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世纪头十年的中国学术:《中国社会科学报》专栏文章

新世纪头十年的中国学术:《中国社会科学报》专栏文章

新世纪头十年的中国学术

□本报记者 方为




  行进在希望的路上

  学术研究总是带着产生它的那个时代的印记。以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改革开放为起点,中间经过80年代、90年代的变革与调整,当代中国学术逐渐走上了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与民族特色的发展道路。

  新世纪头十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不断向世人传达这样一个信息:要从推动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和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在这十年中,各种激励政策与措施的频繁出台,剧烈而深刻的社会变迁,中国和外部世界紧密的联系与互动,价值观念、科研方式、学术生态的急剧变革,从不同的侧面推动着当代中国学术的转型。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学者正面临着他们的前辈未曾设想、也无法设想的全新历史环境。正是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理论与实践的交织互动中,中国学术一路走来。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当代中国学术正处在基于中国经验和道路而形成独特文明表达方式的前夜,中国学术正在历史的深处酝酿着具有世界意义的新突破。

  时代与问题

  恩格斯曾经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当代中国学术,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今天的中国学术,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代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防等各方面都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变革。在这一进程中,党和国家要实现科学决策,越来越需要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这就要求社会科学工作者继承和弘扬我们民族悠久而深远的经世传统,立足当代,立足国情,以深入研究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另一方面,纵观人类学术思想史,可以发现,每一次大的学术创新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合理解决的基础之上的。正因为如此,“问题是时代的格言”。

  当代中国走向何方,始终是哲学社会科学关注的核心课题。正是围绕这一课题,十年间,中国学术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思想激荡。世纪之交,一场敏感的政治体制改革问题讨论就吸引了人们关注的目光。关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争论、关于国企改革的争论、关于如何改革的争论、关于民主社会主义的争论、围绕物权法的争论、关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争论、关于文化保守主义的争论,以及普世价值的争论,等等,纷至沓来。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相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为中国学术及时确定了航向。中国的当代学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凝聚着当代中国智慧的精华。不懂得这一点,就无法进入学术的深处!

  面对记者的采访,历史学家蔡美彪感叹道:历史研究也好,学术研究也好,甚至整个社会的进步、文化的发展,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前进。有时是胜利地前进,有时是经过曲折的道路前进,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不会后退。虽然前进中会出现一些东西,但是大浪淘沙,好的东西会留下来,不对的东西热闹一阵之后就会下去。

  这十年,正是时代的发展,引领着中国学术走向深入。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经历的一次次重大考验,如金融危机、环境问题、教育问题、民生问题,等等,推动着中国学人进行新的思考、新的探索,从社会实践中“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学术分工更精细了,学者的研究更深入了,不少新兴学科出现了,传统的学科划分第一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学术呈现出百花怒放的态势。

  中国与世界

  从16世纪中西初识,到21世纪的头十年,学术的本土化与国际化,更准确地说,是中学与西学的关系,始终是人们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如果说上个世纪80年代,人们经历了对西学的近乎“狂热”的汲取,到90年代对中国传统的“热烈”回归,那么,新世纪头十年,人们在处理本土化与国际化、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上,无疑更加冷静、更加理性了。不少学者指出:当代中国学术的发展,当然离不开对其他文明的关注和吸收,但另一方面,今日之中国,绝不能满足于成为外来思想的试验场,中国学人必须提出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和智慧。当代中国学术,既要有博大的胸怀,借鉴和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要以独立自主之风范,不失尊严地走出去,和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学术展开平等的对话,将自己的智慧奉献给全人类。当代中国学术,必须走向世界。

  客观地说,当代中国学者,对西方学术文化的了解,要比他们国外的同行对中国学术文化的了解多得多,也深刻得多。在中外学术交流上,我们处于严重的“入超”状态。这种不平衡,一方面源于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另一方面也源于我们的一些学者缺乏学术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事实上,在一些学科,对西方学术文化的盲目迷信和崇拜,正妨碍着我们的独立思考和理论创新。不过,我们也注意到,这一状况正在得到改变。有的学者指出:对社会科学而言,可能在量化、模型建构和数理逻辑上,中国学界与西方有一定差距,但学者中主张“应继续加强推广”的人并不多。这是对简单模仿西学的有力矫正。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对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前途充满信心。他们认为: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果能够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领域的发展有所贡献,那么也就是对全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未来十年,中国学术界无疑会成为国际社会科学界重要的结构性要件。

  创新与学风

  创新是学术的生命力所在,学术如果没有创新就会死亡。但如何实现创新,是十年来中国学界讨论最多、最受关注的话题。

  什么叫创新?是将自己关在所谓“学术”的象牙塔里,杜撰名词术语,还是投入火热的社会实践,从现实生活中为文明进步提供科学的解决方案?是将西方的理论方法简单地移植到中国,“挟洋自重”,还是立足中国经验、中国实践进行理论概括?是将古人的名词术语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还是立足当代,与时俱进?是以科学的方式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找到新思路,还是满足于游戏概念、标新立异?

  不可否认,最近十年,中国学术创新的步伐和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的步伐、社会进步的步伐相比,还有一定距离。这一状况,已经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对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例如,教条主义的束缚;社会科学管理体制的滞后;理论脱离实际风气的影响;等等。但有一点也是值得重视的,那就是当代中国的学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术发展的空间。

  学风问题是最近十年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无论是教育部还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都出台了不少端正学风的政策。原因很简单,我们需要的创新是科学的创新,我们要实现的学术进步是科学的进步。没有良好的学风,要实现学术进步不过是一句美好的空话而已。然而,在学风问题上,理想和现实还有很大的距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浮躁的学风正败坏着中国学术的声誉,也影响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当前的中国学术界,学术批评之声甚微,坚持真理的品格不彰。所谓的学术评论,往往谀词充斥,媚语多有;所谓的学术批评,往往避重就轻,避实击虚。风气萎靡,庸俗蔓延。而人们所倡导的学术规范,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实际上陷入名存实亡的窘境。

  学术,是时代精神的精致表达。以求真、求是、经世为己任的学术界,应该旗帜鲜明地鼓励学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采访中,不少学者表示:要努力在学术界培育凛然之气,倡扬浩然之风,使我们的学术界真正有尊严、有品位,成为足以为世人景仰的净土。在这个过程中,制定适应形势需要的基本学术规范,也许是改良学风的第一步,也是推动学术创新的基本前提。

  反思与前瞻

  21世纪头十年的中国学术,走过了一段充满激情的希望之路。不少学者对记者说:这十年中国学术的最大成绩在于:它为新世纪中国学术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根基、奠定了基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已经具备雏形。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条件初步成熟。

  总结这十年,可以看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根本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深厚的源泉和强大的动力;坚持独立思考、坚持国际视野、坚持科学精神是实现当代学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许多学者谈道:当代中国,要真正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肩负起自己的时代使命,要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与中国国际地位相适应的一席之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里有几点是需要格外重视的:一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和改进党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领导。二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强基础理论建设,推进理论创新。缺乏基础理论支撑的所谓学术繁荣,是虚假的繁荣。针对当前不少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薄弱的情况,要着力推动这些学科建立起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学科基础理论体系。三是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鼓励学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从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实现理论的概括和升华。四是要鼓励学科的交叉、融合,要打破学科壁垒,从学科的对话与相互渗透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五是要坚定不移地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不少学者强调:不能指望一个学风浮躁的时代,能推出真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学术精品。在哲学社会科学界,有必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当代中国的学术之路,是中国道路的组成部分。新世纪头十年,中国学术伴随着我们的国家一起前行,跨过坎坷,走向辉煌。未来也是如此。


靳辉明:应辩证地处理政治与学术的关系

黄树民:大陆哲学社会科学应不断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陈洪:十年中国学术忧乐杂糅

蔡美彪:“双百”方针是学术发展最好的概括

Edward Friedman:国际关系理论应用共同话语解释地区性

邴正:用中国实践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

姚洋:规范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十年

陈雨露:金融学要根植于自己的文明沃壤

郝雨凡:只有充分国际化才能真正本土化

徐黎丽:十年历程 六大特点

苏长和:当代中国存在社会科学知识革命的可能

储泽祥:追求理论方法创新是核心

骆思典:中国社会科学前景乐观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2009-12-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