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参会感言(3) “出土”人物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参会感言(3) “出土”人物

  在第七届代表大会上,有几个人物的出现,令人惊喜。
  其一是李扬。
  李扬现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的教授,他是乌丙安先生的第一届研究生,与董晓萍、孟慧英同学。早在1985年《民俗研究》第一期创刊号上面,李扬就撰写了两篇文章,其一用的是他的本名,文章名为《<谈征>与民俗》,其二用的是“鲁男”的笔名,文章是《简评<中国民俗学>》。研究生毕业后,李扬曾留在辽宁民协工作。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自东北南下,先在汕头大学工作,后又折返故乡,在青岛落户,成为中国海洋大学中文系的创系元老,还曾经担任过系主任、文学院副院长等。李扬翻译的布鲁范德的《美国民俗学》在学界颇有影响,其专著《中国民间故事形态研究》、译论集《西方民俗学译论集》也颇多好评。这些年,由于身体的原因,李扬很少离开青岛出来参加学术活动,但他在网络上一直很活跃,从民间文化青年论坛到中国民俗学网,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老李探花、小李飞刀、秃尾巴老李等各个马甲都赫赫有名。这次代表大会,李扬兄得以离海出山奔赴太原,晤老师,会老友,结新朋,其乐融融。
  其二是张明远。
  明远(铭远)兄属于少年得志、声名显赫的才子类民俗学人。他是北师大民俗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培养出来的硕士和博士,硕士师从许钰先生,博士师从张紫晨先生。当年“文化热”中,铭远兄的《黄色文明》一书,“洛阳纸贵”,曾为民俗学在文化热中争得一席地位。他还著有《中国人的人生曲线》、《生殖崇拜与死亡抗拒》等著作。九十年代初期,铭远兄先赴日本、后定居香港,逐渐淡出民俗学界。
  把铭远兄称作“出土”人物,主要是说他借本次代表大会与全国民俗学界的旧雨新知相聚。实际上,自2006年铭远兄回归大陆教育界,出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就重新浮出于大陆民俗学圈。2006年,铭远兄曾在北师大珠海分校主办“钟敬文学术文化节”,其中包括举办钟敬文先生生平图片展、钟敬文诗文吟诵会、民俗学学术系列讲座等。2009年,铭远兄所在的珠海分校和中山大学联合承办了第七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他是会议召集人之一。他还参加了2009年年底在南昌召开的“中国民俗学会2009年年会”。
  其三是张建新。
  建新兄如今是退休干部,当年却是中国民俗学会的骨干力量。多年前,建新兄在山西省定襄县承担了修复阎锡山故居、将其改造成民俗博物馆的重任。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山西是全国最早建立民俗博物馆的省份,晋北的河边民俗博物馆、晋中的祁县民俗博物馆、晋南的丁村民俗博物馆三馆鼎立,并有定期的三馆互动活动,这些都走在了全国民俗博物馆建设的前列。九十年代中期,建新兄与中国民俗学会合作,承担起中国民俗学会民族民俗博物馆专业委员会(简称“民博委”)的筹建和具体领导工作,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民博委的工作有声有色:在各地博物馆轮流举办学术会议,定期出版杂志,编纂民俗文物大词典,河边民俗博物馆也成为中国民俗博物馆领域里的标志性馆舍。在建新兄主政河边馆期间,我曾多次去河边民俗博物馆或参观、或参会,每次都会看到他们的新变化。随着民博委挂靠单位的转移,民博委的活动也就渐渐无声无息了。
  三年前,建新兄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如今,无官一身轻的建新兄开着自己的越野吉普车,自由自在地游荡在三晋大地、陕北革命老区,观景探俗,优哉游哉。在网络世界里,建新兄也是十分活跃,他告诉我说,他现在基本不看报、不看电视,主要的新闻信息来源就是网络。在中国民俗学网上面,“车前子”鼎鼎有名,那就是建新兄的马甲。
  所谓“出土”,实乃重归。上述三位老兄重磅出击,再现江湖,重新“理事”,大壮我民俗学声威,可喜可贺!
附件:

与乌先生、李扬合影  [时间:2010-12-5 22:32]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OP

引用:
原帖由黄景春于2010-12-05 23:28:30发表
他是"回忆"召集人之一?
把大家召集起来,一起回忆过去,开民俗学的忆苦思甜会。
改正了。
你现在成了无的放矢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