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岷 县 --好地方

岷 县 --好地方

岷 县 --好地方
  

    这是一片神圣的土地,著名的岷州会议在这里召开,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最危急的时刻,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用智慧和生命换来了革命的转机。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被誉为“千年药乡”、“中国当归之乡”,盛产238种中药材,尤以“岷归”驰名中外。
    这是一片令人向往的土地,舒爽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山川地貌,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传唱千年的花儿,多少名人墨客在这里吟诗绘丹!
    这就是位于岷山脚下,洮河岸边,陇上避暑胜地——美丽的岷县。
    岷县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洮河中游,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西秦岭陇南山地接壤区,地处定西、天水、陇南、甘南几何中心,境内海拔为 2200 -3872 米 之间。全县辖 18 个乡镇,境内聚居着多个民族,总人口 45 万余人。
    岷县因其地理位置优越,自古就有“西控青海、南通巴蜀、东去三秦”之说,是甘肃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享有陇原“旱码头”之称。又因独特的“洮岷花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民歌考察基地”,中国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称号,二郎山花儿会还被列入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岷县还因“当归之乡”而闻名天下。
    岷县历史悠久,远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繁荣时期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著名的葩地坪遗址就在岷县境内洮河两岸,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化。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岷县进入秦国版图。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岷县地属陇西郡,是秦王朝的西部边地,据考证秦长城的西起点就在岷县。自此岷县也成为汉民族与西北少数民族、中国南方政权与北方政权相争夺、交融的地区。
    岷县地处甘南高原、陇中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交汇地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了千姿百态的山地和高原风光等自然地貌景观。又因受亚热带、温带和高原气候的影响,动植物资源丰富独特,类型复杂多样,构成了一幅优美的“集天地之大美,汇山川之灵气,养人文之精华,成天下之美景”的大自然画卷。尤其突出的是宜人的气候,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5度,实为纳凉避暑之胜地。
    岷县旅游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分布于全县的旅游景点100多个,其中自然类46个,列为省级的2个;人文类62个,列为省级保护的4个。这些资源中,人文类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自然类多种类型并存。




    (“岷州会议”会址)
    著名的“岷州会议”会址纪念馆景区位于岷县三十里铺村。1936年9月18日接中央军委北上电令后,中共西北局在岷州三十里铺村的葛生德家召开会议,会议讨论北上抗日的行动方向,统一了红军思想,朱德、贺龙、何长工等同志否定了张国焘提出的西进青海、甘北,以“打通国际路线”的主张,并力主北上与红一方面军会合,加之中央军委一再电催北上、张国焘的主张遂被否决。
    而当时总司令朱德、总政委张国焘、四方面军政委陈昌浩等同志就在当地葛生德家及其周边的居民家中办公、住宿。同时,在三十里铺村成立了甘肃省第一个省级苏维埃政府,由何长工同志担任主席。在包家族村成立了岷县苏维埃政府,由红军干部张明远担任主席。并在南川、麻子川等三十四个乡相继成立了乡村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筹集粮款物资,护理红军伤病员,保证了红军的供给,使四万多红军的体质得到了恢复,动员3000多名岷州青年参加红军,组建了张明远任团长的新兵独立团,而参加这支革命队伍的3000多名岷州儿女,最后全部牺牲于高台。
    “岷州会议”的召开否定了张国焘的错误主张,明确了红四方面军北上陕北,会师抗日的正确主张,红军在岷州期间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方向,休整和扩充了队伍,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这对于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创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岷县三十里铺在红军长征这一伟大历史事件中发挥的大作用和岷县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重大贡献,为了缅怀先烈,让后辈永远记住先烈们,不断激发后辈的爱国热情,岷县委、县政府于1997年10月1日对中共中央西北局岷州会议旧址即三十里铺村的葛生德家进行维修,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馆。该馆由李德生题写馆名,纪念馆院内现有北面正房(即“岷州会议”会议室)和东侧厢房(即存放部分红军文物以及长征老将士题词的陈列室)两套旧房和院落大门,西侧厢房则已经被拆毁。



(二郎山)
    二郎山位于岷县城南,原名金童山,是千里岷山的起首处。著名的二郎山战役就发生于此,这里还是二郎山花儿的故乡,秦长城的西起点,著名的省级森林公园。
    据岷州志记载:二郎山“远山近山如削玉,山腰半坡晴云束,长途西去是洮州,松柏森林满幽谷。”赞誉的就是二郎山的景观,它隔洮河与岷山玉女峰相望,沿山脊有三峰起伏相联,因峰头曾筑在堡寨,依次被称为头、二、三寨子,最高峰三寨子拔地约200米。二郎山易守难攻,是岷县的天然屏障,在军事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岷县是国民党新编陆军十四师鲁大昌的老窝。1936年9月,红军二、四方面军执行中央西北局制定的《岷(州)、洮(州)、西固战役计划》进攻岷县。于是鲁大昌在二郎山上筑碉堡、挖战壕、修建防御工事,妄图阻止红军进攻岷县,英勇的红军战士与敌人激战五昼夜,给敌人沉重打击。但当时红军战士的牺牲也很大,牺牲战士的遗体就掩埋在二郎山上。红军北上之后,军阀鲁大昌勾结地方恶霸,通过所谓的“清乡”、“办善后”对广大劳苦群众大肆进行阶级报复,不少苏维埃干部和红军伤员惨遭杀害。西川区苏维埃主席张有才,在敌人刑讯逼供面前坚贞不屈,就义之前,他高唱岷州“花儿”,唱词为:“桦材劈成碌碡极,我为红军当主席,豁出人头手里提,你把爷们儿阿么呢”,豪言壮语,惊天地,泣鬼神。深受红军长征影响的岷县人民,涌现出了许多冒着生命危险保护红军伤病员的可歌可泣事迹。据《岷县志》记载,“岷县英烈众多”,为岷县开展国防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素材。六十多年后,军阀鲁大昌阻挠红军北上的防御工事——战壕的遗迹仍完好保存,它作为活生生的一面教材时时刻刻昭示着后人,传诵着可歌可泣的红军故事。1982年,在二郎山麓,岷县县委、县政府建成了“二郎山烈士陵园”,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及国防教育的内容。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今年,岷县在二郎山上建成了“红军长征纪念阁”。
    二郎山花儿会具有悠久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十七,四乡八路歌手及附近地州、县的游人都汇聚于二郎山和岷县县城,同时进行大规模商品交易活动,场面热闹非凡。二郎山“花儿会”的歌种,以洮岷南路花儿为主,兼及洮岷北路花儿和河州花儿。二郎山花儿会是甘肃歌会民俗的典型代表,是陇原民间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极具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甘肃省已将岷县二郎山花儿会这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报文化部备选冲刺“世界级”。
    二郎山上发现有秦长城遗址,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遣大将蒙恬率三十万众,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有些同志将古之临洮混淆为今之临洮。史学根据是不足的。现今临洮有一段秦长城遗址,但那是秦昭王所筑的,而始皇所筑之城,则由于拓地甚广,把起点延伸到了现今岷县。 据《元丰九域志》载:“熙州(现今临洮)无古迹,秦长城在岷州界。”在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明代的《读史方舆纪要》和今人王国良的《中国古长城考》等各种文献都认为:“秦长城的起点在岷县”。二郎山上发现的秦长城遗址更是有力的证明。
    二郎山上还发现有多处古代墓葬,除宋墓、明墓之外,西北坡尚有汉墓群存在,同时还出土过长度在半米以上的巨型秦瓦。丰富的文物古迹,充分反映出二郎山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内涵。
    二郎山山脊及东西坡面均被绿荫遮蔽,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树种有云杉、落叶松、杨树、杏树、柳树、李树及山梨等。1993年省林业厅批复建立的二郎山省级森林公园由二郎山、南川苗圃、北郊青年林三部分组成,总面积3081亩。南川苗圃风景区距城南5公里处,G212线旁,始建于1940年,总面积160亩,其中苗圃地65亩,护圃林带95亩,林内树木葱茏,花草鲜美,潺潺溪水从林间流过,环境憩静、舒适。北郊青年林位于县城北面,徐合公路S306依旁而过,北靠岷山玉女峰,南临洮河,内有小河缓缓流过,四周环水,植被葱郁,树木茂盛,景色优美,清幽怡人。


(双燕生态旅游区)
    自然生态的乐园——双燕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岷县的东部,该景区涉及马坞、锁龙、闾井、秦许、寺沟5个乡(镇),马沿、马烨两个国营林场,包括双燕——沙金景区、柯汰沟奇石风景区、狼渡渡湿地草原景区、扎角自然风景区、马烨仓风景区五个子景区。总面积6.4万公顷。
    双燕——沙金景区是双燕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旅游区,该景区位于锁龙与马坞乡,距岷县城约100公里处,总面积36万亩,辖双燕、鹦哥、云洞、东沟、南沟、刘家沟等六条沟峡。景区树木参天,连绵不断,山峰独秀,鸟语花香,奇石小溪,鱼跃蝶飞,尤其是独特的气候和丰富的资源使它成为珍稀动植物的乐园。境内有冬虫夏草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8种,生存着绿尾红雉和云豹等14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景区主要景点有南沟泻玉、神秘云洞、鹦哥碑峰、双燕幽溪、燕水溢彩、狮饮幽潭,独秀峰等。
    闾井柯汰沟奇石风景区西距岷县城80多公里,景区奇石遍地,大小各异,姿态万千,有“蟾蛇相争”、“海狮卧地”等,更为壮观的是石群中溪水夺路、积水成潭的自然景观,听之流水潺潺,看之,溪水透亮,让人顿生放飞心情、回归自然的一股冲动。



(狼渡湿地草原)
    狼渡湿地草原位于岷县城东70公里,省道306线穿境而过,集中连片面积90多万亩,地势平坦开阔,气候凉爽,盛产油菜、牧草,花开时节,当地低轱辘车缓行于绿草黄花之间,宛若仙境。夏日清风徐来,凉爽无比,在绿草的大地上,白色、黑色、黄褐色和杂色的牛羊,尽兴地啃食着清嫩的牧草,草地上各色野花竟相开放,水天一色,景致特别优美,别有一番情趣,是人们消夏避暑,草原风情游的好去处。
扎角自然风景区位于闾井镇南7.3公里处,包括新庄、扎角两个自然村,景区有草原面积52公顷,森林30公顷,扎角河从中穿流而过。景区山清水秀、草茂畜肥、空气清新、牛羊成群。



(马烨仓景区)
    马烨仓景区位于岷县县城西南约75公里处,属秦许乡,景区内林草茂盛,满目青翠,山峰奇异,空气清新,有成群的牛羊骡马,星星点点的藏包炊烟,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实乃避暑、旅游之胜地。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群山隐约,草长鹰飞。大地一望无际,牛如巨象,羊似卧石。野菊花遍地开放,微风习习,花香弥漫,不时从幽远的山峦间飘出几段高亢的“啊呕令”,火辣辣,热腾腾,如山风野火,撩人情怀。
    马烨仓,得名于明朝明威将军,岷州卫军指挥司守御官马烨。(马烨,字德辉,淮东六合人。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奉命开设岷州卫。筑东(今县城)西(后所城)二城;立楼置门,修官署、学校、桥梁、烽喉、营堡、邮释、仓厂、坛社、庙宇;区划街道,安置居民,使城池初具规模。马烨还伐木通道,致力军队装备,整训士卒,屯垦8000多亩,年收粮食数万石,补给军队。洪武十五年(1382年),羌戎起事,朝廷命马烨率西安五十卫步、骑兵2万人,直抵迭州征讨,获首领失刺谷奴以下5000余人。从此,域内得以安宁。十九年(1386年)升陕西都指挥使)。
    景区内马烨沟花儿滩古战场位于马烨仓村西11公里,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岷州卫指挥使马烨奉朱元璋之命,率马、步兵万余,在此筑城垣,建四门,安营扎寨,以防御番王侵犯。不到两年时间,集粮50余万担,开荒8000余亩。洪武十五年(1382年)四月,思窝、纳邻洮源诸番叛乱。指挥使马烨统兵二万,在此迎敌,经过两天两夜激烈交战,擒获番将失利谷奴和他的部下50多人,取得了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震慑了番王进犯之野心。因这一仗,为花儿滩赢得了五百多年的和平。清光绪二十六年(1 900年)四月二十二日,44名藏区土匪悄悄潜入花儿滩,明晃晃的尖刀划破了这里的宁静。光绪三十四年(1 908年),知州童立纲、州绅曹宪中、马仲选、虎炳奎、姜兆勋等,在马烨仓三岔门修筑寨堡,驻兵保境。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花儿:
    一棵松树九条根,土匪耗的不成成。
    曹马老爷是佛心,三岔门上筑防城。
    筑下防城搬营兵,西路百姓得安生。
    现仍留有三岔门寨堡遗址。


(洮河风情线)
    以著名的洮水流珠景观为主的洮河风情线是贯穿全县境内的一道靓丽景色。该线包括古城电站、工业开发区、百亩玫瑰园、大沟寨林区、清水电站、冰桥湾电站、刘家浪水电站等景点。作为千年药乡、当归之乡的岷县,现已建成的位于县城西南,洮河南岸的西北最大的药材集散地——中国当归城,利用药材资源发展旅游前景也十分广阔。
    悠久的历史、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岷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岷县“花儿”)
    岷县是花儿的故乡,全年境内大小花儿会不下三十多处,每年农历五月,大小花儿会遍及城乡,处于农闲间歇期的岷县群众,汇集山场,抒怀诉愿,歌祝丰收。岷县大地一时沉浸在如潮的歌海之中。特别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十七二郎山“花儿”会则更是花儿会的高潮。二郎山花儿歌种以洮岷南路花儿为主,兼及洮岷北路花儿和河州花儿;是甘肃歌会民俗的典型代表,是陇原民间文化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人类文化的遗产极具保护、研究和开发价值。二郎山花儿会已被甘肃省旅游局列为省内重点民间活动向外推介,2004年岷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民歌考察基地,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花儿之乡”的荣誉称号。2006年6月岷县二郎山洮岷花儿被国务院批准并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查在岷县的“洮岷花儿”最早很可能具有羌族及藏族的山歌的元素。洮岷地区原为古羌族的住地,这一带的汉族,在历史上和古羌族、藏族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一年一度农历五月十七日的洮岷花儿会,就源于古代羌族、藏族的祭山会。岷县的祭山会等祭祀活动至今仍很盛行。岷县的庙多,供奉的神灵多,庙会也多。据说,这是因为岷县地区山大沟深,气候变化多端,多冰雹,人们饱受自然灾害之苦,便认为这是“神灵”的主宰,于是上山祭神,乞求“神灵”保佑年景丰盈,人丁兴旺,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了今日的既祭山、又唱山歌,既娱神、又娱人的“花儿”盛会。
    洮岷型花儿的曲调种类虽然不多,可是,歌词内容丰富,而且歌手们十唱九不同,也很有特色,歌手大多为汉族,但其曲调的奔放、粗犷的风格和藏族民歌颇为相似。据说,在古代的时候,藏族和古羌族曾是这儿的土著居民,后来,因为战争和气候条件的变化,古羌族南迁,藏民与汉民杂居,“花儿”也随着汉藏民族文化的交融,逐渐发展成为今天的“汉语藏风”民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洮岷型花儿”和“河州型花儿”同样有着少数民族的性质,当属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范畴。
    (巴当舞)
    在岷县小寨、中寨、堡子等乡(镇)的部分村社,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村民集体舞蹈—巴当舞。巴当是一种用羊皮加工的双面手摇鼓(直径30公分,厚度10公分,手柄长50公分),每个村寨的村民一户一个巴当,一个村选一个领舞者--春巴,一个村选一个巴当舞组织者--巴当舞头脑,而且春巴和头脑是轮流着当。春巴的角色相对比较稳定,春巴新上任时要接受严格的藏文《巴当舞曲谱》的学习,《巴当舞曲谱》由春巴保存。据村民说,巴当舞是羌藏文化的遗存,流传于明宣德年间。
    每年从正月初六开始,辛勤劳作了一年的村民,为了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也为了庆祝春节这个最隆重的节日举行全村村民大联欢,他们在打麦场上,生起篝火,由春巴带领,每户抽一名男子,手拿巴当载歌载舞,村里其他村民站在外围拍手起舞,并随着春巴的领唱进行上百人的大合唱,这一部分称为安场巴当,其舞蹈步法有二十多种,而最常用的有:直脚步、春巴洋、春巴洋撒、难直洋撒、雄巴、难个儿麻难、噢洋洋、古艾、撒艾等9种,而且一种步法一种唱腔。一到晚上,上百人围着篝火跳起粗犷豪放的巴当集体舞,其场面庄严、热烈,充满了神秘色彩。安场舞结束后,由春巴带领进行下一场表演--敬山神舞。敬山神时,春巴与主持巴当的众男子围着燃起的大火拜五方,并在秋千架下进行新的舞蹈,其步法与安场步法不同,也有十几种之多,最常见的步法有:噢乃洋撒、沙乃洋撒、噢达、沙母洋、噢呦呦等5种。敬山神舞结束时,所有舞者在吃饭、喝酒、品茶时要举行新的大合唱,命其名曰扯节漏,并唱酒曲、茶曲。这三种合唱在头脑家大院进行,其演唱曲调汉、藏语夹杂,悠扬婉转,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吃过饭、喝过酒、品过茶后,整个巴当舞的全过程才算完成。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巴当舞是劳动人民长期劳动智慧的结晶,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它不但保留了极其古老的原始美和野性美,而且富有舞蹈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充满了阳刚之气。
    (皮影戏)
    皮影戏是用生牛皮加工,刻制剧中人物形象,加以彩绘,在幕幛上借灯光表演的一种戏种。群众喜闻乐见,每逢庙会演出时争相观看。它的道白、唱腔、道具以及文武场面,犹如演一台大戏,历来风行于洮河两岸农村。皮影戏最早原是岷山乡上崖寺村李道中的祖父从陕西学来表演的,至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了。演出范围遍及岷山、十里、城郊、茶埠等乡镇的部分村社。岷县城郊周家崖、白塔寺等村,农历三月初各演三天三夜。表演者技艺娴熟,手操口唱,生、丑、净、旦均俱全,还有人帮腔。音乐和谐,场面紧凑,非常迷人。表演的剧目多为《闹天宫》、《盘丝洞》、《偷吃人参果》、《三盗琶蕉扇》、《通天河捉怪》等故事。同时还有《黄河阵》、《大辕门》、《周仁回府》、《三娘教子》、《孙武子大战太湖城》等秦腔剧目。
    (岷县民间的湫神崇拜)
    相传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十八位湫神全驾出巡,全程巡域,自月初相继开始,中旬形成高潮,下旬先后结束。辖域较大的湫神巡行三十余村,较小者亦有十数村。一系列祭神赛会是5月巡域过程中的一大特点。湫神巡行路线所辖村庄,分会定点祭祀,祈祝丰收。在祭祀地点形成赛会,近域群众纷纷赶会,形同节庆。5月15日,出巡湫神分头向县城集中,在城南古刹聚会3日,17日午后,18位湫神依次登上城南二郎山接受官祭。依俗各湫神均领受官羊一只,地方长吏或乡绅致祭。到夜晚部分湫神在城区走马路,部分返农村继续巡域活动,也有部分回本庙司雨看田。这便是有名的岷县“五月十七”的湫神赛会。
    岷县民间的湫神祭祀被列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并于2006年6月8日通过报纸向社会公布。
    岷县自古人杰地灵,我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就出生于此。据史料记载,貂蝉姓任名红昌,古临洮,今岷县人。无名氏《锦云堂.连环计》剧中记载:“貂蝉临洮人,姓任,名红昌。因兵乱,流落司徒王允府中,貂蝉聪慧多智,王允以亲女相待。”貂蝉歌舞吹弹一通百达,九流三教无所不知,为了帮助王允为国除奸,年仅十八岁的貂蝉居然不顾个人安危,深入虎穴,巧施智谋,用“连环计”离间董卓和吕布,又借吕布之手杀死董卓,独自完成事关东汉政权的大事。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优越的地理环境、勤劳的岷县人民使得岷县物宝天华。



(当归)



(岷归基地)
    岷县系中国当归之乡,所产当归系地方驰名中外的特产,早在1500年前就是极为珍贵的贡品,有很高的药用、食用价值,是世界当归中的上品,被欧洲人赞誉为“中国妇科人参”,极具开发价值。
    鲜当归美肤水、鲜当归美足液:选用GAP当归生产基地的新鲜当归,经过一年的萃取精制,去除光敏杂质,制成鲜当归精华素。并配以蜂王浆、川芎、苦参、灵芝、黄芪等植物生物活性物质使皮肤护理效果更接近自然,达到柔软细嫩润泽靓丽的效果。
    红三叶保健茶:红三叶属豆科,含有大量异黄酮,其含量是大豆的三至五倍,具有排毒养颜舒展皱纹、清除体内垃圾、丰乳、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抗动脉硬化、舒张血管、预防骨质疏松、抑制肿瘤、保护神经系统、抗感染等特点。
    岷归佳人养血口服液:适用于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乏力、气急、月经不调、痛经、淤滞腹痛等血虚、贫血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岷州四宝(当归/党参/黄芪/红芪):为原产地名贵中药材,性味甘温,有生血、养血、清脑、益气、润肺、提神、健胃、补肾、养颜、生肌、败毒等多重神奇功效,是老少适宜的纯天然滋补品。
    当归净白系列化妆品:精选“岷归”、“岷党”,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有机结合,能有效锁住肌肤水分,物理防晒,减少紫外线刺激,阻隔环境污染,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肤得到防晒、保湿、美白等多重护理。
    当归醋:选用岷县高寒阴湿、山区生态环境独特、生长周期长的青稞、小麦和优质矿泉水配以“岷归”,利用国内先进的生物酿造技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科学发酵、纯粮酿造而成,口感纯正,粮香突出,酸味柔棉,是理想的保健品。


(黑紫羊羔肉)
    岷县黑仔羔属山谷型藏羊,肉质细嫩,尤以羔羊的黑色二毛裘皮著称。羔羊产后45天至60天宰杀,剥取的二毛裘皮毛穗美观,绒厚保暖,经穿耐用,不染污垢,以黑、实、明、净者为上品。黑仔羔不仅是岷县农民的致富产业,而且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上乘肉食品。
    此外,岷县盛产蚕豆、马铃薯、油料等农副产品和草莓、沙棘、蘑菇、蕨菜、蕨麻等野生“绿色食品”,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近年来,岷县大力开发“岷归”系列产品,开发研制出了当归浓缩丸、当归浸膏、当归饮片、归芪养生保健作料、鲜当归美肤水、养足液和当归保健醋等系列当归药品和保健品、化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国内外市场,是目前全县仅有专利证书的产品。
    勤劳的岷县人更是创造、传承着众多的传统手工艺。岷县的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岷县农村多是大方窗,有些殷实人家是"虎张口"的窗子,其上是正方形的窗格。贴窗花时,最上面一排空格留烟眼儿,贴"轱辘贯钱"、"对口空心花卉"、"空心花团"等。整个窗空四边是"角云儿",斜角配方。每个窗格子上,都要按不同的色彩,对称配搭。在巴掌大的方块上,展现出大千世界的画面来。其夸张、简约的风格,让人回味无穷,浮想联翩。



(彩陶)
    彩陶是中华民族的祖先贡献给人类文明的一颗明珠。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国象形文字还未出现以前,我们的先民们在长达近万年的漫长岁月中,创造了灿烂的彩陶文化。它形制之精美,内涵之丰富,数量之庞大都是空前未有的。近年来,岷县岷阳镇彩陶艺术研究者收集了比较珍贵的彩陶照片资料近千幅,在彩陶复制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复制品先后被文化部、人民大会堂、日本民俗博物馆、英国皇家博物馆、美国休斯顿博物馆永久收藏。部分作品还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物赠送给了国际友人,受到很高赞誉。



(洮绣)
    洮河两岸妇女的刺绣,统称"洮绣"。岷县妇女们喜爱的针线活,广泛运用于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品种繁多,有花枕头、花荷包、花针插儿、花鞋、花兜兜、花缠腰、花系腰、花膝裤儿、花袜溜根儿等等。做针线绣花,无论藏、汉妇女都把它像做饭一样,作为生活的基本要求。



(洮砚)
    洮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又是中国文房四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洮砚石的矿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岷县洮河中下游的施旗沟、禾驮沟、细细沟一带,其加工制作主要集中在岷县县城和岷县维新乡部分村社。
    据岷县县志记载,洮砚始刻于唐,兴盛于明清,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洮砚石料以深绿色为主,鸭头绿为砚石中的上品,也有浅绛色石料。洮砚石料具有色泽雅丽,莹润如玉,发墨细腻等特点。储墨“与热而不干,与寒而不冰”。
    洮砚的雕刻,因石构图,取法天然,图案形象生动,浑朴自然。在雕刻技法上以镂空为主,并融合多种雕刻于一炉,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洮砚雕刻的图案种类繁多,主要有龙、凤、花、草、鸟、兽、虫、鱼、人物、历史典故等,其形制有图案简朴便于清洗的小块实用砚,有以观赏为主的造型复杂的观赏砚。近年来新开发的巨型观赏砚结合重大历史事件进行制作,其收藏价值进一步提升,如为纪念香港回归而制作的“九九归一砚”,作为甘肃省赠送给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礼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剪纸)
    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美的凝炼与升华,它不但深刻地表达了社会现实生活,而且从古至今,小小的剪纸艺术携带了许多远古的信息,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对宇宙、对人生的所思所想,它不但美化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是对青少年进行美育、传统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岷县剪纸的种类主要有:窗花、鞋样、枕顶、春叶等四大类,内容包括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花鸟虫鱼等,其剪法线条流畅,刀味浓厚,其图案简洁大方,色彩对比强烈,被有些专家誉为东方的毕加索的天才创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民俗性和地方性,是岷县珍贵的濒于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岷县点心)
    岷县点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前,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现时期岷县点心的制作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竞相显艺,形成规模生产,远销省内各县,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群众更是把点心作为婚庆喜聚、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
    岷县饮食富有特色,市面地方风味小吃有黄酒泡模、姜汤粉鱼、牛肉杂碎、酱牛肉、羊肉霍霍、清汤羊肉、青棵燕麦甜酷、卤猪肉、凉面、凉粉、酿皮、棕子、糖油糕、猪油酥饼、糖麻花、荤面、油炬锅、羊羔肉、香(鸡)汤冻冻等。岷人喜吃鼢鼠(俗称瞎瞎),其肉骨脆味香,多在清明前后上市。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县妇女每年在六月间,青稞即将成熟的时候,做"麦索儿"。她们把麻黄色的青稞,割芒截杆,留秃穗头,放在笼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长的绳索状物,即是"麦索儿"了。吃时,盛入盘、碗中,浇上清油,加上蒜泥和盐,清香柔软,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
    岷人喜喝茶,一般饮用“罐罐茶”(用小砂罐熬成色浓味苦的茶水),上等荣用盖碗沏泡。回民待客多用五香茶(好茶加冰糖、杏干、龙眼肉等)。南乡群众喜欢以面粉、茶叶、核桃仁、调和、动植物油炒成的“油茶”。老人多喜酥油茶。黄酒,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饮料。农村每逢年节、庙会,几乎家家煮饮。
    虽然岷县旅游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完整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尚未形成,但是由于其处于“四区八县”的经济增长带中心位置,处于212国道南北大通道的咽喉,以及已逐步成为甘肃省东南部地区重要的旅游集散中心,旅游设施建设尤其是餐饮、住宿设施建设发展迅速,形成了较强的旅游接待能力。近年来,改革开放使岷县经济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又给岷县注入了新的活力,岷县现以新的容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在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进行旅游服务设施条件的改善和旅游服务质量的提升,旅游服务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县城所在地岷阳镇,现有酒店23家,共有床位1232张。其中华兴宾馆、风光大酒店、政府招待所为二星级酒店,共有床位231张。其他酒店的条件虽未达到星级酒店的标准,但是硬件条件日益改善,其中能够提供标准间达到准星级酒店标准的9家,共有床位467张,基本满足各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岷州会议会址旅游景区已在国家红色旅游发展的资金支持下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将形成初步的旅游接待能力。双燕景区的旅游主干道修建工程业已完成,景区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然具备。
    212国道的改造、兰渝铁路的开工建设、兰九旅游大通道的打通将极大的缓解岷县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为岷县旅游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岷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将旅游列为全县经济发展的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岷县全县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双燕生态旅游景区总体规划等也已完成,为岷县未来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清晰的发展思路,指明了发展的道路。相信美丽的岷县将更加的美丽。
    美丽、开放的岷县欢迎您的到来。





鞋垫(甘肃省.岷县---韩淑华)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7-6 22:52 编辑 ]

TOP

说明你吃到的点心不是正宗的。有空,我带给你吃,保你没有“比较干”的感觉。

TOP

什么时候到兰州,告诉一声,我给你班车上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