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繁简之争是一场闹剧吗

繁耶?简耶?让历史来说话

繁耶?简耶?让历史来说话

张树伟

中国教育报 2009年04月19日







(中国教育报 图)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向大会提交了“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的提案,该提案通过媒体的传播,一时成为众说纷纭的话题,有个别媒体用“名声大振”来形容这个提案对潘庆林个人的价值。

  潘庆林的理由是: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以前说繁体字太繁琐,难学难写,不利于传播,但是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所以这个问题已经渐渐不存在;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

  因在“百家讲坛”讲《史记》而受众人瞩目的王立群教授,则在博客上对潘庆林提出的理由进行了逐条反驳,并认为全国政协委员提案是一种稀缺的政治资源,要能够提出一些真正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有益的提案,对此类问题纠缠不休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

  网络媒体和众多网友纷纷参与讨论,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一时间“繁简之争”仿佛形成了“口水漩涡”。

  废简复繁有如此迫切?

  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法是一个老话题,去年的两会期间,就有一群文艺界的委员提出在小学中增加繁体字教育的提案,而在此之前,著名文学评论家王干曾在博客上撰文称50年内废除简化字。随着这个话题被重新提起,王干又重新写了一些博文,比如《简化字是“山寨版”汉字》、《简化字是盛世中国脸上的一颗痣》等。这次潘庆林的建议只是比王干的提法更心急些,由王干提出的50年废除简化字,变成了用10年时间废除简化。

  这是一个如此迫切的问题吗?

  广州美术学院的教授祈小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站在自己从事书法研究和创作的立场上来说,自己是认同繁体字的,繁体字有自己的文化信息和艺术美感,而简化字确实有一些粗疏的地方,但不能因为这些因素就把恢复繁体字作为一个“运动”,以改变汉字规范使用的现实。尽管,从日本和台湾的经验来看,繁体字的教育并没有明显地增加识字教育的难度,但也不意味着可以恢复繁体字,因为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提到议题上来时,我们首先要追问的是有必要恢复吗,恢复是为了什么?祈小春觉得,这种提议是不合时宜的,面对那些更重要的民生、教育等问题,这样的提议有避重就轻之嫌。

  而网络上的意见更是激烈,反对者认为这样的提议不过是折腾,是“雷人”提案。

  简化字是官方推动?

  在建国以前,推行简体字的努力就一直在进行着。据了解,1909年,后来成为中华书局创办人和早期负责人的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发表论文《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字》,这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教育中使用简体字的建议。随后,他又发表论文《整理汉字的意见》,建议采用已在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并简化笔画多的汉字。此后,先后有钱玄同、黎锦熙、杨树达等人提出具体的汉字简化方案。随着学者对教育普及重要性的认同,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简体字的整理与推动中。如1930年出版的刘复、李家瑞合编的《宋元以来俗字表》;1935年,钱玄同主持编成《简体字谱》草稿,收简体字2400多个;1936年10月,容庚的《简体字典》出版,同年11月,陈光尧出版《常用简字表》……可以说,对汉字进行简化成为当时一些文化人的共识。新中国成立后,汉字简化继续进行,并由国家制定了相关的简化字表进行推行。

  尽管有官方力量的参与,但其核心的推动力还是来自民间,因此,有网友认为,简化字是民间力量推动的结果。从甲骨文开始就有简体字,很多字是繁简并存。历代都有简体字在民间流行,但被封建王朝视作“俗体”、“破体”,使其难登大雅之堂。使用简体字是百姓的一个千年之梦。而建国后简化字的推行是民间百姓的千年之梦的实现,是中国的一道光环。

    废简复繁是一时冲动?

  长期从事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并主编《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李行健先生认为,我们不用掩饰,建国后进行的简化字工作在某些枝节确实有问题,有些字的简化确实欠妥当,但这并不能够否定简化字对教育和文化的巨大作用;重新改回繁体字的难度之大很难想象,几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这种做法有悖于国家相关文字法规。李行健先生作为一个从事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语言学家,对文字的变化有着切身体会。他说,不要说恢复繁体字,就是在现代汉语词汇中规范一两个字词的用法,其社会影响之大和难度之大都是局外人无法体会的。文字作为一种工具,历来是在变化中的,是趋向于便捷,尤其是群众使用的方便。他注意到,历来提出这类建议的代表、委员可能只是凭借某种冲动、激情提出这些想法。

  而网友丁启阵则把这些冲动和激情归结为古已有之的自大意识和优越感的膨胀。他觉得,现在汉字繁、简之争的内涵已经发生变化,由过去的在辨认、书写、阅读上利弊得失认识的争辩变为一种价值分歧:支持简化字的人,基本上还是把汉字当作汉语的书写工具,还是怀着“实用为贵,美观次之”的思想;但是,主张“复繁”的人,却不再停留于只把汉字当作汉语的书写工具,更视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不二法门。这不过是“亚健康心理的爱国者”,“以为老祖宗留下的一切都是宝贝”。

  历史之轮能回转?

  繁简之争的背后,立着这样那样的大旗,有着各自不同的口号,但教育界的一些人认为,其核心问题不是文化问题,而是教育问题。

  文化的传承不是简单的认识繁体字就能实现的,比如北京大学的苏培成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强调:“汉字简化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没有造成什么消极影响。认识繁体字的人也不一定就能读懂古书。因为大多数古书用的是文言文,认识繁体字的人还要经过长时间的专门学习,才有可能读懂文言文。有能力直接读懂文言文,从来就是少数专家的事,而不是普通民众要具备的本领。普通民众要通过专家的研究、翻译、讲解间接地继承传统文化。”

  抛开文化的“旗帜”之后,繁简之争涉及一个最要紧的问题,那就是教育。要“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设想势必通过教育来实现。

  当记者提到去年部分政协委员提出在小学实施繁体字教育和今年潘庆林委员提出废除简体字的“时间表”时,一所知名小学的校长私下表示,这种思路是不可行的,如果真的要废除简体字、恢复繁体字,自然要从小学教育开始。而小学的教育负担已经够重了,小学教育要做“减法”,不能做“加法”,不要把各种各样的“菜”都往小学教育的筐里去装,繁体字教育也是如此,中华文明的传承有自己的“命运”,不会轻易中断的,简化字要是能中断中华文明的传承,那真是小看了中华文明的生命力了。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一直热心在中小学推动书法教育,但他认为恢复繁体字是绝对不可行的。作为书法家,他经常要写繁体字,并认为写繁体的功底是在小学时打下的基础。他回忆说,学习繁体字的难度确实比简体字大,写起来也困难得多。如果要有个折中做法,他认为让有兴趣的学生认识一点繁体字是可以的,比如在书本中的简体字后面加上括号写上繁体字,但这种学习绝不能成为考试的内容,只是为培养一部分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郭振有强调说,历史的车轮开到今天不能倒回去,车轮往回倒,带来的问题将是教育和社会上的一片混乱。

  民国时期努力推行繁体字的钱玄同先生说过,汉字的字体,在数千年中是时时被减省的。从殷周之古体变到宋元之简体,时时向着简易的方面进行,可说是没有间断。这句话似乎没有过时。(张树伟)



  链接

  日本的汉字简化

  1945年日本处在美国的军事占领之下,在麦克阿瑟的统帅下,开始了汉字的简体化进程。同年11月12日,日本《读卖报知新闻》发表社论《废止汉字》。紧接着,麦克阿瑟主导下的日本政府颁布了著名的汉字改革文件,规定了1850个“当用汉字”。1946年到1962年间,出现了强烈的反对汉字进行简化的声音,如1956年的日本国语审议会会长森户辰男公开表示,汉字全废不予考虑。20世纪60年代初期,日本正式终止了汉字拉丁化改革。1981年,日本内阁对汉字简化和限制汉字政策做了缓和性的调整,不再禁止使用所有字体的汉字,只是提倡使用“常用汉字”,至此关于汉字的废除和保留之争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和。

  韩国的“去汉字化”

  李氏王朝第四代君主世宗力图摆脱汉文的束缚,建立自己的语文体系,同时也为给百姓提供更易学易写的文字,创造了朝鲜半岛最早的“训民正音”(也称“谚文”),意思是“非正式文”。后日本入侵朝鲜后,北部朝鲜废止汉字,南部韩国则韩文和汉字并行使用。1948年韩国公布专用“韩文”的法律;1970年禁止在小学教导汉字,全面实施韩文;1980年,韩国加速“去汉字化”的进程。这些行为使韩国产生了文化断层,同时也给其带来严重的民族文化危机,除此之外还使其国民语文程度越来越低。为了解决民族文化危机,韩国一批前总理联名上书现任总统李明博,建议从小学开始教学生汉字。(孔华 辑)



宋体 甲骨文 铜器铭文 金文 简书 大篆 小篆

  隶书 魏碑 楷书 行楷




  简化字的来源

  1956年1月28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23次会议通过《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开始推行简化字。简化字特指由我国政府确定并推行的法定简体字,其规范形体收入1986年国务院批准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中。

  文字是书写语言的工具,作为工具,就要求它便于使用,汉字由繁趋简的发展趋势十分显著。简化字伴随着汉字的产生而产生,有3000多年的历史,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汉字就有了简体形式。如“车”,有的形体是用一横穿着两只轮子,有的则把车体、轮子和车前部都展示出来。这种变化主要在简省,在以后各个时代又有所发展。战国时期俗体字流行,其中最常见的是简体,如“云”、“气”。秦始皇推行的小篆将汉字从以图形为主转变为以线条、符号为主,简便程度超过它以前的文字。隶书的字形更是按由繁到简的方向演变,简化了汉字结构,减少了笔画。南北朝以来,楷书、草书、行书中不断有简体字产生,名家书帖、手抄经卷、碑刻等中有大量简体字。

  现行简化字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遵循约定俗成的原则,通过搜集、整理、筛选千百年来在民间通行的简体字,在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确定简化字体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后确定的。有学者从《简化字总表》的第一表、第二表中选取388个字头进行了溯源研究,得出如下数据:

  始见于先秦的共49字,占12.63%;

  始见于秦汉的共62字,占15.98%;

  始见于魏晋南北朝的共24字,占6.18%;

  始见于隋唐的共31字,占7.99%;

  始见于宋(金)的共29字,占7.47%;

  始见于元朝的共72字,占18.56%;

  始见于明清的共74字,占19.07%,

  始见于民国的共46字,占11.86%;

  始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有1个字,占0.26%。

  现行简化字形体基本遵照汉字的基本体系和构形特点创造,具有历史继承性和体系性。从汉字字形的表意表音作用来看,有很多简化字显然优于繁体字。比如,繁体“衆”早已成为字形讲不出道理的记号字,简化字“众”则是很好的会意字。繁体字“塵”是造得不很成功的会意字(籀文本从三“鹿”,大概表示众鹿疾奔尘土飞扬的意思),不经解释很难直接会意出“尘土”的意思,但简化字“尘”就很好理解。繁体“滅”是声旁已经不起表音作用的形声字(因为右边表音的部分早已不独立使用,一般人不认识),简体“灭”则是相当成功、表意明确的会意字。繁体“叢”的结构也难以说清,简体“丛”的“从”旁却有很好的表音作用。“驚”简化为“惊”,将从“马”变为从“忄”,更准确地显示出心理活动的类别。“護”简化为“护”,用“扌”表示动作特点更准确。(于虹)

[ 本帖最后由 collector 于 2009-4-23 02:48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规范汉字表的作用不应被夸大

www.jyb.cn 2009年04月13日  来源:红网

  据羊城晚报4月11日报道,近日,一则“《规范汉字表》即将出炉”的消息引起社会极大关注。这个《规范汉字表》是在1988年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等过去已有规范的基础上整合修订而成的,计有8000余字。目前已经完成了专家学术研究的工作,正在走行政审批程序,如无特殊情况,今年内大致能够面世。参与编制该字表的相关官员及核心专家明确指出,此次《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同时,该字表一经公布,我国新生儿的取名用字必须从中选取,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将得到遏制。

  专家明确,《规范汉字表》不会恢复繁体字,当然可以,这是专家的权利,笔者也不完全赞同恢复繁体字。但专家们给出的理由却无法让人信服,比如“纵观汉字演变史,简化是主要倾向”。这当然有一定道理,但这并不能证明汉字就可以无限制地简化下去,更不能证明汉字简化到拼音文字那里去。事物发展变化有规律,汉字在历史上可以说简化是主要倾向,这没有错,但我们不能用过去正确的东西来证明未来就一定正确,那样是会犯经验主义的错误的。这就象有昆虫只在一个季节出现,它哪里知道还有另外三季?比如,汉字的拼音化之路,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民族自卑心理的表现,认为西方文明的一切都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汉字。而事实已经把汉字的拼音化予以了坚决的否定。当然,专家也指出对过去简化过头、影响交流的字进行改进。因此,笔者认为,汉字的发展方向既不是继续简化,更不是拼音化,而是不断地规范化,这就是专家们现在规范汉字的全部意义所在。

  另外,有专家认为,提倡恢复繁体字的多数人基本不是专业人士,提出这种主张难免有些外行,这就有些自高自大,目中无人了。请问,恢复不恢复繁体字什么时候成了专业人士的专利?是谁给了专业人士这样的权力?有什么法律依据说提倡恢复繁体字就不能由非专业人士提出,而必须由专业人士提出?假设除专业人士外,其余所有国人或者大多数国人都要求恢复繁体字,恐怕专业人士也抵挡不住。

  专家认为,《规范汉字表》一经公布,就将遏制当前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更有专家认为,中国人重名现象不是因为能够用来取名的字太少,即将公布的《规范汉字表》达8000多个,可以有无数种组合,还不够起名吗?看来,这位专家非常地可爱,似乎有些书呆子气。你是有8000多个规范汉字,请问,这里面有多少字是可以用于人名呢?又有多少字是人们喜欢并常常用到名字里去的呢?难道一些寓意不好的字也能起到名字里吗?经验告诉我们,除去寓意不好的字和那些大家不愿意用、不喜欢用的字,其实还真没有多少字可以用在人的名字里。

  众所周知,中国人取名用字从来没有被规范过,因此才出现了很多怪字、生僻字,让人查普通字典也搞懂那些字念什么音和什么意思,更有甚者还出现了用英文字母当名字的赵C,不但让人口管理的公安部头疼头大,也给社会生活带来混乱,给中国传统带来挑战。可以说,人名用字已经到了非规范不可的地步。但是,一个《规范汉字表》就可以起到遏制乱取名、取怪名的现象吗?笔者对此持否定态度。真正可以遏制取名中的乱与怪,只有走法制化的道路,既制定“起名法”,凡不符合“起名法”的公安机关一律不予登记。但重名现象要真正减少,还是要恢复传统取名法,一个人即有名,又有字。一个人的名可以相同,但字却不一定相同,这样可以减少重名的概率。身份证上要打上名,也要打上字,防止因重名出现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如医生给错了药,警察抓错了人。

  当然,《规范汉字表》的出现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例如给是否恢复繁体字给出了一个答案,即不恢复繁体字,但可以识繁写简;给国人今后取名用字一个有用的指引,在这8000多汉字里找,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但笔者仍然坚持认为,靠一张表就可以平息简繁字之争,就能彻底规范人名用字乱与怪的现象,恐怕是有些夸大了。(万庆涛)

TOP

真给汉字做“手术”了

www.jyb.cn 2009年04月12日  来源:荆楚网

  3月的“两会”上,有人提出恢复繁体字的建议,舆论争议颇大。本来嘛,越是有争议的事情,越该慎重才是。然而,这未必符合某些“改革家”们的一贯作风。但凡“改革家”们认定的事情,民意再反对也无效,他们仍要雷厉风行。繁体汉字恢复不了,也不能饶过简体汉字,不给简体字动点“小手术”,个别部门的专家就不甘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4月8日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上,专题讨论恢复使用繁体字的问题时,权威专家透露说,有关方面将对汉字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将很快公布。(《新京报》4月9日报道)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长期约定俗成的结果,最忌隔三岔五折腾一次。自建国以来,不足一甲子的时间,汉字遭的罪也不算少,几番血淋淋的“减肥”(繁改简),然后是体重“反弹”(弃简),好不容易安生了三十年的光景,如今又被某些机构的专家们推进了“手术室”,虽美其名曰“规范”,实质上是给简体字再度“整容”。汉字不会说话,有痛楚也喊不出来,我们这些汉字的消费者们眼睁睁看着中华民族共享的集体文化遗产被几个拿着“手术刀”来回挥舞的语言文字专家们修理,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世上没有绝对的完美,但不等于世间没有一批完美主义爱好者。在完美主义者眼里,现成的东西没有一件能让他们觉得满意。不满意本来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完美主义者大多抱有普度众生的宏大志向,为万物立法,按照他们个人的“完美标准”来改造世界、修理万物。完美主义者家族人丁兴旺,老一茬的还健在,新一茬的上来后便忙着推翻老一辈的标准,根据自己的新完美标准改造世界。所谓中国式的折腾,无非是完美主义者层出不穷的杰作。物质文化世界不乏这样的完美主义者,非物质文化世界也有这方面的专家。汉字形态的巨变,与其说是顺应历史潮流,不如说是少数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胜利。现在,仅仅因为有几个人希望将汉字恢复到繁体状态,语言文字学界的某些实权派完美主义者们,将鸡毛当令箭,昼夜忙碌起来。一个月的光景,竟然敢于宣称已经给汉字“规范”得差不多了。他们给汉字动的“手术”,经过了广泛而严谨的调查了吗,规范汉字的方案经得起历史的推敲吗,“汉字医生”们的“医术”具备给汉字动手术——哪怕是“小手术”的资格吗,胜任得了如此艰巨的重大历史使命吗?这一切,在还统统是未知数之时,他们大有先弄成既定事实的勇气。我搞不明白的是,这些专家们给汉字动刀子时胆量颇大,面对公众竟出奇地害羞,连部门的名称都不敢说出来,而是“有关方面”,专家的名字更是隐秘得很,以模糊之至的“权威专家”和出现在媒体上。中国语言文字学界几个权威专家,他们的权威究竟是体现在学术的权威方面,还是体现在操刀给汉字整容的实务上,至少眼下还很神秘。

  学者们觉得“汉字复繁”与“更加简化”两种思维都不可行,分明还有第三种道路可以选择:维持现状,待时机成熟时再做决定。然而,有些专家选择了第四条道理,比如,王宁教授就主张“进一步实现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才是当务之急”。既然要“规范化”,可不又得让一些汉字被“规范”得“伤筋动骨”吗?

  我赞成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董琨的“识繁写简”主张。认识繁体汉字,而不是恢复繁体字,更不是打着规范化汉字的旗号折腾汉字!(刘海明)

TOP

简字回繁,公众经不起折腾

www.jyb.cn 2009年04月10日  来源:扬子晚报

  近来,有关恢复使用繁体字的意见引发了广泛争议。中国社科院昨天上午举办的第五次国学研究论坛对此进行了专题讨论。权威专家透露,有关方面将对汉字规范进行新的调整,新规范汉字表将很快公布。(昨日本报A14版)

  汉字的演化历史由简入繁,又由繁入简。其大体历史进程是这样的,甲骨文时代,汉字相对要简略,因为在龟甲上刻字是个力气活。金文、篆书出现之后,汉字出现了繁化现象,篆书用毛笔书写,有了繁化的书写条件。而当隶书出现之后,实质上是一种书写的简化,起码是由曲笔而偏向直笔,楷书则比隶书更要简化。这是从书写的方法等方面说的。

  从以上书法演进的过程可以看出,古人并没有刻意排斥繁,也没有过于排斥简,而是随着书写材料、书写工具以及文化需要而演进的,只要是科学的、合理的、合乎文化需要的、合乎民众需要的,就应当大力推行。这与当初出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是一个道理。同理,对待今天的汉字演变过程,也没有必要在繁简之间进行不必要的反复折腾。

  汉字简化的过程,并非只是书斋里的产物,而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这一点人们可以从唐宋明清诸代古人书法原件中得到认证。一些现在流行的简化字,早已经在文人甚至官方文书当中通行,此部分汉字简化只是将这些古人创造的简化字固定化。当然,简化字还有民间流传使用的一部分,也被汉字简化的过程拿来固定。因此说,汉字简化并非拍脑门工程,而是有其时代的需要、文化的需要。并且,实事求是地讲,汉字简化给当代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字革命,其具体的好处并不仅仅限于好记好认。

  孔乙己会写四种不同的“回”字,从这一点上看,繁体字本身就有一个需要简化的过程。不仅“回”字有四种不同的写法,众多的繁体字的异体字甚至比回字的四种还要多,因此说,见繁就喜,见简就恼,本身就不够科学。

  登载此消息的网络调查显示,60.4%的网友反对由简回繁,3.8%认为不好说,可见大多数民众认可简化字。但是,35.8%的复繁派的声音之大也不可小觑,这告诉有关文字专家,对于此等关系文化根基的大问题,切不可盲目从事。汉字回繁,文化经不起折腾,民众经不起折腾。(李振忠)

TOP

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多些宽容

www.jyb.cn 2009年03月10日  来源:人民网

  恢复繁体字再次成为“两会”热门话题,并在社会上引发诸多争议。大多数人认为,简体字才是“正统”,恢复繁体字则显得有些食古不化,挞伐的文章也多见报刊、网络。

  可以肯定一点,繁体字和简体字各有优点,哪一种都可以使用并传承。试想,从结绳记事到甲骨文,再到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等,文字在不断地演化。相对于今天的简体字来说,那都是繁体字,并沿用了数千年。

  文字是用来表意的,就汉字的造字原理来说,不外乎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等。也就是说,文字应在最大程度上,直观地表达所指代的事物。就这一点而言,繁体字虽然写起来繁琐,却无可辩驳地起到了传形写意的功能。就拿“爱”字来说,繁体的“爱”中间有个“心”字,有心才成爱,无“心”之爱当然令人费解。

  再那“丰”字来说,繁体的“丰”可谓繁琐至极,但既有豆,又有盛满东西的器皿,我们看到这个字的时候,仅从字面上就能明白何者为丰。相反,简体的丰则仅仅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三横一竖,写起来简单,但,老师在给学生讲这个字的时候,又有什么可供联想?

  有人会说,文字就是取其简洁,只要笔画不繁琐,容易推广就行了。简体字的推行,的确在普及文化等方面影响深远。那些笔画很多、很难写的字,一夕之间删繁就简,很多人不再视写字为畏途,在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之时,其功不可没。

  一个民族的文化,那绵延了数千年的文化血脉,固然不只是在文字之中。但那些珠圆玉润、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的繁体字,若在我们推陈出新地不断简化中,最终成为历史的遗迹,我们是不是有愧于先人,有愧于他们一笔一画刻凿出来的古老文明?

  繁体字的彻底没落,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虽然,如今的香港、澳门和台湾,以及海外的华人,依然亲近并使用繁体字。香港所有的报刊,港人从小写的字,都是繁体字,但随着内地文化的强势蔓延,两地经贸联系地更为密切,简体字的风行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此时,我们对那些对恢复繁体字的呼吁,不应责难,而是要多一份宽容。任何一种文化,要出现断层容易得很,但在断层之后再行补救,就难上加难。从古到今,许多民族的文字消亡,附着在其上的历史也随之湮灭,令人触目惊心。如今,少数人也许还能看懂繁体字,再过十几年、几十年,还会有谁知道繁体字背后那丰满的内涵?(武少民)

[ 本帖最后由 collector 于 2009-4-23 02:57 编辑 ]

TOP

“简体字隔断中国文化”纯属多虑

www.jyb.cn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关于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的议论勃然。其中一个理由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似乎不恢复繁体字,中华文化就断根了。

  其实字体简化的历程,延绵不断。如“水”字,在甲骨文里是三条S形竖道,竖道空隙有四个点,共七画,到了金文把点去了,剩三画;而“来”、“万”、“无”、“属”、“礼”等字,由“來”、“萬”、“無”、“屬”、“禮”等简化而来,汉代便已有——类似这些简化,并没有使中华文化“断根”。

  汉字也偶有繁化。仍说“水”字,金文只三画,后来变成四画,沿用至今;“已”字,小篆状如耳朵,只一画,后人把它繁化成三画——如果认定繁为“根”而简为“苗”,如此由简至繁,莫非那“根”是倒着长的?

  忧心“断根”的先生女士,欲“追根”,大约是要钻研并明察古人造字之时,于字形里注入的精意,即所谓“六书”的含义吧。但我想,对于一般国人来说,“追根”完全没有必要——人们只要熟练运用现行字就行了。对于文字的“追根”,或研究其繁简衍变,是文字学家和历史考古学家的事。当然一般人如有兴趣,认点繁体字不无益处。

  今天不多谈简体字的优越,只想说,提倡废简的先生女士们,认为只有繁体字才是“中华文化的根”,认为对多笔画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隔断”,纯属多虑,也不符合事实。这一点,“五四”学人刘半农早有精辟论述:“文字本来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以适用与否为优劣之标准。我们应该以谋现在的适用不适用,不必管古人的精意不精意。”

  此言甚对。常人并不研究“六书”,只问书写阅读方便与否即可。对一个现行字,如要追寻其原始“精意”,恐怕颇费周折,不属于一般人的营生。以“犬”为例,追“精意”,狗应该是四条腿,为什么“犬”字只有双腿?又如“日”字,原始字形为圆中一点,表示太阳,六书叫“象形”,变方以后,成为了“表意”符号;而“日尔曼”一词,则只是一个“表音”符号。当你读到“犬”,知道它指狗即可;当你遇到“日”字,把它念成ri,知道它指太阳,足矣——不管它是古代太阳,还是当下的日头;当你碰到“日尔曼”一词,能读出rierman,并知道它指西欧的一个民族,也行了,到哪里去追远古之“精意”呢?又如“才”,是一个常用简体字,如今恐怕没有多大必要,从繁体字“纔”上追究它的“由来”吧?再说,真要“不断根”地琢磨透彻一个汉字,就不只是“识繁”问题,还须认得它的甲骨、钟鼎、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形体,一般人谁认得过来?

  另一位“五四”学人钱玄同说:“汉字笔画太多,书写费时,为学术上、教育上之大障碍。”有人说如今有电脑打字,用不着书写,可看着也烦啊。如“才”和“纔”,你说哪一个不招人待见?我偶尔阅读繁体字书报,好家伙,满眼密密麻麻,头都大啦!先不说读写费劲,一个字,三画就把意思表明了,有必要扩张(恢复)到二十三画吗?况且如今的考试笔答,未达到电子化,写一个“纔”,比“才”多花七倍时间,还不一定写对,考砸了赖谁?

  汉字简化是一个方向,国务院1986年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字2235个,国际通用。个别繁体字简得不妥,确实值得重新研究,但不能推而广之要整个简体字系统灭亡。实行简化字,并没有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只是把繁体字的使用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而要让繁体字“消灭”简体字,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有人说台湾一直用“正体字”,也即繁体字,可是他们的报纸上,连“台湾”二字也懒得写成“臺Z”,因为太麻烦啦。(王乾荣)

TOP

“废简”是鲁莽的复古冲动

www.jyb.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北京日报

  据说生物进化过程中,常会在个别生物体中出现返祖现象。这大约表明,生物体中除了存在促使进化的力量,总还存在一种回到过去的冲动。关于汉字简化字的存废问题,虽然在很多人眼中看来很是无聊,但近些年来却总有人提起,比如最近又有人提出,用十年时间分批废除简化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可见这种回到过去的冲动,还是一种现实存在,不能完全忽视。

  我们不否认,对于那些被实践证明确实是错了的行为举措,必须迷途知返、勇于改正。这不是开历史倒车,而是走人间正道。然而,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是否真是人间正道,却实在令人怀疑。

  从历史上看,汉字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研究者指出,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其总趋势就是化繁为简。近代以来,随着数千年封建专制制度的瓦解,社会变革的加剧,要求打破少数士大夫阶层的文化垄断,对全体民众进行文化普及的呼声越来越高,改革传统汉字过于烦琐等弊端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就是顺应这种历史潮流的自然结果,其所取得的成效,世人也当有目共睹。

  有人说,汉字简化字“割断”了历史,这样的说法很难服众。如前所述,汉字曾经经历过几次大的变革,如果说文字变革“割断”历史,历史岂不是已被割断过好几次?如果说学习简化字妨碍对古典文献的阅读理解,那么这个妨碍绝不会比推广白话文来得更大。依次推论,我们要想不“割断”历史,岂不是还要在文字写作上废除白话文,恢复文言文?

  这种抱残守缺的文化复古言论,略加推敲就可以看出其荒谬。更大的荒谬还在于,让五十多年来已经习惯于使用简体字的芸芸众生们,跟在那些“文化贵族”的后面再去学习使用繁体字,把我们的书店、图书馆再用繁体字重新覆盖,那就不但是“割断”历史,而且简直是制造混乱。(洪良)

TOP

也说繁体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27日  来源:光明日报

  近年,关于废除简化字,恢复繁体字的议论勃然。其中一个理由为“繁体字是中华文化的根”,似乎不恢复繁体字,中华文化就断根了。

  其实字体简化的历程,延绵不断。如“水”字,在甲骨文里是三条S形竖道,竖道空隙有四个点,共七画,到了金文把点去了,剩三画;而“来”、“万”、“无”、“属”、“礼”等字

  ,由“來”、“萬”、“無”、“屬”、“禮”等简化而来,汉代便已有——类似这些简化,并没有使中华文化“断根”。

  汉字也偶有繁化。仍说“水”字,金文只三画,后来变成四画,沿用至今;“已”字,小篆状如耳朵,只一画,后人把它繁化成三画——如果认定繁为“根”而简为“苗”,如此由简至繁,莫非那“根”是倒着长的?

  忧心“断根”的先生女士,欲“追根”,大约是要钻研并明察古人造字之时,于字形里注入的精意,即所谓“六书”的含义吧。但我想,对于一般国人来说,“追根”完全没有必要——人们只要熟练运用现行字就行了。对于文字的“追根”,或研究其繁简衍变,是文字学家和历史考古学家的事。当然一般人如有兴趣,认点繁体字不无益处。

  今天不多谈简体字的优越,只想说,提倡废简的先生女士们,认为只有繁体字才是“中华文化的根”,认为对多笔画字的简化“造成了中国文化的隔断”,纯属多虑,也不符合事实。这一点,“五四”学人刘半农早有精辟论述:“文字本来是一种工具,工具应该以适用与否为优劣之标准。我们应该以谋现在的适用不适用,不必管古人的精意不精意。”

  此言甚对。常人并不研究“六书”,只问书写阅读方便与否即可。对一个现行字,如要追寻其原始“精

  意”,恐怕颇费周折,不属于一般人的营生。以“犬”为例,追“精意”,狗应该是四条腿,为什么“犬”字只有双腿?又如“日”字,原始字形为圆中一点,表示太阳,六书叫“象形”,变方以后,成为了“表意”符号;而“日尔曼”一词,则只是一个“表音”符号。当你读到“犬”,知道它指狗即可;当你遇到“日”字,把它念成ri,知道它指太阳,足矣——不管它是古代太阳,还是当下的日头;当你碰到“日尔曼”一词,能读出rierman,并知道它指西欧的一个民族,也行了,到哪里去追远古之“精意”呢?又如“才”,是一个常用简体字,如今恐怕没有多大必要,从繁体字“纔”上追究它的“由来”吧?再说,真要“不断根”地琢磨透彻一个汉字,就不只是“识繁”问题,还须认得它的甲骨、钟鼎、大篆、小篆、隶书、草书等形体,一般人谁认得过来?

  另一位“五四”学人钱玄同说:“汉字笔画太多,书写费时,为学术上、教育上之大障碍。”有人说如今有电脑打字,用不着书写,可看着也烦啊。如“才”和“纔”,你说哪一个不招人待见?我偶尔阅读繁体字书报,好家伙,满眼密密麻麻,头都大啦!先不说读写费劲,一个字,三画就把意思表明了,有必要扩张(恢复)到二十三画吗?况且如今的考试笔答,未达到电子化,写一个“纔”,比“才”多花七倍时间,还不一定写对,考砸了赖谁?

  汉字简化是一个方向,国务院1986年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收字2235个,国际通用。个别繁体字简得不妥,确实值得重新研究,但不能推而广之要整个简体字系统灭亡。实行简化字,并没有废止或消灭繁体字,只是把繁体字的使用限制在特定范围之内。而要让繁体字“消灭”简体字,事实上也是做不到的。有人说台湾一直用“正体字”,也即繁体字,可是他们的报纸上,连“台湾”二字也懒得写成“臺Z”,因为太麻烦啦。(王乾荣)

TOP

语言文字如何传承与创新

www.jyb.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解放日报

  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可以任意为之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她的流变演化必须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必须与整个民族文化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这一客观规律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这真是一个传统与现代风云际会、激流碰撞的时代:一份主张用10年时间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政协提案,迅速引起各方热议,许多人观点不一。笔者无意在此评判每一种主张的是非曲直,只是想说,汉语言文字的流变和演化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要尊重这种规律。

  毫无疑问,汉字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从汉字的源头算起,在漫长的5000多年时光里,曾先后出现过甲骨文、钟鼎文、篆体、隶书、楷书等等汉字,并且几乎在每一个时代都存在繁简字体同时并存、对立转化的现象。所以可以说,汉字就像河流一样,处于从不间断的流变和演化之中。而几千年流变演化的结果,就是汉字的形体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今天的普通人阅读篆体已经困难,更别说钟鼎文和甲骨文了。而相对于汉字而言,汉语的流变和演化则更加急剧而巨大。

  但是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并不是毫无章法、或者可以任意为之的,而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就是她的流变演化必须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必须与整个民族文化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这一客观规律要求我们,任何时候都要把握好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平衡,既不应以强制力量去禁锢她的流变演化,也不应该想当然地运用强制力量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改造和创新。

  就传承的一面而言,汉语言文字具有悠久而光辉的历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对这笔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心怀敬畏和感恩,并加以珍惜和呵护。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文字之一,有着画一般秀美的形体,有着音乐一般悦耳的韵律,有着包罗万象的涵义,有着绵延数千年的使用历史。她自成一体,创造并维系了可以与任何一种文化媲美的民族文化。而且在几千年的使用历史中,她早就超出了“承载和交流信息的工具”这一功能,而成为汉民族文化体中最重要的本体组成部分之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可以说,汉语言文字型塑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思维模式,型塑着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型塑着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型塑了我们精神领域里的全部世界图景。如果伤害、甚至切断了这种传承,那就等于是伤害、切断了我们的文化母体,可能让我们在世界文化之林中进退失据。

  当然,强调传承绝不意味着要禁锢创新。恰恰相反,正是永无止境的创新赋予了汉语言文字永恒的、蓬勃的生命力,并使之得到更好的传承和使用。如果说甲骨上那些难懂的文字是先民朴素地师法自然,从具体的物象脱胎而来,那么到了《周易》等上古典籍中,汉字就具有了非常深奥博大的涵义。其后随着文化的发展,汉字除了形体、结构、笔画的创新之外,她在文字语言编码、内涵外延等方面更是显示出了惊人的创新能力。在诸子百家的典籍中,对事物的描述、对义理的明辨、对处世的准则、对治国安邦的探索中,汉语言文字显示出了成熟的智慧和精准的表达能力。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唐诗达到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度。宋词和元剧展示了她声调平仄、富有韵律和节奏的声韵之美,而明清小说洋洋百万言的鸿篇巨制,更是展现了她在编码、涵义和信息量等方面的无限可能性。

  至于近代以降,遭受完全异质的西方文明的冲击,汉语言文字再次显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盎然的生机。那些与东方文明大相径庭的西方文明体系,它的文学、哲学、社会学、美学等等,竟然都可以用古老的汉字进行准确的诠释。汉字在这里所展现的无穷包容力和创造力实在令人惊叹。试想,如果离开了创新,汉语言文字所创造出来的这些光辉灿烂的文明将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把握好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呢?最好的办法,或许是少一点干预,多一点尊重老百姓的创造和实践。我们相信,人们对世界都有自己独特的领悟,都可以细细分辨千差万别、奥妙无穷的自然、社会和人事。他们可以找到生动活泼、形象传神的语言文字来表达他们的所感、所思、所想,去表达他们所发现的问题、所面临的困境,并且可以让那些遣词造句像艺术一样令人着迷,让我们真心地感动。有了这种自由的创造和实践,汉语言文字的流变演化就一定可以与人们生产生活实践的变化相适应,可以与整个民族文化体中其他组成部分的变化相调适。

  如果以这个标准去衡量,是否就要全面废止简体字、恢复繁体字呢?其实大可不必。经过数以十亿计的人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书写和使用,简体字早就已经与当下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相适应、与民族文化的其他部分相调适,并且其自身可能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以强制力量去“废简复繁”,必然给民族文化造成新的伤害和混乱。(封寿炎)

TOP

恢复使用繁体字是“自毁长城”

www.jyb.cn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红网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理由有三:1、上世纪50年代简化汉字时太粗糙,违背了汉字的艺术和科学性;2、现在很多人都是用电脑输入,再繁琐的字打起来也一样。3、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现在台湾依然使用繁体字,还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扬子晚报》3月4日)

  毋庸置疑,繁体字的形式美是任何文字包括简化汉字无法与之媲美的。但为了追求感官上的艺术性和所谓的科学性,就放弃已大力推行50多年,约定俗成,社会公认,被法律规范的简化字是很不理性也是很不明智的。

  文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信息载体,便利书写和认记是创造或确定文字的首要原则。中国汉文字就是遵循这个原则,才发展和演变出今天的简化汉字。值得指出的是,现在的简化字方案中,很多字是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并不全是官方一纸法律指定的。可见,易写易记的民间诉求,是简化字得以推广的基础。

  繁体字难不难,谁用谁知道。如果你看看解放前繁体字、竖排的报纸,再对比今天的报纸,你就会产生一种翻身得解放的感觉。信息社会是个效率社会,“李队王处张局”,人们讲话连官衔都省略了,谁有耐心一笔一划描写繁体字?即使电子技术再发达,也代替不了无时不刻随时随地的手写。而缺乏了民意基础的恢复使用繁体字,恐怕连提案的潘委员今后也没了书写繁体字的信心。

  使用简化汉字并不影响繁体字的申遗,艺术的归艺术,实用的归实用。平遥古城申遗成功,如果从此只建大宅院、明清街,岂不荒诞?至于台湾给繁体字申遗,就给祖国大陆方面造成了压力,这是潘委员一家之言,大陆台湾同祖同宗,台湾申遗成功了,大陆只有荣光,何来压力?

  一个不容怀疑的事实是,汉语已成为国际主流语言之一,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他们大都是学习简化汉字和汉语拼音。美国的很多中文学校,甚至宁可不要台湾赠送的繁体字教材,也要花钱购买简化字教材,其直接原因是简化字教材易学、好记。随着两岸三通,台湾同胞也免不了学习使用简化汉字,毕竟,便利书写和认记是官方难以禁止的。而联合国已决定自2008年以后,原在联合国同时使用的中文繁体、简体字,一律使用简体字。

  在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都已承认并接受简化汉字的背景下,我们却单方面地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这除了十足的自己和自己过不去的味道,更是一种自毁长城的行为。其根源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发展的不自信。 (马而立)

TOP

应当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汉字演变

www.jyb.cn 2009年03月05日  来源:大河网

  3月4日《扬子晚报》报道: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

  汉字流行使用数千年,最早的文字、符号可以追溯到结绳时代。可以这样说,如果站在五千年历史之上看中国文字,早期的文字有许多正是简化字,而繁体字中又有许多不适合于文字使用流传规律的文字,不信可以到康熙大字典中去查一查,有许许多多的文字恐怕连真正的国学大师也读不准确,更别说释义了。

  而从简化字产生之前的文字历史来看,有许许多多的文字已经在文人日常使用、书法、官方文告之中得到流通。一味将简化字指为解放后的文字改革而产生,恐怕也是一种以偏概全。人们可以问一下当初的汉字简化专家以及档案历史,简化字的产生并非凭空生造,而多半是从民间、文人之间已经流传的简化写法中借用而来,那么,凭什么说汉字简化没有民族基础、文化基础?

  如果再将汉字简化拿回到历史当中,秦始皇统一中国,然后就统一了文字,这一大功劳,恐怕是任何文人任何帝王都无法与其比拟的。中国如果没有汉字的统一,恐怕也就没有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的历史岂止就会改写,而是很可能不能延续到现在。中央电视台有专题片专门介绍过汉字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较之欧洲诸国的文字来说,汉字维系了民族的统一,而拼音文字则没有这种认同感。而秦始皇统一文字,恰恰就是一种革命性的简化。要知道当时六国文字是五花八门的,刚刚从甲骨文中脱离出来的文字,亟需这种历史性的简化,又如何现在对简化汉字翻白眼呢?

  随后的历史中,汉隶是一大变,楷体更是成为正书,包括行书草书在内的书写方式,都企图将汉字书写简略化,又怎么能说简化不是历史的潮流呢?

  “无心之爱”的例子,只能说明一种文化的浮浅。在汉字演化的过程中,去掉了类似偏旁部首的例子多得是,无心又咋样?照此办理的话,口有是不是还要多写出个“牙”字来?无牙之口么,岂不更荒唐?甚而至于还要长舌头,也添上个舌头?岂有此理!“恢复使用繁体字有利于两岸统一”,但台湾反而在向大陆看齐,有报纸旅行社都在使用简体字。放眼全球华人媒体,大多数也在向简体字看齐,哪里有什么“有利于两岸统一”之说?

  繁简之争,本不必争,现行简化字至少可以使用一百年。简化字的产生不是脑残的结果,而是科学进步的结果,如果要对恢复繁体字的提案一分为二,只是在将来的文字演变过程中,要注意保留汉字的美感、美术感、结构感、象形感,不能一味的不讲科学地去简化,如果没有头脑的去简化,汉字很可能会滑向字母文字、拼音文字。

  总之,简化字回到繁体字,是一种文化的逆潮流,对国人无益,对华人无益,对文化更无益,纯粹是吃饱了没事干。(李振忠)

TOP

汉字繁体简体,兄弟相煎何急  

何耀伟

2009年03月05日 08:38:51  来源:新华网  



   

资料图片:这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行云流水般的天成之笔,让人领略到书法的神韵和繁体汉字的独特魅力。



      

    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提出,建议全国用10年时间,分批废除简体汉字,恢复使用繁体字。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网上有人大声叫好,恨不得立马让所有简体字消失不见,也有人严词痛斥,称其有违文化发展潮流,反诘道:何不恢复甲骨文?

    在笔者看来,繁体和简体是汉字的两种形态,是情如手足的关系,都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社会生活中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难道就不能和平处,一定要兄弟阋墙吗?

    考察汉字的演变历史,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再到隶书、楷书,发展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而且文字产生于人类保存信息和传递信息的需要,本身就是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和交流的产物,在对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代背景下,在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因繁就简已成为汉字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在大陆地区推行简化字,既是对清末以来前人工作的继承,在方便书写、促进扫盲工作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意义。迄今为止,简化字已为大陆国人所熟知和应用,成为生产生活须臾不可或离的基本符号。因而,废除简体汉字是不现实的,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不识繁体字,怎么看懂古代典籍碑帖,怎么保持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



    但也要看到,在推行简体字几十年之后,仍有诸多恢复繁体字的呼声,这本身就说明繁体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中仍被普遍使用,对此我们不应视而不见。况且,对不识繁体的人来说,前人的许多书画、古籍、以及古迹上的题字势必都不认识,这将造成文化的断层。繁体字的结构、笔法也都是前人不断探索的结果,在美感上显然简化字是无法与之媲美的。另外,简化之后,一些字失去了本身具有的象形意义,还有一些意义不同的繁体字被简化为一个字,如发的繁体字有两个,發和髮,本身代表不同的内涵,但简化后却无法进行区分了,无疑也会对汉字意义的丰富性造成一定损失。

    一位学者说道:写书法绝不会写简化字,但发表文章绝不用繁体字。现在许多网站都设了简体和繁体两种版本,方便了港澳台及海外读者阅读。这表明繁体简体的应用都有着各自广阔的空间。它们完全可以共存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非兄弟二人不相容的关系,定要决个你死我活。

    因而,汉字简化,总的来说是一种必然趋势,废除已经推行多年并广泛运用的简化字既无必要也不可行。但繁体字在海内外也有着十分广阔的市场,其本身也包涵着丰富的意义和内涵,学习和识别繁体字对国人而言也很有必要。我们应坚持识繁写简的原则,继续推行使用简化字,从小学开始教育孩子识读一些常用字的繁体形态,在书法、古籍、文学等领域推广和普及繁体字。

    繁体字简体字都自汉字的母体而生,是血浓于水的同胞兄弟,本可以同生共荣、并行不悖,我们为何强要其手足相残呢?

TOP

繁体字和简体字都是“国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23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如果汉字简化运动从1909年陆费逵提出《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算起,也有100年了;并且导致“文化中国”出现了繁体字和简体字并存的局面。现在的问题是,简体字正随着中国国际影响的扩大而走出国门,国内恢复繁体字的呼声却越来越高。主张使用繁体字的人把简体字说得一文不值,主张使用简体字的人则把繁体字骂个狗血喷头。但在笔者看来,繁体字和简体字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应该并列为中国的“国字”。

  汉字简化运动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繁体字难认、难读、难写,所以造成中国人不识字、没文化。实际上,识字水平和文化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的普及提高有很大关系,和字体难易程度的关系不是很大。18世纪之前,中国人的识字率一直是世界上最高的,维持在5%左右,这既得益于中国经济的相对富裕,也得益于中国人“耕读传家”的教育传统。相反,中世纪欧洲的乡村,除了牧师之外就再也没有几个识字的人。目前,台港澳同胞也使用繁体字,不见得他们就比使用简体字的大陆同胞没文化。

  另外一个问题是,文字固然是一种工具,但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力,有其特定的、具体的含义。简化汉字存在着不少问题,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诚如古文字学家陈梦家所说:“文字是需要简单的,但不能混淆。这些简化字,毛病出得最多的是同音替代和偏旁省略。简化后有些字混淆了。”不了解繁体字的人,可能对这一点体会不深,笔者在此可举一个例子。“亡”、“无”、“无”三个字,在古代都读“无”(“亡”也可读“王”),但各自的含义不同:有变成没有,为“亡”;本来就没有,为“无”;若有若无、若实若虚为“无”。如今,简体字把三个字通混为“无”字,难免会丢失经典文本的特定语境。

  汉代许慎《说文解字》说:“无,奇字,无也。通于元者,虚无道也。王育说:‘天屈西北为无。’”也就是说,“无”字有两种解释:一是“元”字左撇上通成“无”,一是“天”字右捺弯曲成“无”,亦即古人常说的“天倾西北,地陷东南”。须知,“元”和“天”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范畴甚至是价值信仰,比如《周易》里面说“元亨利贞”而百姓常及“元始天尊”,儒家说“天道”而道家倡“无为”,等等。但是,在简体字中,“无”成了没有和虚无,很难再表述上及的文化内涵。

  我们原先有“国语”即汉语普通话的观念,今后也应树立“国字”即汉字的观念。但是,“国字”不是只有一种,而是有两种,即繁体字和简体字。繁体字代表着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个长历史的大传统;简体字代表着近百年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是个短历史的小传统。对于这两种“国字”,我们都要爱护和珍惜,不能非此即彼、厚此薄彼,更不能说主张恢复繁体字就要废除简体字,反之亦然。

  既然有两种“国字”,就难免会发生争论甚至是冲突。一个比较稳妥的解决办法,就是暂时实行“繁简并用”的“双轨制”。实际上,大陆一直都在使用“双轨制”,比如中华书局出版的古籍,绝大多数都是用繁体字排版印刷。再比如,为了照顾使用繁体字的特定的地区和人群,人民网、中国网等官方网站,一直就设有“繁体字”版。今后可考虑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语文教材的各文本原是繁体字的则繁体之,原是简体字的则简体之,使大中小学生至少能做到“识繁用简”。个人以为,现在对一些商标、招牌、广告、出版物等使用繁体字控制太严,不利于“双轨制”的实行。

  从长远来看,两种“国字”长期并存不太可能,但结局肯定不会是要么繁体字取胜,要么简体字占优,而是各有取舍,具体则由民众和历史来选择和检验。(王达三)

TOP

学者搀和的繁简之争

www.jyb.cn 2009年03月20日  来源:荆楚网

  远观是个心直口快的大小伙子,作为80作家排行榜前五位中唯一一个以“先锋”和“实力”为标示的他,所表达观点的方式时常会比话题本身更加“雷”人,这或许就是愤青所特有的姿态。孙玉良先生的新浪博客被称为“中国农民第一博”,点击早逾百万,其评论触及生活方方面面,且均为“新浪文化博客首页深度阅读推荐”,从孙先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其出心平气和,有理有据的一贯风格,但又不失锋芒,这或许便是他成为广受欢迎的“草根”评论家的成功秘诀。符国芳虽只言片语,但也言简意赅。何三坡作为中国当代一流文化评论家,那“三寸不烂之舌”实在名副其实,令人立马退让三分,只好缄默不语作罢。孟醒石先生的观点编者不敢苟同,和潘庆林委员的论点一样站不住脚,如果改成“繁体字就是保留人类通向历史的一个通道”,倒还能点一点头。陈洪金先生作为散文家,对书法颇有研究,练就了一身四平八稳,不偏不倚的风格,确实不失理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实际上是个古老的话题,甚至仿佛成了中国人内心的一根颇为敏感的神经,一经触碰,便犹如向水中丢进去一块儿大石头,击起千层浪,名家,或者“草根”,官方,或者百姓,都开始叽叽喳喳个不停。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编者以为,主要的矛盾点不过在于,学术界对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的热烈渴望,而中国民众早已形成简体字使用的习惯。不能接受,是听到"由简复繁"的议案之后,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连编者,当时也犹如五雷轰顶:此人的脑袋是不是被驴踢了?

  大多数,已经毋庸置疑。但从参与调查的拥护者所占有的比例来看,仍不可小觑,据调查统计,已达37。4%之高,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可以说:这同样是有原因的。

  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性来讲,从小篆到隶书再到楷体,繁体字在字形上发展了完整的结构,能突出表达出象形文字所代表的意思,易于掌握,即使在不知道读音和意思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其构成猜测出其主要含义;另外繁体字的字形比较优美,笔画工整,线条匀称,大小整体化一,也正是由于它的这一优点才发展了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书法艺术,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对中国古文明的研究中有着不可以替代的优势。加上现代都市文明对中国古代文明延续性的严重破坏,以及当代中国文化的日趋低俗,这些,也是当今不可置否的事实。但是,恢复使用繁体字,是否就一定能够很好继承中华文化呢?这一点,当然是不一定的。

  现在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也是追逐效率的时代,谁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了知识的所有权,谁就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美英等西方国家在发展其竞争力时,总是把文化作为其先头军,一步步使英语更加简化,便于书写和记忆。可以说,知识经济时代,文字的简化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是加强竞争力的一种手段。面对众多国家学习汉语的需求,只有提供简单的,易于掌握的字体,才能方便他们的学习,才能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从而才能提高我国的综合竞争力。

  而对于全国统一和团结而言,中华泱泱大国,自古就有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更何况在"一国两制"的方针指导下,多元形态并存,百花齐放,岂又怎样不是一件乐事,这一点,想必港澳台同胞也是不会反对的。而教育部部长对此议案的态度,更可谓是道出了绝大多数人的心声:“如果要恢复使用繁体字,是否意味着还有必要恢复使用甲骨文?”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反对”或者“支持”的问题,而是关于中华文字的衍变,中华文明的根性传承,来自民间与学者,"草根"与官方的,各行各业,全体民众之间的,一场激烈的智慧火花上的碰撞。这是一件好事,充分显示出了民众对中华文明的深切关注与热情。

  “不折腾”,还是“瞎折腾”?我们希望都不是:这——不是一场“折腾”。繁简之争并不是人们的目的,目的在于,哪一种字体更易于为民众和世界所接受,哪一种字体更适合于传承中华文明,哪一种字体有助于更好地,向整个世界宣扬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实际上,继续保持目前繁简共存的汉字模式,既不取消繁体字,也不大肆恢复和普及使用繁体字,而是遵循人们的兴趣,正确引导人们对繁体字的了解和学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与传承。(涂草)

TOP

专家指“废简”不现实 建议中小学教识读繁体字

www.jyb.cn 2009年03月13日  来源:新闻晚报


  今年“两会”上政协委员潘庆林“用10年时间废除简体字”的提案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争论。对于这场“繁简之争”,华师大教授周斌在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废除简化字不可行。他同时建议,教育部门应将识读繁体字列入中小学课程。

  “废简”提案不现实

  据了解,自从 《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以来,在半个多世纪里,汉字的“繁简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从事书法、古文字研究的周斌教授日前向中小学教师、文化工作者、书法家、科研人员作了社会调研,大多数人认为恢复繁体字不可行,一些人虽然在感情上倾向繁体字,但还是主张维持现状。

  周斌教授分析说,废除简化字不可行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具有操作性,二是不符合文字发展的规律。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几代人学的都是简体字,也写惯、看惯了简体字。如果改用繁体字,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使我国的文盲、半文盲数量上升。而从文字发展的规律看,汉字一直处在由繁到简的过程中。比如,秦朝的小篆书写繁复,而汉代的隶书就简化了很多。所以“简体字”并非上世纪突如其来,它是符合简化、俗化的文字演变规律的。

  汉字简化方案具有科学性

  潘庆林委员提出“废简”建议时,说了三点理由:一、简化汉字违背了汉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二、繁体字虽繁琐难学难写,但电脑输入和简体字一样便捷;三、恢复用繁体字利于两岸统一。

  对此,周斌逐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繁体字的形态美确实要优于简体字。但简化字违背了汉字科学性的说法则有失公允。当年的简化字方案是经众多专家研究得出的,很多简体字是对繁体字草写的楷化,还有很多简体字是根据形声字构字法造的,有很强的科学性和群众基础。

  在周教授看来,潘庆林列举的第二条理由有一定道理。当年推行简化字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繁体字书写太麻烦,电脑输入已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也要看到,手写汉字的情况还是大量存在的,电脑输入不可能完全代替手写。至于第三条理由,周斌表示,事实上简体字的书如今在台湾地区很流行,台湾人写“台”时已改用简体字了。

  教孩子识读繁体字好处多

  尽管繁体字“毕竟东流去”,但它的艺术性、文化价值在当代依然存在。周斌教授指出,繁体字承载的文化信息要多于简体字,而且很多古籍是用繁体字排印的,为了让青少年不与中国传统文化疏离,他建议将“识读繁体字”列入中小学课程。这个方案具有可操作性,也很有实用性,因为繁体字在公共场所、文艺作品中也是时常出现的,孩子们学了繁体字,就能更准确地识读它们。

  在书法教学中,专家发现,青少年认识了繁体字后,不但不会遗忘简体字的写法,而且对所学的汉字会有更深的理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