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面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因为有一群人在搞,而且搞出了名堂,逼迫别人承认,于是就承认了,合理了,进入制度了。我们民俗学,目前缺乏的是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实绩,所以别人不承认你,你就是没办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力吧。”
这是硬道理。
没有实际成果,别人就不承认,证明这个社会还是有判断力的,苦干加巧干的人还是大有可为的。剩下的问题,应该简单,拿出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成果来。
如果民俗学是一个人的行为,当然要有个先后,有个”守住自己的根据地”,再伺出击的问题。
但施兄也说过,现在国内北京、武汉、广州等几个据点,还有其他数位代表性学者,其研究都是各有特色,也在形成自己的梯队。
那么显然,问题不在于从这几个据点中挑出哪一个或哪几份个更符合民俗学的”学科标准“或”学术理想“的根据地,或是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领地,回到某一处城池坚守。
不如在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修建道路,传递信息,使互通有无,遥相呼应。岂非进可攻,退可守乎?
或云,甚远,彼此千里之隔也。
若止如此,本为欲弃之地,又何言为人所侵耶?
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批评的力量大。但要吸引别人投身其中,对其他领域或方向的批评,其说服力终究不如有蛊惑力地阐明这一领域或方向明天更加美好。围观者众,冬风终不及太阳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