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陈金文 于 2010-1-22 22:38 发表
施博士以为学术界的圈子就是那么好跳的吗?倘如施博士所言,不改变学术理念、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就从一个圈跳到另一个圈,我看办不到。尽管施博士高才,我看也跳不动。 ...
不瞒你说,我还真不是你说的干不了别的行当,只能干民俗学的。
我本科学的是天气动力学,
硕士学的是文艺学,
博士学的是现代文学,
博士后才是正宗的民俗学。
我在硕士期间以及硕士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仅是广东省文艺批评家协会会员,而且被该会主席黄树森先生钦定为广东省第五代批评家的领军人物。
我凭着硕士期间的一本《点评金庸》,在现代文学界的金学领域夺得了一个不错的位置,金庸本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是非常高的,还在不同的演讲场合引述“施爱东先生认为”。
我参加过史学界的两次会议,我所提交的论文只为民俗学赢得过尊重,从未被人看轻过。
正是因为在史学界的会议,我才有幸被《清华大学学报》和《文史哲》相中,并受邀把论文发表在这两份杂志上的。
我以前在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列画过我的收入曲线。
我早在16年前,工资收入就是现在的两倍,我当时在一家全国知名的文化公司兼了一份小职,做总经理助理,月薪近万,在中国邮票界也早已小有名气。
这一点,在一个很偶然的邮票界大佬和民俗学大佬们齐集在桂林的会议上,已经为刘魁立贺学君叶涛陈泳超刘宗迪等人所了解。
中山大学的人对我这段“兼职”的历史就更知情了。
之所以没有跳出民俗学圈,
选择中国社会科学院来领这份微薄的工资,
是因为我热爱民间文化研究,
我认定这个领域有很高的含金量,所以一直在这里淘金。
而不是如金文兄此前说的,把我也列入“干不了别的行当,只好在民俗学界混饭吃”的人。
别人是不是混我不清楚,
我不是。
至少在我周围,像我一样在别的行当风声水起,却对民俗学不弃不离的,大有人在。
比我做得更好得多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例子我就不举了,
省得举漏了得罪人。
我只举我自己,别人谁也不好说我。
充其量只能说我自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