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学科取向的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

“这里面其实没什么道理,只是因为有一群人在搞,而且搞出了名堂,逼迫别人承认,于是就承认了,合理了,进入制度了。我们民俗学,目前缺乏的是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实绩,所以别人不承认你,你就是没办法。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话语权力吧。”
这是硬道理。
没有实际成果,别人就不承认,证明这个社会还是有判断力的,苦干加巧干的人还是大有可为的。剩下的问题,应该简单,拿出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成果来。

如果民俗学是一个人的行为,当然要有个先后,有个”守住自己的根据地”,再伺出击的问题。
但施兄也说过,现在国内北京、武汉、广州等几个据点,还有其他数位代表性学者,其研究都是各有特色,也在形成自己的梯队。
那么显然,问题不在于从这几个据点中挑出哪一个或哪几份个更符合民俗学的”学科标准“或”学术理想“的根据地,或是希望他们放弃自己的领地,回到某一处城池坚守。
不如在各自发展生产,扩充实力的基础上,修建道路,传递信息,使互通有无,遥相呼应。岂非进可攻,退可守乎?

或云,甚远,彼此千里之隔也。
若止如此,本为欲弃之地,又何言为人所侵耶?

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批评的力量大。但要吸引别人投身其中,对其他领域或方向的批评,其说服力终究不如有蛊惑力地阐明这一领域或方向明天更加美好。围观者众,冬风终不及太阳之谓也。

TOP

革命不能过于频繁。同意!大的革命不能频繁,民力不继也。中国历史上的辉煌时代,都是在改朝换代后经过休养生息才迎来的。
另,既然是学科建设,不能只凭学术史一条腿走路。也应该有针对当下具体领域中的具体研究的评价和讨论为好。

TOP

行政地位和学术地位的连动,再加上学术资源的掌握,三位一体。
但这并非现在才出现的现象,也并非只有中国如此。
当年的蔡元培、胡适、顾颉刚等,又何尝不是?
只是当年都是以学术地位获行政地位,今天不少是凭行政地位获学术地位。这一点可称畸形。
然圈地必空。如弈,中央的大模样虽然架子大,但尽可泰然,固角守边,稳扎稳打,逐步侵消。
毕竟,时间是最好的检验者。
虚张声势,势可久乎?蒙混一时,岂可长存?
若其当真作出些成绩,亦不必怪其圈地。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8 22:21 发表
呵呵,进国兄也很擅长煽风点火嘛。
“民俗学之父”这个称号不是一个必然的产物,也不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出的称号,
它的产生有其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
精辟!
学术威望(不是水平)和岁数是有相当关系的。除非政治因素直接介入。

TOP

但是就某某学科之父的称号一般而言,为父不但要生,也要养。
顾先生后来还是离开了民俗学,尽管他还是理解者、支持者,但不参与直接建设了。
至于钟先生的“民俗学之父”称号,施兄已经说得很明白。
仅就这一点而言,中国与日本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很不相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jinguochen 于 2010-1-19 23:36 发表
巴嫫兄台爱了,完整的版本请读《宗教人类学》第一辑。
要学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