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沉痛悼念蒙古族诗人、诗学专家巴·布林贝赫教授

沉痛悼念蒙古族诗人、诗学专家巴·布林贝赫教授

著名蒙古族诗人布林贝赫教授逝世

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诗人、原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厅局级待遇离休干部布林贝赫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0月11日6:40时在内蒙古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2岁。

  布林贝赫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09年10月19日上午9时在呼市殡仪馆举行,有前往参加吊唁的生前好友、同事和学生,请于8时在内蒙古大学车队乘车,或自行前往。有送奠金、花圈、唁电和挽帐的亲朋好友,请与治丧小组或家属联系。

  联 系 人: 阿古拉、牧仁高娃

  联系电话: 0471-4995061 0471-4992282(传真)

  0471-4344289(布林贝赫家属)

  
布林贝赫同志治丧小组

  2009年10月12日


  

来源:内蒙古大学新闻网 2009-10-13

TOP

巴·布林贝赫教授生平简介





   巴·布林贝赫 (Ba Burinbeki,1928—2009),蒙古族双语诗人、诗学研究家。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院蒙古文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28年2月生,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巴林右旗人,蒙古族。母亲哈斯花儿是位民间歌手,自幼受民间文学熏陶。1948年参加工作,当年进入冀察热联合大学鲁迅文学艺术学院学习。1949年1月结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部队从事文化教育、翻译、编辑工作。1958年月从部队转业到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任教。1960~1964年,在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深造。从事蒙古文学教学、研究工作,曾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等职,讲授“蒙古民间文学”、“文艺理论”、“蒙古诗歌美学”、文艺学方法论“等课程。1965年当选为中华青年联合会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1979年后曾被推选为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国际蒙古学学会会员。

    巴·布林贝赫主要用蒙文创作,近年来也用汉文写诗。他的创作实践,继承民族诗歌的优秀传统,又不为传统的表现手法所束缚,得心应手地运用变化无穷的比兴、排喻、回旋反复、重章叠句和多方铺叙的手法,使咏叹的感情更加深沉,表现草原风光更富有色彩。近年来,诗人进一步解放思想,所作抒情长诗《给攀登者》和《命运之马》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创作个性也更加鲜明突出。他先后出版的蒙文诗集有《你好!春天》、《黄金季节》、《生命的礼花》、《凤凰》、《喷泉》、《巴·布林贝赫诗歌》和汉文诗集《生命的礼花》、《星群》等,代表作有:《秘密战斗》、《心与乳》、《你好,春天》、《命运之马》等,已经出版了15部 蒙汉文诗集,其中有些已被译成英文、日文、朝鲜文、世界语,并在台湾及蒙古人民共和国出版翻译了艾青、田间的诗和审订惠特曼《草叶集》蒙文版译文。他的许多作品曾获内蒙古文艺评奖和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

    巴·布林贝赫为蒙古族诗歌的发展和学术研究作出了丰富的贡献,在诗歌美学和蒙古族史诗传统及诗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主要论述有《论诗的个性化》(《新华文摘》1981:7);《我的诗》(《中国文学》英文版,1983:12);《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论蒙古族厌世主义诗歌》(《民族文学研究》1990:4)等。近期出版的学术著作有《蒙古族英雄史诗选》(宝音合西格、布林贝赫合译),《蒙古族诗歌美学论纲》(蒙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直觉的诗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巴·布林贝赫文存》(四卷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3)等。(诺丽格日玛)


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09-10-13

TOP

  

蒙古族新文学的奠基人──巴·布林贝赫

  来源:巴林右旗网 2008-10-13 10:20




  巴·布林贝赫,男,蒙古族,1928年2月出生,内蒙古巴林右旗人。1948年5月-12月,他就读于冀察热边联合大学鲁迅文学艺术院美术系。1960-1965年,在内蒙古大学文艺研究班就读。1949年1月-1958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内蒙古部队从事文化教育、编辑翻译工作。1958年3月至今,在内蒙古大学蒙古语言文学系任教。

  巴·布林贝赫教授是享誉海内外的蒙古族当代著名诗人、学者。他先后被选为第四届中华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担任内蒙古蒙古文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作协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蒙古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文联名誉主席等社会职务。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巴·布林贝赫教授是我国蒙古族新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用杰出的诗才开创了一代诗风。他至今共创作了200多首诗歌,出版15部诗集,成为蒙古族诗歌史上无可争议的一座高峰。他的早期诗歌在发表之初,便得到蒙古族文艺界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并翻译成汉语,引起了全国文艺界的高度重视,成为当代蒙古族诗人的杰出代表。其中,长诗《生命的礼花》获内蒙古自治区1957-1980年文学戏剧电影文学创作奖一等奖;抒情诗《命运之马》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散文诗《大地的吸引力》获《诗刊》1981-1982年优秀作品二等奖;散文诗《荒冢》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二届文学创作索龙嘎二等奖。他的诗学思想形成于五六十年代,成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些诗歌被《新华文摘》、英文版《中国文学》等刊物转载。他的诗歌还被汇集成《东风》、《生命的礼花》、《群星》、《龙公的婚礼》、《命运之马》和《巴·布林贝赫诗选》等6部汉文诗集。许多诗歌入选各种版本的当代诗歌选本,诗集还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各种版本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均有对其诗歌的介绍和评价。一些诗作被翻译成英、日、朝鲜和世界语,在台湾、日本、蒙古国等地区和国家出版、转载。他的诗歌成就远远超出了蒙古族文学的范围,在全国、乃至世界得到广泛的赞誉。

  巴·布林贝赫教授是国内外著名的学者、专家。在五十多年的创作与学术研究中共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4部。《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蒙古族诗歌美学论纲》、《蒙古族英雄史诗的诗学》和《直觉的诗学》以其高屋建瓴的诗学思想,融贯中西的广阔视野,博大精深的理论内涵代表着当前蒙古史学研究的最高成就。另外,他还出版了《蒙古英雄史诗选》(上、下)、《蒙古族当代叙事诗选》、《蒙古族当代诗选》等多部合著和编著。1994年-1998年间,他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八五”规划项目“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重点项目“蒙古文学资料丛书”、“蒙古文学研究丛书”等项目。

  巴·布林贝赫教授还荣获多项奖励。其中,1981年《生命的礼花》(长诗)荣获内蒙古自治区1957-1980年文学戏剧电影创作奖文学一等奖;1981年《命运之马》(抒情诗)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1984年《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诗论)获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奖理论一等奖;1985年《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诗论)获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评论奖;1993年《蒙古族诗歌美学论纲》(专著)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蒙古族诗歌美学论纲》(专著)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专著)获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直觉的诗学》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巴·布林贝赫教授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研究对蒙古族诗歌研究、蒙古族诗学理论的建构等均有重大贡献和深远意义。

TOP

  

巴·布林贝赫:颂歌献给草原

  (杰出内蒙古人——60名艺术家系列)

  本报记者 鲁蒙海

  新浪网 2009年08月20日19:25 来源: 内蒙古晨报




  

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啊 星星多

  不如我们公社的羊儿多

  天边漂浮的云彩白呀 云彩白

  不如我们公社的羊绒白……

  草原开放的花儿多啊 花儿多

  不如我们新盖的厂房多

  山涧的花鹿快呀 花鹿快

  不如我们来往的汽车快……

  ——巴·布林贝赫所创作的《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




  巴·布林贝赫是当代著名蒙古族诗人和学者。40年来,他植根于内蒙古广袤的草原,热情地讴歌了这片生养他的热土,表达了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无限热爱。他十几个集子的优秀诗作在内蒙古广为传诵,在区外乃至国外也享有一定的声誉。

  阳光和煦,星期天的大学校园一派勃勃生机。内蒙古大学宿舍楼前一棵棵柳树,丝绦纤纤摇摆,曼妙垂下。时令虽然已过立秋,但校园里一张张洋溢着春天的笑脸,绚烂着炽热的阳光,诚如著名诗人巴·布林贝赫所写:“只有春天/稚气、灵动、活泼……万物因春而存在/春光让人心里亮堂堂”(《春信》)。

  巴·布林贝赫在轮椅上欣赏着校园内这道独特的风景,使人不自觉地想起了卞之琳的《断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却装饰了别人的梦//你站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却站在桥上看你”。


  哺乳民间文学

  巴·布林贝赫的第一篇作品《圆圆的山峰》作为民歌,上世纪40年代在原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等地广为传唱。

  “三个巴林人在一起走,必定有一名歌手。我母亲是位民间歌手,聪慧能干,她用自己的奶汁、泪水和歌声哺育了我。民间文学的魅力迷住了我,肚里便藏有一些民间诗歌的宝藏。1946、1947年间,曾一度广泛流传在昭乌达和哲里木一带的民歌《圆圆的山峰》的歌词,便是我在民间文学影响下创作出来的处女作。”巴·布林贝赫深情回忆。

  1953年,巴·布林贝赫创作了诗歌作品《心与乳》。据悉,这是他创作生涯的开端,从那以后,巴·布林贝赫近40年的诗作生涯中出版了《你好·春天》、《凤凰》、《巴·布林贝赫诗选》、《金马驹》、《黄金季节》、《喷泉》、《龙宫的婚礼》,汉文版诗集《星群》、《命运之马》、《生命的礼花》等15部蒙汉文诗集。

  熟知草原文化的人士大概都知道:玛拉沁夫、阿·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的小说创作;纳·赛音朝克图、朝克图纳仁、云照光的戏剧、电影创作;毛依罕、琶杰的说唱艺术、戈瓦、包·道尔吉和特·达木林等的蒙译汉翻译文学,以及巴·布林贝赫的诗歌创作,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享誉国内外文坛。

  “天上闪烁的星星多啊 星星多/不如我们公社的羊儿多/天边漂浮的云彩白呀 云彩白/不如我们公社的羊绒白/啊哈哈嗬嘿 啊哈哈嗬嘿/不如我们草原的羊绒白/啊哈嗬嘿/草原开放的花儿多啊 花儿多/不如我们新盖的厂房多/山涧的花鹿快呀 花鹿快/不如我们来往的汽车快/啊哈哈嗬嘿 啊哈哈嗬嘿/不如我们来往的汽车快/啊哈嗬嘿/敬爱的毛主席呀 毛主席/ 草原在您的阳光下兴旺/ 敬爱的共产党呀 共产党/小牧民在您的教导下成长/ 小牧民在您的教导下成长”——这首《草原英雄小姐妹》主题歌,就是巴·布林贝赫创作的。这首盛赞龙梅和玉荣两姐妹勇敢的歌曲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促使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成长。中央音乐学院少儿声乐考级曲目就有这首主题歌。


  描绘草原风光

  “我的家乡是一个水草肥美的草原。她有粗犷的山丘,清冽的河水和茂盛的牧草。这些大自然雄奇、壮阔的景色,常常唤起我烂漫的幻想。我对大自然难以忘却的迷恋之情和清新朴实的美感便隐约地萌生了。泰戈尔说过:‘艺术家是自然的情人’。大自然或许是游牧民族的情人吧!雄奇美丽的巴林草原是我的艺术摇篮。辽阔草原的自然之美,摔跤手们的体态之美,纯朴牧民的心灵之美是我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巴·布林贝赫说。

  民族特色对每一个少数民族的诗人和作家,是非常重要的艺术标志。俄罗斯批评家别林斯基这样说过:“诗人永远是自己民族精神的代表,以自己民族的眼睛观察事物并按下她的印记的。越是有天才的诗人,他的作品越说明这个道理。”事实正是如此,雄奇美丽的巴林草原是巴·布林贝赫的艺术摇篮。

  巴·布林贝赫写道:“来自大自然的民族是纯朴的、粗犷的。清新的空气,明丽的阳光,晶莹的露水,给了他们单纯的心灵;苍茫的原野,狂暴的风雪,严峻的天空,给了他们粗犷的性格。”大自然不但给了巴·布林贝赫单纯的心灵和粗犷的性格,也给了他写诗的豪情,他又以这种豪情来描绘魅力四射的草原。因而,他很多诗歌都是草原题材的作品。


  探寻独特审美

  巴·布林贝赫是一位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的诗人,他的诗有很鲜明的民族生活色彩和浪漫情调。诗人以魅人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带有民族色彩的时代风俗画,也就是说,他的作品是有浓郁的“奶子味”的。

  巴·布林贝赫因在文学研究特别是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今年7月15日,他获得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颁发的“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荣誉证书和金质奖章。

  作为学者,他在内蒙古大学任职的20年中,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诗歌艺术进行了深入而执著的研究,虽然他所发表的诗还比较零散,但以独特的构思和风格在当今的诗坛中别开生面。

  巴·布林贝赫在内蒙古大学教学,一边从事诗歌理论研究工作,一边进行诗歌创作。巴·布林贝赫说:“我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和艺术感受活动,给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提供了较丰富的感性知识。”巴·布林贝赫在进行蒙古诗歌研究的工作中有一大心愿:“我后来逐渐用抽象思维代替了形象思维,把主要精力放在蒙古文学特别是蒙古诗歌的研究方面,发表了几十篇论文,出版了《心声寻觅者的札记》、《蒙古诗歌美学论纲》等学术名著,通过这些研究试图以蒙古民族审美情趣的发展变化为出发点,探寻蒙古诗歌的发展轨迹和审美特征。”

  巴·布林贝赫也说:“脱离生活的创作是玄虚的。回避心灵的诗歌是苍白的。”诗,就是诗人自己。诗人所反映的生活现实和情感体验,应该而且必须是自己深切感受到、体会到的,有真情实感,有自我个性的诗,才能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别人。

  鉴于巴·布林贝赫的诗歌写得好,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向第14届(2002~2003年度)中国图书奖组委会推荐了《蒙古学百科丛书·文学卷》、《巴·布林贝赫文存》、《内蒙古旅游文化丛书》等3种图书,就有巴·布林贝赫1/3的贡献。


  哲理融于诗情

  蒙古族英雄史诗是蒙古族远古文学的经典。在蒙古族人民的英雄史诗中,除举世闻名的长篇史诗《江格尔》和《格斯尔》外,有记录的其他中小型英雄史诗等有550部以上。虽然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一些,但是研究成果比较突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蒙古族英雄史诗的宏观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中仁钦道尔吉研究员的《蒙古英雄史诗源流》和巴·布林贝赫教授的《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等两部学术著作,可谓是我国蒙古族英雄史诗宏观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术力作。

  巴·布林贝赫在《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这部学术著作中,通过对产生于不同部落、不同地区的经典性、代表性史诗作品的综合分析,认为原始性、神圣性和规范性是蒙古英雄史诗的共同特征。巴·布林贝赫指出,蒙古史诗通过对“三界”(上中下)、时间、空间、方位、数目的生动描述,表现了游牧民族独特的宇宙观。史诗中把正面人物的高贵性同上界联系在一起,把反面人物的丑恶性同下界联系在一起,中界是他们生活和斗争的主要“场所”。混融性、形象性和模糊性是史诗时空观的主要特征。

  有关专家指出:巴·布林贝赫教授的《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从蒙古英雄史诗自身的特质出发,形成了自己的诗学体系,进而将蒙古史诗研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巴·布林贝赫是久负盛名的诗人,我区著名文学评论家宋生贵对他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在《塞上风景》开卷3篇文章是论说这位老诗人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他的诗主要是写草原,写自己的心灵抚摸过的草原。” “他写草原,写蒙古族人民,并不着意去描绘苍鹰、骏马,或蒙古族袍、奶茶等外在状貌特征,而是着力抒发符合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观念的特定的情感。”


  丰富了多民族新诗创作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来,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饶阶巴桑、克里木·霍加、铁依甫江·艾里耶夫、韦其麟、包玉堂、晓雪、金哲、汪承栋、康朗甩、康朗英、吴琪拉达等人的作品,丰富了中国多民族的新诗创作。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国作家协会成立60周年。为褒扬老一辈作家为新中国文学事业建立的功绩,表达我们对老一辈作家的敬意,激励年轻一代创造文学事业新的辉煌,中国作家协会决定,向从事文学创作60年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颁发荣誉证章和证书。拟颁发从事文学创作60年荣誉证章证书的名单中,巴·布林贝赫位居其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