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施爱东]告别田野——于中国现代民俗学研究策略与方法的反思

引用:
原帖由 英古阿格 于 2009-2-24 10:04 发表
往事回思如细雨
旧文重温似春潮
五六年前读此帖,冲击不少,启迪良多。
正当民间文学急遽向民俗学转型,田野逐渐成为民俗学的看家本领时,施主却来这么一招回马锏!
反驳与攻击是意料之中的,至今余音未绝。
悬 ...
英古英明啊!施老师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发此帖,仅是使小技而已。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2-9 23:44 编辑 ]

TOP

我在去年,不,应该是2008年入冬时节,受柯杨老师的指点,才开始上民俗学网站的。上网时间不长,就发现施老师的大作,下载经常品读,感觉有点怪异。2009年年会后,晓龙老师给我开通了博客,又再读此文,同时也大量地读了相关文章,感觉施老师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的,目的是提醒人们面对田野,一定要沉下去,又要能跳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能够理性地审视田野。因为我还读了他写的其它关于田野工作的文章,也写得非常好。可能是当时学术界对田野调查强调得过于极端化了的结果吧。我的理解不一定正确。贴出来,意图在进一步引起讨论,以正理论。

TOP

不论是社会学、人类学还是民俗学,学术研究肯定有不同的偏重点和着眼点,对于有些课题的研究,田野作业确实是必要条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不能不有的案例。但是,田野作业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如何去认识、取舍、处理、把握“案例”了。也就是说关键还在你戴什么色彩的眼镜看问题,关键还在你站在什么高度、什么位置上看问题了。有些“眼睛”非常歹毒,一眼就能看穿问题。有些眼睛却很是茫然,仅仅是对事项的一般梳理和罗列。你所列举的《金枝》的作者,他就是站在人类学的珠穆朗玛峰上俯瞰人类史上的一切事项而把握人类的所有信仰活动的。但对更多的学人来说,田野作业是不应该缺无的。一、大量的民俗事项不仅仅是学者研究的对象,它还是学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二、在田野中,还存在大量而稀缺的史料,它能补正任何正史的不足甚至缺陷。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好多希图从正史资料中有所成就的学者们忽略的可以说是致命的关节点。是的,我们的正史资料是汗牛充栋,但是,当学术研究到一定的高度和深度的时候,“汗牛充栋”的不足就会凸显出来。顾颉刚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几百年来最善于梳理“汗牛充栋”的资料的第一人了,他到晚年,也感叹他的史学追求要倚赖于考古了。对于历史学来说,考古就是田野作业。家中来客,就谈到此了。

TOP

叶涛老师就有这样的历史自觉,他说:“从田野中重新发现中国历史”。这是只有先有过深刻的历史研究,而后又对田野作业有深刻见识和思考的学人才会有的结论。我觉得比较理性的对待办法是,不论是“告别田野”,还是“回归田野”,应根据各人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不要夸大化、极端化、绝对化,田野作业、田野调查,说到底,仅是学术研究的手段或者说途径。目的只有在“田野”之上,功夫花在“田野”之外,才有望完成。如上理解,不一定正确,欢迎各方批评。

TOP

(回英古老师)不!我觉得施老师在抿嘴笑呐。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2-21 08:37 编辑 ]

TOP

施老师的《告别田野》一文,永远具有经典文本的意义。他是在召唤我们的民俗学界尽快出现源出于田野,又能跳出于田野的“袁隆平”式的科学人物。

TOP

看了2月份期间我的跟帖,现在觉得还是那么个理儿。

TOP

回复 18# 的帖子

马老师好!清新的田野作业永远是我们这个版块所希求的。有实践而后又文论,至于文论,能够做到什么成色就做到什么成色,不要强求,何况我们这个论坛,在这里,还是以“谈”为主的。

TOP

智者的指点,请擅自珍重!

TOP

其实严谨、系统、深刻、透彻、准确、全面的调查本身就是研究的结果。只是这样做学问的人现在非常非常少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