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吕微:“内在的”和“外在的”民间文学

我觉得钟先生提出“中国民俗学派”,其重点不在“多元一体的民族国家”。这并非是什么“理论主张”,充其量就是一个口号而已。这一口号,虽然不是由民俗学学科自身出发提出的有价值的理论,但也并非直接从意识形态那里接受的政治主张。

“多元一体”的概念,显然来自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这里显然有一个学科间话语权的问题。民俗学的种种不足,钟先生应该清楚,我以为他的初衷,是以学派宣言的方式,辅以他的威望,来提高民俗学在学科格局,在国家领导阶层认识上的地位。学科位置从来就不是学科自己内部的发展所决定的,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为争取更好的位置,有一些口号式的发言,很正常。特地拿到所谓学术立场,思想哲学上分析,是否有高射炮打蚊子之感?

学科内部更应重视的是他提出的结构体系,即民俗学可以包括那些分支,这些分支的相互关系。这不是凭空的,结合了钟先生自己的经验和对相关学科的了解。这个结构是否合理?关系是否恰当?若否,是完全无用,还是可以改进?与之相应的研究现状如何?不足如何弥补,选择什么时机?这些是否都可以考虑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7 23:57 发表
其实这些问题全都是我们几年前已经很充分地讨论过的。
只是因为王京兄当时不在国内,・・・没有关注过这些讨论。
确实不知这些是几年前已经充分讨论过的。不了解情况就发言,即便正确也属重复,浪费资源;如果意见错误,更是误人误己。自诫!

TOP

引用:
原帖由 施爱东 于 2010-1-17 23:54 发表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来看:
当科学革命发生的时候,修正和改进就已经不再需要了。
因为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
如果是科学革命已经发生,当然举双手赞成。
但一个范式如果没有通过修正和改进进行过尽可能的自我完善,
所谓革命即使勉强催生,也无法深入人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