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载】过年回家,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转载】过年回家,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

  过年回家,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图)
  【凤凰网】2011年01月27日 08:19
  来源:新京报 作者:诗人
  
  新京报漫画/赵斌
  快过年了,一则《让爱回家》的汽车广告,引来网友热议。这是一个让人有些忧伤和酸楚的广告。一个年轻人准备开车回家过年,哪知半途中接到老板电话,让他立刻赶回公司。低矮的平房里,母亲守着一桌子菜,父亲枯坐门外,让人感到过年回家的路竟是如此漫长。此刻广告语响起:别让父母的爱,成为永远的等待……我还从网友讨论中看到,一些人认为回家过年是文化陋习,甚至有取消春节放假的建议。
  过年回家对中国人来说,其实不只是亲情之爱这么简单,在这个民族众多的文化仪式中,这个记忆大概保存得最为强劲了。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它早已内化为人们的情感密码,即使不明白,也会成为一种惯性行为。现在多把过年看作一种民俗,流传的也是一些民间传说。其实在古代,它首先是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宗教礼仪。
  “年”这个字到周代才有,商时称年为“祀”,“祀”的意思,就是四时已过,要奉祀神灵祖先了,过年的习俗便源于此。中国是农耕古国,人们生活得好坏完全依靠天地雨水和时序的变化。“年”是一年时序变化之始,所以在这个时节祭祀天地诸神、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便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政治活动。
  到了民间,也有很多做法来表达对自然神和祖先的敬意。随着时间演变,宗祠祭祀和祖先墓祭成为民间过年的一个重要内容。除此之外,腊月二十三祭灶王爷,除夕夜设天地桌接神,供奉天地诸神等,都是民间过年的重要礼仪。
  因为家族宗祠和祖先墓地都在故乡,祭祀又关系到整个家族和个人的命运,所以“过年回家”便成为很多离乡游子一个必然的选择。中国和西方宗教国家不同,宗教国家认为个人生命和价值均来自于神,所以他们过节过的也是圣诞节。但中国文化不同,费孝通有过一个比喻,他说“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个人就是那块石头,而家、国、天下就像一圈圈波纹,人伦可以说是中国人思考一切的起点。这种对血缘的回溯而引发的情感,是天然而真实的。因为没有一个外在的神,在中国人观念中,必然只有家才能成为一切价值的源头。家族中既有宗庙祠堂,也有祖先的墓地,这些都代表着来自天地和远古的一种生生不息的神圣力量。
  有人说家就是中国人的宗教,儒家文化中确实体现了这种情怀。家族中的宗祠和祖先代表着个人与天命的关联,这种力量不仅超越了生命人世,甚至超越了天地万物,有着一种终极关怀的意味。人们回乡祭祖与天地神,也是为了感受这种关怀,从而体会到一种崇高的人生使命感。所以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过年回家绝非看看父母那么简单,它既是在表达对祖先和天地神圣力量的一种敬畏和信仰,也包含着对个人生命价值的重新沉思和认定。
  虽然很多传统仪式被人们忘记了,但“过年回家”作为一个强劲的文化密码却被保存下来。人们在这天也许少了一些敬神追远的念头,但歇息身心抚慰灵肉的渴望却仍然存在。这就是年年春运大军的动力,无论多么艰难,也要回家。其实,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个儿时的家,内心更渴望回到一个体现人文关怀的精神故乡。这种关怀是从家庭开始的,渐至邻里、亲人、朋友、乡里、社区,然后是整个国家和天下。这才是中国人“过年回家”背后的真正文化意味。我想,我们对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多一些了解,对过年回家的思考和感受也会多一些。在今天,它仍是一种认宗寻源的文化仪式。

□叶匡政(诗人)
附件:

rd_rs_157dc7bb63f2f861f358aae93524dc2a  [时间:2011-1-27 18:05]

TOP

【旧作】春节话“年”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春节,古代又称为元旦,民间俗称为“过年”、“过大年”。把正月初一这一天定为春节、称为年,这是怎样确定的呢?

  年,既是时间概念,又是计时单位,它和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密切相关。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农业发达而著称于世的国度,“年”的时间概念最初就是根据农作物生长的周期循环而被人们所逐步认识的。在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字典《说文解字》中,最早对年的解释是“谷熟也!”《谷梁传》记载:“五谷皆熟为年,五谷皆大熟为大有年。”这里所谓的“有年”指的是农业有收成,“大有年”指的是农业大丰收。在获得丰收之后,人们为感谢神的保佑而举行酬神赛会:酬谢神明的保佑,祭祀列祖列宗,用新米做的饭、新谷酿的酒,求神降福,求列祖列宗保佑来年再获得丰收。据记载,早在二千八百多年前的西周初年,人们就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庆丰收活动。

  “年”的名称出现的比较晚。据《尔雅》记载,尧舜时代称年为“载”,夏代称年为“岁”,商代改“岁”称“祀”,直到周代才称之为“年”。但是,周代这种欢庆丰收和举办祭祀活动的“年”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日子,因此还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节日。但由于每年都有收获后的庆祝以及冬季的定期来临,这种庆祝丰收的活动基本上是一年一度,形成了一个基本的规律作为年节的雏形,为以后年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年节的真正形成开始于汉代。汉武帝时改革历法,武帝命司马迁、落下闳、邓平等人参照前朝历法创立“太初历”。太初历以夏代历法的正月为一岁之首,(所以至今中国民间仍然把阴历称为夏历),并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后代虽然多次对历法进行修订,但是基本上都是以“太初历”为蓝本,以夏历的孟春正月为岁首,从此以后,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清末。随着年历的确立,每年的年节风俗活动也就随着一年一度的固定日子而沿袭下来。

  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时,采用西方的公历纪年法,并一直沿用至今。中国民间称公历为“阳历”,称中国传统纪年法为“阴历”。将阳历的1月1日定为元旦,又称作“新年”;将阴历的正月初一定为春节,民间仍称为“年”。年与元旦相比,更具有了浓郁的中国传统文明的色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