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云南苗族民俗

云南苗族民俗

苗 族

服饰--饮食--建筑---婚姻家庭--



  云南苗族主要分布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和昭通地区;此外,楚雄、大理、丽江、保山、临沧等地(州)部分地区亦有分布。相对集中、大部分散、小块聚居是全省苗族分布上的最大特点。

文化民俗


  ⒈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甚至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不尽一致,“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称呼就是依据所穿着的服色或服式,有的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同一种称呼之下,不同地域的妇女服饰也各不相同。同是“白苗”,麻栗坡一带的人,上着圆领开襟窄袖青布衣,袖肘以三道黑布镶衬,内着白色衣,领围胸襟露出白衣,额部以白巾交叉而缠,白巾上又缠黑布,黑白分明;而镇雄、威信一带的“白苗”,穿青黑色斜襟长衣,下着绉褶花裙,凡领边、袖口、围腰都以五色丝线镶绣,以宽约5寸,长达丈余的青黑布缠头,突出的白色在于裹白布绑腿。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剌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尤其从剌绣图案中往往可以寻出苗族的历史和象征意蕴,可谓是“有意味的形式”。例如,文山“花苗”,在其黑色圆领斜襟窄袖衣的领边,袖肘绣有红、黄、蓝、白等花纹,纹路多呈花状、江水状,据说这些花纹象征着苗族祖先所居之地:红、绿波浪花纹代表江河,大花代表京城,交错纹代表田埂,花点代表谷穗。禄劝、武定、安宁一带的大花苗爱披加花披肩,上绣三道方形图案,与苗族古歌上“格尤老练兵场上花三道”的说法正相符,所以,传说它象征古代的练兵场和令旗,披肩两头的花纹代表过去京城的城市和街道……这些服饰的来由,大多与上古九黎三苗与黄帝逐鹿中原,战败后从黄河流域退到长江,又退到云贵高原的历史有关。因而,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苗族妇女大多佩戴手镯、耳环,胸前有大项圈及银锁,有的在项圈与银锁上还垂下长短不同的银质珠穗,显得华贵富丽。





  ⒉饮食
  苗族主食包谷、荞子等杂粮,其次是稻谷。包谷饭的作法是,先用石磨粉碎成面,掺适当水搓拌后放入热气蒸腾的甑子内蒸,再倒入簸箕内,拌散后再放凉水搓拌,待发散数分钟,再放入甑内蒸。蒸热后的包谷饭既松散,又香甜。荞饭,亦称“荞疙瘩”,在制作时,将荞麦用带碱性的水(一种树叶子烧成灰配制的水)拌搓,在簸箕内滚成金黄色的小圆点,放入甑内蒸。
  蔬菜有青菜、白菜、瓜豆之类,也吃山间各种野菜,如飞花菜、蕨菜、竹笋等。多以青菜、萝卜、瓜豆等煮成淡菜蘸辣椒水和酸咸菜佐食。逢年过节吃猪、羊、牛、鸡、鸭等肉类。
  苗族喜食酸味,平时吃的菜,除荤食外都掺酸。酸味食品有酸汤,制法是用淘米水或豆腐水存在瓦缸里,并找1~2碗老酸汤的沉淀物放进去,过一星期即成。酸汤是用来煮鱼、煮菜或煮青瓜、青豆等的作料。其次是酸菜、盐菜、面辣、酸辣、糟辣、灰豆、灰笋等。
  苗族极喜饮酒,酒类有烤酒、甜酒、泡酒诸种,但以烤酒最为普遍。苗族十分好客,几乎家家都自己酿酒,客至时以酒献,并殷勤劝饮,若客不饮或饮之不力,主人怫然不快。劝酒时常唱酒礼歌以助兴。妇女平时不饮或少饮,但遇有亲友或婚庆之日也以酒相敬,以酒作乐。




  ⒊建筑
  苗族多居住在山区,住房多以树栅为墙,削树皮为壁,编叶为瓦,或以土舂墙,竹片或木片做瓦,内分卧室、厨房和畜厩,摆设简单。部分居住在坝区的苗族,住房亦有木土结构的瓦房,内分三室,左右室各设一侧门,中室设大门,亦即正门。昭通地区的苗族住房极其简单,称为“杈杈棚”,用几根树干交叉搭棚,盖上茅草,四壁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上泥土,无窗,室内一般隔成两间,一间关牲畜,一间住人。在部分苗族中,正门一般不得随便出入,凡家中遇有婚丧嫁娶或祭祀等活动,方能由正门出入。

回页首



  ⒋婚姻家庭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男性长者为家长,弟兄长大结婚后便可分家,父母年老由幼子供养。婚姻有父母包办和自由恋爱两种形式。包办婚姻,通常女大男小,由男方父母送与幼女一套衣裙等即为议定终身,此种情况,双方多有亲戚关系,待姑娘长大正式结婚时,男方要付一定银钱作身价,娘家要以一头牛或一只猪作妆奁,以供姑娘到男家饲养。自由婚姻,各地苗族所采用的形式不一。彝良、永善一带苗族保有青年男女“批若”(类似公房)的自由恋爱习俗;楚雄部分苗族中保有“姑娘房”;昭通部分苗族保有“逛花房”和“踩月亮”;金平一带苗族保有“游方”(类似贵州苗族的“摇马朗”)。无论何种形式,青年男女一般都通过对唱山歌选择配偶。每年正月的“踩花山”就是苗族青年男女选择配偶的好时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苗族结婚形式除通常所流行的男家迎娶、女家陪送之外,在昭通的“花苗”、马关“红苗”、麻栗坡“白苗”、金平“黑苗”以及楚雄部分地区的苗族中,不同程度地保有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的“抢婚”;另一种是当男方看中某一姑娘时,不管是否愿意,即强行抢劫。在金平“偏苗”中,保有女子婚后“住娘家”习俗,农忙时节到夫家帮忙数日,或逢年节才回夫家住,但头日到夫家,次日黎明即返娘家。住娘家期间,男女双方仍可参加“游方”的社交活动。待生第一个孩子之后,即回夫家长住。苗族结婚后,离婚者不多。偶有离婚者,手续极其简便。离婚双方在女家村寨和男家村寨的路途之间“喝酒发誓”,以示从此不相来往;或双方各请一“乡老”作证即可。苗族保有姑舅表优先婚和转房习俗。寡妇受到社会同情,并可改嫁。





  ⒌生育习俗
  在生育方面,苗族的礼仪尽管不多,却极富特色。苗族青年结婚后,生第一个孩子后刚满3天,就备办酒肉,请娘家的三亲六戚来吃月米酒。娘家来的人,大都是年青妇女。女方的母亲得知姑娘生了孩子,无比高兴,就邀约她的亲戚,背着装有她精心赶缝的花背袋,以及衣、包布等婴孩用品,挑着鸡、蛋、糯米,赶到女婿家祝贺。
  在月米酒中,除说些吉利的话及祝贺的话外,主要是为婴儿取乳名,为婴儿的父母取苗名。苗族风俗,不论男女,一生之中,只取两个名:生下来第三天取乳名,长大结婚生第一个娃娃时取苗名。
  取名字一般在酒筵之前。女婿、女儿将婴儿打扮一新,抱到岳母面前,笑咪咪地向她磕头。岳母征求女婿、女儿的意见,才给婴儿取乳名。接着女婿、女儿向岳母敬一杯酒,要求岳母改苗名。岳母甜甜的喝了两口酒,笑着说:“女婿、女儿成了家,又生儿长女,好啦!望你俩一生中,没灾没难,盘好家常,和和气气,白头到老!”女儿女婿听了,笑盈盈地双双向老人敬酒、磕头。接着,岳母笑着问:“你俩喜欢那样名?”夫妻俩将早已想好的名字,分别对老人讲。岳母听了笑着说:“好!既好听,又好叫,就照你俩的爱好改名字吧!”夫妻俩再向岳母敬酒、磕头,表示谢意。所有参加月米酒的人都争着看婴儿,抱婴儿,并说一些吉利话。大家欢聚一堂,吃肉、喝酒,谈笑话,月米酒就结束了。





  ⒍葬俗
  苗族多行土葬,不用棺,也不垒坟。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载,苗族之丧葬,“自人死时即敲鼓吹芦笙以乐鬼,昼夜不停,鼓间数秒一敲,笙间数分一吹,直至埋葬而后已”;埋葬之前,子孙要“朝暮蔗食”并“以酒肉喂塞死者之口”;选择坟地时,“以木棒一条拼力向空抛掷,棒落横则横葬,斜则斜葬”。部分“白苗”死后,要为之穿白衣,并用竹子或细木条编成一框架,盛尸于内,停尸堂中,出葬前三天要为死者唱丧歌,入夜,为亲友者,必来慰藉,坐卧相陪。部分苗族人死则用麻布包好吊在屋内供亲友吊唁,择日埋葬。丽江甲子乡苗族人死,出葬时要请巫师击皮鼓、吹芦笙为死者开路。昭通、楚雄部分苗族流行横葬;文山一带“花苗”、“偏苗”则行直葬。“白苗”葬前有“敲牛”习俗,即妇女死,其娘家要向女婿家索取一头牛宰杀,娘家未“敲牛”之前,女婿要向岳父母家汇报其妻私有财物等情况。在苗族的观念中,人死是因为灵魂脱离开人体的缘故,相信死者灵魂可以变鬼,所以要请巫师为死者超度亡魂。有的苗族,葬后十二天要“做斋”三天。苗族遇有丧事,要杀牛、羊、猪、鸡祭献,并设酒宴,耗费很大。




  ⒎节庆
  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一般都过春节(亦即客家年),有的苗族过年时要用糯米饭喂牛,并将红纸贴于牛角上,赶到水井边给牛“照镜子”。此外,还过清明节、端午节、七月半、赶秋节(立秋)、八月十五、吃新节(稻米、玉米成熟时)等节日。嵩明县等地部分苗族七月立秋和八月十五要举行斗牛。每年正月的“踩花山”是全省苗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青苗”称“踩花山”为“奥道”,“红苗”称为“厚道”,意即“踩坡”。节日活动由两三户人家联合主办,主办人称为“尤厚道”,通常由无子嗣而为祈求子嗣者充当。举行节日之前,主办人家负责栽插一棵高约两三丈的五彩花杆(多用大龙竹)于选定的平缓坝坡上,并陈设好酒于花山场内。届时,远近各村男女皆来参加。节日期间内容极其丰富,小伙子和小姑娘对唱山歌选择情侣是花山节的主要内容。此外,青年小伙子要跳芦笙舞,还有斗牛、跳狮子等活动,持续数日,热闹异常。苗年是滇东北部分地区和文山大苗山地区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时间是在冬月的第一个卯日举行。节前,家家户户必备丰盛的酒、肉、鱼、豆腐,缝制新衣服。节日期间要举行传统的跳芦笙“游年”活动。苗族还有很多传统的宗教节日。部分苗族正月初二、四、六三天要杀猪祭门,谓之“祭门主”,或称为祭“火龙猪”,丽江有的苗族称“杀中柱猪”,祭时杀小猪一口,门外悬挂斗笠一个,外人和女子不得参加,汉族不得偷看,这部分苗族习惯认为,祭了门主才能得到祖先保佑。河口一带有的苗族二月初二举行全寨性的“祭龙”。祭时各家派一男子参加,严禁女子参加,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文山“偏苗”六月二十四要祭土地神;正月或二三月全寨要在寨旁山坡上祭火星(火神)。祭时由魔公主持,并由魔公牵一只羊或一只狗念咒,念毕,众人以石击杀羊或狗,煮而食之,以此仪式祈求寨内不发生火灾。

[ 本帖最后由 殇2009 于 2009-1-29 18:26 编辑 ]

TOP

感谢各位同仁提醒,呵呵,下次发贴一定注意啊!

TOP

回echohope,我也不太熟悉服饰这一块,不过我可以帮你找找看这方面资料,我是云南红河的,有资料的话我再帮你发上来。

                           云南苗族人口分布

        苗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民族之一,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云南苗族有89.57万人。1998年有94.26万人,占云南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7.11%。苗族居住较为分散,全省各地几乎都有分布,人口在5000以上的县有123个,超过5万人的有广南、金平、屏边、马关4个县。其中滇东南文山、红河两个州的苗族居住人口相对集中;分布在云南北部的苗族分为滇东北和滇中两块,滇东北是云南高原面上地势最高的区域,这里有两条呈南北走向的山脉:一为乌蒙山,它北起镇雄、彝良,向南绵延伸展,消失于曲靖地区;一为五莲峰,它北起绥江与永善之间与乌蒙并行南下,经大关、过昭通而巧家。分布于滇东北的苗家山寨就点缀在这两条山脉的半坡和山颠之中。
       在滇中,由于四川西部的几座大山逶迤南延,其余脉跨过金沙江,构成昆明和楚雄以北几列南北走向的山,如拱王山、梁王山和山台山;还有普渡河、龙川江等河流与山岭相间,由南向北汇入金沙江。在这河川两旁的群山之间。散布着大大小小的苗家村落,进而把滇东北和滇中地区的苗族联为一体。 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居住分散,各自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又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支系。这些支系之间不仅自称不同,习俗各异,而且语言也分属不同的方言,有的支系相互之间甚至不能直接对话。分布在滇南地区的有花苗、白苗、青苗、红苗、绿苗、汉苗等。所操语言都属于川黔滇次方言和滇东北次方言。居住在滇东北和滇中地区的大花苗,自称“阿蒙”。
       关于苗族的历史源流,据苗族“古歌”和史书记载,苗族的族源和远古时代的“三苗”、“南蛮”有着密切的关系。距今五千多年前,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一带,古人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通过艰苦的劳动,逐渐形成部落联盟。这个部落联盟叫“九黎”,以□尤为其首领,他们借助优越的自然条件,不断开拓创新,生产力日益得到提高,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一跃成为雄踞祖国东方的强大部落。
       与此同时,以黄帝为首的另一个部落联盟,也兴起于黄河上游的姬水,并向黄河下游发展。和“九黎”发生冲突。最后在逐鹿(今河北省逐鹿县)将九黎打败。战败后的九黎其势大衰,但他们还据有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广阔地区,自然优势仍然为之所占。到尧、舜、禹时期又形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即史书上所说的“三苗”。“三苗”经过后来的发展壮大,可谓人多势众,又据有洞庭、鄱阳诸湖和汶山、衡山等地理方面的优势,实力非常雄厚,曾和尧、舜、禹为首的部落联盟进行过长期的抗争。 到商、周时期,“三苗”的主要部分仍在长江中游地区与其他民族一起被称为“荆楚”。有时也被称为“南蛮”。后来荆楚的社会日渐强盛,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国主体居民。这不难看出,“九黎”、“三苗”、“南蛮”(荆楚)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而且都包括有苗族的先民。  
       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中。由于部落之间的相互战争,导致了苗族大幅度、远距离、长时期地处于迁徒状态之中。迁徒方向,先由东向西,其次由北而南,至于小范围内的局部移动则是多向性的穿插。苗民每搬一地,多则三五年,少则一二年,就这样在群山中辗转,像流沙般地慢慢渗透到全省的大部地区,有的直至越出国界,进入东南亚。这种长时期的流动,在其他民族中是罕见的。苗族迁入云南的时间,最早是在唐代,大量迁入则是在明、清以后。
       一年一度的花山节是苗族的传统佳节,也是青年男女寻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佳节。由于居住分散,花山节的时间各地有别。滇南苗区的花山节主要是在春节的正月初二至初八九;滇东北和滇中地区主要是五月初五。每到这个时候,周围百里开外的青年男女身着盛装,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五彩摈纷的花山场。 踩花山这天,首先由“花杆头”向前来参加的人们敬酒、祝福,随后宣布花山节活动开始。此时,花山场内锣鼓齐鸣,鞭炮声、铜炮枪声此起彼伏,鲜花、彩旗迎风招展,在欢快的气氛中各种活动随之开始。除花山节外,苗族还有尝新节、端午节等。 苗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但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凭口耳相传。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由苗族群众创作,在苗民中广泛流传的民间口头文学,是云南苗族文学的主要部分,其体裁多样,不仅有民歌、情歌,还有传说、故事、谚语等等。苗族先民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远古时代,一方面顽强地同大自然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方面又展开幻想的翅膀,对当时条件下根本无法作出科学解释的宏观世界,进行种种大胆的推测,创造丁许多歌颂人的力量,鼓舞民族精神,陶冶民族情操的气势恢宏、意境优美的神话。这些神话,使我们生活在科学昌明时代的后来者读起来,也不禁胸襟为之开阔,意气为之振奋。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苗族的口传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在被书面文学所取代,结束了苗族文学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苗族有自己的舞蹈,且起源很早,早在宋代芦笙舞就进入朝廷表演。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舞蹈仍处在不断的完善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云南苗族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结束了长期迁徒的流动生涯,过上了定居生活,耕种方式逐步从粗放的刀耕火种向精耕细作发展,这是云南苗族农耕文化发展史上的飞跃。

[ 本帖最后由 殇2009 于 2009-1-29 18:33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