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非遗在城市化冲击下日渐式微 传承人:不可遗忘过去

非遗在城市化冲击下日渐式微 传承人:不可遗忘过去

  光明网  2012-03-09 15:17:58 来源:广西日报

  彩调、桂剧、壮锦、绣球、侗族大歌……

  曾经光彩夺目的美丽、智慧与欢乐,在延续数百乃至上千年后,如今已成遗产,在现代社会耀眼夺目的霓虹光彩下渐渐褪色。

  当追求时尚正在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当物质遗产正在成为不少人心目中分量最重的遗产,那些以非物质形态留存至今的艺术、工艺和习俗,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冲击下,正日渐式微……

  然而,有一群人,仍在寂寞中坚守,从未放弃。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传承”!

  传承人始终坚信:社会的发展,不可遗忘过去;文化的繁荣,应当兼收并蓄。

  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们充满敬意地看到,在广西240名国家、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女性传承人达76人。她们,堪称传承人中的巾帼英雄!

  女人如水。水的清丽,水的韧性,是这一群女性传承人共有的特点。

  正因为有这样一群如水的女子,她们所继承所传承的特有的民族艺术、民族审美习惯、民族生活生产方式,便也具有了十足的韧性

  虽然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它们仍然活着!依托于充满活力的传承人而活着!传承人的生命力有多顽强,它们的生命力就有多顽强。

  让我们更多地把关注目光投向她们吧!因为她们代表着美,代表着智慧。她们脑海里储存着的,是艺术永不枯竭的源泉……

  A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彩调)传承人傅锦华

  从小会“偷戏” 四进中南海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一晃50年过去了,“刘三姐”的歌声仍然回荡在人们的耳旁……悠扬婉转的山歌,让我们认识了电影《刘三姐》的幕后百灵鸟有“第一代刘三姐”之称的傅锦华。

  年幼的傅锦华,最喜欢跟随长辈上街唱戏。一次,县文工团准备演一出新戏,她所在的常胜街业余剧团求戏心切,就派小锦华去“偷戏”。小锦华悄悄到县文工团排练场地躲起来,通过一个猫眼大的洞偷看,记下了戏里的一招一式。结果,没等县文工团到常胜街演出,街上的居民就提前看到了这出“偷来”的戏《放春牛》。此举让县文工团着实吓了一跳!

  从此,傅锦华与彩调结下不解之缘。1960年,她主演的彩调歌舞剧《刘三姐》四进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毛主席看到精彩处高兴得挥掌拍腿。

  如今,以傅锦华为代表的老一辈彩调艺术家已年逾古稀。他们所眷恋的彩调艺术,少了当年似火的激情,多了一滴雨露的滋润,在八桂大地散发着淡淡的泥土芬芳……

  B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传承人覃奶号

  走过山山水水 唱过祖祖辈辈

  侗族大歌,在侗语里叫“嘎老”,意为“从古流传下来的大歌”,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被列入世界“非遗”名录。在广西与贵州交界处,当地人对侗族大歌有“人不唱歌人会老,不耕不耘荒了田”之说。在这样的环境里,走出了一位侗族歌师覃奶号。

  上世纪50年代,自幼喜爱唱歌的覃奶号顺着狭长青绿的都柳江,走过山山水水,寻访一位又一位歌手,完整掌握了当地侗族大歌的原生态唱法,唱出了“歌师”的称号。

  覃奶号如今最爱干的大事,便是向弟子传教侗族大歌。“嗯咧”没有指挥,没有伴奏;似虫鸣鸟叫,若小河流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位瘦弱的老者,传教一代又一代。在她的辅导下,当地小学的少儿班童声合唱的侗族大歌已声名远扬……

  C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剧)传承人秦彩霞

  不经历风雨 怎能见彩虹

  2011年秋天,中国桂剧艺术论坛上,一位年近耄耋的老人,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让在场50多位学者动容。她说:“我11岁开始学桂剧,从艺67年,就认准一个理:桂剧要让观众喜欢,靠的是我们演员的真功夫!唱要唱得像样,打要打得出功。没有好东西,再怎么想办法也挡不住衰落。”说这话的,就是广西有名的“桂剧皇后”秦彩霞。

  秦彩霞曾唱着桂剧走过大江南北,从长江边到鸭绿江边,经历过风风雨雨,对桂剧有着深厚感情。“说桂剧没有观众,我不相信!”在她眼里,桂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演员刻苦锻炼技艺。她认准了一个理:“一个剧种能不能红火,讲来讲去还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她语重心长地寄语后辈:“功不练不行!以前我们大年初一早上起来,也要先练了功,才去给长辈拜年。那年我怀着身孕,一天演3场《一幅壮锦》。可是现在的年轻人,没有几个功夫过硬……打铁还要本身硬,年轻演员一定要勤学苦练。活儿做漂亮了,观众才爱看!”

  D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剧)传承人张琴音

  琴音瑟瑟 孜孜以求

  在广西壮剧团的排练大厅里,时常能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年近古稀的民间艺人,常到这里给后辈传授技艺。她便是南路壮剧唯一健在的创建人张琴音。

  1954年,一出体现壮族人民聪明才智的《宝葫芦》开演:贾员外为占焦大之妻,设计诬陷焦大弄死自己“宝猫”,要求以妻抵偿。焦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设“宝葫芦”之计,弄碎自家葫芦,逼使贾员外以“宝葫芦”抵消“宝猫”。该剧主演就是张琴音。1955年,《宝葫芦》赴京参加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观摩演出,获得优秀节目奖,确立了壮剧在中国少数民族剧坛上的地位。

  时过境迁,壮剧面临时代的挑战,原有的大部分业余壮剧团也自然消失。以张琴音为主的一些老艺人,怀着对壮剧的热爱,仍孜孜不倦给年轻人亲传技艺,培训内容包括戏曲基本功、壮剧唱腔、壮剧小戏等。他们用自身的余热,温暖壮剧前行……

  E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邕剧)传承人洪琪

  最后“杨八姐” 催得“梅花”开

  邕剧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时,曾见证邕剧几十年兴衰沉浮的传承人洪琪,禁不住写下一首白话小诗:“岭南流芳独奇葩,稀有邕剧只一家。数百年来家乡戏,北腔古韵唱风华。几经风雨坎坷路,喜又开枝发新芽。”

  此时,邕剧的老艺人已所剩无几,少数依然健在的也已离开舞台多年,邕剧的传承之路困难重重。尽管如此,洪琪等邕剧老艺人还是毅然迎难而上,一面加紧整理邕剧传统剧目和创编新剧,一面积极传承技艺、培养新人。

  因主演《杨八姐搬兵》得到“最后一名杨八姐”称号的洪琪,曾多次举办“邕剧学习班”,带出第1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梁素梅等接班人。她感慨:我老了,不趁着这两三年传承点东西,真有点罪人的感觉了!我希望更多的学生来学,希望他们想学、爱学,把邕剧的精髓传承下去!

  F “中华巧女”黄肖琴

  “想”出来的绣球 “卖”出去的文化

  当自治区“非遗”传承人、“绣球王”朱祖线的背影悄然离去,在同一条旧州老街上,人们欣慰地看到一双巧手带来不一样的“飞针走线”。

  黄肖琴,这位出生于一个民间手工艺家庭的妇女,采用传统“堆绣”这一古老的刺绣工艺,创作出“堆绣绣球”,使绣球更为立体。她把传统12瓣绣球,创新为30瓣,让绣球更显圆润饱满。过去的绣球多用棉布制作,容易褪色。她琢磨后以绸缎来做,使绣球色泽光鲜持久。她甚至做出了融合西方味的绣球,推出带有圣诞图案、抽象宗教图案的品种。

  由此,“中华巧女”、“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美誉随之而来,她带上一批徒弟通过制作、销售绣球过上好日子。在黄肖琴看来,绣球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和收藏价值,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特别是壮族文化形象的发扬光大。除了创新制作绣球,还要专业批量生产,让这一文化符号传播得更远。

  G 壮锦编织能手谭湘光

  织世界巨锦 创自身品牌

  作为全国四大名锦中唯一的少数民族织锦壮锦,是壮族人民精彩的文化创造。

  2010年,一幅长6.6米、宽3.68米的巨幅壮锦,作为广西人民的珍贵礼物亮相于上海世博会。这幅世界最大壮锦,融合了壮乡特色元素,传递出广西人民期望世界平安吉祥的美好寓意。

  巨锦出自宾阳人谭湘光带领的织女们之手,她是目前广西手工壮锦织造工艺的传承人,从事手工织锦39年,培养了30多名手工编织艺人。据谭湘光回忆,由于巨锦织造工艺复杂,且壮锦要求没有接缝,要求6个织女以相同的速度进行手工挑花。编织中,只要有一个人出错,其他人都必须一起返工。而且,酷暑天气对她们也是一个很大挑战,每人每天要在没有空调的厂房里工作8小时。96天夜以继日地赶工,最后终于提前完工,让最精彩的广西民族艺术在世博会上精彩亮相!

  如今,走过一千多年岁月的壮锦,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傅锦华,苗族,1939年生,广西融安人,国家一级演员。主攻花旦表演和彩调演唱,是建国后广西第一代彩调传承人。为彩调电影故事片《刘三姐》主配唱,荣获“当代中国电影歌曲优秀演唱奖”,主演过《刘三姐》《龙女与汉鹏》《王三打鸟》《李双双》等50多个彩调剧目。

  覃奶号,侗族,1945年生,广西三江人。系祖传侗族大歌第二代传人。1956年至今,在务农之余学习和传教侗族大歌。1986年被授予“歌师”称号。现指导三江侗族自治县高安小学银铃少儿班练习侗族大歌童声唱。

  秦彩霞,1933年生,桂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代表作有《白毛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等。1990年为培养桂剧新人,改编辅导的桂剧《哑背疯》获全国第二届戏剧节优秀演出奖。传承教学剧目有《春娥教子》《白蛇传》《秦香莲》等。

  张琴音,壮族,1933年生,国家二级演员。擅长南路壮剧的传统唱腔及文戏的表演。代表作有《王贵与李香香》《赤叶河》等。先后培养出林佩燕、张永兰、何一文等一批知名壮剧演员。

  洪琪,汉族,1944年生,广西南宁人。主演过邕剧《杨八姐搬兵》《春草闯堂》等剧目,参与编剧的小邕剧《歪打正着》获中国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奖及观众最喜爱节目奖。曾多次举办“邕剧学习班”,带出梁素梅、姚艳等一批知名邕剧接班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