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美国要求孔子学院中国教师限期内离境

孔子学院7年开办350多所 被质疑扩张速度过快

搜狐 2012年05月25日09:43来源:新京报

  德国在世界范围内积极从事文化活动的文化机构叫“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叫“塞万提斯学院”。中国的对外汉语推广的文化机构也取了一个具有文化象征性意义的名字孔子学院。

  2002年,中国开始酝酿在海外设立语言推广机构。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提议,以中国儒家文化代表人物孔子的名字将其命名为 “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海外“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

  截至2011年8月底,各国已建立353所孔子学院和473个孔子课堂,共计826所。仅美国就有81所孔子学院。

  孔院在美国发展迅速

  美国正式开办孔子学院是在2004年11月份,合作双方是马里兰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双方设有理事会,由美方院长和中方院长共同管理。2005年3月8日正式招生开课。

  截至2010年9月,该孔子学院及下属孔子课堂已拥有各类注册学员约460人,汉语推广影响到的学校达30余所。

  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是中国政府主导的国家项目之一。设立“孔子学院”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汉语教学,向其他国家的汉语学习者提供优秀的学习资料。国家汉办具体承担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对媒体解释说,主要是由于世界性的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加,而海外汉语教学资源匮乏,质量不高。

  为了更好地运作孔子学院,2006年还在北京成立了孔子学院总部。

  “孔子学院”被视为中国政府向世界推广“软实力”的体现。而其良好的推广效果也引发了当地人士和媒体的关注。

  《华尔街日报》报道阐述中国“软实力”上升的话题时,所举的一个例子就是,2006年中国在美国仅有不到10所孔子学院,而如今在美国拥有近百所孔子学院及类似的孔子课堂,在其他国家还有数百所。

  国外有人对孔院存偏见

  与《华尔街日报》只是客观地强调了“孔子学院”的政府资金支持的背景相比,孔子学院“扩张速度过快”也引发海外质疑,而2010年,时任日本大阪产业大学事务局长的重里俊行甚至不友好地称,“孔子学院”为中国的“文化间谍机关”。

  针对这样的“质疑”,时任国家汉办副主任、孔子学院总部副总干事赵国成解释说,孔子学院不是中国的谍报和宣传机构,所有孔子学院的设立都是国外主动申请的,“没有申请我们不做”。

  他在这方面显得很自信,国外有人对孔子学院存在偏见,“部分外国人怀疑孔子学院是中国的谍报机构,这都不用中方反驳,国外的大学站出来澄清说孔子学院不是那样的机构。”孔子学院的章程不是自己制定的,总部理事会也不是中国的独家机构,而是一个有多名外籍人士参与的国际化机构。

  也曾面临经费等难题

  此前,国家汉办副主任马箭飞接受采访时承认,在孔子学院的建设上一度对需求市场的调研不够,另外经费上也有些欠缺。

  他解释说,调研一般是由国外合作方提供的,大部分地方不能作非常细致充分的调研。像在韩国开办第一家孔子学院,市场压力就比较大,因为当地有很多已具规模和经验的汉语培训机构,韩国孔子学院的定位、方向、策略都需仔细考虑。

  同时,孔子学院承担的主要任务非学历的汉语教育,是非盈利机构,但也可以收费。目前面向学校的汉语教育做得比较好,但面向社会这一部分的推广,还有很多不足。

  “孔子学院”的运作当然还需要很多“教师”的支持。在海外人士看来,汉语是一门公认的比较难学的外语,有“孔子学院”项目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大量的“汉语教师”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也都希望在汉语教师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为此中国开始了规模庞大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截至2010年底,国家汉办已向亚、欧、美、非、大洋五大洲89个国家派出1万余名志愿者。新京报记者 郭少峰

  如何开办孔子学院?

  1 孔子学院须国外申办机构主动向中国提出申请。

  2 将申请材料提交孔子学院总部,或交给中国驻当地使领馆。

  3 总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文件资料审查、实地考察等。

  4 总部向符合条件的申办机构商签合作建设孔子学院的协议。

  5 申办机构与中方合作院校签协议,并向中方申请派出教师。

  对话

  志愿者:每天讲6节汉语课

  【对话人物】

  严璐 扬州大学文学院研二学生,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但任志愿者,在佐治亚州的Mount Vernon Elementary School担任中文老师。今年7月,她准备再次到该孔子学院做志愿者。

  选拔志原者历时半年

  新京报:你是怎么通过选拔成为孔院志愿者的?

  严璐:一开始由学校选拔,然后到上海面试,包括心理测试、专业能力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内容。另外还要进行中华才艺展示,比如编中国结、跳民族舞、书法。

  新京报:通过面试之后,还需要培训吗?

  严璐:通过面试后,我到汉办总部培训两个月,还要参加结业考试。所有通过才能给予资格证书,通过培训的学员才被列入汉办推荐的名单中。

  各个孔子学院所在的高校,会根据名额向汉办提出申请名额,拿到名单后,给各个学员发邀请函,未被选上的作为储备志愿者。整个过程历时半年。

  家长主动要求延课时

  新京报:你去孔院后如何开展工作?

  严璐:我所在的是一个有700多人的公立学校,从幼儿园到五年级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6个班级。之前学校没有开过汉语课,所以汉语被归为和电脑、美术一类的课程。一开始,我每天从8点开始上课,上到放学,每天15节课。当时是“跑班”,一上午跑12个班,每课15分钟,连轴转。

  一段时间后,家长们感觉孩子从中文课堂学到了很多有趣的东西,要求延长上课时间,于是汉语课从15分钟变成45分钟的大课,每天要上6大节。

  每天时间安排得很紧,下课吃完饭第一件事情是备课,备完课都要准备小奖品,上课的时候用的着。

  周末开设汉语兴趣班

  新京报:孩子们对汉语的熟悉程度有何变化?

  严璐:一开始,孩子们学了基本的交友汉字,回到家可以说“你好,爸爸妈妈”,还能喊一些亲属的称谓。在之后的课堂上,会开展一些活动,我们会准备小礼品,比如中国结、小折纸等,孩子们会把有中国特色的小奖品带回家,家长第二次看到后也很稀奇。

  除了平时的上课之外,每周六还开设了汉语兴趣班,更是次次爆满。兴趣班主要讲一些中国文化,还会教孩子们中国书法、编中国结等。

  新京报:当地人对汉语文化的热情如何?

  严璐:他们多数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真的是一无所知。中国对他们来说很遥远,汉语更是一门很难的语言。孔院开办汉语班后,给当地带来了一些微妙的变化。学了汉语的孩子,甚至会在老师面前炫耀。那些老师就会在想“我们是不是落伍了,是不是也要学习汉语?”同样家长们也发出同样的疑问。这样他们就有了好奇心,也想去学习和接触。孔子学院正好成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的桥梁。 新京报记者 李超

TOP

北大教授:孔子学院引西方不安因缺乏“文化预热”

搜狐 2012年05月29日11:39来源:央视网 打印

央视《新闻1+1》2012年5月28日完成台本

  “孔子”如何“周游列国”

  节目导视:

  美国国务院教育和文化事务局发布公告,对5月17号所发布的公告进行了修改。

  解说:

  孔子学院由不合法到合法,中方教师由必须离境到不必离境,美国国务院决心澄清5月17号公告所带来的混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

  这并不是孔子学院本身的问题,没有人必须要离开这个国家。

  解说:

  一份被认为是草率而不完整的公告,带来的仅仅是虚惊一场吗,而一次紧急纠错又能否让孔子学院就此走入正轨?

  许琳:

  看怎么样能就做到既不影响我们汉语教学在美国的发展,又能够符合美国的法律和签证的规定。

  解说:

  文化是什么,文化的传播又该怎么做,《新闻1+1》今日关注孔子学院走出去的思索?

  主持人 白岩松:

  你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上一个周四5月24号的晚上《新闻1+1》做了一期节目,我们节目的标题叫“孔子”在美国“中枪”就是孔子学院突然在美国遇到了一堵政策的墙,但是仅仅几天的时间过去了,我们发现孔子是被误伤的。现在看来情况还不是太严重。为什么几天之间发生如此大的这种变化,更重要是或许我都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今后“孔子”该如何“周游列国”呢

  解说:

  美国国务院表明,当孔子学院在大学中开展活动时,承办大学的认证资格足以符合联邦法规中的相关规定。由大学担保,在小学或中学任教的访问学者,无需在本学年结束时离开美国,除非那时是其既定的离开日期。国务院将同担保机构合作,确保访问学者由合适的指定的担保机构在适当的类别下担保。国务院认识到这一过程将需要一段时间,并已采取步骤,以尽量减少对个人和机构的影响。

  在大家的关注下,5月25号美国国务院重新签发了一份关于孔子学院的公告。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不同于先前有关签证违规教师必须在6月底离美的强硬措词,美国国务院25号修订后的指导意见澄清,除非到时自愿离美,否则持有不当签证类别的中方教师不必在本学年结束之际离美。

  解说:

  从孔子学院的不合法到合法,从中方教师的必须离境到不必离境,5月24号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美国决心澄清5月17号公告所带来的混乱。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 纽兰:

  这并不是孔子学院本身的问题,只是因为签证申请身份的案例。

  解说:

  对于中美之间的人文交流,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表示说,美国十分重视与中国进行人文交流,这也是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参加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的中心议题之一,而17号发布的公告所引起的困惑和不解,纯粹是技术性和程序上的问题。美方将尽力解决这一问题,避免类似误解再次发生。

  纽兰:

  有些混乱和混淆我们会查找,没有人必须要离开这个国家,一切都会清楚的,我想现在我们正试图判断问题,会弄清楚有多少人受到影响,我们正在补发说明,以便更加清楚容易地处理问题。

  解说:

  对于美国方面在8天内针对孔子学院连发的两份公告,中国国家汉办主任许琳也在26号作出了回应。

  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 许琳:

  作为汉办负责任人来说,我认为美国(国务院)纠正错误很快,我们非常欢迎这种态度,有摩擦也没有关系,大家本着互相尊重的原则,来处理一些随时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白岩松:

  几天之间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一下子好像心里就舒畅多了,那堵墙被拆掉了,其实这堵墙原本就不该有。我也特别注意到在纠错的时候,美国有关部门这样一个声明,这里面也在用像“误解”这样的词,包括“技术”的错误,同时我特别注意到在几个场合在强调对中国的孔子学院在美国这样文化交流,对这样的项目用了“支持”的字眼,对于双方的文化交流这种态度的转变是非常值得欢迎的。

  接下来我们也要连线本台现在美国的记者邹韵,邹韵你好。

  本台记者 邹韵:

  岩松你好。

  白岩松:

  仅仅几天的时间,开始以为孔子在美国中枪了,现在看来是误伤,几天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字里行间你们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邹韵:

  我觉得美国方面在几天短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主要有以下这四个方面,首先是中方的表态和施压,我们知道在17号第一个公告发布之后,中国不管是汉办还是外交部都呼吁这个事情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不影响项目的正常进行。而这和美国一开始所声称的事件只是一个常规性的规范签证的事务有一些出入,而美方显然也意识到他们所认为的,他们所声称的技术性的、程序性的失误在中方看来影响到中美的文化交流了,而他们之前的做法他们也意识到有一些过于强势了,所以这就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纽兰在最近两次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孔子学院问题的时候也在一直强调不断说,这是国务院的日常的工作,绝对不会影响到中美人文交流,也不是针对孔子学院和中国教师的。

  第二个方面,跟第一个指导意见相关的议员在17号之后走访了一些地方的孔子学院,也与孔子学院负责人进行了沟通了解,了解了第一手情况,虽然对于谈话具体内容在我们采访的时候双方都表示不方便透露,但是就在当时在新的指导意见公布之前,当时有几个校方就表现的非常乐观,他们当时认为国务院会可以或者很有可能就初步的指导意见进行修改。我们总结出来,就是校方和议员在走访这些学校,了解到信息之后发现与他们一开始所掌握的信息有一些出入,所以对公告进行了修订。

  第三个方面,美方也对此次事件进行了重新的考量,因为在美国孔子学院在发展的很普遍,48个州有80多所孔子学院和差不多300多个中小学孔子课堂,所以如果是突然让一些相关的中文老师离境,或者让这些志愿者离境,受影响的不仅仅是这些老师和志愿者,对于正在众多的接受中文教育的美国公民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最后一个方面,美国国务院在17号发布指导意见的时候,当时就给自己留了一些维权的余地,当时我们注意到,这个指导意见上叫初步调查结果,所以我认为初步就可以理解成为不是最终的,也是在掌握一些情况和平衡之后有一定修改的。

  所以以上这四个方面是美国发生态度变化的主要原因。

  白岩松:

  好,感谢邹韵在美国给我们带来的消息,谢谢。

  其实我更愿意来接受这是一个失误,或者是一个技术性的错误,因为毕竟文化交流对于两国之间尤其中美这样的两个大国之间是非常重要的,在过去这几天,很多人为了更好使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地更好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一起来看。

  解说:

  国与国之间人文交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中美之间也不例外,从5月17号美方发布第一份公告后,中美双方的各个部门就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4日新

  解说:

  中国外交部的发言人洪磊24号表示,中方主管部门正就美方不向在美孔子学院教师续签签证一事与美方进行沟通,希望此事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不影响有关项目的正常开展。

  解说:

  事实上中国驻美使馆与美方就此事的沟通磋商,始终都在密集进行之中。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 新闻

  解说:

  中国驻美使馆教育处公参方茂田在与美方沟通磋商后对媒体表示,中方针对5月17号公告中存在含糊不清和不当之处,与美国国务院相关部门进行了密集交涉沟通,对美方新公告作出的澄清和解释表示满意。

  解说:

  而与此同时在美国国内针对公告在教育界引发的强烈反响,也促使美国国务院重新考虑在孔子学院上的做法。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23号美国国务院官员前往全球首所孔子学院所在地马里兰大学,与校方和孔子学院负责人进行了直接沟通,在其后的采访中校方表示,虽然他们不存在教师违反签证法规的问题,但将尽全力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

  马里兰大学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李。图恩:

  他们(国务院官员)与我们进行了沟通,这是个监管性的问题,他们会与孔子学院合作解决问题,我认为文化交流至关重要,加强两国的联系和理解。

  解说:

  如今,孔子学院事件似乎已尘埃落定,但在国家汉办主任孔子学院总部总干事许琳看来,其背后蕴含的J-1签证问题尚需中美双方从根本上加以解决。

  许琳:

  今后汉办会主动和美方有关部门协商,看怎么样能够做到既不影响汉语教学在美国的发展,又能够符合美国的法律和签证的规定。

  解说:

  那么引发这场孔子学院事件的导火索J-1签证,到底是什么样的签证呢?

  画面提示:

  2012年5月26日新闻

  解说:

  J-1签证是一个大的签证类别,其中包含学生短期访问学者、培训人员、教师、教授;研究学者部分专家、医师、少数国际访问者、少数政府访问者、夏令营顾问者等十几类,适用范围非常之广,堪称“万能签证”,也就因此容易引发混乱。

  解说:

  而目前中国国家汉办选派到美国从事汉语教学的中文教师主要有两类,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公派汉语教师持J-1和教授交流学者签证,在孔子学院所在大学任教没有问题,但有一部分是在当地中小学任教,按照美方之前的要求应持J-1教师签证,同样的志愿者中持J-1教授和交流学者签证在当地中小学任教也有问题,而修改后的最新公告已表示,美方将协助中方规范教师改换签证类别,解决这一问题。

  白岩松:

  其实针对孔子学院在美国遇到一股墙,现在当然是拆掉了,首先有一点,孔子学院在美国来兴建是应美方比如说大学,包括相关的机构来邀请建立的,其实从美国方面对于学汉语的要求是每天都在增长,我先举一个例子,先不说美国,在日本日本按理说得到汉语教学和这种帮助应该比美国更容易一点,但是日本的大学一个负责人曾经亲口对我说,说我们这里学生要学汉语的太多了,但现在老师不够,最后这个学校采用的什么方法,是抓阄谁抓中了才能够去学汉语。在美国奥巴马的女儿在学汉语,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现在在学汉语,包括拜登家也有孩子在学汉语,同时美国和中方未来这种文化交流当中,5年10万留学生美国人要到中国来学汉语,可见有的时候我们单方面会解读成,我们希望更多的美国人学汉语,不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当他跟另外一个国家交往的时候,拥有这个国家的语言方面的人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建国初期的很长一段,当我们陆续打开跟很多国家的外交的大门的时候,我们当时就匮乏很多国家我们的外语人才的严重不足,因此学人家的语言有的时候也是自身非常重要的一种需求。

  我们现在看一个图,这个是孔子学院在全世界的分布图,请注意这里说的孔子学院是包括课堂,因为课堂量是非常大的,在欧洲涉及到31个国家187所,非洲是19国26所,亚洲是31国112所,在美洲反而特别多,因为它包括了学院和课堂,美国孔子学院就81所,还有很多很多的课堂等等。看到这样的局面的时候我们知道,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孔子学院和课堂发展的速度是很快,现在到了新的结点如何更好的发展,量可以了吗,是不是到了做质的地步,我们的速度是不是要调成更好,好放在前面又好又快还是怎么样,接下来请教一位专家,北京大学的王岳川教授,多年对中国文化传播给予了大量时间的研究。

  王教授您好。

  北京大学教授 王岳川:

  你好。

  白岩松:

  首先一个问题,针对这次现在看来这个风波已经过去了,孔子学院在美国遇到了无形的墙,现在拆掉了。但是我们应该思索一些什么,在对于孔子学院发展来说?

  王岳川:

  我觉得在一种文化进入另外一种文化的过程当中,必然会出现接纳、排斥、整合、激荡的过程,全世界除了中国的孔子学院之外,在东亚有日语学习中心在海外有几百座,韩国的世宗学院在海外有几百所,欧洲的德国歌德学院在全世界也分布很广,为什么会对中国文化的出现这样的情况,跟过去的文化冷战的心理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当然我们自己的文化介入的时候也是要求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比如说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华大地,激荡、整合从汉唐两朝皆是如此,到了宋朝才三教相对比较和睦,所以中国文化向海外的输出或者交流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给我们的提示就是我们做的比较单一,这个单一主要在输出方式就是以孔子学院为主,还是在我们看来从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来组织翻译一些中国文化的“和为贵”的中国和谐精神的,中国强调是非战争的一种交流和睦相生的图书,这样的话向海外输出。我举一个例子,1985年日本向海外翻译出版的1000本图书,现在西方、欧洲和美国对日本文化的接纳相对来说心情比较平和,我把翻译图书这种用英文阅读的方式称为“文化预热”,通过预热之后我们的孔子学院不断教授中国的汉语和琴棋书画。

  第三条,琴、棋、书、画很重要,因为文化外交是魅力外交,一种文化一定要有魅力,一定文化一定要有听众,一定要出高山流水的对话,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模式,就是中国的电视、电影,尤其是网络电视要大量通过双语的方式传播中国文化,这样一来那么我们中国的文化孔子学院就不会像今天西方突然感觉到有一种不安,突然有一种心里面有一种忐忑,这样我相信多种输出方式更加平和,更加多元。

  白岩松:

  不妨解读成两部分,一个是由于它的需求可能对你的语言也产生更大的需求,因为经济的合作。另外一方面琴、棋、书、画包括电影、电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很自然接纳你这种的文化。

  王岳川:

  对。

  白岩松:

  好一会儿王教授,可能还会有问题向您咨询。

  接下来就要关注一下,不仅仅是孔子学院了,其实随着中国GDP已经融入世界整个这样的速度,文化的这种交流以及文化的走出去,其实是我们回避不掉的命题。

  解说:

  说中文、演唱中国歌曲,甚至完整背诵了长篇中国传统民谣《木兰辞》,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举行的孔子学院成立7周年庆祝会上,这些来自巴尔的摩国际学校的一年级小学生,令与会者赞叹不已。但这样的现象在美国的学校里已经并不稀奇。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教育参赞 方茂田:

  我们成立孔子学院其主要目的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重要平台,来促进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相互了解,传递中国文化。

  解说:

  2004年第一批孔子学院先后在美国、韩国和欧洲的几所大学兴办,此后孔子学院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在2006年平均每三天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就会诞生一所孔子学院或者孔子讲堂,也因此孔子学院被认为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

  去年美国当地时间1月17号晚上8点04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出现在美国最繁华的商业区纽约时报广场,6块巨形的电子显示屏同时播放,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该宣传片全长60秒,从17号开始一直播放到2月14号,一共播放8400次。这样的展示被有线电视新闻网解读为:这则宣传片代表中国外交手段的一种转变。

  美国民众:

  现在和以前相比可以从更多的渠道了解到有关中国的信息。

  解说:

  事实上,去年年初在纽约时报广场播放的宣传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去年3也中旬时报广场中心地段大屏幕上,又出现了大红色背景的“龙”字,并用中英文注明了中国“龙”所代表的精神。随后中国旅游和中国书法、砚台两个特色短片也相继播出,而除了国家媒体之外,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将广告搬上了时报广场的屏幕。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校长 周宁:

  我们现在有这种宣传渠道了,比如说我们可以做广告片在国外播,我们也可以在国外建立孔子学院,我们都采用了不同的手段,我觉得都是策略层面上的事情,每一种手段都有它可商榷的地方。

  解说:

  事实上从2003年盛况空前的“中法文化年”,到2006年“中俄文化年”,再从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到欧罗巴利亚艺术节,中国都是作为主宾国参加。有人评论说,如今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不办“中国文化年”,中华文化一下子被推到世界的聚光灯下。

  周宁:

  我们走出去的文化战略也有好几年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现在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我觉得首先应该反思的不是我们战略层面上的问题,而是策略层面上的问题,可能在策略上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细化、调整。

  解说:

  正好一个问题,还是要继续连线北京大学的王岳川教授,王教授这个问题得问您在文化走出去的时候,其实离不开商业途径,包括民间的管道,但是隐隐约约也会看到政府的推手,他们三者之间应该如何协调?

  王岳川:

  我觉得是政府出政策,然后商业出资金,要把学者、艺术家来做让西方喜闻乐见的双语用英文讲演交流,又能够用汉语给他们谈论中国文化的问题,那么他们走出去。而且我更加认为我们今天不可以用简单的思维,我给你什么东西,而是魅力外交,外交艺术化,魅力化,甚至人格化,让西方感觉到中国是可亲、可爱,甚至是中国有人格魅力的文化的输出更加好。

  白岩松:

  好非常感谢王岳川教授给我们的提示。

  这些年经常听到有很多人在说中国形象,中国形象要打造宣传中国的形象,但是谁能够告诉我们,我们有没有认真地研究,我们要打造什么样的形象,是那种可亲的,还是那种悠久历史的,还是怎么样,我觉得这爱的课题我们要思考。

  接下来我们谈另外一个话题,其实又与这个有关,任何两个国家之间其实文化的交流永远是一个连接的纽带,哪怕是在敌对,哪怕是在你冷战,哪怕是好久没见的时候刚刚开始搭起一个桥,中美之间今年就是一个重要的纪念的年份,当初是乒乓球打开了大门,但是73年的时候费城交响乐团来中国了,也是非常重要,我们回顾这样一个时刻。

  解说:

  2012年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本周国家大剧院2012NCPA费城交响乐团音乐周即将上演。在众多世界顶尖交响乐团中,还没有谁能像美国费城交响乐团一样,与中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深厚友谊。对于那场音乐会它根植在许多中国人的脑海里。1973年劳动人民文化宫,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历史性首次访华。“我可以感觉到投向舞台的目光既陌生又无比炽热,观众席上有1000多双眼睛,却感觉像是出自同一个人的目光。”《纽约时报》专栏记者哈罗德。勋伯格报道。

  白岩松:

  尼克松是刚刚来,然后一年之后费城交响乐团在奥曼迪带领下就来到中国,刚才这个《命运交响曲》就是奥曼迪和中国的中央交响乐团进行排练的时候的声音。总会给我们一种启示,任何一个国家不管你会遇到前进中顺利的时候,两个人关系很好,蜜月期。或者是不好的时候,但是文化交流的纽带永远不应该断,因此这次我们很高兴看到美方进行一次纠错,孔子学院可以更好地在美国发展。但是对于我们也要思考,在文化交流的过程当中如何润物细无声,如何用用别人喜闻乐见,在别人需求的情况下双方一拍即合,同时这个问题我们也要思考,我们打造中国形象,应该所有的人都去思考这样一个命题,我们要打造一个中国什么样的形象给这个世界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