个习俗就是看节令戏《白蛇传》的演出,我记得有一个端午节到石路“小荒场”一个戏馆去看《白蛇传》,演到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时,突然从床帐里游出一条巨大的白蛇,其实是用灯彩扎成的,幼小的我却感到非常恐惧。端午节演《白蛇传》的习俗延续了很长时间。

        《白蛇传》是中国四大神话故事之一,流传广泛,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章指出,白蛇的故事最初起源于民间发现巨蟒的传说。文学作品中,在唐人传奇就有描写有关白蛇的故事,后收入明人陆楫编集的《古今说海》,题为《白蛇记》。传奇讲述唐宪宗元和二年,陇西盐铁使李逊的侄子李黄在长安市东遇到一位身穿白色孝服的少妇,见其十分美貌而动心。他频献殷勤,借钱给她购买新衣,并随她到其宅中,进而向少妇求婚,经老妇青姨撮合而成功。遂入少妇内室,“一住三日,饮乐无所不至”。第四日李黄回家,便觉身重头旋,病倒床衾,在被褥里的身体竟逐渐消蚀,最后只剩一摊血水和一颗头颅。后来,他家里人去寻那白衣美女的家,只见一座荒芜的园子,一棵孤零零的皂荚树。住在附近的人说,树中常有一条巨大的白蛇蟠绕,才知美妇即为蛇妖变幻。

        宋人话本中则出现了《西湖三塔记》,见于明洪楩刊印的《清平山堂话本》。故事叙述杭州出现了三个女妖精:白蛇、乌鸡和獭。由白蛇变幻的白衣娘子在西湖上迷惑男子,害死了许多人命。乌鸡和獭也是这样。后来被奚真人擒获,镇压在三座石塔下面。南宋后期洪迈的《夷坚志》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说丹阳孙姓男子娶一妻子,容貌姣好,她喜穿素衫,用红线相系,但每次洗澡都要用重帷遮蔽,不让婢女伺候。有一次孙某微醉,从帷隙中窥视,只见一条巨蛇盘在浴盆内,不由大惊失色,由此孙某“怏怏成疾,未逾岁而亡”。

        《白蛇记》、《西湖三塔记》可说是白蛇传传说的雏形。

        作者认为,经明末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整理并辑入《警世通言》的宋元话本《白娘子峰塔永镇雷》,使白蛇传的传说基本成型了。这篇话本小说,基本摆脱了此前白蛇故事“蛇妖化作美女害人”的窠臼,原来可怖的蛇妖已变成富于人情味的女子,情节也大大丰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第一次用了许宣的名字,职业也改为生药铺的主管。游湖、借伞、成亲、赠银以及发现银子为库银而导致许宣吃官司等情节都有了。

        至明、清,经弹词、戏曲的改编传唱、搬演,白蛇传的故事又得到了丰富,逐步趋于完整。

        明代,在杭州一带出现了陶真演唱的《雷峰塔》和浙江弹词《雷峰塔》。明万历年间,陈六龙编成戏曲传奇《雷峰塔》。清乾隆年间,白蛇传的故事在戏曲舞台上更为活跃。刊刻于乾隆三年的黄图珌的看山阁刊本《雷峰塔》,以冯梦龙整理的话本为蓝本,着力描写了白娘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温柔多情的性格,在刻画许宣性格时写了他的动摇。但他仍然把白娘子和许宣的姻亲看成是一段孽缘。一时间,黄本《雷峰塔》盛演于吴越的舞台上。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两淮盐商为祝贺皇太后80寿辰上演《雷峰塔》,方成培对剧本作了较大幅度的改动,其改本称水竹居刊本。方成培对在民间演出的黄本《雷峰塔》,从关目、人物到曲辞都作了加工或重新创作,剧中新增的“端阳”、“ 求草”、“ 水斗”、“ 断桥”、“ 祭塔”、“合钵”等场,为黄本中所无。剧本较为彻底地剔除了妖孽害人的内容,更突出了白娘子的善良和抗争,突出了剧本的悲剧冲突。方成培的改编本是诸种《雷峰塔》中比较完整、优秀的一个本子,如今昆曲常演的“盗草”、“水斗”、“断桥”等折子与方本基本相同,此剧后来为多种剧种改编搬演,成为我国流传最广的传统剧目之一。

        沈鸿鑫说,清乾隆以后,苏州弹词崛起,白蛇传的故事也被苏州弹词演唱,吸收了浙江弹词、宋元话本和戏曲本的营养,情节更加细致曲折。清嘉庆十四年(1809年)出现了《绣像义妖传》的刊本,署陈遇干原稿。陈遇干是清嘉庆、道光年间苏州弹词艺人,被列为“评弹前四家”之首。《绣像义妖传》28卷,53回,这是一部卷帙浩繁、情节丰富的唱本,人物刻画细腻、生动,书中的白娘子善良多情,疾恶如仇,表现了市民阶层反封建的思想意识。《义妖传》后又名《白蛇传》,深受听众欢迎,在书坛上久演不衰。

TOP

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
——端午节俗意义的现代阐释

萧放

人民网  2008年06月06日08:13   来源:文汇报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从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称之为“卫生节”。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我们在享受与传承端午节俗中,获得伦理教育、精神愉悦与生命的祝福。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让我们的祖国与人民在仲夏时节平安吉祥

  今年的端午节非同寻常。汶川大地震让中国人经历了刻骨铭心的洗礼,山崩地裂,不仅没有动摇中国人坚强意志,中国人的万众一心,却让世界为之瞩目。在奥运圣火传递与抗震救灾过程中,中华民族充分展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温厚与崇高。

  深沉的民族感情来源于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培育,传统节日正是培育优秀民族文化的沃土。端午也不例外。从今年起端午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民间情感的一种尊重。

  端午是中国传统大节,又名端阳节、天中节、天医节、香包节、诗人节、粽子节、龙舟节等等,从这众多的端午节名中,我们可感受到端午节俗的五彩斑斓。端午节历史久远,起源于先秦,夏至节令是它最初发生的时间依据,它最终脱离节令形成独立节日是在汉魏时期,真正成为民俗大节是在六朝以后。在千年传承积累中,端午节俗丰富,内涵厚重。中华各地虽然由于水土的不同、生活条件的差异,节俗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但总体上看,端午节俗可归为三大类别:避瘟保健,龙舟竞渡,追念屈原。

  从端午节在今天的传承意义上来说,端午节有三大值得弘扬的主题,那就是关爱生命、激扬精神、眷念家国。

  ——关爱生命。珍重生命是人类的本性,也是社会得以延续的保证。中国传统节日自古就重视对人的生命关注,如大年守岁的祈寿、重阳登高的求福等等,而端午节在关爱生命的主题上表现尤为鲜明。

  端午节时间在夏历的五月五日,此时正值仲夏,暑热潮湿、毒虫肆虐,人们易感疾病,人的生存环境出现季节性恶化。传统社会人们称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人们为了祛除现实的健康危险与消解对死亡的精神恐惧,创造出了众多纾解身心的节俗保健活动,其中之一是采药。人们在端午节的正午上山采药,说这时阳气最旺,采回的药草治疗阴虚的病最有效。端午的药草最为人看重的是艾草与菖蒲,人们在门口挂艾,用菖蒲根簪发髻,艾叶、菖蒲煎水洗浴,五月以兰汤沐浴方法在《夏小正》中就已有记载,后来成为端午节俗之一。在北京旧时有端午捉蟾蜍入药的习俗,所以俗谚有蟾蜍最怕端午节的说法。保健节俗之二是香囊去秽。佩香去秽是古人看重的习俗,我们看屈原的《离骚》就能明白香草与健康的关系。在传统社会,医疗条件严重不足的仲夏时节,是一个充满危险的时段,人们不仅要门口插艾,兰汤洗浴,而且随身要佩戴驱邪去秽的香囊。外绣吉祥图案,内盛香草的香囊在民间称为香包。端午送香包,就是送去生命的关爱与祝福。保健习俗之三是喝雄黄酒。雄黄酒在传统社会是端午节的保健药酒,传说它有驱避毒害的作用。白娘子就是在雄黄酒的作用下,现出了白蛇的真容。其实从今天的药理分析看,雄黄有毒性,雄黄酒是不能服用的。

  无论如何,人们对生命的关爱与呵护,体现在端午的细微节俗之中。所以现代社会人们一度将端午节称为“卫生节”,我觉得端午卫生护生的节俗在今天值得弘扬。

  ——激扬精神。人不仅要有基本的物质条件保障生命延续,同时人作为万物之灵长,还需要精神生存,精神是人的生存支柱之一。由于环境的恶劣与岁月的平庸,人们易于产生精神的疲乏与困顿,为了健全人类心灵,激发生命动力,人们发明了节日,以周期性的节日娱乐活动调剂个人与社会的精神需要。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激扬精神的民族节日。

  中国的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是龙舟竞渡。龙舟竞渡是一项水上竞技活动,至今仍是民族体育的重要内容。前时香港龙舟传圣火的创意就来自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的文化互渗与交融。其实在中国早期社会,端午节有两种趋向:一种是静养过节,人们认为夏至是阴阳二气变化急剧的时刻,在家隐居避免活动,这是早期社会主要的岁时避忌方式;一种是人们的活动应该顺从时气变化的需要,以人事助长生气,这种方式主要体现在端午竞渡上。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加深与生存能力的增强,人们的心态发生了从被动适应自然到主动应对自然的变化,端午竞渡逐渐成为主要过节方式(南方尤其如此)。端午赛舟本义是扶阴抑阳,水神祭祀,后来演变为水上军事训练方式。水上的激烈竞技与对抗,不仅需要勇气与力量,同时强调团体协作精神。在龙舟赛中,龙舟参赛者精神昂扬、齐心协力,观赏者夹岸欢腾,船桨声、舵手叫号声、观众欢呼声,击浪拍岸,这是一年一度地民众精神振奋的良机,民族的勇武、坚韧、团结精神在端午节龙舟竞渡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人们在竞技与观赏中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眷念家国。中国是一个重视文化伦理的国度,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或隐或显的伦理意义。端午节之所以在中国成为民俗大节并延续千年,就与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直接关系。端午节在起源时主要是避瘟保健、水上祭祀活动等,随着历史的推移,人们逐渐在端午节日中加注纪念爱国先贤的内涵。

  自汉朝以来,各地端午纪念的历史人物不尽相同,楚地纪念屈原,越地纪念勾践、曹娥,吴地纪念伍子胥等,他们都有地方传说作为依据,也就是地方文化情感需要有这些先贤作为投射对象。但在历史长河的淘洗中,广大中国人最终选择了屈原,屈原由地方先贤上升为祖国先贤,甚至是世界名人,屈原成为端午节期间被祭祀的重要的爱乡爱国人物。屈原在端午祭祀中的脱颖而出,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选择,忧国忧民的人道情怀、忠诚故国的高尚品质、纯美无瑕的人格魅力,让屈原光耀千载。中国历史上历经分裂与战乱,中国人民多灾多难,中国需要屈原这样的忠臣,正是有了屈原这样的民族忠臣,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不倒。端午节纪念屈原这样的爱国先贤,不仅来自民俗社会的朴素情感,“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更应该是国家层面的祭祀,在诗的国度,对伟大爱国诗人的纪念其意义重大与深远。“多难兴邦”,中国在崛起过程中,必定会受到许多磨难与挑战,我们注定需要培养屈原那样的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悲悯的家国情怀。

  我们在享受与传承端午节俗中,获得伦理教育、精神愉悦与生命的祝福。在抗震救灾与支援灾区重建家园的特殊时刻,我们尤其要感念祖先给我们创造了这样一个融个人生命与家国情怀为一体的节日,让我们的祖国与人民在仲夏时节平安吉祥。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教授)

TOP

屈原伍子胥 端午节祭谁?

人民网评论部策划 责任编辑:文松辉

人民网  2006年05月28日16:20


    【编者按】即将到来的5月31号,是农历五月初五,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最近几年,因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联合国世界遗产事件,端午节一度暂别无人问津的冷遇,成为人们关注的传统节日。日前,苏州宣布,将在端午节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以宣传“伍子胥起源说”的端午节,这引来一场伍子胥屈原的端午之争。

  虽然传统文化日渐式微,但这次的端午之争,却迅速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关注,人们普遍对“伍子胥端午说”说“NO!”。其实,端午节纪念谁,历史早做出了选择。虽然端午起源说有好几个版本,但几千年来,在端午节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习俗,早已深入华夏炎黄子孙的心中,不容争议。苏州要公祭伍子胥无可厚非,但不能打着幌子,去改变端午祭屈原这个“文化共识”。应放弃无益的争议,让端午节回归文化本位,传承发扬端午文化,让端午节重新成为凝聚中国人的强大精神支柱,而不再是政治经济等的“附属物”。

  
起因:苏州端午公祭伍子胥


  去年7月份,国家文化部启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工作后,苏州专家提议,苏州应该把端午节申报上去,因为有确凿记载证明,端午节是起源吴越之地,是人们为了纪念苏州建城鼻祖伍子胥而形成的节日。今年年初,文化部公布名单,全国1315个申报项目中,已经遴选出了第一批501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 屈原故里端午习俗”( 湖北省秭归县)、“ 汨罗江畔端午习俗”( 湖南省汨罗市)和“ 苏州端午习俗”( 江苏省苏州市)都进入了该名单。

  苏州日前对外宣告,要在5月31日当天,大张旗鼓举办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公祭伍子胥,以“确认”端午节乃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被害。据苏州市沧浪区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介绍说,“这次公祭除了读祭文、表演歌舞、划龙舟等内容外,还将在现场展示苏州人过端午节的情况。今年是苏州端午节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项目第一年,我们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支持它,使端午节向世界文化遗产靠近。”

  苏州的这种行动,简直就是要宣告天下,端午“祭主”应该是伍子胥而非屈原,这引来了广泛的批评和争议。 

 
争论:端午节姓“屈”还是姓“伍”?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事实上,关于端午起源说的争议一直都没有停息过。

  苏州科技大学历史系教授戈春源说,加上伍子胥,中国的端午一共曾纪念5个人,只是因为千年来,屈原名气太大,人们渐渐把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苏州应是端午节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赋予端午节纪念意义的人物首推伍子胥,而不是屈原,两者要相差二百年左右”,戈春源说。戈教授认为,龙舟竞渡起源于纪念伍子胥,他的主要依据是,东汉邯郸淳在《曹娥碑》上说,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浙江上虞人民要迎涛而上,迎接“伍君”,而所谓的“伍君”便是伍子胥。

  但在大多数国人看来,端午节仍应当姓“屈”而不姓“伍”。端午节是因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发展起来的。提起端午,很多人自然而然地想起屈原。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是,诗人屈原忠贞爱国,为满朝奸邪所不容,楚怀王不辨忠佞,将屈原贬至南方荒蛮之地。报国无望之下,屈原抱石投入汩罗江。屈原死后,人民自发地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为使诗人免于鱼虾的啃啮,人民在端午那天向汩罗江大量抛撒糥米粽子。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也由此而来。

  湖南汨罗屈原纪念馆馆长徐蔚明表示,端午最早起源说有六种,但这并非关键。端午节上古时代就已存在,原本为民间水乡祭龙祭神的习俗,自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后,人们开始自发地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正是因为纪念屈原,端午节才成为整个华夏民族的节日,这是历史的选择,无需争议。不能因为某些地方的利益之争,去改变这个传统的“文化共识”。

  有人指出,屈原是中国第一个世界文化名人,独创“骚体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其品行高洁,遗世独立,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为后世敬仰;而综观伍子胥的一生,除了帮助吴王建立了苏州城之外,其人生使命可归结为两个字:复仇——为自己的家族向楚国复仇。撇开端午节纪念谁背后的利益盘算,单从“文化共享”这点说,端午姓“伍”姓“屈”并不重要,关键是看通过端午节要张扬的是什么精神。那自然是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

  应该说,端午祭屈原,在中国有着更为广泛和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有着深厚的情感内涵和文化底蕴。 

 
批评:公祭伍子胥何必扯上端午节?

  桐人在《公祭伍子胥没必要扯上端午节》一文中说,该如何来看围绕端午节起源问题所发生的争执及其中的是非?首先要弄清楚争论背后的关注所在。从有关言论不难发现,有三种眼光同时参与了对这一问题的追问:一种是历史考证眼光,一种是文化传承眼光,还有一种是现实功利或商业眼光。

  从历史考证的角度看,端午节究竟是如何起源的,乃是一个关于历史的学术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持开放态度。对此,文化人类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合适的理解路径。不过,端午节起源于屈原投江说,乃是全体中国人的一种集体信仰,已历经上千年的“文化选择”,在今天并不能够“想改就改”。

  我们可以以历史考证为据,说端午节的形成有多少多少历史要素的共同参与,但是,在这些要素中,哪种要素是主要的,却又有必要相对确定,否则,它所破坏的,将是一个国家民族相对均一的历史文化认同,引发历史文化意识上的混乱。

  如果是从以上两种眼光考量端午节的起源、生成和流传以及相关的争论,我们可以从中进一步丰富对历史文化传统的认识,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遗产。

  然而,苏州准备祭拜伍子胥及由此引发的端午节问题争论,其用心和旨趣,明显又并不在学术考证,甚至也不在文化传承,而更多是在受现实功利所左右,而且主要又是商业功利。从有关报道来看,此次苏州公祭伍子胥及由此引发的争论,并不简单只在学术范围内展开,而是一种官方行为,背后有地方政府乃至地方民众的利益与情感因素搀杂其间。苏州这样大张旗鼓地宣称端午节起源于当地历史名人伍子胥,有人认为其动因不过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以此提升苏州的知名度,从而便利苏州旅游和经济开发。

  事实上,对历史的这种实用主义处理又无处不在,而并非苏州才有。近些年来中国一些城市和地方热衷于“申请世界遗产保护”,表面的理由都是珍惜文化传统,但暗地里的算计,也普遍认为乃是为着当地的经济实惠。必须看到,我们有些“世界遗产”在“申遗”成功后并没有得到全面保护,“申遗”成功后对文化资源的过度商业性开发,也给这些遗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害。

  历史文化的留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文化利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生命和灵魂。因此,对于公祭伍子胥这件事,我们不能不说的是,公祭就公祭吧,但是显然没有必要非把它与端午节扯上什么关系。  


思考:搁置争议 让文化回归本位

  应该说,围绕端午姓“伍”还是姓“屈”之争,并不是坏事,多些“鲶鱼效应”,更有助于国人了解历史,了解中华民族源渊流长的古代文明,从而有效地保护、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是,倘若一味地纠缠于争论,非要辩个高低来,则不但于事无补,更无助于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正如有关专家所说的那样,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最重要的应实现民族“文化共享”。

  苏州的戈春源教授指出,“其实这次苏州公祭对于全国过端午节都应该是一个启示和提醒,告诉国人别忘记自己的传统节日和先人留下的宝贵民族精神。”现在没有必要太去计较端午节到底起源于哪里,最重要的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下去。只是希望礼仪能够稍微简单一些,让市民参与的范围能够尽量大一些。

  就此,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萧放指出,端午不管姓“伍”还是姓“屈”,多些“鲶鱼效应”有助于让更多人了解端午。萧放教授认为,端午无论是为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从争相申遗的现象来看都是一种好事,对老百姓来说,依照所在地的习俗过节,是件贴心的事。它有助于我们更好了解端午的来龙去脉,加深对历史的认识。

  徐蔚明馆长也希望,不要因为误解甚至因为地方商业利益而将端午节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挑起争论大肆炒作,不管端午节起源是那里,传承发展文化最重要。

  各地的端午节,都是农历五月初五,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价值符号相同。积淀了千百年民族的共同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就够了。起源只是一种形式,继承和发扬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以此形成全民和谐发展的新的推动力,这是纪念的真正意义所在。 

 
呼吁:继承传统 创新发扬端午节

     端午节曾被称为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然而近年来,端午节却在现代国人的生活中遭到了淡化和遗忘。明明是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却成为韩国申报的联合国“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我们该如何留住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如何让传统节日焕发生机?假如我们能够像韩国一样重视端午节,在全国各地开展有效的纪念活动,别人还会喧宾夺主并谋取端午节的“永久庆祝权”吗?

  而今,苏州要在端午节举行端午活动,说明国人觉醒并意识到“不应该眼睁睁看着传统节日从我们生活中消失”,是一种难得的进步。既然认识到保卫的价值,就要充分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就要破除传统节日目前处境的尴尬,不再让“吃”成为过节的惟一永恒主题,不再陷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圈。

  因此,对于像端午这样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现在首先要做的,恐怕不是单纯的争论和呼吁,而是真正的传承传统,做到“薪火相传”,把节日实实在在地过起来。 时代在进步,推陈出新,挖掘节日新元素,增加节日文化娱乐活动,显得尤为必要且紧迫。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包装,将不符合时代要求的“陋俗”淘汰出局。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TOP

伍子胥替代屈原 是谁搞乱了端午节?

人民网  2006年05月26日08:37


  新闻源

  今年端午,苏州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以“确认”端午节乃起源于春秋时期吴国大夫伍子胥的被害。这一举动和宣示,引来了其他一些地方如湖南汩罗市的警觉,后者坚持认为端午节仍应当姓“屈”而不姓“伍”,不能扭曲屈原投江乃端午节起源的传统。此次大型公祭又一次把端午节的“伍子胥”与“屈原”之争推进人们视线。

  (《现代快报》5月23日)

  端午节是一种文化符号

  让伍子胥这个复仇狂人替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角,标榜的是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这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端午节一直被认为是楚国人民为纪念屈原而流传下来的,多少年来,已经在国人心目中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这个节日不仅是为了缅怀屈原的爱国情怀和高尚人格,也是在追思他为中国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

  伍子胥是何许人也?据史料记载,伍子胥原是楚国将军,因楚平王一夜之间将伍家百多口人杀尽,他只身跑到吴国,投身吴王门下,后成为吴王夫差的相国,最后因与夫差意见不合,被后者赐剑自杀。综观伍子胥的一生,除了帮助吴王建立了苏州城之外,其人生使命可归结为两个字:复仇――为自己的家族向楚国复仇。

  撇开端午节纪念谁背后的利益盘算,单从“文化共享”这点说,笔者认为,端午姓“伍”姓“屈”并不重要,关键是看通过端午节要张扬的是什么精神。

  公祭伍子胥不要扯上端午节

  苏州准备祭拜伍子胥,由此引发的端午节问题争论明显不是学术考证,甚至也不是文化传承等问题,而更多是在受现实功利所左右,而且主要又是商业功利。背后有地方政府乃至地方民众的利益与情感因素搀杂其间。苏州这样大张旗鼓地宣称端午节起源于当地历史名人伍子胥,有人认为其动因不过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是以此提升苏州的知名度,从而便利苏州旅游和经济开发。

  历史文化的留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长远文化利益,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生命和灵魂。因此,对于公祭伍子胥这件事,我们不能不说的是,公祭就公祭吧,但是显然没有必要非把它与端午节扯上什么关系。

  让端午节回归文化本位

  有些地方政府认为,“名人”就是经济发展,“文化遗产”就是经济产值。都愿意用文化催化剂带动经济发展。端午节争论又何尝不是这种“经济理念”呢?借助于这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大树,可以在媒体大张旗鼓宣传,从而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产值。社会需要经济,但不能将这种需要建立在牺牲文化、忽略文化的机制上。正是这种“经济发展,文化搭台”的模式,造成文化基因不断失传。消费型文化畸形发育、劣质文化恶性膨胀、封建迷信沉渣泛起、伪科学疯狂抢滩,而对于传统和博大精深却视而不见。

  所以,社会要关注的,不是端午节的发源地,而是将中国传统的端午文化发扬光大,而不是“经济附属物”。这,才是端午节应该具有的文化风度和历史内涵。

  一节嫁多家产生纷争

  在人们的记忆里,端午节是纪念伟大屈原的日子。现在,根据《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目前“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湖北省秭归县)、“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湖南省汨罗市)和“苏州端午习俗”(江苏省苏州市)都进入了该名单。端午节纪念屈原一人的记忆完全给颠覆了,实在让人们无所适从。这种“一节嫁多家”的断事方法,怎能不引起各地围绕端午节而产生纷争呢?

    《市场报》 (2006-05-26 第04版)

来源:人民网-《市场报》 (责任编辑:文松辉)

TOP

关爱生命:让端午回归传统
——专访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陈连山教授  

  作者:记者 李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6-13 |
  

     “五月初五到,端午粽飘香”,又是一年端午节。今年,端午节第一次成为国家法定假日。在大城市里,人们大多只知道这是一个吃粽子的节日,但端午节还有哪些更丰富多彩的内容?端午节对现代人有怎样的精神意义?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北京大学中文系的陈连山教授。

端午习俗的核心内容是辟邪除瘟保持健康

    记者:端午节的由来,人们最耳熟能详的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请您介绍一下端午节的起源中还有哪些其他含义?

    陈连山:端午节的内容非常丰富。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正是仲夏时节。这个时段,气温骤然上升到30℃以上,令人难以适应;同时,蚊虫开始肆虐,细菌开始泛滥。古人虽然没有现代医学知识,但是,生活的经验足以使他们认识到这是一个疾病高发期。所以,古人说五月是充满瘟疫之气的“恶月”。于是,人们选定五月初这么一个容易记忆的“重五”日子作为节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护人类健康。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假说,如辟邪说、纪念屈原说、仿效勾践操演水师说、纪念伍子胥或曹娥说、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说等等。我认为只有辟邪说是最可靠的端午节起源假说。

    记者:古时端午节都有哪些旧风古俗?

    陈连山:传统端午节最典型的活动是采百药,艾蒿、菖蒲、苍术、蜀葵、小蒜、胡荽汁、蘩蒌羹、芣苢、蛤蟆、乌蛇等等,目的是为了预防即将到来的各种疾病。百药中又以艾蒿、菖蒲最突出,它们都有强烈的芳香,挂在门口或窗户上,用来驱蚊虫。艾蒿还被用来做糕饼,菖蒲则可以用来泡制菖蒲酒,甚至跟雄黄一起制作菖蒲雄黄酒。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菖蒲酒,治三十六风,一十二痹,通血脉,治骨痿,久服耳目聪明。”因此所谓的菖蒲辟邪,其实就是防疫保健。
    说到雄黄酒,除了饮用之外,还被用来驱除毒虫。人们把雄黄酒喷洒在墙壁、床头,涂抹在儿童耳旁鼻下,防止夏季毒虫到处乱钻,危害健康。最常见的做法是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写一个“王”字,表示老虎,希望借助老虎的威力,驱除危害孩子健康的各种危险。这当然有几分迷信色彩,可是它是以药物驱虫为基础的,具有一定的卫生意义。


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具有多重涵义

    记者:作为民俗专家,您认为现在这些辟邪的习俗会不会过时?或者有什么新的意义呢?

    陈连山: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具有多重涵义。首先,它是人类对自然时序变化的顺应。为了适应季节变化,人们采集草药,悬挂菖蒲、艾蒿、送瘟神,其实都是为了驱除“邪气”,克服瘟疫,保护生命。其次,它也是对古代圣贤的庄严纪念。一般传说划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苏州地区传说是为了纪念伍子胥,浙江传说是为了纪念孝女曹娥。

    记者:今年是端午节被定为法定节假日的第一年,您认为今天的人们应当以怎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假日呢?除了包粽子,还可以怎么过?

    陈连山:最近北京的很多市场里重新出现了五色线、香囊这些民俗商品,让人感到很欣慰。大家都有过传统节日的需求,只是过去不放假,没时间做这个工作,现在有了假期,这些传统立刻被恢复了起来,连北京最有名的“稻香村”食品店,今年居然开始卖“五毒饼”了,一组五个,把五毒的图案刻在上面,这是清代的一种习俗。北京的花市,也可以买得到艾草和菖蒲。
   


借传统节日展示对人、对生命的关怀


    记者:今天的人们应当如何开掘、充实端午节的文化内涵,赋予传统节日以新的人文价值和时代精神?

    陈连山:对今天的人来说,端午节有许多新的功能和内涵,借用现代的理解,就是卫生防疫。此外,古代端午节也是展示对别人关爱的时刻,有很多互动的礼仪,比如女儿要回娘家,女婿要看望岳父岳母,带各种礼物,表示晚辈对长辈的尊重。长辈为晚辈准备“端午扇”,作为礼品赠送晚辈。直到现在河南还有两个县保留这种岳父母给孩子扇子的习俗,充满温情。
    现代城市人受西方文化冲击太大。相对而言,农村受到的冲击比较小。“礼失而求诸野”,我们现代城市人应该好好向农村学习,学习那些被我们丢失的传统。

    本报驻京记者  李扬(本报北京6月7日专电)


  文章来源:文汇报2008年6月8日 第1版

TOP

20世纪80年代以来端午节俗研究述评
Comments on the Customs of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since 1980's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端午节俗的研究成果丰硕.就端午起源而言,流行的主要有纪念屈原和伍子胥说、恶日说、夏至说和龙图腾祭祀说等;在端午仪式行为方面,侧重于对龙舟竞渡、食粽习俗的探析.在这里,思路的改变比问题本身的探讨更为重要.有许多学者在考察端午及其龙舟竞渡起源时,考虑到端午节俗内含的复杂要素,以"结构性探源"代替以往"纵向性探源"的思考模式,更有益于认识区域文化特色.事实上,无论是节俗本身,还是与之相关的历史探究、区域研究和文化意义阐释,都需要我们以新兴社会史的视角重新考量.

作 者:黄珍    HUANG Zheng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刊 名:《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年3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