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秋节杂谈:观点汇集贴

中秋节杂谈:观点汇集贴

  民俗专家:中秋放假有利于文化习俗传承

  来源:东北网 2011年09月08日 10:39

  “虽然盼望了好些日子,但过完中秋节却又觉得没啥可回味的。”媒体发表《受访市民期望中秋能放假》的报道后,26日,不少市民在吃过“团圆饭”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都觉得中秋节的节味越来越淡。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民俗专家郭崇林,他说,形成于中华民族的中秋、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如今反不如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过得有滋味儿,人们从历史文化传统到民俗生活习惯,多方面多环节都存在缺位,我们的确需要一个法定休息日来做点什么了。

  孩子:盼望一顿美餐

  10岁的亮亮很高兴,中秋节他就读的小学只有半天课。亮亮放学后很快便写完了作业,其后由爷爷领着他到浴池洗了个澡,然后就和堂弟在家里玩耍了。晚上,亮亮一家三口和叔叔一家三口,陪爷爷奶奶吃了一顿“团圆饭”。亮亮中秋节并没有吃月饼,也没有赏月,甚至讲不出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哪些民俗传统,当记者问亮亮中秋节好在哪里时,他想也不想地说:“可以休息,可以和弟弟玩,还可以吃上一顿美餐。”

  很多孩子都是和亮亮一样过中秋节的,他们基本不知道中秋节该干什么。黑龙江大学的一位年轻教师曾试图领女儿外出看月亮,讲一讲关于月亮的典故,可孩子却在电脑前坐到了22时,她也因为关注央视文艺晚会而没强求。“也许再过个百八十年,这个节也就仅仅是个放松的日子了。”

  青年:传统节日“洋着过”

  刚从海南度完蜜月的小曹,中秋之夜领着自己的新媳妇,请老爸老妈在西餐厅吃了一顿。饭后老爸老妈回家了,小两口则从中央大街逛到了江边,玩玩乐乐地看风景看到了半夜才回家。小曹说月饼、葡萄没有西餐好吃,节前家里就放了一堆,葡萄烂了、扔了,老爸老妈吃不了多少,估计月饼也保存不了多久。“我们很多同事都是这么过的,太守旧的过法大家都感觉没啥意思。”虽然受过高等教育,小曹对中秋节的传统由来也说不明白。

  记者询问了17个年轻家庭,其中与父母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有10个,一家三口过的有5个,还有两个没有孩子的家庭,夫妻还是分别与朋友在饭店过的,都喝了不少的酒。这些年轻家庭有的吃了月饼,有的吃了葡萄,但没有一个专程搞“赏月”活动。

  老年:走过场让人伤感

  一位退休教授告诉记者,他在一所民办院校教课,中秋节当晚校方也给他安排了课程。他17时30分许离开家时,三个儿女和孙子孙女还都没有赶回来,老伴也正在忙活着做饭炒菜,桌子上已摆满了月饼和葡萄。20时30分,老教授讲完课回到家,看到餐桌上已是杯盘狼藉,孩子们都已经走了,他也就了无兴趣地吃了块无人问津的月饼算过中秋。“我真的很伤感,退休之后感触尤其深,这样的节日过得算什么呢。”

  记者采访了这位教授的一个儿子,他无奈地说:“我们也都想好好陪陪老人,给他们买菜做饭,陪他们赏月品茶,可第二天要上班,孩子也要上学,那份闲情逸致怎么落实呢。”这种心态困扰着不少人,每天与时间赛跑式的生活与工作,已经让他们没有了过节的情趣。

  专家:和谐包括传统的留存

  我省著名民俗专家郭崇林说,我们已经把很多具有厚重文化底蕴的传统和民俗都“丢掉”了,这不仅仅是客观原因影响的问题,也是传统文化氛围不强、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盲目接受舶来文化导致的后果。郭崇林教授曾经在日本进行过民俗研究,他说日本的很多传统节日都是由中国唐代传统节日演化过去的,只不过由农历改成了公历,“他们过中秋一类的节日,传统文化氛围特别浓郁,远远超过了西方传入的洋节,日本接受西方文化最多,对传统保护却又是最好。韩国在这方面做得也非常好。”

  郭崇林教授支持把中秋节等民俗节日确定为法定假日的主张,他说现代化进程与传统民俗的传承并不矛盾,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历史文化的延续应是和谐的,这才能保存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我们国家对此已经越来越重视。成为法定假日,老百姓将会有从身心到实质感受传统的空间,丰富的活动也会让他们有参与的感受,从而唤醒对传统文化的记忆。

TOP

中国千年中秋文化在挑战中传承家国情怀

  人民网 2011年09月11日 11:53    刘巍巍 孙彬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9月11日电(记者刘巍巍 孙彬)“中秋的夜晚,老人指着天上的月亮讲‘兔儿爷’,讲月中的嫦娥,引得孩子们睁大眼睛盼着奇迹出现,想看看‘兔儿爷’长什么样。”中秋来临之际,在位于苏、皖、浙三省交界处的天目湖畔,两位年届七旬的老人沐浴在温泉水中回忆几十年前的中秋往事。

  这对老夫妇告诉记者,他们是江苏无锡人,这个中秋节在外地的儿女们因工作加班无法回家,于是几个孩子提前为他们报了一个温泉旅游团,让二老在健康之旅中享受节日的快乐。

  无锡老两口的过节方式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随着现代化的持续推进,传统的家庭结构和过节方式逐渐被打破,中国民众在传承古老民俗的同时,通过更多的现代生活元素诠释中秋文化的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寄托中华民族对美满的憧憬和对团圆的祝福。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早在唐朝时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中秋节的起源与古人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与中秋相关的神话故事在中国民间广泛流传,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秋节作为民族节庆活动能穿越千年而兴盛不衰,因其以家庭为主体、以国家为载体,象征合家团圆,举国同庆,是一个融个人情怀与家国意识于一体的节日。

  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中秋节在增强中华传统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不断显现。从2007年开始,中国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让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享受亲人和朋友的相聚。

  “每逢中秋,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和家人在庭院里支一张桌子,上面摆上月饼、水果,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等月亮出来以后,才能吃月饼,邻里间还会互送一些水果。”苏州市民李晶说,“中秋团圆文化特有的家国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不能让它在我们这代人手中丢掉。”

  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急促,异地亲人的团聚变成了一件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奢侈享受,传统中秋佳节的“合家团圆”寓意遭到严峻的现实挑战。

  “中秋3天假期太短了,回去一趟时间都花在路上了。”中秋节自古讲究月圆人团圆,可对于老家在东北的韩丽来说,这已经是第7个独自在杭州度过的中秋节了。每当杭州的大街小巷悬挂起庆祝中秋的各种布景装饰时,韩丽更觉孤单。她告诉记者,中秋节对她来说是个可以短暂休整的小假期,然后就得迎接更紧张的竞争与压力。“这就是生活,”韩丽笑道,“生活总有许多无奈。”

  中秋前夕,某网站做了一项调查:“中秋大家回家过吗?”被访网民中表示“回去,跟家人一起吃月饼”的仅占20%,回答“不回去”的网民数量是其2倍,这些网民大多在距家遥远的陌生城市打拼,即使是最让人萌生思乡之情的中秋,他们也不得不选择“千里共婵娟”。

  纵使时空的阻隔为异乡客的中秋蒙上了些许伤感色彩,但更多的民众则在对中秋文化和历史习俗的传播推广中做了很多大胆的尝试。

  通过信息化手段了解中秋文化、感受传统氛围已成为众多年轻人的“新民俗”。记者在互联网上看到,有的网民自发在微博上对中秋节的风俗进行知识普及,有的网民分享自己制作月饼的过程,还有的网民在博客上倡议,中秋节当天关闭公共灯光,“哪怕只有一个小时,为市民营造赏月的好氛围”,并希望“当天家长关掉电视,陪孩子过一个充满月光的中秋节”。

  今年上半年,韩丽用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买了一台配备摄像头的电脑,这次过中秋就派上了用场,“与家人望着同一轮圆月,从摄像头中团圆,聊天、问候、祝福,不也是现代社会的非典型浪漫嘛。”

  在韩丽等人通过种种方式与家人共享中秋团圆的同时,一些人却在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中把对“家”的认识不断升华。记者中秋假期在苏州、常州等地的爱心献血点看到,不少夫妻、情侣、同事等结伴参加无偿献血,成为这个中秋节中充满爱心的时尚过节新方式。

  在苏州古城区的一家爱心献血屋,不愿透露具体名字的湖北籍沈先生一大早便在妻子陪伴下献血400毫升。他说,选在中秋节献血,就是希望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不能与老家的亲人团聚,就通过献血为祖国大家庭做点事”。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认为,“中秋节以独特生动的民俗形式和丰富多彩的节庆图式,传导和承载了一种家国意识和人文精神,在现代化实践中不断发掘更具时代感和生命力的中秋节庆方式,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

TOP

民俗学家:让中秋节永传中国情

  人民网 2011年09月11日 18:34    常亦殊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长春9月11日电(记者常亦殊)9月12日是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民俗学家表示,作为中国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蕴藏着中国人朴素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正是中秋节能传承至今的根本所在。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曹保明介绍,中秋节又名“团圆节”,由于中秋节恰逢秋收季节,所以,在古代,中秋节这天要全家团聚,共同庆祝。在圆月下,人们举行祭月、拜月、赏月、娱月等活动,以祈求上天保佑来年的风调雨顺,家业兴旺。“这些习俗虽然最初源于先民对月亮的崇拜,却承载着千百年来中国人对亲情的重视,对幸福生活的无限追求。所谓‘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这是人们过中秋节最期盼的。”曹保明说。

  曹保明认为,如今,中秋节已成为国家法定假日,这为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回归提供了良好载体,然而,中秋节却依然少些传统味,依然存在有形式缺内容的问题,让过节成了过场。他说:“中秋节不能是个单纯的假期,或是商家的‘促销节’、‘月饼节’,还应多举办中秋节传统习俗活动,多弘扬中秋节的亲情内涵,让中秋节永传中国情。”

TOP

民俗专家呼吁:别把中秋节过成“月饼节”

2011-09-11 19:13:54  来源:胶东在线

  胶东在线消息(广播记者 王守伟)“中秋团圆”,看似简单的四个字,却包含着中国人深厚的传统文化与历史情怀。民俗专家呼吁,人们要真正去了解中秋节的丰富文化内涵,不能把中秋节简单过成了“月饼节”。

  虽然人们如今依然会热闹地度过中秋,却对中秋的历史越来越模糊,对中秋节习俗的记忆,也只剩下了一些零碎的“符号”。市民张先生,“过中秋就是全家团圆吃月饼,其他特别的习俗,我就不清楚了。”

  烟台毓璜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正中谈到中秋节的来源时说,中秋节和月饼出现的时间并不是统一的,“八月十五的纪念和庆贺始于周朝,这在《礼记》上可以查到。作为月饼是始于元末,这是农民起义传递信息的一种方法,挨家挨户采取送月饼的方式,你送给我我送给你,但是月饼里边夹着纸条,里边写着“杀”。当元朝推翻以后,这种送月饼的形式一直延续下来。”

  刘正中认为,中秋节的文化底蕴需要宣传和推广,应该更多地突出节日本身所包含的“团结、团圆、丰收”等含意。“八月十五,如果说简单的送点礼品,你给我几个月饼,你给我一瓶酒,这样的看法就把他低俗了,其实正是一个人们加深交往、增进友谊,相互交流的平台。”

TOP

“兔子”是中秋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

人民网 2011年09月11日 15:58    吴书光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济南9月11日电(记者吴书光)中秋时节,月宫嫦娥、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深入人心,但很多人并不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除了赏月、吃月饼外,早前一些地区家家都有供奉“兔子”的习俗。

山东大学民俗专家李万鹏教授说,兔子是中秋节的标志之一。以前,老济南人八月十五时兴用青豆供奉“兔子王”,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一习俗渐不为人知。“中秋节供奉完‘兔子王’之后,一般就赏给孩子当玩具了。”他说。

据介绍,清代时将月中玉兔称为“兔子王爷”,后来在北京逐渐演变为“兔儿爷”,在济南则被称作“兔子王”。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兔儿爷”多为骑虎或其他走兽,济南的一些“兔子王”额头上有个蓝色的“泉”字,形象略有不同,但实际上意义并无多大区别,均为中秋时节的标志。

之所以供奉“兔子王”,民间有不同说法。李万鹏说,“玉兔捣药”表现了兔子为百姓祛病消灾的故事,这应该是民间中秋拜兔的原因。

TOP

中秋时节话中秋:中秋节在唐时即正式成为节日

2011年09月10日 14:11    周润健、蔡玉高    来源:新华网

(中秋时节话中秋)中秋节在唐时即正式成为节日

新华网天津9月10日电(记者 周润健、蔡玉高)9月12日迎来传统佳节中秋节。民俗专家介绍,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早在唐时就正式成为节日,是中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

2008年,中秋节与清明节、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古代人们看来,月亮是仅次于太阳的神灵,一直是人们重要的崇拜对象。《周礼》一书中,就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的记载。魏晋时期,有记载说:“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可见,这时人们已在中秋时节有了一些民俗活动。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王来华表示,传统历法中,将每一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仲秋”处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时段,所以,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任何时候的满月更圆更亮,因此,中秋又有“月节”“月夕”“八月半”“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等与月有关的名称。此夜,人们仰望圆月,渴望与家人团圆,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中秋节的传说也非常丰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这也使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更加丰厚。”

作为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民间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身在异地的游子们都纷纷回家与家人团圆,共庆中秋佳节。在唐代,中秋节期间主要是赏月、玩月。北宋时期,则以祭拜月亮为主。南宋时期,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后来许多地方又形成烧斗香、树中秋、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习俗。

民俗专家表示,中秋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欢庆活动,尽管形式不同,风俗各异,但都寄托了人们期盼团圆幸福,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TOP

民俗专家:中秋节的原始基础是源于中国先民对月亮的崇拜

2011年09月01日 10:17    白林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9月1日专电(记者白林)9月12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民俗专家认为,中秋节的原始基础是源于中国先民对月亮的崇拜。

关于中秋节的起源,民间流传极广的是嫦娥偷吃了从王母娘娘那里要来的不死之药,于农历八月十五之夜飞上天去,在月筑室为宫,遂为月宫之神;其夫后羿年年的八月十五夜,望月设供,祈望妻子返回人间与自己和儿女团聚,由此衍生后世民间祭月祈团圆的文化习俗。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赋予了月亮很多美丽的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胜景。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表示,中秋节的原始基础是源于先民对月亮的崇拜,与太阳崇拜一样,属于一种自然崇拜,反映了古时人们对天地的敬畏。

古代帝王祭月、拜月的活动和民间是相通的,这时五谷即将丰登,果子已经成熟,农民们为了庆祝自己一年辛苦劳动而得来的成就,准备些瓜果、糖饼之类,在中秋之夜祭拜月神和土地神,随后成了民间的传统活动。据了解,周朝时,对月亮的朝拜仪式开始岁时化;到唐宋时,中秋节已受到普遍的重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古代人们在赏月的同时创作出许多千古流传的佳篇,寄托了他们悲欢离合之情。

袁学骏表示,现代人们不宜仅通过吃送月饼来庆祝节日,更需回归节日的本身。亲人、朋友团聚在一起祭月、赏月,吟诗作赋,还可以一起爬山、钓鱼等,在紧张忙碌的工作生活中,不失为一种促进沟通交流的润滑剂。

TOP

和民俗专家刘绍本一起聊中秋 话团圆

人民网 2011年09月07日 21:28    李佳 张欣    来源:长城网

长城网9月7日讯(李佳 张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管是苏轼的词还是王菲的歌,都表达了月满时节人们的心境。在今年的中秋节到来之际,长城网《面对面》邀请到了著名文化学者、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顾问刘绍本做客访谈,与网友们一起聊聊中秋,谈谈传统文化。

八月十五 中秋佳节别名多

中秋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随着国家的发展,传统节日也越来越受到重视,2006年,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就已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秋节又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然而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人并非有深入的了解,当我们左手一杯清茶,右手一块儿月饼的时候,有多少人曾思考过这月饼的讲究和中秋的来历呢?

据刘绍本介绍,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恰值三秋之半,该节日按时令得名为“中秋节”,或称“仲秋节”、“八月节”。“举头望去,银汉高悬,月轮光满。多少年来人们都有饮宴赏月、制作月饼的习俗,按祭思说中秋又得名为‘追月节’、‘拜月节’,或直称为‘月节’”,刘绍本说。除此之外,又因为此时是家人团聚和果实收获的日子,中秋节更被追求和企盼和谐、圆满的国人视为“团圆节”和“丰收节”。

嫦娥奔月 美丽神话流传至今

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祭祀日月的礼俗,成为祈祷天下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的祭祀活动。这样的祭月、拜月活动因袭相传,到了北宋太宗年间,正式把八月十五定为中秋节,形成了普遍的民俗节日。在当时,中秋夜已成不眠之夜,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我们国家长期流传着与中秋节相关的神话传说,其中以“嫦娥奔月”流传最广。这一神话的版本很多,各地传诵的细节也有差异,唯宋朝《三余帖》记载的故事最为周全和美丽:后羿之妻嫦娥为使得丈夫在昆仑山求得的“不死药”不落入奸佞小人之手,而吞服仙药飘至月宫。后羿搓手顿足、仰天叹息,于是在庭院里设下供案,摆上瓜果食品,对月遥念嫦娥。乡里四邻也纷纷仿效,以后年年如此,遂即形成并确定为中秋之节。至于“吴刚月中伐桂”和“玉兔捣药”的传说,也都与“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紧密相连,构成了完整的月界景致。

饼如圆月 中秋月饼堪称美食

中秋的节令食品当属月饼了,在民间月饼又被称为“团圆饼”。中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除了供奉天际,人们为了增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也互相馈赠礼物,月饼便成了大家相互交流、联系情感的吉祥食品。

月饼个头儿有大有小,但是上面均刻有月宫、蟾蜍、玉兔等图案和古朴的纹理花边。由于月饼的内馅、形制以及加工方法各地均有不同,所以也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北方人所熟悉的京式月饼,与南方传过来的广式月饼、苏式月饼和甬式月饼,在燕赵乡野均能受到欢迎。”在刘教授看来,如此富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节令美食,如今却被人们过分包装,使得“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的月饼差了味儿,这样的行为自然该遭到人们的拒绝。

诗意中秋 古人咏月言情

人们熟知的歌“月亮代表我的心”,把对爱人的情思寄托于月;人们熟诵的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对家乡的依恋寄托于月。“银辉洒地,秀丽良宵,古人写出数不清的诵月诗篇”,刘教授细数着那些描写中秋明月的诗歌,很多诗篇不但描述了古人中秋赏月的情景,更表达了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很多诗篇已达到了哲理的高度。说着,他又情不自禁的读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将网友们带入了古人赏月吟诗的情境中去。

当记者问及我们是否应该将古人赏月过中秋的习俗放在当今的时候,刘绍本笑着说道:“在中秋咏月的时候,学着京剧《武家坡》薛平贵的那段西皮倒板,来它一嗓子‘八月十五月光明——呐啊’,虽显沧桑,也真是蛮有情味儿的呢!”

TOP

“E中秋”的滋味:网络安抚虽热闹,思乡情切犹缠绵

2011年09月11日 16:1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9月11日电  题:(中国网事·中秋节)“E中秋”的滋味:网络安抚虽热闹,思乡情切犹缠绵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罗争光、黄安琪、张梦洁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到中秋佳节,在竞争激烈、节奏飞快的今天,许多人,尤其是一些在家乡之外打拼的年轻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家与父母团聚,只能在不同的地方,仰望同一轮明月。

很多网友过起了通过网络记录幸福、寄托祝福的“E中秋”节日。网络论坛和微博上,不少网友通过各种形式互诉“想家的心情”。但他们依然在喟叹:相聚的幸福用网络无法替代,期盼着有更多机会“回到家乡”。

“E中秋”流行,网友互诉“想家的心情”

中秋小长假开启,“中秋节”迅速成为新浪微博话题榜的热门词汇。“中国网事”记者发现,网友们通过讲中秋故事、探讨中秋习俗、吟诗作赋、晒中秋节活动等各种方式,共享一场“E中秋”的快乐。不过,和中秋节一起频频出现的另一个词汇,是“想家”。

一项“中秋节在你心目中意味着什么”的投票活动吸引了超过8000名网友参加,6000多人投给了“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智联招聘网站针对职场人士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4881投票网友中58.1%的人表示中秋节不能回家陪父母。

上海女孩Grace在香港读研究生,回不了家的她只能通过网络视频和父母聊天,她猜想和自己一样“有家不能回”的人应该不在少数;网友“心痛你的眼眸”感叹:“中秋节不回家的人伤不起呀!”

来自浙江杭州的唐晓大学毕业以后在上海工作,因为工作的原因,虽然上海、杭州近在咫尺,她却已经四年没有回家过中秋。“我爸在开心网上用礼物插件给我送了一个‘月饼’。但他叮嘱说,月饼高油高糖不健康,少吃一点。”唐晓说起来有些心酸。

有不少网友发起了一项“微家书”大赛,用网络抒发思乡之情。“只喝水的兔子”说:“那剪不断的思念和乡愁,包裹在甜甜的月饼中,慢慢地品味,余味悠长”;网友“aidekangyong”感慨道:“因为工作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愿月光带去我对他们的思念,祝父母身体健康,中秋快乐!我爱你们。”

社交网站上,一组“温情的家庭照片”被网友大量转贴,图片中有小婴儿蜷缩在母亲的怀抱里、有父子小手牵大手等,洋溢着亲情的温暖。网帖称:“Family就是Father and mother I love you.(家就是爸爸妈妈我爱你们。)”2400多人就此发表观点,许多人说:“看完果然更想家了。”

回不了家的网友开始相互安慰、互送祝福,一些热心的网友还把DIY月饼教程发到网上,教其他网友自制月饼,既饱口腹之欲,也能解解乡愁。网民“凯西0802”热情地给朋友制作电子贺卡,认为“点开发来的中秋电子贺卡,荷塘、月色、古诗,配上梁祝的古筝琴声,让人赏心悦目!”

   “同城化”时代缘何有家难回?

如今,交通日益便捷、信息化日益深化,“提速”的社会让整个时代步入“村落化”、“同城化”。与之相对的却是,在中秋节回家守候在父母身边的“候鸟”却越来越少。这让人不禁要问:“同城化”的时代为何依旧有家难回?

为何中秋佳节不能回家陪伴父母?44.4%的被调查网友认为路程遥远、太耗精力。有网友感慨,尽管回家的路已经不断提速,但假期太短、出行人流量大,“幸福变成了折腾,父母都不愿意”。

在上海工作的温州女孩何家婧给“中国网事”记者计算了一下自己回家的成本:“乘高铁要4至5个小时,坐大巴要花费6个小时,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而且一个来回至少要500元,时间短,成本高,不划算。”就职于一家外企的高瑞则认为,自己作为职场新人,需要以工作为主,“而且加班可以拿三倍工资,只能等国庆或者春节回家和父母团聚了”。

高瑞表示,自己会利用社交网络给同学和同事送上祝福,“不管是认识的不认识的,回应的不回应的,我都会送上自己真诚的祝福。”但他也认为,“这种网络祝福往往是来自单方面的表达,是一种漂流瓶式的祝福,一种无处安放的祝福。”

中秋佳节回不了家,职场人士感受最多的是“无奈”,也有不少人感到“思念”和“愧疚”,甚至有些人表示已经“习惯了不能回家过中秋的现状”。

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殷啸虎认为,网络寄祝福、传相思的方式,符合现代社会的特征,是一种比较现实可行的表达思念之情的方式,“起码在现实的阻隔面前,它能给游走天涯的人一种替代的情感寄托”。

   网络安抚难以代替真情相对

尽管网络为众多没能回家的人搭建起了一座情感交流的桥梁,但很多网友依然表示还是应该“尽量回家”。网友“沉默殇飞”在微博上说:“中秋节了,尽量回家看看吧。回不去的,往家打个电话,父母在意的不是你带回多少物质,而只是,简单的,那么一声问候……”

民俗文化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兆元介绍说,自古以来“游子”与“回家”就是一个让人心酸的话题,“王维写下‘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正是表达了古人在传统佳节不能团圆的遗憾。相比之下,古人只能独自慨叹,现代人则有了更多高科技的辅助,可以通过网络和通讯设备进行交流,应该说是大大增进了人与人交流的方式”。

但田兆元也指出,不管网络多么便利,依然代替不了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人是高级、有情感的动物,面对面的交流显得更直接、也更真诚,更能体会细微的情感。”他还分析指出,过多依赖网络,甚至会留下负面的影响,“比如互联网时代,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网络交流,而在现实中变得不会交流,甚至性格冷漠,这只会让人们内心的情感更加难以得到抒发。”

他认为,即使是因为各种原因回不了家,也不应该宅在家里,面对网络度日,“应该多走出门,和友人相邀相聚,畅谈心胸、对月感怀,也会让人与人之间留住更多真真切切的幸福。”

何家婧非常赞同这样的观点,她表示自己三天中秋假期里,第一天会进行大扫除,第二天会去“姐妹”家做蛋糕,第三天到干妈家团聚。

田兆元还建议,其实人们应该用“大节日”的观念来看待传统节日,“节日不只是一天,比如古人过端午,从五月初五到二十,半个月都是端午季,现在也可以提‘端午季’、‘中秋季’,这样节日的时段和文化就拓展了,少了时间的局限,给了人们更多团聚的机会,岂不是好事。”

TOP

中秋节:现代中国人的精神“归家路”

2011年09月10日 15:18    白林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石家庄9月10日电(记者白林)“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句诗词描绘了古人的中秋赏月、期盼团圆的场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秋节已成为现代中国人的归家路。

12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就是中国人的团圆节。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身在异地工作学习的人们纷纷选择踏上回家的路途,与家人团聚。各地火车站也纷纷加开了临客,以应对中秋客流高峰。

在北京工作的小洪对记者说,平日里工作忙,压力大,忽略了与父母的沟通交流,更缺少对他们的关心。今年,尽管手头有些工作没处理完,她也会带上些月饼和礼物回家看望家人。

“随着交通和通讯手段的发达,人们渐渐远离家乡,而快速的工作节奏,也让许多人根本无暇回家,异地亲人的团聚反而变成了一件一年一次,甚至几年一次的奢侈事情。”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长袁学骏表示。

尽管中秋节有三天的假期,还是有很多人不能与家人团聚。“我会给家人打电话问声好,报个平安并邮寄一些礼物给他们。”在沈阳工作的王博说。

“我小的时候,每逢中秋节,家人都会在庭院里摆放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月饼、水果等,以祭拜月亮。全家人坐在一起聊天,等月亮出来以后,我们才能吃月饼,邻里间还会互送一些水果。那种经历令人怀念。”王博说,“尽管现在中秋节从形式上淡化了,但不代表我们淡化了和家人团聚的概念。”

袁学骏表示,随着离家渐远,经常回忆与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现代人更加注重与家人的沟通与交流,而中秋节拉近了家人们空间和情感上的距离,这个“归家路”也使中秋节的真正含义得到了回归。

TOP

忆旧:院儿里团圆节

人民网 2007年09月24日18:45  来源:《北京晚报》

  大街上开始推销花花绿绿包装精美的月饼,又要过中秋节了。现在咱老百姓的日子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饭桌上顿顿有鱼有肉,天天像过节,不过我还是常会想起儿时在四合院里欢度中秋佳节的情景,那浓浓的邻里亲情与阖家团聚过节的气氛,至今想起来仍激动不已。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海淀的一所四合院中居住。那年代,日常主食是玉米面窝头,能吃顿白面馒头或大米干饭就算改善伙食了。鱼、肉等副食品每月定量,不是逢年过节,饭桌上很难看到荤腥。而过中秋节能吃到月饼、水果,能听房东王爷爷讲中秋民俗和神话故事,既有物质享受,又有精神享受,院里哪个孩子不眼巴巴地盼着。

  中秋节的前两天,大人们翻出点心票和副食本,去买月饼、红糖、白糖、芝麻酱、鱼、肉等。看到那用油纸包裹的月饼,真让人垂涎,但不到中秋节正日子,家长是不让提前吃的。

  好不容易盼到八月十五,母亲提前煮出豆沙馅,发好面,下午开始在饼铛里烙月饼。自做的月饼有红糖麻酱馅的,有豆沙枣泥馅的,烙熟后两面金黄,又圆又厚又软,香气扑鼻。等月饼凉了,母亲还找出一个圆形公章似的木制工具,底面刻有玉兔捣药图案,洗干净后,蘸上红颜色盖到月饼上。鲜艳的图案,惟妙惟肖的玉兔,让一个个月饼成了精美的“工艺品”。再炖上一锅香喷喷的肉,虽然锅内的肉不到二斤,主要是土豆和粉条,但香气四溢,馋得孩子们直围着母亲的身边转。

  南屋赵婶是南方人,烙的月饼馅中有腊肉丁、火腿肉、香肠片,皮薄馅多,甜中有咸,吃起来与北方月饼风味不同。西屋的李大妈是山西人,做的麻油烙月饼,又甜又酥,特别好吃。

  最热闹的要数王爷爷家。王奶奶每回都要按老北京习俗蒸“团圆饼”——先将发好的面加碱水揉好,用擀面杖擀成几张大圆饼,在圆饼上均匀地抹上芝麻酱、红糖,撒上青丝、玫瑰、山楂条、花生仁、葡萄干等果脯,把圆饼一层层摞起来后,再擀一张较大较薄的面饼,把摞起来的圆饼从上向下包严,防止红糖融化流出,最后将做好的团圆饼放到笼屉内蒸熟。蒸熟后还要在上面撒上青红丝、瓜子仁等。不过要想吃到团圆饼,只能等祭月后,才切开分食。王爷爷则忙着杀鸡宰鸭子。为什么这么隆重,因为晚上在酒仙桥电子管厂工作的大儿子全家都要来,能见到孙子、孙女,老爷子心里高兴,总是边干活嘴里边哼着京戏。

  中秋那天,天一擦黑,王爷爷从屋中拉出两条电线到院中,将灯泡放到大红纱灯罩内,一左一右挂在院中的晾衣绳上。灯一开,满院生辉,透着过节的喜庆。然后在院中摆好八仙桌,开始在桌上码放供品。

  王爷爷的大孙子抱来一个一尺多高的兔儿爷,王奶奶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供桌上,再码放月饼、团圆饼、西瓜、葡萄等,放上香炉、蜡扦和红烛,还有一束带籽儿的鸡冠花和连枝带叶的毛豆。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是老北京的习俗。明月当空,王奶奶带着儿媳、孙女在供桌前虔诚地上焚香磕头。祭完月,撤去兔儿爷、香炉、毛豆等部分供品,再摆上两张桌子,把各家的椅子、凳子全搬出来码一圈,各家做的拿手好菜和月饼也摆上了桌面。因为这顿饭是有讲究的,中秋是团圆节,天上月圆,地下饼圆,家里也团圆。住在一个院,就是一家人,所以全院男女老少必须在一起吃团圆饭,这已是小院儿多年的规矩。

  这顿饭特别丰盛,凉菜有切成片的粉肠、小肚,煮五香花生米、松花蛋、咸鸭蛋,芝麻酱拌粉丝黄瓜;热菜有香喷喷的炖鸡、炖鸭、红烧肉、炸带鱼段、清蒸鲤鱼、四喜丸子、炸藕盒、蒸螃蟹;主食则是团圆饼和各家做的月饼。

  王奶奶每回都要按人数将团圆饼切成三角形:“这团圆饼每人都必须吃一块,吃了团圆饼,家家一年都团圆和美。”要是赶上有人不在家,团圆饼和饭菜都得给留出一份,等回来再吃。

  喜庆日子必须得喝点酒,男人们陪王爷爷喝二锅头,女人们陪王奶奶喝桂花陈酒。我们这些小孩子也跟着喝点甜丝丝的葡萄酒或北冰洋汽水,大人们互相敬酒、布菜,说着吉祥话。天上一轮明月照耀九州,地上亿万百姓阖家欢乐,推杯换盏,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酒足饭饱之后,撤去饭菜,桌上又摆上了从商店买来的精美月饼及一大盘刚切开的大西瓜以及苹果、梨、葡萄等时令水果。王爷爷会劝大家都吃西瓜:“一人拿一块,今夜吃西瓜是为图吉利。西瓜取音喜瓜,取形于圆,取瓤于红,取子于多,意喻全家人欢欢喜喜、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多子多福。”王奶奶还沏好一大壶清香的茉莉花茶,摆放好茶碗,大家开始赏月、吃瓜、聊天、喝茶。王爷爷的孙子建国,会从屋里拿来好几个从花市买来的三寸多高的兔儿爷,每家小朋友送一个。兔儿爷是泥做的,人身兔首,脸上描眉,三片子嘴,披甲胄,插护背旗,身施彩绘。兔儿爷有站的、坐的,有持杵捣药的,有骑老虎、狮子的,竖着两只大耳朵,神气十足,让人爱不释手。接着,就会是王爷爷绘声绘色给大家讲中秋的传说。

  现在,四十多年已经过去了,曾经住过的四合院,早已拆迁;曾经疼我爱我的王爷爷、王奶奶,也已永远离开了;与我一直长大的小伙伴们,现在有的在国外,有的在外地,大家忙忙碌碌,几次聚会都很难凑齐。每当中秋节,举头望明月,心中思芳邻,老邻居们的身影和那些美好的传说故事,总会又浮现在脑海里,只能将对他们的无穷思念诉之笔端,化成文字,聊以自慰了。(高小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