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民俗学师承一览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民俗学师承一览

  
      本人本科学习历史学,看待问题不免总会从历史角度考虑。本人喜欢民俗学,首先就想了解民俗学的学术史,上网搜索后,对于民俗学界的师承产生一些兴趣。也顺便知道了赵世瑜先生和施爱东先生已经做过有关研究,遗憾的是他们的书在我们这里买不到。
  我以为,中国民俗学的学术师承,可以钟敬文老先生为第一代,他的弟子为第二代,再传为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现在是二三四五代民俗学者四世同堂。
  第一代代表学者:钟敬文
  第二代代表学者:乌丙安、刘魁立、张紫晨
  第三代代表学者:刘铁梁、董晓萍、高丙中、叶涛、施爱东、万建中、萧放、巴莫曲布嫫
  第四代代表学者:康丽、岳永逸、刁统菊、张士闪
  第五代代表学者:正在成长中。

  钟敬文弟子:
  乌丙安、张紫晨、张振犁、许钰、汪玢玲(?)、叶春生、刘铁梁、董晓萍
  张紫晨弟子:
  郭于华、陶思岩、高丙中
  钟敬文、刘魁立弟子:
  叶涛、尹虎彬、巴莫曲布嫫
  刘魁立弟子:
  林继富、施爱东
        乌丙安弟子:
        董晓萍、杨利慧、杨秀、李扬
  刘铁梁弟子:
  康丽、岳永逸、王杰文、李列、刁统菊、张士闪
  钟敬文、董晓萍弟子:
  杨利慧、赵宗福、朝戈金、苑利、赵世瑜、安德明、陈岗龙、万建中、刘晓春、吴效群、杨淑哲
  董晓萍弟子:
  朱霞、色音、萧放、赖彦斌、祝秀丽、杨秀、黄涛
        刘守华弟子:
        黄永林、陈建宪、林继富
        张振犁弟子:
        高有朋、吴效群
        叶涛弟子:
  刁统菊、张士闪、张勃、任双霞
  万建中弟子:
  黎敏、吉国秀、詹娜、徐赣丽
  
附件:

采自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的一张珍贵照片  [时间:2010-1-8 23:25]

TOP

非常感谢马先生的指正!
马先生,你让我很失望!本来很喜欢你的文章,从你写民俗学人物的文章中了解了不少我崇敬的民俗学大家。
不过,看过你的留言,你的口气太吓人了,动不动就要删帖,你的权力不小啊!
我是喜爱民俗学的后学晚辈,上面这篇小文是我学习民俗学的随笔札记,主要是依靠网上的资料整理而得,错误难免,也希望得到指正。

TOP

我刚刚又查找了马先生留言中提到的问题:
刁统菊在她个人介绍中,明确说她是叶涛老师的硕士研究生,刘铁梁老师的博士生,这能够把她和自己的老师算作一代人吗?
张士闪在个人介绍中说他是山东大学学士(硕士?)、刘铁梁先生的博士,刘铁梁老师和叶涛老师都是钟敬文老先生的弟子,张士闪老师能和他们也算是一代人吗?

TOP

刚学会使用“给我留言”。
谢谢folkman的指正。文中的“袁利”应该是“苑立”,苑老师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写有非遗的专著和许多文章。“杨淑哲”应该是“杨树喆”,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授,杨老师出版了研究壮族民间信仰的专著。

TOP

又写错了人名。是“苑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分会会长。

TOP

马知遥先生很不够意思,自己删除了跟帖的内容,使我的回复成为无的放矢。
太没有风度啊!

TOP

谢谢各位老师的批评和关注。
我没有想到这么多人注意我这篇不成样的小文。
今天看到马先生的批评后,诚惶诚恐,抓紧上网搜索资料,希望能够尽量准确的了解民俗学的师承。其中,也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内容。
真心希望对中国民俗学能够有更多更好的了解,尤其是像我这样没有受过系统训练的爱好者。

TOP

非常感谢各位老师的批评。
我的一位老师也看到这篇小文,刚在电话中批评了我,说我太不严谨,不知学界水的深浅。
我的老师告诉我,张士闪老师和叶涛老师都是山大毕业,叶老师离开山大后,张老师是叶老师的继承人,不是学生。刁统菊老师是叶老师的弟子,是张老师的师妹。
本人无知胆大,多有冒昧,请谅解。

TOP

我很尊重马知遥先生,这几天都在看他的博客,只是他好像不知道小辈也需要尊重,他的口气特大啊。

[ 本帖最后由 豫章学子 于 2010-1-9 21:22 编辑 ]

TOP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马知遥先生可以任何删改本人博客中的跟帖,我在博客中的跟帖却不显示,刚才发现都跑到这里显示了。请哪位大侠指教一二。

TOP

我初到论坛,多有冒昧,请各位谅解。
今后谨遵老师教诲,多看少说,多听少说。

TOP

我的跟帖都跑到民俗学论坛上了。

TOP

我说的是事实,请马师长去我的博客看看跟帖就知道了。
再次谢谢马师长对小辈的指教。

TOP

本人只是民俗学的爱好者。没有想到一篇不成熟的小文引起这么多麻烦。我不知道怎么删掉文章,请有权利的去删掉吧,我没有意见。
不过,马先生,我也是从学生走过来的,作为民俗学的后辈,我对你没有任何恶言相向。如有得罪之处,请你谅解。
大人肚里可撑船,我们都不要小肚鸡肠啊。

TOP

感谢各位老师的厚爱,我的帖子能够引起这么多人的重视,真是没有想到。
看了老师们的回帖,特别是看了叶老师、巴莫老师和我们赣南才子施爱东老师的帖子,学到了很多东西。
我喜欢民俗学,今后一定努力看书学习,争取能够做学术史方面研究。
再次感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