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田野知识的不确定性

田野知识的不确定性

 

 

口头知识的不确定性


——以土城老人讲述的红色故事为例


施爱东

 

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01期。 


 

摘要:民俗学把田野调查奉为圭臬,为了强调田野调查的神圣性,往往把来自田野的口头知识设定为“属于民众自己的”“鲜活的”“富于生命力的”文化传统,因而也就预设了口头知识不受质疑的免检特权。可是,我们在土城的田野调查显示,几乎所有的口头知识都是不确定的。因此,口头知识难以作为我们了解确定性知识的推论依据。我们从口口相传的田野中看不到红军长征的真实面貌,只看到了不断变异的红色故事,看到了人以及人的口头传统。

关键词:红军长征;四渡赤水;口头传统;口述史;故事传播




20076月,笔者随人文中国行课题组来到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负责收集土城民众关于四渡赤水的“红色故事”[1]

土城红色故事的背景是:19351月遵义会议之后,红军计划经习水北上。124始,中央红军陆续来到土城,驻扎在这里。国民党川军模范师郭勋祺部追踪而至。128,双方在土城东北方青杠坡一带展开激战,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几乎全部上阵,战斗异常激烈,双方各阵亡3000余人,129,红军主动撤出战斗,在土城一带西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2]。红军一共在土城驻扎了6天。据说“第二年正月大年过后,红军二渡赤水河,也曾有一股红军从上游开到土城,然后又开往东皇方向”[3]如今,在土城老街,家家门前钉着一块“红军驻地遗址”的铁牌牌。


土城的红色故事并不如我们所预料的丰富多彩,具有完整情节的、关于红军长征的“民间故事”并不多。老人们讲述的,大多只是一些与自己有关的、零零碎碎的“红军传闻”。

据土城老人介绍[4],尽管这里是红军一渡赤水的主战场,但过去人们很少谈论红军在土城的故事,国民党时期不敢讲,文革期间又怕讲错[5]


老人们介绍说,土城人热衷于讲红军故事,大约是2004年之后的事。罗永赋来土城镇当书记,这才开始搞红色旅游。县里成立了“红色旅游办公室”,把土城老街改名为“长征街”,镇政府还把旧办公楼腾出来做了“四渡赤水纪念馆”,大力开展红色文化的宣传。外地游客的要求,使得沉寂多年的红色故事再度回到了土城老人的口头传统之中。


我们田野调查所搜集到的红色故事,大都指向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事件,但是,对于这些事件细节的描述,却大相径庭。每一个细节的叙述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1] 古代“故事”一词虽屡屡见于各种文献,但并不作为文体概念,多作“旧事、旧业”解,可以理解为一个关于历史记忆的概念,即“过去曾经发生或经历的事件”。如《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都将“故事类”归在“乙部史录”麾下。而民俗学的“故事”或“传说”,则是一个现代学术概念,指代“民间传承的、虚构的、口头的散文作品”这一文类。本文所使用的“故事”概念,既用其的古义,也用其今意。本文不辨析土城老人的叙述到底是历史,还是记忆或想象,而把它们一律视为“故事”。

[2] 这段背景知识主要以贵州省习水县《中央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词》(20075月,内部稿本),以及《长征大事典》上册(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688690页“一渡赤水”条目为底本,取其交集。

[3] 政协习水县委员会编:《红军在习水》(内部资料),2000年,第17页。

[4] 本次调查为期一周,距“四渡赤水”72年。全程陪同笔者调查并兼任翻译工作的,是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员李宛儒、母彦碧,偶尔陪同调查的,有习水县红色旅游办公室干部陈云坤、袁孟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陆凤仪等。本次调查的正式受访者约35人,年龄分布在12岁至93岁之间。本文提及姓名的受访者资料如下(下列名单以第一次接受访谈的先后排序,受访者年龄以2007年计):徐绍芳,习水县旅游局副局长,党校研究生学历。罗永赋,44岁,习水县土城镇党委书记,习水县红色旅游办公室副主任,大专文化程度。熊洪潘,60岁,习水县文管所前所长,中学文化程度。张邦珍,84岁,土城镇卫生所退休职工,毛泽东故居现住户,小学文化程度。王利华,72岁,土城区老区长,土城镇老年协会名誉会长,高小文化程度。袁从良,70岁,退休职工,小学文化程度。李治富,73岁,退休职工,小学文化程度。赵德通,74岁,退休干部,土城镇老年协会会长,小学文化程度。范元英,68岁,退休小学教师,高中文化程度。曾志禄,74岁,小生意人,小学文化程度。罗应乾,55岁,农民,小学文化程度。钟华青,93岁,老船工,文盲。陈仕荣,87岁,马帮,小生意人,读过五年私学。罗明先,82岁,退休搬运工,文盲。张恩灿,55岁,农民,初中文化程度。郑少成(郑绍成),88岁,老船工,文盲。林成英,55岁,家庭妇女,初小文化程度。还有许多本文写作中未提及姓名的受访者,以及习水县、土城镇的政府工作人员,为笔者的调查提供了许多帮助,在此一并致谢!本文初稿写成之后,四渡赤水纪念馆袁孟春女士为本文的后续调查补充了许多资料,在此特别致谢!

[5] 比如:李治富说:“文革时很少有人谈红军的事,怕说错了打成反革命,这里没有什么红军故事流传。”罗明先说:“文革时,谁让我讲我都不讲,怕讲错。这几年大家才开始讲红军的事。”



 
 .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7 22:29 编辑 ]

TOP

一、多数人的叙述难以作为确定性知识的依据。  

 
 
在数理统计上,为了确认某参数的可信度,我们常常需要为该参数设定一个置信区间,通过落入该区间的参数值来计算其置信水平,把置信水平高的知识视为确定性知识,而把置信水平低的知识视为可以忽略的小概率事件。我们对于田野知识的评判也常常遵循这个原则,不自觉地把“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挪用到田野调查当中,把多数人的叙述坐实为一种确定性的田野知识。但是,土城红色调查的研究结果却并不支持这一原则。本节将列举三个案例以说明:多数人讲述的知识未必就是可信度更高的知识。

案例一:何木林在文革期间的遭遇。

红军一渡赤水之后,有几名伤员未能跟上队伍,滞留在土城一带。何木林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位,这使他成为土城红色故事中出场率最高的主人公之一。

对于何木林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遭遇,多数老人都说他曾遭到红卫兵的批斗。张恩灿:“到文革的时候,我们才知道何木林是红军伤员,以前不知道,因为那个时候要斗他,说他是逃兵。”罗明先:“何木林长得很高大,一脸大胡子,腿受了伤,走路一瘸一瘸。他人是很好的,很客气,文革时斗他,命运不好。”赵德通:“何木林在文革的事我不清楚,有人说他挨了批斗。”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说:“何木林根本就没有受伤,跟着红军跑够了,不想干了,就装病,很快讨了老婆,成天在街上流浪,就喜欢泡茶馆。后来就斗他。”许多不愿提供姓名的受访者,也说何木林在文革时期挨过整,主要是批他当逃兵。

但是,所有关于何木林文革期间遭批斗的说法都被何木林的儿媳妇林成英否定了。林成英:“谁说我公公挨整了?没有!没有人整他。青杠坡战斗那时候,我公公当班长,他手下有个战士叫石新安,后来当了贵州省军区政委,他亲自证明何木林是英勇负伤。我公公文革时从来没挨过整,还常常去习水、遵义开会。”

林成英从一个旧盒子里搬出一堆发黄的资料,其中有一张19689月由“遵义地区革命委员会秘书处”开出的证明:“何木林同志系江西省汇昌县(按:应为会昌县)人,经我处丁世明同志证明,该同志于1929年参加红军第三军团第五师教导营,经过五次围剿,在长征途中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青杠坡负伤,留在当地群众治疗,因此,脱离了部队。……因此,各级组织应给予适当照顾,不准有任何政治迫害。”

此外,还有一批19661976年间全国各地红卫兵寄给何木林的毛主席像或留念照片。从这些照片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何木林在文革期间似乎并没有遭受不公正待遇,相反,他常常充当红色道具,与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一起合影,享受着英雄的礼遇。

当我把来自何家的信息反馈给那些认为何木林曾经挨整的老人时,他们大多表现出不相信,或者解释说:文革刚开始时有人整他,后来何木林去弄了几张证明,就不整他了。可是,何家保存的一张由“北京建筑机械学校红卫兵长征队”寄出的他们与何木林合影的集体照,何木林居中而坐,标署时间是“1966122”。这说明文革开始的1966年,何木林并没有被视作逃兵。

也许是人们对于文革的妖魔化想象干扰了老人们对于何木林故事的构成;也许何木林真的在某一时段曾经遭受冲击,这才有了进一步出示“证明”的必要。我们已经无法得到这段历史的“真相”。即使是多数老人大致相同的叙述,也难以作为历史事实的确证。

案例二:红军的着装问题。

红军穿着什么样的衣服来到土城?几乎所有70岁左右的老人都只是笼统地说,红军穿着灰布衣服,兵荒马乱的,不整齐。而50岁以下的中年人对于红军装束的描写会更仔细、更齐整一些,他们很自然地会把红军的服饰描绘成电影或电视中看到的样子,戴着八角帽,上面有个红五星。而年轻人则多用疑惑的眼睛看着我们,然后回答“不知道”或者反问“是不是灰色”。据大致统计,有80%的受访者声称红军穿着“灰色”衣服,可是,这80%几乎全是80岁以下的受访者。

80岁以上的老人多数都说红军穿的是青布衣服。有些老人还会特别强调他们所说的青,指的是纯粹的黑色,而不是绿色或蓝色的青。

钟华青:当时红军穿的都是草鞋,那种用布筋打的草鞋。身上穿的青布衣。女红军也是穿的青布衣,黑灰色的帽子,有90多个女兵。红军都是些青年人,慌慌张张地在街上,花伶古丁(很邋遢的样子)的。

陈仕荣:红军穿的是青衣,有两个口袋,全是青衣。穿的五花八门的样子,什么都有,多数都没有戴帽子。他们背包上有个茶盅,写着“白军弟兄不要打抗日红军”。

罗明先:红军衣服不一致,五花八门的,青的蓝的灰的,什么都有,很多衣服打补丁。他们穿着布编的草鞋。有的红军头上包了帕子,上面没有红五星,有的就不戴帽子。红军衣服很脏,人还是清洁的,长得还是可以,身上都有枪,我们分不清当官的和当兵的。

郑少成:红军穿的很可怜,青色、蓝色都有,我记得有帽子,有的有五角星。黑乎乎的,可怜。文工团都是女的,有一二十个,在街上宣传、写标语,她们的衣服也穿得黑乎乎的,可怜。

虽然我们没有普通红军在长征途中的照片,但从情理上很容易理解这个问题:红军自从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一路打一路撤,红军队伍不断更换新鲜血液,沿途哪有那么多可供更换的统一制服?戴红五星八角帽穿灰衣的红军形象,很可能只是多数受访者的当代想象。

案例三:红军卫生员的性别问题。

习水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记录了一则《红军草的传说》,注明流传地区是赤水河沿岸,故事讲述人赵文彬。青杠坡战斗中,有位红军女医生为了给一位农妇解决难产,掉了队。白匪几次想抓她,反被她打死好几个。过了几天,一个穷孩子在青杠坡放牛,发现受了重伤的女红军,双手抱着一个药箱,血和药撒满草丛,于是回家告诉了爷爷。祖孙俩正要去救,突然发现白匪,只好躲在一个岩角里。这时,白匪也发现了女红军,双方交了火,女红军把白匪打跑了。当烟火散尽,祖孙俩走近草丛,女红军已经不知去向。打那以后,那块草坪的杂草都枯死了,中间长出了一些不知名的红花小草,那种红花有五个角,就像红军当年头上的红星,人们都叫它“红军草”,那一带的人无论得什么病,都会来这里采上几束[1]

据称这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可是,我们在土城的调查中,几乎所有老人都声称没听过这个故事,甚至连“红军草”这个名字都没听说过。

调查的转机出现在我们第三次去土城老年协会。老区长王利华突然想起:“我看过一个电视,讲一个女红军卫生员,和这个故事里讲的一样。那个卫生员后来被国民党打死了,解放后还有许多人纪念她。”经王利华提醒,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员李宛儒马上想起了主人公的名字叫龙思泉,墓在遵义红军烈士陵园。

遵义红军烈士陵园的确有一座“红军坟”,坟的左侧有一尊女红军卫生员给患儿喂药的铜像。当地百姓把这尊铜像称为“红军菩萨”,传说吃了菩萨像前的香灰可以治病,摸摸铜像的脚就能消灾,因此,铜像的双脚被当地百姓摸得锃光发亮。

关于红军菩萨的故事,有许多大同小异的故事版本[2]。大致是说,19351月,红军来到遵义,一位家住松木岭的农民赶来请红军去给他父亲看病,红军派了一名卫生员去他家,消息传出,来找红军看病的村民越来越多,当红军卫生员要赶回部队的时候,部队已经离开驻地,结果,红军卫生员在桑木桠村遭到地主武装伏击,英勇牺牲了。当地群众自发地把他安葬在路边的松树林里,由于不知道姓名,只在墓碑上刻了红军坟”三个字。红军坟建好后,附近的群众三三两两以古老传统的方式前来上香烧纸。后来,红军卫生员治病救人的事迹不胫而走,越传越神。人们传说他本是神医,用的是神药,红军坟会显灵,拜后不仅病症全无,还能消灾避难。

1953年,遵义市修建红军烈士陵园,将桑木桠的红军坟迁入陵园。由于桑木桠一带没有人能说清楚这位红军卫生员的真实身份,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凭想象铸了一尊女红军的铜像安放在墓前[3]。此后,遵义地区所生产的有关红军卫生员的故事,都把卫生员塑造成一位慈爱的女性。

1995年,原红三军团十三团军医钟有煌致函中共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对女红军卫生员的身份提出质疑,并且介绍了红十三团最后撤离遵义时二营卫生员龙思泉为农民看病而没有归队的情况,要求遵义党史部门深入调查,弄清究竟,以慰先烈。遵义市委党史研究室调查人员经过多方查找,“找到了当年参加埋葬这位红军遗体的两位农民,证明这位红军是男的,而不是女的。埋葬红军遗体的带头人就是红十三团二营营部驻地的房东刘大伯,他认识这位红军就是住在他家的红军卫生员。由此可以确认这位红军就是为农民治病后下落不明的二营卫生员龙思泉”[4]。但是,龙思泉在民众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已经根深蒂固,并且被尊为“红军菩萨”,因而要想重获男儿身已经不大可能了。

也许这并不是一个关乎历史真相的问题。从故事主人公的角色构成上看,女性主人公的牺牲似乎更有助于加强故事的悲剧力量。尽管有官方文献说明长征的中央红军并没有女性卫生员,但在各地流传的红军卫生员故事中,还是更愿意把红军卫生员塑造成一位美丽善良的女性。
 
 

[1] 《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习水县卷》,习水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印(内部资料),1988年,第8081页。

[2] 关于“红军菩萨”的故事,可参见以下文献:郭庆晨《“红军菩萨”的故事》,《求是》200704期。刘开津《最深厚的真情:红军坟与红军菩萨》,《当代贵州》200620期。夫之《“红军城”与“红军菩萨”的邂逅》,《文史春秋》200610期。元融《“红军菩萨”的故事》,《中国土族》200301期。林妮娜《虔拜“红军菩萨”》,《人民公安》200203期。袁绍荣《黔北的“菩萨”——红军坟的故事》,《党史纵横》199702期。

[3] 余福仁:《龙思泉:坟茔埋名六十载的红军卫生员》,《当代贵州》200616期。

[4] 钟有煌:《遵义那座“红军坟”》,《炎黄纵横》200609期。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7 22:40 编辑 ]

TOP

今天晚上我这里的网速实在太慢了,后面几节下回再帖。

TOP

谢谢鼓励!
继续贴完全文。

TOP

二、故事传播圈之间不可通约。
 

土城老街并不长,上下街加起来不足两千米。但是,老街的红色故事却可以分出若干传播圈,每一个传播圈都会有一二个具有代表性的权威故事家。


我们在一个桌球室见到许多民工,于是向他们提出访谈要求,几个民工推来推去,最后把发言权交给了一个工头模样的中年人。那人正要说话,边上一个老太太很不客气地说:“他们不知道的,他们是外地人。”她这么一说,那些民工就更不好开口了,个个推说不知道。笔者只好转头请老太太聊一聊,结果她说:“我也说不清楚。”她向下街方向一指:“那边有几个老人知道很多。”


我们只好往前走。檐阶上坐着一排老太太,看样子个个都有七八十岁。我们开口一问,几个老太太几乎是异口同声地指着边上一户人家说:“找那个曾志禄,他知道很多。”


曾志禄无疑是下街传播圈的权威故事家。我们的访谈刚刚开始,边上就围上了许多旁听者,个个屏声息气坐在边上。一位叫罗应乾(55岁)的老人时不时插进话来,但每次插话时,前面都会加一句“听我爷爷讲”,明显对自己的故事不够自信。曾志禄就像老师指导学生实习一样,偶尔对他的讲述作些补充。


可是,在另一个故事传播圈,老人们对曾志禄的故事却很不以为然。


一位坐在街边纳凉的老人陈仕荣,很乐意向我们讲述红军的故事。慢慢地边上聚了一些看热闹的人,其中有个老头不断地插话打断陈仕荣的叙述。陈仕荣本来谈得很开心,可自从被这个老头打断几次之后,就变得吞吞吐吐。我们只好转头请那个插话的老头聊一聊。插话的老头叫罗明先,他很得意从陈仕荣那里夺过了发言权,为了强调自己的故事权力,特别告诉我们:“红军来的时候,他(陈仕荣)不在土城。”


罗明先把我们带到了土城老年协会的楼下,他女儿开的一间茶馆。老人对青杠坡战斗的叙述非常清晰,如同亲临其境。不过他也承认,战斗结束后曾有许多大胆的年轻人到青杠坡挖子弹壳,他那时还小,不敢去。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罗明先一边说话,一边不断地扭头朝边上看,到后来干脆主动把发言权交给了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这个老人叫郑少成,是个老船工,曾给红军搭过浮桥,当年16岁。


我们在土城已经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一旦有一位更权威的故事家站在边上,正在发言的人就会变得谨慎而且不自信。郑少成往边上一站,罗明先的故事就不再流畅而生动了,有时还会加上“我听说”作为前缀。我们只好请郑少成坐下聊,郑少成却坚持要另约时间单独谈。


郑少成是土城老年协会这一传播圈的权威故事家。老年协会就在罗明先女儿茶馆楼上,这里固定地有三五个70多岁的退休老人,我三天前来这里时,他们几乎是争先恐后地抢着话头,不断地互相补充和插话,常常让我不知道该把倾听的目光转向哪位老人。这天郑少成来了,办公室几个老人全都退到了另一间办公室。


郑少成是个文盲,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带来一份盖着三个基层组织大红公章的《1935年父子援红军》复印件,其中提到:“1935128红军命令我们18只(我家两只)木船船工和红军一起搭土城街后第降滩浮桥(参加搭浮桥的有我三个兄弟在内)。从当日早上5点钟紧张开始,扛门板、扛原木、拿绳索,忙个不休,于当日晚12点钟完全搭好浮桥。”红军过桥以后,“又命我家父导路”。红军过桥以后,为了阻挡国民党的追击,把浮桥炸了,船工们提供的船只自然全都报废。红军一去无影踪,船工们始终没有得到过任何补偿。郑少成这份材料旨在请求政府给予一定的困难补助。


郑少成这份盖着三个大红公章的文字材料是他所有故事的原点,也是支撑其作为权威故事家的主要依据。


在土城,至少有三个明显的故事传播圈:以曾志禄为代表的下街传播圈、以郑少成为代表的老年协会传播圈、以红色旅游办公室干部陈云坤为代表的四渡赤水纪念馆传播圈。最近几年来,每个传播圈内的故事都曾在传播过程中经历过多次协商与交流,因而取得了大致相同的认识。但在这一传播圈与那一传播圈之间,却很少发生碰撞和交流,因而可重合的知识也就相对少得多。


每个故事范本都有一定的适用人群,当它越出这一人群的时候,其权威性也就不复存在。郑少成与钟华青都是老船工,但因为两者不从属于同一传播圈,因而其故事差异比较大,而在郑少成与罗明先之间,尽管两人身世殊异,但都是从属于老年协会传播圈,因而其故事差异比较小。


 
 

TOP

三、个人叙述不断与时俱进。



红色旅游办公室推荐我们访问钟华青老人。钟华青出生于1914年,红军进土城时,他已经21岁了。据说红军一渡赤水时,他曾参与搭建浮桥。自从被政府挖掘之后,近年来钟华青颇受重视,多次受邀担任会议嘉宾,专门讲述红军长征过土城的故事。


访谈中,钟华青一再提到红军搭浮桥征用了他家一条船,一直没有给钱。我问他多大一条船,他说每条船有30长。后来我向另一位年近90的老船工打听钟华青家被征用的船有多大,老船工比划的长度不到10。我说钟华青自己认为他家被征用的船有30米长,老船工瞪大眼睛反问道:“他们家是干人,哪有那么大的船?红军用来搭浮桥的都是小船。30米的船,赤水河里走得了吗?”



在我们的调查中,大部分老人都说当时兵荒马乱,他们只看到红军走来走去,分不清谁是谁,直到解放后,才知道毛主席来过土城。只有钟华青声称自己和毛主席吃过饭:“毛主席握着我的手说:‘叫我同志,不要叫毛主席。’”我马上问道:“你看毛主席当时多大岁数?”钟华青想了想,说:“毛主席是一个大汉,穿一件烂大衣。”红军过土城时毛主席42岁,但我直觉钟华青算不出来,之所以故意这么问,是想了解他是不是真见过毛主席。当我再次发问时,他又答非所问:“毛主席扎一根腰带,这里(他摸摸自己胸口)别着一支枪。”当我第三次问同一问题的时候,他干脆不理我,顾左右而言他。


离开钟家,红色旅游办公室的陈云坤很疑惑地说,他第一次见钟华青时,钟华青明确说自己没见过毛主席,近一两年又说见过一个大汉,可能是毛主席,今天怎么就和毛主席吃过饭了?


钟华青的叙述相比其他多数老人的叙述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些地方明显有知识混淆的迹象。比如他说“当时红军没东西吃,牛皮皮带煮了吃,还说很好吃”,“我看见有12架飞机飞过土城,红军女兵都分散跑”,“红军渡完赤水之后,土城渡口还有八九十号船”等等,这与我们掌握的资料相去甚远。钟华青的年龄优势并没有使他的红色故事显示出更高的可信度。更值得注意的是,钟华青的红色故事一直都在调整,表现出不断摇摆的不确定性。


钟华青2006年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还说青杠坡战役后,他在自家宅子旁的草堆里发现了三个伤兵。钟华青把他们带到山上一个庙里躲起来。谁知保长赵三娃正好来搜山,在庙里发现了他们。“赵三娃凶啊,上去就打红军伤兵。我劝他别打了,结果我自己还挨了打。”后来,伤兵身上的武器、大洋都被赵三娃搜走了。三个伤兵趁机逃出了庙,赵三娃带着人跟在后面追。三个伤兵走投无路,在赤水河上游一个地方跳河牺牲了。
[1]


可是到了2007年钟华青向我们讲述这则故事的时候,情节已经变得非常复杂和传奇。三个伤员分别有三个不同的故事,故事地点也改到了长沙坝。其中一个伤员被清乡队员追上,按在水里淹死了。尸体漂到小翁滩,有个女的拿钩子去钩,结果把枪钩响了,吓得不敢再钩。一个姓袁的无赖接着钩,钩上之后,从红军身上搜出100多块大洋和枪,分了10块大洋给那个女的,然后又把尸体推回水中。


这种不断摇摆的个体讲述不仅仅体现在钟华青身上,其他老人的讲述一样具有这个特征。

2006年夏天,罗明先老人在接受深圳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红军过土城时,他刚满十岁,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污蔑红军,所以听说红军来了,他们全家人都跑到山上躲起来,只留下哥哥看家,我哥上高头来通知我们,说红军和平得很,不欺负老百姓,我们才转身来”
[2]。可是,到了2007年夏天,罗明先老人在接受我们的调查时却非常肯定地说:“红军来的时候我们没有跑,地主、大商人才跑,我们干人没有跑。”


同是2006年夏天,《解放军报》记者在采写“红军门板”的故事时,何木林的儿媳妇林成英曾对记者说:“红军门板救过我公公的命!”她介绍说何木林在青杠坡战斗中受伤后,是老乡用门板把他从山洞里抬出来才得以脱险,后来留在土城当了游击队员
[3]。可是,到了2007年夏天,林成英说何木林负伤后,是赵银洲的父亲把他“背”到一个山洞中藏起来的,此外,也从未提起何木林参加游击队的事,只说他在土城街上卖糖果纸烟。
 
 

[1] 吴瑕等:《赤水河边寻觅红军脚步》,20061012T8版。

[2] 深视“情系长征路”特别策划:《土城有条红军街》,深圳卫视20060807

[3] 姜兴华:《“红军门板”背后的动人故事》,《解放军报》20068802版。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8 23:34 编辑 ]

TOP

四、当事人的叙述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人们普遍认为,当事人的叙述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梁启超关于“鉴别史料之法”的另一个原则是:“距史迹发生地愈近,且其记述之人与本史迹关系愈深者,则其所言愈可信也。”[1]在故事传播中,人们为了提高故事可信度,常常把自己置换成事件的见证人。同样,我们在口头描述某一事件的时候,也常常把当事人的叙述当成一种权威性的标志,强调“某某亲口说的”“这是某某自己告诉我的”。


学者的田野调查更是极端强调对事件当事人的访谈。在我们的田野报告中,缺了ABCD中谁的讲述都不要紧,但如果缺了对当事人的访谈,则很容易被认为“不深入”“不全面”“不严谨”。


我们在土城的红色调查一再表明,当事人的叙述并不比非当事人的叙述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尤其当某一事件涉及到当事人的个人利益时,当事人的主观倾向更加明显:每个人都试图朝着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进行叙述。“盖局中人为剧烈之情感所蔽,极易失其真相,即不尔者,或缠绵于枝叶事项而对于史迹全体反不能得要领,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也。”[2]


比如钟华青对于被征用的船只大小的描述,就与其他船工的描述相去甚远。钟华青说,红军渡完赤水河之后,把火药桶放在桥中间,一下把桥炸了,他家的船也炸没了,红军从来没有给过他家任何补偿。可罗明先却坚决否认了“炸桥说”。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支援红军,家家都拆卸了门板和床板帮助红军搭浮桥,红军渡完河,用刀把对岸一头的绳子给砍断,木板顺着河水又漂回了这边[3]


另一位老船工郑少成据说既参与了1935年红军浮桥的搭建,也参与了1950年解放军的剿匪战斗。在郑少成的叙述中,两件事情时常会纠缠到一起,总是试图强调自己为共产党军队做出的贡献。


我们的调查还挖掘了一个被遗忘多年的红色袍哥范小南,一个传奇性的土城豪杰。老人们说范小南是袍哥会仁字堂总舵把子,土城老大。袍哥会是清末至民国时期盛行于西南地区的一种民间帮会组织,范小南虽然不算土城最有钱的人,但在土城开了一间最大的茶馆。


土城老年协会的老人们介绍说,红军还没入黔,国民党就一直宣传红军共产共妻、用小孩熬油点灯,制造恐怖气氛。1935年红军进土城时,原来的区长袁伦安带着部分地主资本家跑了。范小南不仅没跑,还安排戴志清放鞭炮迎接红军。红军进土城以后,就任命范小南为临时区长,所以直到解放后还有人叫他“范区长”。一位88岁的老人还说,红军进土城,是范小南领头打开了国民党的粮仓,把粮食送给红军。


在范小南的孙女范元英家,我们看到了范小南的照片,一个清瘦利落的老人。范元英交给我一份皱巴巴的材料《回顾祖父范小南的叙述》。材料说:“听祖父讲到:19351月,红军来土城。当时土城区的伪区长是袁伦安和罗宇根。他们走了,无人管,当时因我的祖父是土城的开明人士。祖父见到毛主席及毛主席的警卫员陈昌奉。又见到周总理和朱德等领导人。随后,红军给了我祖父的委任状,任命我祖父担任当时土城区的临时区长。接着我祖父就号召土城街上的知明人士,组织粮草支援青杠坡的战斗。在战斗中牺牲和受伤一些红军。这时,我祖父组织人员将受伤的红军一一安排在土城街上几处养伤,我家里都住上红军的伤病员。”


材料还说,红军战斗失利后,范小南曾组织河里的小船集中在月亮台码头,号召老百姓用担架将土城街上的红军伤员抬到船上,把他们送往仁怀厅(现在的赤水市),开船之前,范小南亲自发给每个伤员两块大洋和一双草鞋。红军将要渡赤水时,范小南不仅自己带头,还动员别人捐出门板供红军搭建浮桥。有一次天快黑了,敌机来轰炸土城,范小南还特意吩咐戴子清照顾好毛主席和他的警卫员陈昌奉,毛主席就在戴子清家房子侧面的一个天然的山岩框里住了一晚。


范元英说,有人还在毛主席的著作上面看到过范小南的名字。我当即问她是哪一篇,她说不知道,是她的表兄弟告诉她的,她也没查过。


我在随后的调查中,几乎对每个老人都提出了“范小南是什么人”的问题,多数老人都说他是袍哥会舵把子,讲仁义,有威信,钱财不多,专门帮人解决纠纷。但是,对于红军任命范小南为临时区长的事,多数老人都说不清楚。一位87岁的老人不肯定地说,好像是国民党川军任命范小南做临时区长。一位74岁的老人则很肯定地说范小南只是个普通人,是袍哥会一个小头目,投机分子,混江湖的,没起过什么作用。还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非常不屑地说,范小南就是一个地主黑社会,专门欺压百姓,解放后没有斗他,就是很照顾他了,要不是他死得早,肯定要批斗他。


几乎所有老人都说范小南是袍哥会的,但是,在范元英的材料和谈话中,绝口不提范小南的“袍哥”身份,只是不断强调他是一个“开明人士”。范元英几次提起她家从来没有得过政府照顾,现在她儿子待业在家,天天无所事事,希望政府能够查清范小南的贡献,安排儿子一个工作。


范小南的后人几乎把范小南描绘成了红军在土城最可靠的盟友,而在官方叙述中,也许是顾忌到了范小南的袍哥身份,范小南已经彻底地从各类红色故事中消失了。我们在所有的官方文献中,找不到范小南的一点踪迹。习水红办的官员以及土城镇的年轻人对范小南也一无所知。作为旁观者的土城老人,他们的叙述则明显游移在两极之间。
 
 

[1]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82页。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第83页。

[3] 吴瑕等:《赤水河边寻觅红军脚步》,20061012T8版。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8 23:38 编辑 ]

TOP

五、官方叙述是民间叙述的一部分。

本文不试图对形形色色的“民间叙述”进行文化分析或社会分析,而是倾向于把各种各样的红色故事平行地摊开在桌面上,进行形态学的归纳比较。借助这种笨拙的方式,本文试图回避与“集体记忆”或者“社会记忆”话题的重合。


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这些概念,必然地将分析思路引向“权力”“认同”“族群”“国家”“秩序”等一批宏大的理论词汇,而这些话题恰恰不是一个故事学家所擅长的。因此,屏蔽了“集体记忆”,也就在一定程度上有意避开了在“国家-地方”“官方-民间”问题上的纠缠。


我们在调查中几乎从未感觉到有一个抽象的,具有强权意志的“官方”存在。我们所看到的官方,是由具体可感的传承者所组成的,他们是县红色旅游办公室的干部、县委宣传部的干部、土城镇政府的干部、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解说员,他们不是所谓的国家机器,而是有情感有血肉的个人的集合。因此,“官方”也可以是“民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夹杂在众多故事讲述者之中,成为众声喧哗的一部分。官方叙述一样是不确定的,它也会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


在我们的红色调查中,土城老人的红色故事让几位参与调查的解说员感到很震撼。据说每天调查结束后,她们都会把当天听来的红色故事当作新闻联播的内容,在其他解说员中散播开来。这些故事与官方解说辞的巨大差异,曾经让解说员们一度彷徨,不知道以后该如何向游客进行解说。


纪念馆解说辞的主创人员,纪念馆故事传播圈的权威撰述人,红色旅游办公室干部陈云坤感受到了权威地位的动摇,随后加入了我们的调查队伍。有了陈云坤的加入,我们的红色调查成了典型的“官听民讲”,土城老人显然是这一特定场域中的故事权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官方叙述。


调查中笔者发现,钟华青的叙述与四渡赤水纪念馆的解说辞有较高的相似度。进一步的调查还可发现,解说辞的撰稿人陈云坤,此前已经对钟华青有过多次采访。很显然,正是陈云坤与钟华青的多次交流、磋商,形成了彼此大致相同的叙述,也说是说,部分官方叙述是以钟华青的故事为依据的。由于陈云坤选择访问对象的片面,导致解说辞出现了明显的偏向性。


我们刚到土城时,解说辞中对于红军进驻土城的叙述是这样的:红军第一次进土城的时候,由于国民党的负面宣传,说红军是杀人放火的共匪,所以土城人吓得全都跑到山上躲了起来,后来,个别大胆的年轻人悄悄地跑回来,发现红军秋毫无犯,都在土城人家屋檐下搭灶做饭、打地铺,连家门都不进,他们顶着寒风互相拥靠着,露宿在土城老街的青石板上。这些年轻人回山上跟大伙一说,人们纷纷回到土城,把红军请进家门热情接待。


可是,多数老人的说法却与此不大一样。正如李治富说的:“我们小时候听很多人说红军的事,没听说有谁跑到山上的。我也从没听说红军住在屋檐下,那都是电视演的。红军来的时候是1月份,大冬天的,他们还打仗,受了伤,哪能住屋檐下?”


于是,我在土城的红色调查中常常提起的一个问题是:“红军进土城的时候,你们家躲到山上去了吗?”被问到的十几个老人中,大多回答说:我们是干人(方言:穷人),干人怕什么?我们没有走。张邦珍说:“有钱人,官僚地主资本家才跑,少数人听到枪声,害怕就跑了,很快又回来了。多数人没有跑,还有人放鞭炮欢迎红军。”只有曾志禄承认他们家躲到山上去了:“我那时刚刚1岁,我父亲听说红军要来,就把我抱到乡下,只留了我祖母在家。红军来了,就住在我们家,我祖母住楼上,红军住楼下,他们自己煮东西吃,没动我们家的东西。我祖母也不和他们说话,都听不懂。后来看到没什么事,我父亲就把我抱回来了。”


几天调查下来,纪念馆解说员们逐渐采信了多数老人的叙述。至少在本次红色调查的后期,笔者发现她们已经开始放弃让土城老百姓全都躲到山上去,以及让红军住在屋檐下的情节。而陈云坤似乎也没再要求她们坚持原来的解说辞。


不同的红色故事,均没有触动到官方意识形态或民间集团、个体的现实利益,所以,我们没有发现一种固执的坚守性说法。不同的故事和叙述,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都处于一种可协商可变更的状态。


这时,官方并没有借助任何舆论工具显示其话语霸权,而是作为民间的一部分,积极参与到故事的磋商和重述之中。在这里,官方所充当的传播角色,只是口头传承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TOP

第五节,润平兄可能更有体会,也更有发言权。

TOP

六、对同一事物的表述和理解难以统一。

习水县地方官员带我们参观土城渡口时,四渡赤水纪念馆解说员指着赤水河说,红军一渡赤水的时候,河宽二百多米,水流非常湍急。过了不到5分钟,县旅游局徐绍芳副局长又指着赤水河说:“当时的河面宽度比现在宽多了,有三四百米。”可是据笔者目测,现在河床中的水面宽度充其量也就几十米,即便全部河床塞满水,宽度也不会超过二百米。

我们的调查时间是6月份,正是丰水季节,而且在我们抵达土城之前刚刚下过几场暴雨,河水浑赤暴涨。相反,红军渡河的时间是1月,正是枯水季节。难道70年前枯水期的水势会比现在丰水期的水势还要大上好几倍?

可是,习水官员的说法也不是没有依据,在一份早年记录的关于“红军过土城”的口述史材料中,特别强调了“土城河面宽,渡口地方的水也深,哪怕就是枯水季节也可行船”。讲述者叫陈万敏,自诉“红军第一次到土城,我当时正在土城小学当教导主任,所以对红军到土城的情况还记忆犹新”[1]

梁启超在论述“鉴别史料之法”时说,当不同叙述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论原则,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最可信”[2]。那么,这份最先、最近的早期口述史材料可靠吗?就“过去的赤水河到底有多宽”这一问题,我请教了几位老人。我原以为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结果费了许多口舌,却发现这一问题并不简单。

袁从良:过去的赤水河比现在还要窄得多,过去不到现在一半宽。

王利华:过去水量小,现在水量大些。过去秋冬季节不能行船,因为水量太小,常常要纤夫拉船。

赵德通:过去的水大,赤水河深得一杆子插不到头,一般都有4多深,有些地方有5米多,现在的水浅了,行船倒是更方便了。

我在反复的问询中大致清楚了袁从良所说的“河”指的是“整个河床”而不是水面宽度。王利华所说的“水量”指的却是水面宽度,而不是水流量。赵德通对于水大水小的概念则是从“水深”的角度来说的。唯一取得共识的是,三人都同意过去的水比现在更湍急。

老人们不会试图准确理解我的问题,他们总是“大致地”听懂我的问题,然后从他的记忆库中提取那些他方便表述或者感兴趣的话题,围绕他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点作答。

尽管我的问题指的是“赤水河的水面宽度”,但老人们给出的答案却各不相同,他们的答案所指涉的,既可能是水面宽度,也可能是河床宽度、水流速度、河床与城墙的距离,甚至可能是河水的清洁程度,还有可能只是他们对于童年时代游泳戏水的感觉。当然,也可能他们根本没有在意过这样的问题。

比如,一位70多岁的老人一听我提起赤水河,马上感叹现在的赤水河不如以前了。我还没弄明白他所说的“不如”到底是指水面宽度不如,还是水量不如,他马上接着说,赤水河两岸盛产美酒,以茅台和郎酒名气为大,过去郎酒比茅台还名气大,但最好喝的还是习水老酒,所以赤水河又叫美酒河等等。原来他想说的,是水质不如以前了。老人这番话,离开我想知道的答案已经十万八千里,但这正是他感兴趣,也很愿意诉说的。

同样的问题在刚刚退休的文管所老所长熊洪潘的口中,又有了不同的答案。熊所长借助了纸和笔,画了两张示意图,我才基本明白了下面的意思:现在的河道已经不是原来的河道了,原来的河道小,紧挨着土城的城墙。后来发过几次大水,把河西的一大片小树林也冲成了河道,但平时那些河道是没有水的。现在的河道向西移了,河道是宽了许多,但有水的河面更窄了,水量也比以前更小了。

另外,郑少成的1935年父子援红军》中提到“红军命令我们18只(我家两只)木船船工和红军一起搭浮桥”,如果以每条小船加上船船之间的门板占宽3而计,浮桥的总长度不会超过60。钟华青则在访谈中提到浮桥总共用了14条船,如果照这个数字计算,浮桥的总长度就只有不到50

仅仅是一个关于水面宽度的小问题,相信读者在阅读上述文字的时候,早就不耐烦了。但即便是上面这么啰嗦的叙述,依然没能把赤水河的水面宽度弄清楚。口头传统不可能像书面表达一样反复权衡仔细辨析,也没有哪个听故事的人会作如此要求。口头传统需要用最简洁明了的表述,求得听众对于事物的大致、模糊的理解。而不同讲述者口头表述的多样性以及不同接受者对同一表述的不同理解,注定了口头传统不可能有精确的所指。

[1] 陈万敏口述,何映华记录:《红军过土城》,政协习水县委员会编《红军在习水》(内部资料),2000年,第1617页。

[2] 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82页。

TOP

七、口头知识的稳定性与使用频次呈现正相关。 
 

土城人最津津乐道的是青杠坡战斗,以及与战斗相关的故事。许多老人随时都能夹叙夹议地讲出一大串,尤其是说到红军为什么会失利时,个个都像军事分析家,有些老人还会挪用桌上物品当沙盘进行讲解。


罗明先讲到青杠坡战斗时,简直可以用眉飞色舞来形容。他说是毛泽东主动请缨,在土城指挥了青杠坡战斗。在土城,几乎每个人讲到这里的时候,都会流露出一种“爆料”的得意,着重强调一下毛泽东总是打胜仗,但在这里打了一次败仗,四渡赤水是被迫撤退。

事实上,土城人并没有参与这场战斗,他们对战斗过程应该说是完全不知情的,因此,他们只有通过官方的电视、报刊、书籍等渠道才可能习得青杠坡战斗的情节。此时,各类官方信息(包括作为官方代言人的老红军,以及关于红军长征的官方出版物等)明显成为了战斗故事的惟一“知情者”,或者说,只有官方才是战斗故事的权威讲述者。故事权威的单极化,以及高频讲述的强化作用,决定了战斗故事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相反,那些曾经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诸如红军的着装、伙食、起居等战斗之外红军的生活细节,因为官方叙述的缺席,没有一个绝对权威的故事底本,因此也就留下了更加宽广的重构空间,每位老人都可以凭着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对此加以重述。

民众往往对那些生活之外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更感兴趣,他们更乐于传播和交流异闻而不是常识,所以,“战斗”才是他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在我们介入调查的2007年,土城的红色旅游刚刚起步,土城老人显然还没有把红军的日常生活细节当作一种异闻来处理,因而这类故事暂时还处于凌散、不规范的状态之中。

新故事急剧扩大其传播范围的时候,总是处于凌散和无序的生长态势。这时,一些善于学习的传播者会逐渐习得各种相近的同类故事,并在不断比较中找到一种相对合理的权威范本,或者发现一些更“知情”的权威故事家,他们很乐意借助这些权威来规范同类故事,以奠立自己的故事权力。如此,那些讲述频次较高的、更受关注的故事,被规范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说,在民间知识体系中,讲述频次越高的口头知识,其稳定性也越强。相反,那些极少被述及的知识因为不受关注,也就没有机会得以规范和统一,因而必然呈现出更多的分歧,显得越不稳定。借用数学语言,我们可以把这种关系表述为:口头知识的稳定性与使用频次呈现为“正相关”关系。

在土城老年协会,罗明先就是一位善于学习和热心规范的故事传播者。作为老人信息集散中心的老年协会茶馆就是由他女儿经营的,他在这一文化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他喜欢打断其他老人不规范的叙述,而尊崇郑少成的权威叙述。如果说郑少成的叙述是“底本”,罗明先的叙述则可视为“演义”。而在土城下街,许多老太太公认曾志禄是她们那一区域的权威故事家,曾志禄对某些事件的反复叙述也可能成为那一区域的稳定知识。

张士闪在调查京西幡会时发现,田野知识是乡民们在不断磋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他们平时遇事习惯于在相互磋商中寻找一种‘合情合理’的说法。乡民在日常生活中经过长期磋商而形成的村落知识,为村落群体成员所共享,无形中就在村落社区内具有了‘天经地义’的权威,但这种权威并不为所有村落成员均质性地共享。”[1]因此,那些曾被多次磋商的知识总是显得更加合乎情理,因而也更具确定性;相反,那些未被磋商的知识,则往往是未能得到统一和规范的个性化讲述。

20068月,笔者随杨镰的“山国故地文化考察团”来到新疆库鲁克塔格山麓的兴地村。这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全村紧靠一支泉水,泉水流经处,花红草绿瓜果飘香;泉水流断处,寸草不生戈壁茫茫,方圆百里渺无人烟。这个神秘的村庄引起笔者极大的田野兴趣,可是,笔者的调查在第一个问题上就卡住了。

这个问题很简单:“全村有多少人?”一位和善的村民告诉笔者150人,再问村长,村长回答200多人。笔者非常疑惑,于是撇开翻译直接询问一位能说汉语的农妇,她说100多人。再问该村卫生室能说汉语的医生,他想了好一会,不大肯定地说:“大约一二百人吧。”接下来,笔者只好换一种问法:“全村有多少户家庭?”得到的答案同样很不确定,少则说27户,多则称50多户。这么简单的问题,却没有任何两个人的说法是一致的。更奇怪的是,说27户的村民说人口是150多,如此,平均每户是56人;而说50多户的村民说人口是120多,如此,平均每户只有23人。

朝戈金认为,这是因为“人数”对于兴地村是个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问题,属于他们生活中不需要的知识,或者说他们对这类信息不敏感。在内蒙古牧区,许多牧民对家畜的状况了如指掌,却不大说得准自己的年龄,那是因为年龄问题在他们生活中没有多少实际意义,是一个无需特别关心的问题。
 
 

[1] 张士闪:《京西幡会:一个追求“天人吉祥”的联村仪式》,《民族艺术》200703期。

[ 本帖最后由 施爱东 于 2010-3-18 23:46 编辑 ]

TOP

八、小结

通过对土城老人红色故事的调查,我们扰乱了这个美丽边城既有的故事格局,颠覆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官方叙述,却没能重构起新的故事权威。

我们在土城的红色调查是不充分的。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更长一段时间的调查,是不是就有可能为这些林林总总的口头知识找到一种确定性的评判标准呢?答案是否定的。我们从口口相传的田野中看不到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只看到了故事,看到了人以及人的口头传统。

本文旨在说明: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所有的口头知识都是不确定的,田野调查很难得到确定性的民间知识。同样,口头知识甚至无法作为我们了解确定性知识的推论依据。

传统的民俗志写作常常会自豪地声称所有资料都来源于第一手的田野调研,可是,来自田野的口头知识是否可以作为民俗志写作的直接素材,或者说,民俗志写作是否还具有“志”的合法性,都将受到来自“口头知识不确定性”的强烈质疑。

我们应该讨论的是,民俗学可以(或者应该)在什么限度内合理地使用来自田野的口头知识? 民俗志应该如何书写,才能有效地规避口头知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建立一种新的学术范式?这也许是一个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历程,但无疑是我们所必须面对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张润平 于 2010-3-19 12:31 发表
在我的经验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旗帜下的民间传说,尤其是有关红军的传说,几乎没有没有强权意志的“官方”存在。在你们的调查中发现“官方叙述一样是不确定的,它也会在传播与交流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我认为这确 ...
谢谢润平兄!
你对官场的了解当然会比我更深刻得多。
也许正如你说的,土城的官方故事也许是个特例,特例在于当地的红色旅游开发得比较晚,当时的官方叙事也尚未完全成型,民间叙述与官方叙述还处于相互磋商的状态。
一旦官方叙事成型,认识得到统一,彼此形成合力,而且以文字固定下来,必将成为强势文本,深刻地影响到未来的民间叙述。
可惜最近一两年没再回土城做个回访,对于土城红色故事的现状不够了解,不能更进一步地深入。

TOP

这两年一直想再回土城看看,苦于没有机会。
听土城的朋友说,文中提到的这些老人,有的已经去世了。
只要认真做做回访,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