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参会感言(1) 老当益壮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参会感言(1) 老当益壮

在参加中国民俗学会第七届代表大会的代表中,70岁以上的“70后”有好几位:乌丙安、刘魁立、柯杨、段宝林、宁锐、郭冰庐等。其中,乌丙安先生已经81岁高龄。他们活跃的思想、为学术献身的精神、为学会着想的精细考虑,都令我敬佩。
  乌丙安先生是会场中最受关注的人。这次会议,当他看到自己培养出来的“乌家军”在茁壮成长,一定会从心底里高兴。乌先生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早培养民俗学研究生的学者,这次参会的中国海洋大学李扬教授就是他带出来的第一批研究生,江帆、周福岩也是他的学生。已经65岁的广东的刘志文则是乌先生当年主持的群众文化专科培训班的学员。乌先生还是最早与日本民俗学界进行学术交流的学者,在21日晚《日本民俗学译丛》首发座谈会上,乌先生通过照片声情并茂地讲述他与福田亚细男先生的交往,让在场的许多人感动。
  刘魁立先生是学会第一任秘书长,还是继钟老之后的第二任理事长,是亲历学会发展历程、最了解学会经营甘苦的一代民俗学人。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最令魁立先生欣慰的是,在他的手中,完成了学会领导层接力棒的传递,一批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民俗学人被推举到民俗学会的领导岗位上。在选出新一届理事会后,魁立先生发表了感人至深的“卸任感言”,短短的四五分钟的感言,寄寓了先生对服务学会27年来的深情,表达了先生对下一代民俗学者的殷殷期望,会场上长时间、经久不息的掌声,也表达了代表们对先生深深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柯杨先生是在报到当天的晚9点才从机场赶到饭店,到了之后立刻参加主席团会议,会议结束已经11点多。当秘书组告诉他明天上午的开幕式还有他的开幕词时,他连晚饭还没有吃呢。我和爱东将近半夜一点来到柯杨老师的房间时,他已经一二三四的将开幕词的核心内容想好了,开幕词不长,既有高度,又有深度。第二天上午八点半,柯杨先生精神抖擞地出现在主席台上,以他那抑扬顿挫、胜似播音员的嗓音,演说着学会四年来做过的工作,讲明了这次会议的任务,表达出对中国民俗学美好未来的期望。大会的开幕式只有一项议程,那就是柯杨老师的开幕词,用他的话说:他圆满地完成了主席团交给他的光荣任务。
  家有老,是一宝。我们学会拥有这些身老心不老的“70后”、“80后”,是我们这些民俗学后学的福气,更是我们中国民俗学的宝贵财富。
附件:

001  [时间:2010-11-28 11:35]

TOP

我们学科该提到的老先生太多了,陶立璠老师、叶春生老师、李惠芳老师、叶大兵先生、我的老师李万鹏先生……
他们都是咱们的宝贝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