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媒体转述:且为古国衣冠寻道溯源——读《中国服饰文化》

媒体转述:且为古国衣冠寻道溯源——读《中国服饰文化》

且为古国衣冠寻道溯源
——读《中国服饰文化》

唐小兰
(原载西安日报2001年11月25日第3版)


张志春先生的《中国服饰文化》出版了。近乎30万字厚重的一部,封面是韩熙载夜宴图人物,装帧新颖雅致,古朴宁静,浪漫儒雅,令人发思古之幽情。读后方知此中有真意,有一片广袤的文化天地。

这是一部有意趣的书

书从远古写起。写远古服色崇尚,在那地老天荒的年代里,遗留的文物或许只是一串颈饰而别无旁证,或许只是尸体周围遍撒的红粉,或许只是远古文献的一两句记录……也许一般人看来好似老虎吃天而无处下爪,但本书却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它在小心求证中不乏大胆假设,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与生存模式,联想里观古今于须臾,想象中抚四海于一瞬,尽可能地在先民遗留的蛛丝马迹中窥探可以“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因为所写不是枯窘干涩,索然无味,而是鲜活灵动,意气扬扬。如所写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红色崇拜观念是如何在生活直觉中条件反射般地萌生:“也许一次无意识中发现,是熊熊火焰让腥臊难咽的肉食突变为香味四溢的美味佳肴,人们便震惊于火红色那神异的功能和独特的魅力;也许先民在寒夜后感恩于火光那鲜艳的温暖与明亮;也许因为点燃火把或篝火,顿使得一些令人恐怖的动物惊慌逃匿,人们从而悟出了红色的呵护功能和非凡威力。”这样的文字,全然是想象构筑的人文假说。

这是一部文化溯源之书

和一般的服饰著作不同,它不是单一向度地就衣说衣,而是从中华元典文化乃至史前文化出发,给予多向度全方位地扫描与透视。如从远古神话思维说服色的崇尚,且在历史的演进中洞悉服色内涵的不断增益;从图腾巫术说服饰图纹的具象与抽象,从《周易》说服饰起源、美饰心态及其政治意识;从“三礼”说服饰制度与伦理观念的系统建构;从孔孟老庄墨韩的学说中寻找中华服饰风貌的元典表达……。这里,既有宏观概括与俯瞰,又有细部展示与剖析,且时时中外比较,古今照应。予人以更大的感受余地和想象空间。

这是一部理论拓荒之书

这里写中国服饰文化,并非是述而不作的展览罗列,而是沙里澄金,对古圣先贤既充分理解,挖掘其服饰学说的现实背景与文化依据,又大胆立论,探索中国服饰审美学说的规律与线索,写出作者自己的文化判断。如构拟出中国服饰图纹的散点体系;指出中国图纹结构的三种模式的文化内涵与依据。同时,这里率先梳理了孔子、老子、墨韩的服饰思想,并总结出孔子衣人合一的比德思维,着装讲究场合的礼貌意识与环境原则,尊重他人因衣动情的心理原则与人道主义,着意于着装的社会规范与群体和谐等等;梳理出老庄的被褐怀玉、质文错位、服色异化、全形自然等服饰命题,发现与分析了魏晋风度的严装、淡装与粗服乱头三种境界……,它不只先天下之声,更是中国服饰文化研究中有分量的理论收获。



附:《中国服饰文化》简介

    《中国服饰文化》中一部跨学科研究的拓荒性理论专著。
     它综合运用社会学、民俗学、文化学、史学、美学与心理学等理论与
方法,以点线面体相结合的模式来展开中国服饰文化学说的轮廓和细部。所
谓点即一个人物的服饰学说或一个命题;线即历史的线索或一个服饰事件或
某类服饰命题的梳理;面即某个时代或一群政治家或社会服饰习俗等;体即
中国服饰文化整体境界的多重透视。它在浩如烟海的文献典籍中搜寻,在不
时显现的出土文物中爬梳,要古今乡土风俗中筛选,以期探讨中国服饰发展
变化的文化背景和内在规律;辩析中国服饰命题与国人文化心态的渊源衍
化;梳理历代服饰现象的文化线索与美学意味……总之,它试图展示自古以
来源远流长的中国服饰文化理论,展示早已积淀为我们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深
层服饰命题,从而引导人们整体领略中国服饰文化境界——在时兴的西方服
饰文化之外提供一个别样的理论参照体系。它不只为中国服饰文化学的建立
作出重要铺垫,而且为人类服饰学说的平等互补结构奠定基础。
    本书是一部理论专著,现已被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选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材以及辽宁等省成人自学高考教材,并入选“十一五”国家级建设教材名录之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