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有奖盖楼过大年】我们的节日:各地年俗专题汇集帖~~欢迎各位来盖迎春高楼~~~

通讯:北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万人民俗大巡游

2012年01月19日 17: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绵阳1月19日电 题:北川“十二花灯”闹新春

  作者 杨超 周洪攀

  虽是细雨蒙蒙,但北川新县城内却是鼓点阵阵,羌歌悠扬。19日,万人民俗文化大巡游拉开了北川民众的迎春序曲。

  墩上乡“许家湾十二花灯”队排在巡游队伍的第36方阵。“记到哟,正月十二要到茂县去演出。”趁着候场的间隙,脸涂油彩,身着花衣,做丑角打扮的唐孝友将身上仅剩的三支烟发给同伴,安排着春节期间的行程。

  “这些技术都是父传子,一代代传下来的。”唐孝友是“十二花灯队”的传承人,也是这支队伍的“灵魂人物”。他说,“我今天扮的是黑菩萨,看着喜庆,驱邪保平安。”

  “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墩上乡。最早属于单一的祭祀性舞蹈,后来玩灯艺人通过对戏曲的“移植”和借鉴而发展成为花灯戏。2007年,“十二花灯”列为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演出时有十二盏五彩花灯,所以叫许家湾十二花灯戏。”今年六旬的唐孝友说,花灯戏每年正月初一出灯,至二月初为完灯。“在我们当地,花灯是神的象征,花灯戏能驱邪除恶,保人畜安康。”

  “他装扮的是女人,衣物越花哨越好;他演的是儿子,是丑角,主要是惹人发笑的……”唐孝友一边介绍着自己的队友,一边演示着花灯戏里的各种角色。

  “十二花灯戏”表演角色是男扮女装,以锣鼓、唢呐、笛子、二胡等乐器伴奏,独唱、对唱、领唱、帮腔等伴着舞蹈,乡土气息非常浓郁。

  “我们平时照看自己的土地,只有节日期间才组队出来,为乡亲们送去祝福和欢乐。”唐孝友向记者介绍说,花灯戏在当地已成为传统节目。逢年过节,邻近的青片乡、片口乡、茂县的乡里人家都会请他们前去送福送欢乐。

  “原来唱戏要收些钱。现在生活好了,唱戏不收钱,主人管饭就行。”唐孝友笑着说,灾后重建中,当地政府和山东泰安的援建者帮助新修了房子,村上发展养殖,加上儿子外出打工,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接到的演出邀请也越来越多。

  “花灯戏曲目原来有70多首,不过很多失传了,加上汶川地震中死了8位老花手,现在只能完整地唱30多个曲目了。”已唱了40多年戏的唐孝友告诉记者,最让他欣慰的是,现在县、乡政府对这一民间文化越来越重视,专门拨出培训费用,置办了表演器具,并着手挖掘、恢复一些传统曲目。

  在演绎了《三支避》、《闹元宵》、《双拜寿》几个传统曲目片段热身后,唐孝友和花灯队员们的额头开始冒出小汗珠。

  “去年有12个年轻人加入进来,还包括一些女娃娃。”唐孝友说,只要这些民间文化能得到传承和发扬,越多人知道越好,越多人参与越好。他指着举旗的老伴说,“我把老婆都拉进来了。其实男女都无所谓,传统也是可以改进的嘛!”

  “我们正月初六还要到县城来表演,祝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锣鼓声中,花灯队缓缓前行,最终汇集到民俗巡演的欢乐人群中。(完)

TOP

回复 4# 的帖子

深圳人称春节为“做年” 年味传统又时尚

中新网 2012年01月18日 10:49 来源:深圳特区报  廖虹雷

  中国民俗节日最隆重的春节,深圳人称作“做年”。深圳在东晋时置县,至今有1680多年历史文化,因而深圳人的年味很传统;由于深圳毗邻港澳,受外来文化影响,所以深圳人做年又很时尚。

  “入年架 忙洒洒”

  深圳原住民有广府、客家两大民系,拥有白话和客家话两大方言族群。传统做年从腊月廿五始,正月十五止,节庆长达二十多天。

  深圳不过小年节,习惯从年廿五开始“入年架”,男人就忙于办年货、置新衣,女人忙于搞卫生、做年糕,青年人则敲锣打鼓,练麒麟、舞狮子、习龙舞、耍鱼灯,人人动起来,家家“忙洒洒”(客家话指忙忙碌碌)。

  “年廿六 爆米碌”

  “爆米碌”,是说临近除夕前的三四天,各家各户忙着磨米踏粉,做“爆米碌堆”、“炒米饼”、“炸油角”等年糕点。

  近年深圳时兴去香港办年货。时尚的人们趁香港年尾商家促销,成群结队出境“扫货”,过个有滋有味的丰润年。

  “年廿七 添新衣”

  旧时穿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人小孩“望做年,着新衫”,所以年廿七要试穿定做的衣服,如不合身还有时间修改。

  “年廿七八洗邋遢”谚语家喻户晓,就在这两天家家捡拾房屋,打扫庭院,洗晒被褥,擦抹台凳桌椅床板,甚至“尿缸”(马桶)也不能漏掉,为的是“房、几、人净,消灾免病”。

  “年廿九 贴挥春 行花街”

  屋子里外洗刷一新,接着大门张灯结彩,贴门神,写春联。深圳人说春联是“挥春”。

  深圳人历来有采插吊钟花、桃花、四季竹和摆盆橘的风俗。1981年举办首届深圳花市以来,今年已是第31届,每天数十万市民行花街,选购牡丹、芍药、一品红、水仙花、鸡冠花、桃花以及年橘,把家里装扮得生机盎然。

  “年卅晚 团圆饭”

  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家人不管出门多远都得回来团聚,千百年没变。杀猪、宰鸡鸭,酿豆腐、焖猪肉,使出浑身解数。过去有“无鹅不年”之说,如果没有鹅肉,不像过年。

  另一个重头戏是祭祖。清康熙《新安县志》记录:“元旦天明礼神,遍拜尊长、亲友,谓之‘拜年’。自后连日相宴,谓之‘饮年酒’。”古人称正月初一为元旦。

  深圳风俗从大年三十下午就做“礼神”热身。首先三时开始,全家都洗“年香水”,又称“大吉水”。“香浴”实际是把石姜蒲、柚子叶、香芒草和青竹叶,用大锅水烧开兑凉水洗的药浴。“大吉水”洗后醒神,清爽。

  “年初一 食素斋”

  大年初一,早时深圳的妇女起得特别早,去井口河边挑满缸水,取“新水活力”之意。家中长老在新年第一个早晨,点燃香烛拜祭天地神明。这一天,传统习惯不上门拜年,不扫地,屋外满地炮仗纸也不清扫;不进菜园摘菜,更不能挑尿桶浇菜;不赤脚,不讲不吉利的话。

  如今有车一族,趁假日休闲,举家郊游山村,欣赏田园风光之余,品味农家菜色,亦为过年新风尚。

  “年初二 派利市”

  年初二是“开年日”。人们开始探亲访友,拜年祝福。“恭喜发财,利市兜(拿)来!”这是深圳当地人一见面的幽默拜年语。“利是”就是古代拜年时大人给小孩的“压岁钱”,传至今除了已结婚的人须给拜年者的孩子派“利市”外,见到未婚大龄青年,照样给他们派“利市”。拜年派“利市”活动,从初二可以持续到元宵节。

  深圳有“东麟西狮”之说,也就是东片客家地区舞麒麟,西片白话地区舞狮子。新年期间,各村麒麟队、舞狮队纷纷到同宗共族的邻村拜年,联络情感。


【宝葫芦已发送】

TOP

民间艺术“徐沟背铁棍”舞热龙年

12年01月29日 17: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舞“空中芭蕾”的“零零后”

  中新网太原1月29日电 (赵静)“南庄的火,太谷的灯,徐沟的背棍爱煞人。”这句流传在山西的民谚,道出了徐沟背棍的艺术魅力。被誉为“空中芭蕾”的徐沟背棍,在2012年的太原庙会上又火了一把,而此次表演的主角尽是8、9岁左右的“零零后”了。

  29日,记者走进太原市庙会,远远望去就看到几个穿着艳丽的小女孩在“空中舞蹈”。她们个个头戴珠花,身穿长衫,桃色的腮红衬得肉嘟嘟的小脸愈加可爱。随着锣鼓的节拍,她们挥动双手,抖动着长衫,还有个淘气的男孩子,不时的骑着小马乱窜。

  孩子们的精彩表演,引来观众阵阵掌声。待观众散去后,记者发现,每个孩子的身下都有一位“壮士”的配合。据介绍,这一人背一棍的表演,就是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徐沟背棍”,而一个台子三个人的就是“铁棍”。

  该表演队的侯宝禄表示, 观众们都以为孩子在空中站的了,其实是在衣服里面用铁棍绑的,而且依据每个孩子的重量不同,绑的程度和方式也不同,要恰到好处,在表演的时候才能“颠”起来,看着就更自然,这就是这个节目的特色。

  “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每个表演都有戏文,像‘铁棍’就是一台一戏,有‘穆桂英挂帅’、‘家香界’等,‘背棍’则是一棍一戏,有‘蟠桃会’等。”侯宝禄介绍。

  休息的时候,孩子们恢复本来的羞涩,看到陌生人都会钻到妈妈怀里。谈及表演,家长们介绍,“孩子凌晨四点就起来化妆,还不能喝水,只能吃点鸡蛋等扛饿的东西,到了下午四点半才能下来。不过孩子很喜欢,所以我们也就支持了。”

  徐沟背棍艺术可追溯到金大定2年(公元1162年),由抬神求雨的活动演化而来。在内容上取材于民间传说、戏曲故事及现实生活,一根棍反映一出戏或一个故事。一支彩枝悬挂一人,一根弓弦站立一人,上下一体,同歌同舞,制彩玄妙奇特。

  铁棍又称抬阁,抬棍者身穿传统服装,白羊肚毛巾罩头,左右摇摆,架子上的小孩们随之翩翩起舞,棍上棍下配合默契,节奏一致,有如行云流水。(完)

【宝葫芦已发送】

[ 本帖最后由 耿羽 于 2012-2-13 08:53 编辑 ]

TOP

六十年前春联创作火热 第一册《新春联》印数过万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6:08 来源:新民晚报  韦泱

  


  书缘使然。在文庙旧书摊先后淘得两册《新春联》小册子,出版时间距今漫过一个甲子,可说不算新的《新春联》了。

  第一册《新春联》,由“上海文艺处文学室、全国文协上海分会”(即上海市作家协会前身)编选,上海通联书店初版于一九五O年二月,印数八千册,当月又再版印刷一次,印数三千册,总计为一万一千册。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春节的到来,上海两家主办方经商定,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拟定了一则“征求新春联”启事,并刊登于上海各报。到第二年一月十五日截稿日止,在不满一个月的时间内,“收到应征新春联共一万五千八百三十副,应征者计一千一百余人,包括工人、战士、作家、教授、教员、军属、职员、家庭妇女、摊贩等各阶层。地区有长春、大连、沈阳、武昌、长沙、北京、汉口等地。其中个人创作最高记录为四百六十副。应征者年龄最轻的为十三岁,最高为七十六岁”。这段《新春联·后记》中的话,说明了当年新春联应征盛况,并说“这次所发起的创作新春联运动,已引起了各阶层普遍的注意,并得到他们热烈响应”。  

  为了赶在春节前印成专册,散发到内地的城市和乡村去,主办方早于一九四九年底,就组成了二十一人的评审委员会,经评审后,选出九百余副编印成《新春联》。此书小三十二开,竖版右翻式,繁体字印刷。版权页后的“目次”上,分一般用、工厂暨工人家庭用、农村用、部队用、学校用、机关用、百业用七个类型,一般用的新春联最多,达五百三十五副,部队用、机关用最少,各为三十副。《新春联》内容包罗万象、应有尽有。第一页就有复旦大学教授赵景深的一副对联:“群众一心团结四亿七千万,解放全国欣逢一九五O年”,解放后,人民当家作主、扬眉吐气的心情跃然纸上。诗人沙金写的是“劳动世界家家欢乐,人民天下个个翻身”,作家何公超写有“解放全中国和平建设,创造新社会富强康乐”的对联,都表达了同样的情感。出版家陈雪帆则写道:“竞购折实公债国家困难就是自己困难,响应节约生产大众幸福才有个人幸福”。难得的是,郭绍虞教授写了一副长联前来应征:“同样是东壁图书西园翰墨只须观点从新即使埋头钻研不复为象牙宝塔,莫再说青衿才子红粉佳人且看决心除旧互相努力学习何尝作蠹鱼生涯”,这副对联倒适用于学校图书馆。不少对联是以集体名义应征的,如北站区大公站应征的对联是“劳动生产摇钱树,精简节约聚宝盆”,复兴中学的对联是“城乡互助助人助我,劳资两利利己利他”。

  时过境迁,不少对联内容已成“明日黄花”,留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印痕。而有的因弘扬传统文化、民族美德等,到今天仍能适用,比如关于迎新祈福、厉行节约、劳动致富等方面的对联,具有永恒的审美效应。因为对联内容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所以被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当然,现在写春联应与时俱进,除了形式是传统的,内容则宜新颖、别致,更具有时代感。

  这册《新春联》的封面(左图)亦颇可观,一幅富有民俗气息的彩色剪纸,画面中其乐融融、人丁兴旺的农家,充满着辞旧迎新的欢快气氛。

  另一册《新春联》,为一九五一年一月出版,由全国文协上海分会独家编选。与前一年出版的《新春联》不同的是,版式小至六十四开本,“目次”上只有一般用、工厂用、农村用、商店用、其他等五类,对联数量也少了。总之,是“瘦身”了。这册《新春联》,作者的姓名中,我看到了“独鹤”,即老作家严独鹤是也。他写了三副对联,如“英勇参军欣献岁,光荣祝捷喜迎春”、“喜听腊鼓随腰鼓,高唱秧歌接凯歌”等。从旧社会过来的旧派文人,投身新社会的新环境,有切身的新旧对比感受,写出的对联也出自肺腑,言为心声。严独鹤是我国新闻界前辈,曾主编《红》《快活林》等杂志,建国后任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可惜在“文革”中惨遭迫害,于一九六八年八月去世。

  时下,人们抱怨过年的年味淡了。尤其在城市里,春联已难得一见。然而,两册由上海作家协会主编的早期出版物《新春联》,却折射出六十多年前春联创作、书写运动热火朝天的文化景观。

TOP

回复 26# 的帖子

正月初七人日风俗:以七种菜为羹 凭天气占灾祥
中新网 2012年01月29日 15:39 来源:羊城晚报


插图作者/刘欣玥  李 成

  正月初七为人日,此说相沿已久。汉朝的东方朔就曾在《占书》中讲道:“岁后(即除夕后)八日,一为鸡,二为狗,三为豕(猪),四为羊,五为牛,六为马,七为人,八为谷。”这在梁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里也有载录:“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头鬓;又造花胜(一种头饰)以相遗,登高赋诗。”

  这一习俗在中国的乡村几乎到处都有很好的传承。虽然随各地风土不同,活动内容有一定的变异,但都确认初七为人日无疑,似乎比七月七夕的乞巧和九月九的重阳节更受重视。

  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鲁彦于上个世纪30年代(1934年)有一次陕西之行,后作有《关中琐记》一文,其中第五节的“招魂———郃阳风土之二”主要讲当地过“人日”的活动情景:

  “阴历正月初七,旧称人日,郃阳俗呼人七日,是招魂的日子。凡出门在近处的人,这一天都需回家过夜。大家吃一顿馄饨,叫做吃寿星馄饨。天将黑的时候,在土地神像前点一对长烛(每家都有一尊泥塑的土地像,置在大门内墙龛间),房内也燃烛,好让魂魄回来时,容易辨别门径。就寝前,家长在门口喊着家里人的名字,叫他回来,房内有一个人代替着大家回答着‘来啦’。”

  正如鲁彦文章所示,几乎所有与人日有关的活动,都切合“人”这一主题,即都为了祈愿人的健康长寿。

  在我的家乡安徽农村也是如此。我小时候,每逢人日这天,村里家家都必有一番造作,主题是打胡椒汤吃;另外还有一些戒律,主要是不动刀剪。

  所谓“胡椒汤”者,也就是《荆楚岁时记》里所说的以七种菜做成的羹。哪七种菜呢?其实有十三种食物可供选择:莲子、桂圆、红枣(或丝枣)、薏仁米、荸荠、白果、花生米、豆腐、青菜、葱蒜、麦面、山芋粉等。其做法大概是先将一锅水烧开,配料先后下锅,不断搅拌,再佐以胡椒,故名之曰“胡椒汤”。据说,这胡椒汤味道鲜美,似甜不甜,似咸不咸,似辣不辣,开胃爽口,滋味特别好,而且还有健脾强肾、补虚益气功能,所以为乡人所喜嗜。但是,我却极不喜欢吃这“四不像”食品,每到人日晚上,家人除了做一大锅胡椒汤别无他物,我必对之蹙眉愁目,说吃这玩意干什么。母亲便告诉我:今天是人日,也就是人的生日,人是在这一天来到天地间的;因怕人生出不久,容易造百物侵害,故祖先造作这胡椒汤,是要将人的灵魂紧紧地巴糊在身上,不致丧失。说后,还要强迫我无论如何也要喝上半碗。至于为什么要把刀剪紧密地收藏起来,也有说法:不动刀剪,那么就可保在这一年里不被刀剪伤害;另外,可以减少老鼠侵害,因为老鼠是喜欢磨牙的,在人日这天不动刀剪,就是为了不让老鼠模仿。

  哦,原来如此。我觉得古人的想法真是朴素而又奇妙。

  除了上述活动外,古人还有在这天凭阴晴以占一年灾祥的习惯,当然是晴则祥,阴则灾。《荆楚岁时记》里所说,人们在人日喜欢剪纸戴花、登高赋诗之类的,在我们家乡已很少看到了。不过,如果人日这天天气晴好,人们还是喜欢到田野上走走的,一是,天气从此变暖;二是,又处于农闲,到田野里散散步,观观风景和农作物,不仅是难得的消遣,还可以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作筹划打算呢。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作有《人日》诗二首。其一五律,其一七律。大概都是在流寓成都时所写。五律那首的调子有点悲凄,故有“元日到人日,未有不阴时,冰雪莺难至,春寒花较迟”之句;七律那首调子似乎乐观一些:“此日此时人共得,一谈一笑俗相看。樽前柏叶休随酒,胜里金花巧耐寒……”清人浦起龙在《读杜心解》中说这四句诗是“就人日风俗写景”。由此可见,人日的风俗是一直都受重视的。

TOP

成都人日祭祀大典拉开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序幕

2012年01月29日 14:4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人日游草堂”活动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安源 摄


  中新网成都1月29日电 (杨杰 安源)八乘大轿、华服仕女、高头大马、梅枝奠帛……1月29日(正月初七)上午在成都杜甫草堂举行的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拉开了纪念杜甫诞辰1300周年系列活动的序幕。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馆长贾兰告诉记者,2012年正值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该馆将举办横跨全年的系列纪念活动。龙年春节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了以“诗意传情,民俗闹春”为主题的第三届诗圣文化节,其中在正月初七举办的“人日”祭拜仪式,由文化名人康震担纲主祭人,同期还举行“草堂唱和”诗歌朗诵会一道,为杜甫诞辰首献礼。
  诗圣文化节人日祭祀大典以“敬”“传”“颂”三条主线串起,比以往的祭祀更加紧凑。仪式开始后,红衣古装仕女端过瓷瓶奠帛,康震首先接受梅枝点水净手,并高举奠帛完礼。“敬”的环节中,主祭人向诗圣敬酒。随后众人走到史诗堂,诗童同颂《中国少年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并向诗圣献花,完成“传”的仪式。最后在工部祠,康震念出祭文,由演员扮演的杜甫在祠前奋笔疾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此完成“颂”的仪式。  (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