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师承一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引用:
原帖由 豫章学子 于 2010-1-8 23:09 发表
  
      本人本科学习历史学,看待问题不免总会从历史角度考虑。本人喜欢民俗学,首先就想了解民俗学的学术史,上网搜索后,对于民俗学界的师承产生一些兴趣。也顺便知道了赵世瑜先生和施爱东先生已经做过有关研究 ...
钟先生在位的时间太长,许多后辈都曾受过他的泽惠。
如果以钟先生的弟子为第二代,以钟先生弟子的弟子为第三代,那么,许多学者既是第二代,也是第三代。到底该把这些学者划入第几代,可就很麻烦了。

比如,董晓萍老师原是乌丙安先生的硕士,这属于第三代。
可是,后来她又在钟先生门下读了博士,并长期担任钟先生的助手,显然可以归入第二代。

又比如,刘铁梁老师是钟先生的硕士,这属于第二代。
可是,他是文革后的硕士,比乌先生、张先生等文革前的硕士晚了很多,因此,又对张先生执弟子礼,而且差一点跟着张先生读博士,似乎划入第三代也能说得过去。

还有一些更复杂的,比如我自己。
我本是叶春生先生的弟子,这属于第三代。
可是,我是钟先生招收的最后一名博士后,似乎将要跻身第二代。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入学,钟先生就走了,因此,我是跟着刘魁立先生完成了博士后出站报告。
而刘魁立先生是莫斯科大学的博士,算不上钟门弟子。

所以说,大部分钟门弟子都没法清算其辈份。
这是一个说不清的话题,
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TOP

引用:
原帖由 豫章学子 于 2010-1-9 21:28 发表
我的跟帖都跑到民俗学论坛上了。
那是因为这篇博客设置了“导入论坛”,所以,许多回复不在博客中显示,而是被导入了论坛。
可能是你还不大熟悉民俗学博客与民俗学论坛的互动关系,所以有些误会。
误会消除了就好,大家握个手。

TOP

引用:
原帖由 慕董 于 2010-1-20 19:57 发表
楼上说的不对,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中心上的介绍巴莫老师,叶涛老师、康丽老师、林继富老师、刘宗迪老师都是董老师指导论文的,可以去看看,只是有点不解,鞠熙和赖彦斌老师是不是钟敬文先生的关门弟子?可以看北师大 ...
其中巴莫、叶涛、林继富三位是刘魁立先生的弟子。
巴莫、叶涛原是钟先生的弟子,先生仙逝之后,转入刘魁立先生门下;林继富则从报考直至出炉,首首尾尾都是刘魁立先生的弟子。
以上三位的博士论文基本上全是由刘魁立先生一人指导。
但是,作为民俗典籍文字中心的老师和领导,将所有由该中心培养的博士都视为己出,亦无不可。
就像蒋介石把所有黄埔军校出身的军官都视作学生一样。

TOP

引用:
原帖由 狄道流珠 于 2011-5-20 22:12 发表
怎么没有郝苏民(郝先生)呢?
郝苏民先生、刘魁立先生、刘锡诚先生、刘守华先生这些大佬都不在这个师承体系内。
并非全天下都是钟老的弟子。

TOP

这个陈年旧帖怎么又被翻出来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