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
原帖由 王京 于 2010-5-2 12:41 发表
选择什么样的人作为文化英雄,如何去重述和修正其事迹与形象,又是如何在较广泛的范围内被接受,很大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精神需求。
这个需求既不是完全自发形成的,也不是能够从零开始设计推广的,而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
忽见简涛兄的文章,十分惊喜:老友重逢,竟在网络空间。
还是将近三十年前,全国民间文学的研究生汇聚一堂,我等都是风华正茂之人,时光飞逝,转眼老之将至。几十年,只知简涛兄留洋海外,久已无影无踪。
说实话,读罢简涛兄的大作,颇有些失望。与王京先生有同感,简涛兄似乎太理想化了。
另外,读完这篇大作,感觉不到西方文化对简涛兄的影响,大有冬烘先生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