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遗产旅游:民俗学的视角与实践 (《民俗研究》新刊特别策划)

回复 16# 的帖子

杨慧是云南大学教授,在旅游人类学领域著述甚多。

TOP

回复 10# 的帖子

谢谢诸位对本专栏的兴趣,这些评论也有助于更深入的学术探讨。上面有同人说到《印象“泼水节”》“仅凭观看或一定程度参与了2次泼水节,就得出这么一大堆结论,况且都是欧美学者研究过的”,却是不太了解有关情况。李靖博士先后受训于北大民间文学专业和宾大民俗学专业,对田野作业和民族志书写有深刻了解。傣族泼水节是她跟踪多年、持续调查的一个研究话题,撰写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她好几个月实地居住在傣族村寨中,后来再到景洪进行了两个多月的走访调查。这整个过程包括一个月时间在佛寺每天学傣文,了解佛寺生活,并跟随了总佛寺佛爷的节庆组织过程,走访了景洪政府机关及旅游局以及市民等田野活动。泼水节这篇文章,就是在这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的,虽然泼水节只有三四天。所以,绝非只是“仅凭观看或一定程度参与了2次泼水节”。

TOP

回复 8# 的帖子

焦老师上面提到的问题,我和作者张巧运沟通了,想请她回复一下,以便同人之间能有及时的交流,促进学术的讨论。昨晚收到她的邮件,因为她不知道如何在咱这个论坛上发言,所以委托我把她的回复转帖在这里:

谢谢两位老师的点评。针对你们的问题,我在此解释一下:
1.关于“阿巴寨坐落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勒母纪乡”,“汶川并无勒母纪乡,也无阿巴寨。作者文中谈的可能是龙溪乡,该乡出名的寨子有阿尔村,下分有阿尔寨和巴夺寨。”

回复: 请老师参看注释[7]: 在当地村民的要求下,本文出现的乡名、寨名、河名、人名和建筑物名均是化名。

2. “跟紧邻的藏区(九寨沟黄龙景区)和彝区(大小凉山景区)的旅游业一比现实中并不依传统,四川羌区并不紧邻彝区,相反,其中间隔着成都平原和龙门山脉,是两个地理与文化体系不存在紧邻关系的少数民族聚集区。”

回复:文中本意是比较四川最著名的少数民族旅游资源区,即阿坝州以藏族民俗风情和藏区自然风光为主的九寨沟黄龙景区,大小凉山区域里丰富的彝族文化和壮丽山水,以及在大地震后迅速发展出的羌区灾难旅游和民俗旅游。从整个四川省少数民族旅游区的分布来说,以成都平原为中点,三个区域两北一南,共同体现四川民族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用词不太恰当引起误会,抱歉。

但是,藏羌彝三个族群历史上很有渊源,习俗上也有很多相似和可比较的内容。由于地理阻隔(特别是高大山脉)而形成相似却又典型区域文化的案例,在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中也屡见不鲜。但对羌族和彝族关系的讨论已超出本文探讨范围。

本文只为强调地震之前,以羌族村寨和羌族文化遗产旅游为主要目的地的旅游活动是很少的。地震前叫得出名字的可能就只有理县的桃坪羌寨。原文中也没有否认九寨沟黄龙一线旅游中有藏族和羌族旅游资源和表演杂糅的现象。这种民族区域内民俗元素的混杂而导致你中有我,相互借势的现象非常值得讨论,但这也超出本文讨论的范围。

3. “成都—汶川—理县—甘孜直至西藏的317国道边上,传统上,四川进藏国道为318,317很少有人走。317主要以进阿坝州为主。”

回复:317国道是四川进藏的北线。主要途径点是:成都—汶川—理县—马尔康—甘孜—德格,最后到达西藏那曲。相比而言,走318国道从成都到西藏路程短,风光好,也较被人熟悉。从汶川出发,沿317国道,可以经过 “桃坪羌寨”、“甘堡藏寨”,马尔康等等。笔者调查的寨子在317国道上,所以主要介绍了317国道上的景点。

再次感谢两位老师的点评。

张巧运

TOP

回复 15# 的帖子

同意陌上花开的意见。严谨规范的学术论文应当将自己的研究置于学术史的发展进程之中——既需要在学术史的梳理中交代自己问题意识生成的来龙去脉,又需要在结论中突显自己对学术史的贡献。因此,交代自己的研究与其他相关研究之间的关联是学术研究应有的内容,也是学术伦理的重要要求。李靖此文的追求并不在于要把泼水节的过程描述得详尽细腻厚重——这一点固然至关重要,却是民俗学研究的初步。她更主要的追求,是通过这个个案,对现行的一些理论视角和研究方法进行理论上的反思:立足于泼水节的民族志个案,她对人类学等诸多学科领域里流行的、注重从权力结构的分析视角来论述民族文化的现代变迁进行了严肃认真的学术批评。与大多数研究注重对于节庆空间的单向权力结构进行分析的做法不同,李靖更注重权力的流动和对权力利用的创造性,细致考察角色的具体多元性、角色本身的行动话语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所上演的“戏剧”。她的理论观点对于国际国内广泛流行的单向权力结构的视角,是很好的补充和修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叶涛 于 2014-1-20 23:38 发表
张多不必这样过于自责,经此一事,正可以引以为戒,今后多注意就是了。
每个人的知识面都是有限的,对于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或者自己没有把握的问题,今后多看、多听、滞后一点发言即可。
完全同意叶涛老师的看法!张多不必如此自责,对一些文章有自己的看法非常正常,能由此引发一些学术上的讨论,也是很好的事情。关键在于对自己不熟悉、不知道的方面,没有把握的地方,先调查了解思考清楚了,然后再发表评论。这样才能言之有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