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于钟老佚文的说明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关于钟老佚文的说明

前几天“钟敬文民俗学奖”颁奖,与会各位师友又去小红楼缅怀钟老,我因为在外地开会,没能参加,颇为遗憾。钟老故去已经6个年头了,最近整理文稿,找出了当年在北师大跟随钟老做访问学者时记录的一篇文稿,发在这里,也是对钟老的一种纪念。
    2001年6月,我一年的访问学者就要结束,钟老给一年级博士生上的“民俗学研究”课程也即将讲完,这时,受钟老的委托,邀请了山东枣庄的基层干部田传江同志来到北师大,给博士生们讲课。《民俗学:眼睛向下看的学问——在田传江同志与北师大研究生座谈会上的致辞》一文,就是我根据当时钟老的讲话录音整理而成。
    之所以称这篇文章为“佚文”,是因为在钟老的各种文集中都没有收入此文。或许是编选者们不知道有此文的缘故吧。
    在这里把录音原始记录稿和经过钟老修订的文稿一并发表,是想为学术史留下一点痕迹。钟老的讲话和最后整理发表的文稿有一些细微的差别,我们可以从中看出钟老严谨的治学精神,以及对待形成文字的文稿的认真态度。
    例如,本文的题目,我在录音记录稿中把副标题写作“在邀请田传江同志为北师大博士生讲课时的讲话”,钟老在定稿中改为“在田传江同志与北师大研究生座谈会上的致辞”。把“讲课”改成了“座谈会”。这次活动,钟老是把它定为博士生课程的一部分,占用的也是上课的时间。但实际上这是一次座谈会,一次因田传江同志撰写出版了《红山峪村民俗志》而召集的学术座谈会。我记得,参加那次活动的还有刘魁立、陈子艾、刘铁梁等先生,以及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访问学者。钟老主持并最先发表了讲话,然后是田传江介绍了他自己的写作和相关情况,参加活动的刘魁立、刘铁梁先生也在田传江讲完后发表了意见。
    口语和最后形成的文字还是有差别的。钟老的讲话和文字之间的差距不大,我曾经对钟老做过一次访谈,钟老的谈话记录下来几乎就不用做什么修改了。钟老在这篇讲话的定稿中,还是仔细对文字进行了推敲,副标题中的“讲话”改为“致辞”就是一例。文中还有几处这样的例子,此不赘述。
    对于钟老邀请田传江到北师大给博士生讲课一事,刘铁梁先生曾把这次活动和当年北大邀请侯宝林登台授课相提并论。确实,邀请田传江到北师大,体现了钟老对民俗志的重视,也体现了钟老对从事民俗学工作的基层同志的关怀和爱护。
    这篇讲话中所表述的钟老关于民俗志的思想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TOP

谢谢爱东,想的周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