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E时代”春节 (汇集帖)

创意春节:能否带来年味的回归?

人民网 2009年02月01日08:50  来源:新华网

    在专家和国人疾呼,年味越来越淡的时候,一些市民开始摈弃群发短信,自创一些创意短信发给亲朋好友;一些网民发起网络春晚,诠释来自虚拟社会的春节解读;而一些商人则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春节中,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这些春节创意,将带来年味的回归,还是对春节传统的误读?

    自创祝福:不让复制冲淡真情

    随着资讯时代到来,春节发送祝福短信越来越成为人们一种习惯,廉价的短信、电子贺卡等祝福手段让节日祝福更便捷。

    交际范围扩大是催生祝福群发的另一重要因素。民俗学家刘魁立认为,现代人的交际范围越来越广,所有亲朋好友亲自见面、亲自拜年难以做到,于是,图便利选择群发短信祝福被人们迅速接受。

    尽管祝福群发的理由很多,然而,同质化祝福冲淡真情,已引发不少人的忧虑。不少市民在感叹祝福群发没意思的同时,又无奈地也在群发祝福。

    同时,也有部分厌倦群发“祝福”的人开始重新定位节日祝福。细心的人会发现,与前几年多雷同短信相比,今年的原创短信多了。银川市民李涛说,我不会转发短信,转发短信看起来总让人感觉是应付了事,而且除夕、初一两天收到上百条的短信,谁记得是谁给自己发过短信了。

    沉寂多时的拜年贺卡也悄悄归来。收到当年一寝室同学从北京发来的拜年贺卡后,银川市民黄晓兵感叹:“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收到手写的贺卡了,熟悉的笔迹、熟悉的文字,让我感觉又回到了大学校园,感觉很真实。多年后翻出来看,还会感到一股温情扑面而来,短信却不易保存。”

    刘魁立认为,原创短信增多是必然的,转发、群发祝福不是不可用,但不值得称赞。对不同的人发送祝福,应该有特有的情感、特殊的话,这并不在于措辞的巧妙,而在于情感的真挚。所以建议在拜年祝福时,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的情感,这样别人在收到祝福的时候会像和你聊天一样亲切,一样感动。

    网络春晚,虚拟社会的春节传统文化解读

    近几年来,“网络春晚”每年都吸引着广大网民的眼球。而今年春节随着多台“网络春晚”的台前幕后被相继曝光,“网络春晚”更是成为了网络和媒体热词。

    今年的“网络春晚”竞争不可谓不激烈,10来台“网络春晚”相继上演持续刺激着网友的眼球。

    “网络春晚”必然离不开春节和网络一古一今、一传统一现代两大文化。似乎原本背道而驰的两大文化却在春节这一节点上利用网络结合了。

    网友可以说是一个有独特文化的群体。纵观今年的“网络春晚”,无论是明星网络新春拜年,还是展现运动健儿和睦家庭,还是亦幻亦真的网络直播晚会,都有中国春节文化元素包含其中。而“全球华人网络春晚”,“全球华人”这一概念的打出原本就包含着中国春节同喜、大团聚的传统文化内涵。

    “网络春晚”自然也少不了网络红人“凑热闹”。“扬州公交妹妹”“后舍男孩”等网络红人的参与,让既“雷”又“??”的场面不可避免。网友“天山雪”看了新浪网上关于山寨版“赵本山”表演的一分钟简版《抄底》以后,留言:“快看看,新浪上有一个山寨‘赵本山’,真逗!”一些网友甚至拿此节目比对赵本山在央视的表演。

    对于来自虚拟社会的春节传统解读,中央民族大学民俗研究学者祁庆福认为,春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传承的,其必然结合时代新生新时期的春节文化。随着网络越来越深入群众生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网络春节文化。

    创意年货,在颠覆老传统中传承文化

    年复一年的糖果、红对联、倒贴福字……不少国人都在无奈地感叹“年年过年年相似”,传统年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因雷同而打折。善思考者总是把握商机,创意年货使得一些不甘平淡的年轻人的春节多了几分精彩。

    春联是中国人农历新年必不可少的年货,大红底、大黑字的传统春联,仍是绝大多数国人的选择。

    而个性是年轻人永远的追求,打破传统、彰显个性的春联开始在这个春节悄然走俏。随着电脑制作、数码技术日渐成熟,将宝宝的照片、情侣或夫妻的甜蜜照片挪到春联、年画上,对PS(制图软件Photoshop的简称)高手来说,信手拈来。这份值得纪念的年货不仅可以给春节带来几分快乐,保存下来还能留下一段温馨的记忆。

    搞怪中国结、牛年牛饰等创意年货也大受年轻人欢迎,不少创意年货在网店销售,而一些创意DIY小店则吸引了年轻人自己动手制作准备年货。

    对于创意春节,祁庆福认为,应一分为二看待,一方面说明大家对传统春节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对保护遗产的自觉性提高了,如果春节只剩下看美国大片、吃肯德基、逛迪斯尼,那就危险了。而现代元素融入春节传统中,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符合自身规律的传统传承。另一方面,传承不可能全部继承,必然在变化中传承,是活态传承的。且有些春节新元素只会存在于某个时期,并不会具有持久生命力,因此不必太考究。

TOP

当网络 牵手 春节

当网络 牵手 春节
本报记者 陈晨曦 倪光辉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4 版)



  网络春节全景图
  邱 炯绘




  当传统习俗碰撞网络时代,拜年守岁进入虚拟空间——春节,这个带有中华民族独特印记的节日似乎已经走到了传统与现代的十字路口。

  然而,站在这个路口,并不需要非左即右的抉择,或是左灯右行的敷衍。网络参与下的春节只是改变过节方式,不变的仍是节日的特质。虚拟空间所承载的内容,依然是人们精神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真实片段。

  当春节牵手网络,传统的欢乐里融入现代的色调。当网络牵手春节,你我感受的不只是速度,更有温度。

  ——编  者

  

  网络守岁

  今夜无人入眠

  牛年的钟声刚刚敲响,记者走进北京的一家网吧,发现生意并不冷清,300多台机器有一多半都亮着显示器。据这里的网管介绍,上座率在七成以上。有的人在虚拟世界里享受新春的滋味,有的在网络游戏中拼打厮杀,各有各的乐趣。

  尽管外面鞭炮声大作,网吧里的电视机正在直播春节联欢晚会,但这些“网络守岁”一族却显得无动于衷,守在电脑前,点鼠标、敲键盘、发帖子、玩游戏,在网上迎接春节的到来。

  对于爱玩网络游戏的“玩家”来说,春节长假无疑是狠玩游戏狂“练级”的大好时机。20岁出头的张磊正在和几个朋友鏖战网络游戏,“和家里人吃完年夜饭就跑出来了,平时大家都忙,难得凑在一起玩儿网游,这是我们几个人春节的保留节目”。张磊和朋友们直言,传统的过年方式已经让他们觉得有些乏味了,“对春晚也没什么兴趣,只看了看赵本山的小品”。

  一位网友在BBS上表示,很多人选择在网上过除夕,缘于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心态,“网络最大的好处就是互动性强,选择空间大,可以听歌、看电影、聊天,不好玩就转到别的论坛去”。

  平时,大学生和外地务工者是网吧的主力军,“网络守岁”的人群中,也不乏他们的身影。家在安徽的小赵已经是连续第三年选择在网上过年,“路上太辛苦,我一边用视频和家里人聊天,一边看网上直播的春晚,这样过年也不错”。

  传统的除夕之夜,人们守岁过年;如今,网络春节也同样“今夜无人入眠”。

  电子祝福

  复制不减真情

  除夕之夜,手机祝福不断,邮箱贺卡塞满,发送祝福短信、电子贺卡已经成为人们拜年的一种习惯,网络手段让节日祝福更加便捷。网友们不愁没有吉祥的词汇,因为互联网的祝福图片和词汇以海量著称。

  民俗学家刘魁立认为,人们的交际范围越来越广,所有亲朋好友亲自见面、亲自拜年难以做到,于是,群发短信祝福被人们迅速接受。

  尽管祝福群发的理由很多,然而,同质化祝福难免冲淡真情。细心的人会发现,与前几年太多雷同的短信相比,今年的原创短信多了。吉林大学的大四学生张一川每年春节都会自创一条拜年短信,“群发短信挺无奈的,收到一两百条,却很难有什么印象,自己用心编一条,让亲朋好友看了会心一笑,能体现点儿自己的个性吧”。

  除了短信和电子贺卡,QQ、MSN、视频等多种多样的网络祝福和拜年方式层出不穷,不仅远隔千里也能观其貌、闻其声,而且表情丰富、形式多样。

  不管拜年的方式如何,当您对着电脑或拿着手机轻触键盘时,输入的也是对新年的期待和亲友的祝福。可以改变的是承载这种情感的模式,不会改变的是相聚温馨的年味。铁杆网虫“茅茅”说:“每个网页上都贴着喜气洋洋的春联和年画,每一个虚拟社区里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活动,在这里能够吃到‘电子水饺’,还有机会中各种大奖。打开自己的信箱,网友拜年的电子贺卡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使新年过得异常温馨和轻松。”

  礼尚“网”来

  网络刷新生活

  “扎根家园,埋头网游”,这是湖北老乡论坛坛主“老S”的牛年春节生活写照。因为车票、加班等原因,在济南市工作的湖北孝感人“老S”无法回家过年。在牛年到来之际,“老S”独自推出“贺新年,送大礼,促和谐” 家园游戏系列活动:

  通过“茶花女”游戏给好友栏的老乡各送出“大麻花”一份,通过“葵花点穴手”游戏送出“大火腿”,通过“大富翁”游戏送出大富翁现金2亿元。2009年1月25日24时前, “老S”将这些礼物一一送出。

  早在节前,不少网站就推出了各种优惠措施和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吸引眼球的手段。随州热线不定时公布免费上网的账号,网民可以享受两小时免费上网,而搜狐、网易等网站推出各种精美的贺卡。在网上购物方面,优惠的促销价格使网民不得不动心。网上放鞭炮的爆炸声声声入耳,网民笑逐颜开。

  网上过春节也减轻了游子离乡的愁绪。在世界银行工作的黄先生告诉记者,“以前过节的时候,大家最多打打长途互相问候,可今年我们不但在网上见了面,还通过网上花店为远在湖北恩施的亲人送去了节日祝福。”

  黄先生说,早在春节前他就让家人给电脑装上了摄像头,大家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对方。“一家子集聚网上过节,这在我们还是头一回。好长时间没见到父母,我女朋友特意打扮了一番,我也即兴准备了小节目。爷爷奶奶特地把家里的几个亲戚都‘召集’到家,和我们一起在网上过节,大家乐得嘴都合不拢呢。”

TOP

网络时代话春节

(金台观澜)

杨 健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4 版)




  春节,是农耕时代的祖先留给我们的礼物。

  闲暇、美食,红包、新衣,爆竹、舞狮,灯谜、庙会……家家户户忙碌经年的物质积累和朝朝代代的文化传承相互捆绑,在十多天时间里如烟花般集中燃放。此情此景,交织着阖家团圆的温馨与宾来客往的喜庆,积淀成一个民族美好的集体记忆。于是,在农业社会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春节便有了它至高无上的地位。

  然而,今天的中国人正行走在历史的分水岭上。农业文明的五千年长卷已接近尾声,市民和网民的增长几可与新生儿数量的增长等量齐观。当年货在网上买,年夜饭在网上订,贺年片在网上发,麻将在网上打,甚至连鞭炮都可以在网上放时,春节的气氛还有多浓?春节的魅力还能延续多久?它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又还有多少人愿意坚守?

  毫无疑问,互联网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春节的形态。但春节并不怕变。从夏朝到汉代,光是过节的时间,就从正月初一到十一月初一、十二月初一,变了好几个来回,但春节的地位没有变。纸张发明之后,春联代替了桃符;火药发明之后,烟花代替了爆竹;自鸣钟发明之后,钟鼓变成了玩具;电灯发明之后,灯笼只剩下躯壳;春晚出现之后,守岁的意思就是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对所有这些变化,春节脸不改色地照单全收,一一列入自己的节目,仿佛历来如此,天经地义。

  真正能够对春节形成威胁的,其实只有两样东西。一样叫富足——如果大家的日子天天像过节,那么在物质的层面上,春节的特殊性就不攻自破了。另一样叫淡漠──这是比富足更可怕的挑战者,因为只有它,才能穿透坚韧的盔甲,刺中春节最柔软的核心。

  曾几何时,当工业化的浪潮以前所未有的规模,把“父母在,不远游”的儿女推向远方时,有人预言,以宗族为基本结构单元的儒家文化走到了尽头,春节的末日已经不远。然而春节挺住了。君不见,时至今日,一年一度的春运依然人潮汹涌,因为剥去花团锦簇的层层装点,春节最核心的魅力,其实是家的温暖,是缠绕交织的中国式人情。只要这牵魂萦梦的丝线不断,春节就注定是回家的时节,是永远不会消失的盛大节日。

  人可以不富足,但不可以太淡漠。网络时代,春节对大家这样说。

TOP

春节您上网了吗?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4 版)







  制图:赵勇芬

  数据来源:本报问卷调查

TOP

聊视频·看春晚
——海外游子的网络春节

本报记者 刘小明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4 版)



  牛年春节,满满一屋子的人,都是在美国马里兰州留学、工作的海外游子,大家聚餐、唱歌、聊天,欢庆中国传统佳节。聊到如今的互联网改变了生活,许多人感触颇多。

  50多岁的曹女士在一家美国制药公司工作,已加入美国国籍。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她属于国内较早一批远渡重洋求学的留学生,远离父母,告别亲情,独自来到异国他乡。

  “那时候,我们留学生同国内的家人联系很不方便,主要靠写信。天天盼邮递员,真是家书抵万金。与父母通信,最快也要10天时间。遇到急事想商量,打越洋国际长途电话,刚讲一两分钟,十几美元就花出去了。受条件限制,多数留学生同国内亲人、老师、朋友联系都不多。

  “现在,我们可以天天都和家人‘见面’,什么时候想上网就上,而且是宽带上网,价格也不贵。过年了,和亲友通过MSN、QQ在线聊天,一聊几个小时,加个摄像头,家里人一起包饺子的图像都传过来了”,曹女士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

  留学生小贺是个电脑游戏迷,在国内时就常常通宵“战斗”。来到美国读书,课程虽紧,玩的时间少了,但小贺与国内及韩国、日本的玩家并未中断联系。过年正好有空,他可以上网同网友切磋几盘。

  大家又七嘴八舌说起周末刚刚看完的央视春节晚会。有的人家里安装了卫星电视天线,收看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转播,更多的人则是在网上收看央视国际网的视频直播。

  研究生小刘说,前几年看春晚,也是上网看视频,看得很费劲,远不如现在网上播的视频清楚、流畅。那时画面小,像火柴盒那般大,断断续续的。现在不仅画面清晰,还可以满屏观看,一口气看到底,没有中断,可见网络电视技术提高了许多。

  (本报美国马里兰电)

TOP

网络过年网友说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4 版)



  逍遥娱乐派

  半年多没玩网游了,利用春节痛快玩了一场。

  ——网友:大脸  

  网上过年我选择“旅游”,如果想到一个地方,只需敲一下旅游点的名称,各种介绍就接二连三地出现,还可以和当地网友视频聊天,听他介绍当地的风土人情,岂不乐哉!

  ——网友:雪儿  

  我除了逛网站、听歌,什么都没干。

  ——网友:马甲上的秋千  

  守望亲情派

  今年没能回家过年,但是在BBS上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度过了开心的春节。

  ——网友:功夫熊猫  

  参加了网友聚会,活动很成功,让我们在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网友:茉莉花香  

  打开自己的信箱,网友拜年的电子贺卡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使新年过得异常温馨和轻松。

  ——网友:茅茅  

  逃避网络派

  本来在朋友家玩牌,很开心,朋友临时有事,玩不成了,只好跑去上网了……

  ——网友:Futao  

  过节了,我终于可以和网络说再见了!滑雪、打牌、聚会……玩儿得痛快!现在上班啦,我又开始对着电脑发呆了。

  ——网友:Lori  

  我试图过一个没有网络的春节,但是,因为要收一个重要的邮件,失败了。

  ——网友:沮丧的胖子

TOP

网络改变不了游子的归心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巴莫曲布嫫

本报记者 许立群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5 版)





  2009年春节,因为工作的缘故,巴莫曲布嫫没能回老家四川与父母团聚。
除夕之夜,她给二老打了电话拜年,而对其他许多老友和同事的问候,都是通过网络完成的。





  网络正改变着传统拜年方式,这种做法已经有好几年了,
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居民刘富磊一家三口就通过网络视频向邻村姑姑一家恭贺新年。张振祥摄





  网络春节挺有年味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将传统节日纳入了国家节假日的制度安排,这一决策从论证到实施,一直有中国民俗学会的积极参与。作为中国民俗学网的学术总监,巴莫曲布嫫一直关注着同道们对于传统节日特别是春节的研究。中国民俗学网在节前就开设了学术专题栏目“春节:我们的节日”。

  “像人民网、新华网、新浪、搜狐和央视等很多著名网站也都开设了春节专题。”巴莫欣喜地说。她还注意到,今年网上过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了,音影图文并茂,新意迭出。网上大拜年,网上送春联,网上逛庙会、网上赶年货大集、网上聊年俗、贺岁电影展、新春网游黄金档,一派除旧布新、迎春接福的气象。网友、驴友、影友还纷纷结伴过年,出现了购年礼“拼单”、买年货“拼团”、回家出行者“拼车”、留守一族“拼伙”等等新年网景。除了发送电子邮件、电子贺卡和幻灯片PPS,定制祝福彩信和祝福网页,自制视频、卡通和MV,人们还通过社区论坛和个人博客互致新年问候,祝福祈愿,写下新年日志,上传当地节俗图片和视频,记录和分享节期的点点滴滴。“这是多么生动、鲜活的记录啊,值得民俗学专业的学者去做跟踪研究。”

  巴莫认为,“网络上的春节”经过十年、几十年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定将成为中国人新的历史叙事和有关时间的代际生命体验;同时,还有助于年轻人捡拾起已经遥远或正在模糊的节日记忆,重新激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向往。

  时下,不少人觉得网络的发展冲击了传统的节日礼俗。对此,巴莫并不担心。“现在中国的网民已接近3亿,如果网络拜年真的可以替代阖家团圆的话,火车站就不会人潮汹涌了。”巴莫笑着说。“新华社有报道,今年春运期间全国有23.2亿人次东西南北大流动,比去年又增加了3.5%。这足以说明,无论科技多么发达,都无法改变天下游子的一片归心……

  传统文化也需经营

  比起虚拟世界里耀眼的中国红,巴莫觉得现实图景里的年味儿反倒没有那么浓郁。“至少从公共美术的角度看,春节里的北京城还是缺少有年味儿、有劲道的城市景观。”“倒是圣诞节的时候,很多大厦、商场门前都竖立起巨大的圣诞树,上面缠绕着五颜六色的彩灯,身临其境,人们很自然地就感受到了圣诞的气氛。”

  巴莫说,去美国华盛顿大学和哈佛大学访学期间,她赶上了两个圣诞节。“我发现,他们圣诞树上的挂件儿其实都很讲究,大多是旧东西,有祖辈们世代相传的宝贝,也有亲朋好友多年前的馈赠。每年圣诞之际,人们把玩着这些心爱之物,讲述着背后的故事,缅怀先人的恩德,回忆美好的时光,那种厚重的历史感和庄重的仪式感令人动容。”

  巴莫认为,中国的春节也有丰富多彩的节日符号,春联、福字、年画、窗花、爆竹、庙会、社火、花灯、生肖、五神(福神、禄神、寿星、喜神和财神)……中国人应热爱、重视并善用这些符号,不能流于形式,要提炼和抽绎其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节日和民族精神。

  春节(正月初一)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两千多年来,我国沿袭了这一历法体制,但民间过春节的方式却在不断演变。巴莫说,“传统只有适应当下的文化语境和社会情境才能继续保持活力。毕竟时代在发展,我们不大可能在‘现在’重建‘过去’的仪式。但春节传统及其文化精神却不应该被遗忘,那就是在团圆、和美和福瑞的氛围中朝向又一个新的始端,接续中国人有关时间的世代认知和生命体验……”

  巴莫认为,春节作为民族文化的历史记忆和现实映像,不仅需要呵护、珍视,更需要经营。“惟思既往,立足当下,朝向未来,我们才能在全球化浪潮中坚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园,在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熔炉中闪现出中华民族文化的光彩。”

TOP

互联网专家曾明发——
网络还将继续改变春节

本报记者 赵亚辉 《 人民日报 》( 2009年2月5日   15 版)




  春节期间,互联网上温情一片: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团圆的家人,或者身处两地的亲人,通过互联网,可以视频聊天,可以电子传情,可以轻而易举地超越空间的限制,在传统节日里实现“千里相会”的大团圆。

  互联网专家、中国网民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主任曾明发告诉记者,在牛年春节期间,“网上过年”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吸引了人们的目光,改变着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演绎方式。

  比如,人民网等网站开展了网上大拜年活动,内容多样;很多人通过网络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并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很多网友撰写博客,记录自己过年的经历和感受;很多人在网上买年货、买礼物、买机票……

  “事实上,网上过年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是指网络改变了人们的过年方式,这也是网络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曾明发说,中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历经15年,发展迅速。特别是近两年,互联网已迅速进入寻常百姓家,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中国网民们正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快乐与实惠。

  如今,网上购物早已不是新鲜事,读书、看报、聊天、交友、听音乐、看电视……如此丰富多彩的网上生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上网,使得中国的网民数量迅速增长,已经接近3亿人,跃升为世界第一。

  “对于各种节日的过法,互联网的影响还会越来越大。”曾明发说,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越来越多的网民热衷于网络生活,特别是25岁以下的年轻网民,他们把36%的时间花在网络上,甚至有很多人把一半以上的休闲时间用于上网。

  不但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可以在网上过,中国的网民还将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不久前,每年9月14日被确定为中国网民文化节。曾明发说:“这是由网民自己投票选出的节日,2009年9月14日是第一个网民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