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21期活动计划(3月29日周六下午13:30)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顶起

TOP

参与国家文化建设是民俗学理论突破点

2014年04月09日 09:0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4月9日第581期 作者:记者张春海

  本报讯(记者张春海)“我国的民俗学学科建设正在步入‘国家文化模式’。”3月29日,在“敬文民俗学沙龙”第21期活动上,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董晓萍如是说。

  活动中,董晓萍发表了主题演讲“民俗学作为人文科学的建设模式与方向”。她介绍称,我国的民俗学研究活动大体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以钟敬文等为代表的学者开拓的“五四文化模式”;第二种是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经济转型模式”;第三种是国家文化模式。

  董晓萍表示,在“五四文化模式”阶段,学者在“五四精神”的影响下创立中国的民俗学学科时,不仅吸取了西方学术成果,还吸收了明清文艺思潮。今天的学者对这一模式需要深入反思。在“经济转型模式”阶段,社会学加入学科分类体系,为民俗学研究带来了变化,如从社会角色的角度研究民俗、民间文艺现象的承担者,这种视角是传统的民俗学研究不具备的。

  然而,前两种模式难以回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球化多元文化等问题,新形势为民俗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研究课题。对此,董晓萍表示,需要建立国家文化模式。这种模式意味着,民俗学的学科建设要在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从民俗、民间文艺承担者与学者这两个主体的角度出发,转变民俗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促使保护、传承优秀民俗、民间文化成为保持民族主体文化的特色要素。参与国家文化建设,是民俗学的理论突破点所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朝戈金认为,口头传承是人类传承知识的基本渠道之一,民俗学、民间文学主要建立在口头传承上。目前,我国学者对其关注还远远不够。今后,加强口头诗学等方面的研究,可能是深化中国民俗学研究的突破点之一,甚至对历史学特别是口述史等发展都将有重要帮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