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从端午节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何春燕)

从端午节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作者(何春燕)

   摘  要: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随着当今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许多传统文化精神与价值观正在被剧烈冲击并改变着,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端午节,虽然从整体上看似乎正在被人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传承着,但其实在这些传承中它已发生了程度不同的变异。本文通过对端午节日期的固定、历史渊源、复兴及吃粽子的传统文化四方面内容的描写,得出民俗所发生的传承和变异,并找出其所蕴含着的道理。
   关键词:端午节;民俗;传承;变异


    民俗界认为,节日是:“一年当中由种种传承线路形成的固定或不完全固定的活动时间,以开展有特定主题的约定俗成的社会活动日。”
[1]也有学者认为:“节日是个民族依据传统的宗教祭祀、农事生产、历法等因素而形成的有相对凝固的时间及地点、活动方式的社群活动日,它具有全民性、集体性、传统性”。[2]民俗节日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正是它的存在,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也同时成长定性。
    但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速,使处于和平发展时期的中国不能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生活方式的冲击,很多传统的民俗节日都被卷入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漩涡,失去了节日自身所承载的历史使命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涵义,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附庸。因此如在何拯救、保存、传承民族传统节日的同时,唤醒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现代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变迁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冲突、调适、置换变形而实现现代性意义与价值的转换或重建,在动态中把握民族文化额走向和未来,成为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伴随着传承而来的是变异,基本每一个时代节日民俗都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异,我们应该怎样来正视它们呢?这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中的端午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是一个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节日,是一个保证人们顺利适应自然节律变化的卫生保健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被用于彰显伟大诗人屈原的品格的纪念性节日。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汉、魏以来就盛行于大江南北,后来又传播到亚洲的多个国家。


一、从端午节日期的固定来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端午之名源于中国先秦就已经成熟的关于天文历法的科学体系。端午节本是午月午日节,有时还突出它的正时在午时,所以也叫重五节:午月为斗柄指午之月,即农历五月;午日即农历五月十二支纪日的第一个午日。据黄石考证,自先秦至两汉,端午的日子每年变动,随干支纪日而定在五月的第一个午日,端午之名由此而生,即五月的第一个午日之谓;大约魏晋以后,由于用干支表示的节日不便记忆,形成代之以数字日期的趋势。于是,上巳定在三月三日,端午定在五月五日,而端“五”大约也在此时起来代替较古的端“午”
[3]。后来端午一般就固定在五月初五日。
    这就是端午节固定日期的演变,从总体上看这一传承变异很小,只是为了方便记忆,人们把“午”换成了“五”流传了下来。一般来说中国传统节日的日期都很固定,因为中国社会是一个农耕型社会,一切社会活动基本都围绕四时节律而运转,而民俗又是研究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的学科,因此中国古代乃至现在的传统民俗都是围绕四时节律而运行。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很多民俗事项都会随着外部环境和内在社会的改变而改变,如审美标准、思想意识、喜好等,但唯有四时节律它不因任何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它从始至终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人们无法改变它,而只能遵守它,节日因它而生,日期自然也就不容易发生改变,所以在民俗中凡是与四时节气有关的事物一般都不大容易改变,这也是中国民俗传承的一大特点。


二、从端午节历史的源流来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每一个节日都有它自己的属性,有的属于宗教性节日,有的属于生产性节日、有的属于文艺性节日,而有的则属于岁时性节日,中国汉民族的传统节日就基本属于这一类型的节日,端午节表现得尤为明显。
    端午节在许多地方又称为端阳节。可是从起源来说,端阳节应该是源于夏至。端阳者,阳气之端点也。这也就是说,端阳是阳气盛极,阴气即将回升之义,这个转折点就是夏至。夏至是一年阳气最盛、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日是中气(一般在中旬),但是,阴历日期并不固定,人们推测民间把它转换为端阳节来过,节庆固定在五月十五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端午节和夏至节并行于世,同时两者的习俗逐渐合流。《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以栗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夏至节日食棕。”从这两条文献可知,粽子本是夏至节的食物,却被初五的端午节借用。
[4]当端午节和夏至节的节俗没有根本差别的时候,民间出现了两种结果:其一,人们只在初五过节,月中、月末没有活动;其二,人们把本来意义上的端午节和夏至意义上的端阳节合成起来,以后慢慢流传。
    这是端午节真正的起源,并非我们一般所知道的端午节起源于屈原,另外隋朝杜公瞻在为宗懔《荆楚岁时记》所作的注文中提到,曾经有竞渡起源于伍子胥、越王勾践等人的说法,但在杜公瞻的时代,他对这一说法已经不知其详了。从以上分析我们大体可以看出,节日大多依据四时节律而产生,但在传承中,人们为了方便记忆,也为了迎合儒家的忠君、爱国、入世等思想,便把历史人物与节日慢慢融合起来。但因当时各个国家、地里区域、民族性格和历史人物出现时间等的不同,人们所选择的历史人物也就不同,这也就出现了上面一个节日对应多个历史人物的现象,但其实节日的最初起源应是随岁时而生。这就是关于端午节的传承,在传承中又包含着变异,且这种变异是必然的,合情合理的,正是有了这种变异,中国的传统节日才能如此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令人回味无穷。
    尤其是在抗战时期,中国现代进步知识分子主动参与进来,形成了采取诗会的形式纪念屈原的新传统,以此提高人们的爱国素养,此后人们便慢慢形成一种思维定势——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产生,它是一个唤起人们爱国的节日,这样,与端午节配套而产生的一些民俗活动事项如画图驱邪、饮用药酒、姻亲交往、悬挂端午索便慢慢消失。
    端午节的政治教化功能逐渐大于娱乐功能,并有取而代之的趋势,这在抗战时期当然是好的,它能提高人们的爱国热情,鼓舞士气,而处在战争中的人们也能够很好的接受节日功能的这一转变,因为它能给困惑中的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端午节的民俗功能的转变基本是在你情我愿、皆大欢喜的氛围中进行的。但随着和平时期的到来,人们的爱国热情似乎越来越远,有些人开始怀疑端午节是否还具有存在的价值。今年国家把端午节划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并实行了统一放假制度,这表明人们已经开始注意到节日的民俗功能,但据调查报告显示实施这一措施的成果并不明显。不管是国家还是大众都想过好端午节,但摆在大家面前的一个最大困惑是——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过好这个节日,这是节日的悲哀、大众的悲哀、更是民俗的悲哀。端午节一再被人们改造,很多民俗事项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车轮声中,传承下来的基本只有吃粽子和插艾莆两项民俗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两项活动也离人们越来越远,在城市很多人已经开始遗忘它。端午节一再的退让和改变,没想到换来的却是人们的冷淡和抛弃。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民俗虽是时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且具有传承性,但在民俗的传承中变异也一直伴随始终,只是因各项民俗事项构成不同,变异的程度也就不同。民俗的传承并不排斥变异,且也不能避开变异,但这种变异不应是随意的,更不能人为的改变,它应该顺其自然而发展,合乎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要素,一旦人为的使其改变,便很难再恢复民俗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和魅力,尤其是当有一天人们发现先前的改造已不再适应当下的社会,想要再度恢复民俗往昔所具有的魅力时,才发现失去的已经不可能再找回,唯一能做的就是再次人为的改造民俗,使其再次适合当下社会发展,而当外部环境再度改变时,民俗还会再次被改变,这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此刻的端午节就正处在这样一种尴尬的境地,国家、政府、学者、知识分子都在尽一切努力找回端午节往昔的风采,但那只是一厢情愿。今年国家把端午节规定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并实行放假制度,这对城市里上班的人们来说是件幸运的事,但与此同时人们又感到有些茫然,因为人们不知道在这个突如其来的节日里应该干些什么,端午节所包含的传统民俗活动事项已消失,吃粽子和插艾莆又不能充分调动起人们的积极性,这是人们对端午节束手无策的一年,只能看它慢慢溜走,最后发出一声感叹:“我想过好端午节,但我实在不知道应该怎样过好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追其根源是因为端午节在传承中丢失了自己的娱乐性功能,也就是说端午节在传承中虽保留了节日民俗的框架,但节日民俗的内容即(民俗活动事项)已消失,因此人们想过好端午节而又无从入手。这也就是说节日民俗所具有的娱乐功能才是节日得以存在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生活节奏快步如飞,这些都使人们的身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创伤,压抑的心灵需要补偿和宣泄,而节日本身具备了调剂人类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功能,因此节日成为现代人越来越不可缺少的一项民俗,人们也越来也越意识到民俗的重要性。端午节在传承中丢失了自己的民俗活动事项,因此它的衰落是可想而知的,而要想重建它谈何容易。


三、从端午节的复兴来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在国家的倡导下,专家学者也正在为端午节的复兴积极奔走,他们使出自己的浑身解数以图恢复端午节往昔的风采,如追述端午节的源流、发掘端午节所包含的各项民俗活动、宣传端午节所蕴含的意义,专家学者们所做的这些努力使一些人意识到了端午节的历史悠久,感叹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但他们依然不知道怎样才能过好端午节。

    一些学者提出:“在市场经济时代,任何一种文化只有当转化为具体的商业价值时,它才能够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所以,我们应该积极寻找商机和端午节文化的契合点,挖掘节日细微处潜在的商业价值,保证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影响力。”[5]例如把端午节的香袋改造包装成现代妇女儿童喜爱的装饰品和小礼品;把五彩线做成具有审美价值的手上饰品;把菖蒲制作成实用雅致的盆栽;把赛龙舟打造成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体育运动项目,一方面这些想法看似美好,但传承的前景并不大。有些东西一旦成为历史,即使把它再刨出来,也只是一具有形无实的木乃伊;另一方面上面的提倡看似是在传承端午节的民俗活动事项,但其实在传承中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异,民俗本身所存在的价值及蕴含的意义已完全消失,这只能算是一种变异的传承。在我看来这只是对传承端午节的一厢情愿,意义不大。民俗是时代传袭下来的,同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而打造的传承并不能算是民俗的传承,它只能算是一种间接的变异。


四、从吃粽子的文化来看民俗的传承与变异

    端午节所包含的很多东西都在改变,唯一不变的只有吃粽子。《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晋代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俗重五日与夏至同。先节一日又以菰叶裹粘米以粟枣灰汁煮令熟节日啖。煮肥龟,令极熟,去骨加盐鼓秋蓼,名曰俎龟黏米,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包裹未(分)之象也。龟表肉里,阳内阴外之形,所以赞时也。宗懔《荆楚岁时记》则说:“夏至节日食粽。”[6]这两条文献是关于粽子的最早记录,粽子是中国食谱中一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代表作其形制、配料以及传说都蕴涵着中国文化与历史的精粹。在食物缺乏的年代,粽子无疑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项食品,即使在物质充足的现代,粽子也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一项美食,这说明两个问题:其一,粽子以其特有的美味成为端午节的象征;其二,食物才是节日民俗的精神和灵魂,才是传承中最不易改变的民俗事项。中华民族是一个喜欢享受的民族,也是一个爱吃的民族,很多问题都可以由吃而解决,当然在“吃”中已包含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吃”是民俗传承中最不易发生变异的事项,如今的端午节似乎只剩吃粽子这项民俗事项了,但它却仍然存在着、传承着,这是民俗传承中的一个奇特现象,但却也说明了食物对于节日存在的重要性。因此粽子才是复兴端午节的关键所在,以其费尽心思去挖掘历史中的东西,为何不好好珍惜现在所存在的东西呢?


五、结论

    从上面对端午节的分析我们可看出,民俗的传承和变异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这种关系伴随民俗发展的始终,因此想单靠民俗的传承来保持文化是不可能的,必须充分意识到变异的存在,并利用变异来促进传承。

    另外,在民俗传承中有些事项易传承,不易发生变异,如节日民俗的日期、节日中所食佳肴及节日中所承载的仪式和禁忌;也有一些事项易变异,不易传承,如一些具有娱乐性的活动和一些具有避邪、装饰的事物,了解了这些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民俗,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西南民族节日文化》,黄泽,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
2、《民俗学概论》,陶立璠,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3、《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黄泽,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260
4《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J] 乌丙安,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二期第26
5《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J]齐凯君,文化研究
6《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乌丙安,民间文化论坛
7《中国民俗学》,乌丙安,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班
[2]黄泽:《西南民族文化与民俗》,海南出版社2008年版第260页
[3] 乌丙安:《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
[4]乌丙安:《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J],民间文化论坛
[5] 齐凯君:《浅析端午节的商业价值》 [J],文化研究
[6] 乌丙安:《四大传统节日应该成为国家法定节日》[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二期第26


作者简介:
    何春燕,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2008级民俗学专业硕士生。


[ 本帖最后由 echohope 于 2010-6-17 20:50 编辑 ]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负责!

TOP

啊!
真是汗颜!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负责!

TOP

哎!
没有自知真是天下无敌!
但是
这也引起我们对自身是否重视传统的反省。
自己选择的路自己负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