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阅读书目

所谓“必读书”,就是一定要读的书。
而上述书单中,概论类的书明显严重偏多,许多概论都是重复的,根本没必要反复读。
浪费学生时间,误人子弟呀。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09-1-8 15:02 编辑 ]

TOP

  钟编概论提供了一种可被反复使用的“概论程式”。各种版本的概论大都停留在钟编祖本的理论水平上,不仅沿袭了钟本的理论体系和结构方式,有些概论甚至沿袭了钟本的“大词”, 也即用自己的或程式化的语言把钟本的思想复述一遍。概括说来,概论的编(著)者们只要把握了钟本中民间文学的“基本立场”、“基本特征”、“与其它社会或文化现象的关系”、“搜集整理”、“分类原则”五个大的方向,再进行具体操作中的“有限变异”,全部或部分地更换例证,就能作坊式地操作出一本“全新的”概论。

  如果说后者总能在前者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即使这种进步只是一小步,跬步之积,前后几十本,进步亦足可观,重编也就有了意义。可惜的是,许多概论不仅未能在祖本上有所进步,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倒退。

  概论的重编写必须建立在学科发展的基础上,“教科书是使常规科学得以延续下去的教学工具,每当常规科学的语言、问题结构或标准改变时,教科书就得全部或部分重写。” 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这样认为,即当常规科学的基本范式没有明显改变的时候,重编教材就不被认为是必要的,而且,教材的编写者必得对编写前的学术研究有一全面深入的了解,然后才能提纲挈领地进行总结与编写。而在20世纪最后的20年中,大量没有学养根基和理论建树的概论的出现却成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

TOP

恕兄弟直言,在陈兄所列的诸多书目中,至少有五六本是我读过后,认为根本不能读的。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09-1-9 12:32 编辑 ]

TOP

呵呵,大家愤青,半斤八两。
如果说这只是个交差的书单,那倒没什么说的,体制害人,我们都是受害者,同时也都是受益者(相对于那些受害更深的人来说)。

不过,就陈兄所列的诸多概论来说,除了以下三本,我还真的全部看过:
16.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22.顾希佳《社会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23.吴诗池、邱志强《文物民俗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我写《“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时,总共看了38本“民间文学概论”(不含民俗学概论),所以,对于概论类著作,我想我还是有点发言的胆量。

不过,就民间文学概论来说,我更推荐万建中的《民间文学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不管怎么说,这本书吸收了许多新成果,是最新最全的一本“民间文学概论”。

不当之处,敬请海涵。

TOP

那是那是,金文兄回到北京,少不了得小弟做东,喝上两杯。

附上《“概论教育”与“概念思维”》一文,请金文兄指教。

这篇文章,最早是在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上宣读的,好象是2003年吧?我记得开会中场休息时,有朋友告诉我,另一分会场的一位老师对这篇文章感触特深,说起她们当年编概论时的种种艰辛,今天却被一些年青学者全盘否认,以至声泪俱下。
我当时听了,非常内疚。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意见,学术不是人情,学术要进步,就不能顾及人情,我愿意在没有人情的基础上与任何人商榷。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09-1-11 21:39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我没有难过。
55555555

TOP

非常同意!
既然不存在《中国物理学》,当然也不存在《民族文艺学原理》。

如果存在《民族文艺学原理》,那么,向左,就自然应该有《汉族文艺学原理》,接着就应该有《中国文艺学原理》、《亚洲文艺学原理》、《美国文艺学原理》;向右,则应该有《壮族文艺学原理》、《苗族文艺学原理》,或者《广西文艺学原理》、《山东文艺学原理》、《枣庄文艺学原理》、《红山峪村文艺学原理》。
哈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社会主义文艺学思想开満祖国大地呀。

不过,金文兄所说的这个有意思的问题我倒是真没有想到过,如果想到了,我一定会把它写进《“概论教育”与“概念思维”》中去的。

谢谢提醒。

TOP

我没看过任何一本《广西民间文艺学》,不敢妄加评论。
仅仅从书名来讨论,如果去除“学”字,单单《广西民间文艺》,主要用来介绍广西的民间文艺历史、种类与现状的话,那还是可以成立的。
加上“学”字,虽然有扯虎皮做大旗的嫌疑,但总是还算勉强说得过去。
只要不弄出个民族文艺学“理论”或“原理”,都还能找到些开脱的理由。好歹人家既煎熬又思考的,没功劳也有点苦劳吧?

TO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