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唐卡》: 那个艺术,那个信仰,那个生命……

《唐卡》: 那个艺术,那个信仰,那个生命……

□ 特约撰稿 胡谱忠
中国民族报 2012年5月11日


《唐卡》海报

  作为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季民族电影展的开幕电影,《唐卡》在放映后受到了普遍好评。这部由蒙古族导演哈斯朝鲁执导,由中央新闻外宣办、西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5家单位联合摄制的影片,除了展示雪域高原辽阔壮美的自然风光外,更将视野投入到藏族人的宝贵文化遗产唐卡上。在唐卡上,藏族人的艺术和信仰、生命与传承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故事梗概

  画了一辈子唐卡的大师顿珠,在自己临近失明时,开始寻找唐卡事业的传承人。本来他曾对画家儿子巴桑寄予厚望,巴桑却醉心于用西洋画法来画唐卡,这令大师不能接受。按照古老的习俗,顿珠终于从茫茫草原上找来一位有着艺术禀赋的青年——嘎嘎,但嘎嘎却没有手臂,而且他起初并不喜欢画唐卡——一种要先在格子里开始的绘画。即将失明的大师,渴望创新的儿子,没有手臂的少年,还有一位失去了笑容的神秘姑娘,他们的命运,因唐卡而紧密相连。

  看点一 对古老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注

  《唐卡》是蒙古族青年导演哈斯朝鲁新近创作的一部藏族题材电影。大约10年前,哈斯朝鲁曾经到西藏拍摄了电影《心跳墨脱》,从而与西藏结下不解之缘。

  《唐卡》这部电影延续了哈斯朝鲁在他的代表作《长调》里关注过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题。故事在老画师寻找唐卡传承之道的过程中,展现了守旧与革新两类截然不同的传承方式,表达了创作者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关切与希望。与《长调》相比, 《唐卡》呈现出更多的乐观色彩和希望之光。

  看点二 藏族演员藏语演绎藏族文化

  《唐卡》是一部全部由藏族演员出演的“藏语电影”,以藏族文化艺术的代表唐卡为素材,展现了博大精深的藏族唐卡艺术与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唐卡艺术制作过程、师徒传授过程的精妙刻画,更是让人大开眼界。

  除了西藏特有的雄奇景色和传统民俗,影片还从侧面展现了发展中的当代西藏社会图景。影片的画面与音乐都寄寓了创作者对西藏文化的深挚情感。


    对话


  导演哈斯朝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心灵的力量

  问:拍摄唐卡故事,您从一开始就想着去西藏吗?说起唐卡,比较出名的不是青海热贡唐卡吗?

  哈斯朝鲁:热贡唐卡出名很早,现在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纯粹了,好多想要坚持传承的人,还是要到西藏。有些唐卡制作已经成为工业化流程了,上百人坐在那儿,分工协作,一幅唐卡十来天就出来了,完全走向市场,这就失去了它的价值。有些很失望的僧人就到拉萨画唐卡,但是拉萨其实也在向市场化的方向变化。

  问:从编剧的角度来说,影片其实也用了一些带有商业性的故事原型,比如“缺陷天才”,片子的主角是个无臂青年。这种“缺陷天才”是不是也体现了创作者的一种潜意识,即民族传统文化难以为继?看到很多民族题材的电影,喜欢把故事落在小孩、老人、智障人士等人物形象上,以此象征传统文化的弱势地位。

  哈斯朝鲁:我没有考虑那么深入。当时剧本里设计的主人公是一个肢体残疾的8岁小孩,他是没有手的。考虑到可能很难找到这样的演员,一直很头疼。编剧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有这么一个人,在拉萨画唐卡很有名,还在拉萨周边的寺庙里做佛雕。这样才考虑要不要用真人扮演。

  我跟编剧说过,不要让别人以为我们猎奇。但这部片子里确实有和《长调》一脉相承的文化忧思。我担忧的不是唐卡会消失,而是它将来市场化了以后,失去自己本身的价值,最后变成印刷品。

  问:一般人以为残疾人不可能去做唐卡传承人,但是艺术和文化并不是只靠工具、技法等,还要靠心。主人公的形象寄寓了人们对西藏作为“心灵家园”的向往,实际上也寄托了我们对西藏传统文化发展下去的美好愿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主人公的形象和主题还是贴切的。

  哈斯朝鲁:电影里面其实有一句话,最初是唐卡大师的朋友对大师说的:“你找这个传承人不一定要用眼睛吧。”还有就是,最后两人一起喝茶的时候,又谈到了一次主题,说“画唐卡不一定要用手吧”。做任何事,都要用心,内心的力量是最强大的。片中的那个少年一无所有,没什么学历,连双手也没有,却可以成为唐卡艺术的传承人。其实,我们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正需要心灵的力量。

  问:有没有人因为你不是藏族导演,因而对你拍藏族题材的电影表示过异议?

  哈斯朝鲁:没有,我拍这个题材没有任何人表示异议。我觉得我理解的藏族文化不比藏族导演理解得差。作为一名蒙古族导演,我觉得蒙、藏两个民族有文化上相似的东西,比如民族性格、饮食习惯,再加上上千年的交融,在这方面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大得能引起话题的事儿。我觉得如有机会,我还完全可以拍其他民族题材的电影。我特别害怕别人给我贴标签,不论这个标签是关于民族的,还是关于电影类型的。所以,现在我也想向商业片方向发展一下,我不想把自己定义成“获奖导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