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12 09:58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4月
撰文/单之蔷
中国大陆面对的是海,不是洋
人类一直造不出永动机来,但上帝造的地球却像一个永动机。我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地球内部的力量之源,这一点甚至比太阳神秘多了。太阳的能量来源于热核反应,这已是常识,但地球的内部力量从哪里来?迄今还没有哪种科学理论能加以说明。但地球内部爆发的力量,令人敬畏不已。它移山填海,惊天动地,它迸发之频,永无停息。地球上平均每年发生地震大约50万次,其中人们可以感知的地震约10万次。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统计,自1900年以来,全球每年发生7—7.9级地震18次,8级以上的地震1次。
世界上90%以上的地震和81%的强烈地震都发生在4万公里长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因为这条带形如马蹄,也称“马蹄形地带”。深海中的大地震往往带来海啸,对地处“马蹄形地带”的国家和地区而言这是比地震还可怕的一种灾难。
中国是上帝很眷顾的一个国家,中国虽然有漫长的海岸线,是一个环太平洋的国家,但是中国却不在环太平洋的火山地震带上。
为什么呢?原因在于这个火山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就是中国东部太平洋中的那几道长长的岛链。这些岛链是由一些大大小小的岛屿组成的。
这些漫长的岛链把中国大陆与大洋隔开了,留给中国一些海,如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等。因此可以说中国大陆面对的是海,不是洋。
海和洋的区别是,洋的深度大,一般在两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的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海则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米以内,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水温、盐度、水色等受季节和附近大陆河流的影响比较明显。海按所处的位置又分边缘海和地中海两种类型。所谓边缘海,就是一侧以大陆为界,另一侧以半岛、岛屿或岛弧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的水域。我国的黄海、东海、南海都是边缘海。被大陆围绕的海称为地中海,仅有狭窄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地中海称为内海。我国的渤海就是内海。
西太平洋板块挤压关系示意图:日本群岛恰好位于欧亚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北美板块的交界地带,多个板块的挤压使得这里地震频发,地壳运动非常活跃。据统计,全世界五分之一的6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日本群岛及周边地区。
中国尽得海洋之利,承受甚少海洋之弊
内海和边缘海的好处很多。首先风浪较小,适合航行;其次大陆河流带来了丰富的饵料,河流的淡水与海洋的咸水交汇,形成了鱼类非常适宜的生存环境。中国沿海的几大渔场的存在,都因地处边缘海的缘故。
面对内海和边缘海的最大好处是,几乎受不到海啸的袭击。因为海啸发生于深海地区,当深海地区发生地震引起了海底地形变化,海洋中水体随之陡然升降起伏,由此引起的波浪,能量巨大,但在大洋中因为水深,波峰并不高,直到撞到海岸,才掀起惊天的巨浪。
中国的几大边缘海,因为远离大洋,水深并不深,与太平洋平均4000多米的深度比起来相差甚远。如渤海平均水深才20米;黄海不过40米;东海深些,平均340米;这样的水深,即使海底发生地震,也不至于引发海啸。况且中国沿海有漫长的长达几百公里的大陆架,缓缓地向海中延展,即使有海啸,能量经过这么漫长的距离,也消解得所剩无几了。
可以说中国尽享海洋之利,却承受甚少的海洋之弊。
我曾经说过: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中原背靠昆仑—秦岭这个巨大的山系,两条大水——黄河、长江从中流过,这两条大河把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带来的泥沙铺陈在这里,使之成为广阔的大平原——黄淮海大平原和长江三角洲。
现在看来中原这个风水宝地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面对大海,而不是大洋,中原面对的大海前方有几道岛链的屏护,所以能够避免海啸、火山、地震的侵袭。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北京的选址,我们不得不佩服祖先的智慧。北京东南是渤海,渤海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来拱卫,使之成为一个完完全全属于中国的内海。而且这个内海既无海啸、台风之扰,又无火山爆发之虞。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只要扼住辽东和山东半岛,渤海就是北京最好的“护城海”。
有了台湾,中国就既有海,又有洋,岛链就土崩瓦解了
中国只有海,没有洋。好处说了,不好处还没说,就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进出大洋,必须穿过岛链之间的缝隙,容易被封锁。
其实“岛链”这个词,是地缘政治中使用的一个词。地质和地理学家一般不用岛链这个词,而是用前面所说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或“岛弧”这两个词。
地质学家用“岛弧”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这两个概念,因为按照大地板块构造学说,地球表面是由几大板块拼合而成的,这几大板块不断挤压碰撞,地震与火山喷发多发生在板块相互挤压和碰撞的地带。在太平洋西部的几道漫长的岛弧就是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的。岛弧中的很多岛屿是因为太平洋板块俯冲进欧亚板块下方引起岩浆上升、造成火山喷发形成的。即使有些岛屿不是火山岛而是陆块的一部分,也是由于大洋板块俯冲、挤压,引起的陆块隆升形成的。
岛弧形成模式图:在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的交界处,由于大洋板块俯冲导致的强大挤压力,大陆板块的边缘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弯曲形变——这里的岩石圈厚度会增加,造成一块高地从海底渐渐隆起。同时,在变形过程中,岩石圈内部会有很多岩石发生破碎,产生大量的裂隙,改变了原有的温度压力平衡,温度也随之升高,一部分岩石开始熔融,产生了岩浆。液态的岩浆受到周围固态岩石的压力,开始沿着那些岩石间的裂隙不断上升,当它喷出地表的那一刻,就形成了火山。喷出的岩浆在火山口附近冷却沉积下来,无形中又增加了这块高地的厚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俯冲从不停歇,因此高地隆升、火山爆发和岩浆喷溢也周而复始地循环往复着,直到有一天,这块高地上最高点的隆升高度终于超过了海水的深度,它从海平面下崛起,形成了岛屿。此后,在第一座岛屿的附近,沿着俯冲带的延伸方向,越来越多的岛屿破水而出,逐渐连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岛弧带。岛弧带靠近大洋的一侧,也是破坏程度较大的浅源地震的高发地区。相反,靠近大陆的一侧多为破坏力较小的中源、深源地震。 制图/萧关
“岛链”的概念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提出的。所谓“岛链”,是由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在1951年提出的,这是从美国人的视角和以美国的利益为核心的一个概念,是一个基于地理的国际政治概念。有的观点认为“第一岛链”从源自位于西太平洋、靠近亚洲大陆沿岸的阿留申群岛开始,然后从北向南次序为千岛群岛、日本群岛、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大巽他群岛等群岛。也有的观点认为第一岛链从日本群岛开始。“第二岛链”则源自南方诸岛(包括小笠原群岛、火山列岛)、北马里亚纳群岛、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及哈马黑拉等岛群。“第三岛链”主要由夏威夷群岛为中心的一系列群岛组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出现了中国、越南、朝鲜、蒙古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为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感到了不安。他们竭力利用第一、二岛链构筑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所谓“新月形包围”。
岛链对中国的封锁和遏制作用被谈论得很多,听起来挺压抑。其实岛链很脆弱,因为第一岛链中有我国的台湾岛,而且举足轻重。台湾岛位于“第一岛链”的中央,是该“岛链”距我大陆海岸线最近的一环。台湾的战略位置使得其可以有效地扼控东海与南海间的咽喉通道,掌控通往“第二岛链”内海域的有利航道及通向远洋的便捷之路。
所谓岛链的地缘政治含义,完全是建立在台湾和大陆政治上处于分裂这个现实上,若是台湾回归祖国版图,岛链的地缘政治架构就土崩瓦解了。
由此我们看到了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意义。台湾属于中国,岛链的所谓封锁和遏制的作用就丧失了。中国没有台湾,就只有海,没有洋;中国有了台湾,就既有海,又有洋,就解决了内海和边缘海之弊端。我们就直接可以自由地进出太平洋了。
板块运动引发的地震、火山活动带分布图:地震和火山喷发,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根据板块学说,地球表面由若干形状、大小不等的板块构成。时至今日,地壳运动尚未停止,板块间的碰撞、挤压也仍在继续。运动积蓄的能量需要迸发出来,于是曲折、狭长的板块边缘地带也就成了地震和火山活动频发的地区。中国虽然地震频发,但直接因板块运动而导致的灾难却数量有限。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只有喜马拉雅山一带的地震能够归咎于板块间(欧亚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挤压,而其他地区的地震大多属于板块内地震。
丧钟为谁而鸣?
过去,我们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过多地看到了“岛链”对中国的封锁和遏制作用,较少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到岛链对中国的保护和对自然灾害的屏蔽作用。
这次日本的地震和海啸让我们看到了岛链的双面性。
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都是岛链上的国家,都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上。
这些国家多大型地震和海啸。
假如没有那几道岛链,假如中国没有东部那些边缘海,中国大陆沿海地区就将直接面对大洋,直接处于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带上,处于火山地震的频发地区。从这个角度看,这些国家在受难,也是替中国在受难。
前面我们所说的岛链的政治和地理意义,都是从一个较短的时间段来看问题,所得出的结论。可以说使用的时间尺度不大,大约是以百年为尺度,假如我们把时间的尺度放大,结论就不同了。比如我们以千年、万年为尺度,那么岛链对中国的屏障和保护作用就消失了。因为中国沿海地区在5000—7000年前就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海侵,现在沿海地区的上海、杭州等地那时都在海水中,中国的海岸线已经后退到太行山附近。
这是海进,地球还有海退的时期。比如几万年前的冰期来临时,大量的降水被冰川封存在南北极地区和一些高山上,所以大洋中海水减少,海平面下降,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大都变成了陆地,中国大陆和朝鲜、日本等连为一体。
这次日本地震,使得日本岛向东移动了2.4米,地质学家说,随着太平洋板块不断地向西俯冲,日本所在的岛弧将不断地向东移动,最终日本将消失在太平洋中,当然这是一个漫长的地质过程,时间的尺度大约是以千万年为尺度。
如果用更大的时间尺度看,中国及世界哪一块陆地没有经历过由海变陆、由陆变海的过程?因此日本发生的灾难,其实是地球上每一块土地命运的缩影,只不过时间的尺度不同而已。
这些天来,日本人在受难:地震、海啸、核泄漏,上万人死亡失踪。不知为什么听到这些事,一首诗就会在我的心中响起: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可以自全。
每个人都是大陆的一片,
整体的一部分。
如果陆地被海水冲掉一块,
欧洲就减小,
如同一个海岬失掉一角,
如同你的朋友或者你自己的领地失掉一块。
任何人的死亡都是我的损失,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这是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写的。
记得地震海啸刚发生时,我的想法是:“中国真是幸运,从来没有海啸的袭击,有几道岛弧在保护着中国。”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是多么狭隘可笑。
如果说日本的消失和中国大陆的海侵和海退,都是用万年、百万年、千万年为尺度来计算的事,那么目前发生在日本的核危机,却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事。
人类创造了核能,却无法完全掌控它。尽管在日本这次核危机之前核泄漏、核辐射造成的危机已经发生过几次了,但是人们很快就忘记了。世界各国的核电站又进入了大干快上的高峰期,在此之前,中国的核电站在建和计划筹建的达到数十个。如果你熟悉中国的股票市场,你看一下与核电站有关的上市公司的年报,就知道中国有多少个庞大的核电站发展计划。
我一直有个隐忧,我觉得人类可能毁灭于核,按照现在的核武器与核电站的发展速度,用不了几千年,地球上就会满布核电站与核废料。
日本的核泄漏、核辐射造成的核污染震动了世界。人们发现核污染丝毫不受国界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的核污染都会影响到周边的世界。经过日本的这次核危机,人类至少应该达成一些共识:国际社会应该关心任何国家的核计划,一个国家的核计划已经超越了其主权,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是地球上人类共同的事。一个明智的国家,应该不支持和反对自己周边的国家发展核计划,不管它信仰什么。
日本的核危机,给世界敲响了警钟。让我再次想起那句诗: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4期卷首语 撰文/单之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