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科取向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

1927年,顾颉刚在中山大学成立中国第一个民俗学会。顾颉刚是把民俗知识当作民众生活的历史知识来看待的,他的《民俗周刊》“发刊词”最后一句口号是:“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

那顾颉刚可否也说是“中国民俗学之父”?

TOP

俺没有煽风点火的意思。施爱东兄在前文谈学术圈地运动时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TOP

巴嫫兄台爱了,完整的版本请读《宗教人类学》第一辑。
    我觉得,民俗学史的学术反思,首先要有勇气面对当下自我的“圈地运动”。比如,从反思“中国民俗学之父”是如何建构并成长为一种“历史”,以及这种“历史”如何建构为另类的“学术厚度”并有可能“遮蔽”另一种“历史”,造成另类的“消声”,从而成为“根正苗红”的代表。这种反思必将给后世提供一份当下民俗学话语史的材料。
    爱东兄和永超兄好象就自我解剖过这方面的问题,我觉得非常有勇气的。反思我们日用而不知的“话语共同体”(借用下孙歌的知识共同体),就特别有意思。

TOP

俺不关心其她,只想完成领导交待的大使命,催得嫫大侠赐稿一篇,纳入《宗教人类学》第二辑筐中,以免让我这外行越编越心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