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经验总结] 文化攀附:从敖包相会与蒙古酒文化说起~~

几位童鞋的聊天记录,也许和楼上话题有关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2012-8-14 17:01:28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
王明珂在这篇文章里也使用了“攀附”这个词
苏长鸿(383512199)  17:35:13

其实攀附就是建构的一种形式
苏长鸿(383512199)  17:36:45
吴真老师研究道教的那本书中的“加注”也差不多。。
穆昭阳中央民大(362740242)  17:36:58
那书真贵啊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37:21
为神加注
其实她也提到了失注
本质上就是命名的问题
苏长鸿(383512199)  17:38:05
比如很多人喜欢跟名人宗族合谱,或者在自己家谱中说是某某后代 就是明显的 攀附行为
命名 很是 有点意思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0:07
这个在很多由祠至庙的案例里也是可以使用的一种分析手段
苏长鸿(383512199)  17:40:22
还有个疑问  民间故事里的箭垛式人物好像有异曲同工之处  只不过一种是由内而外 一种是由外而内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0:23
就像你说的,核心是“建构”
苏长鸿(383512199)  17:40:42
都是要找到 “中心”  。。。
话语的中心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1:05
邹明华老师有一篇文章也可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的
苏长鸿(383512199)  17:41:08
不然很多事情不好言说  或者根本没有说服力!
恩恩
专名的那篇??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1:26
是的
苏长鸿(383512199)  17:41:38
有意思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1:41
这个话题其实很有意思
苏长鸿(383512199)  17:41:56
这样一联系起来 很多思路是通的
王学义(718899340)  17:42:02
我觉得这个“中心”就跟棉花糖一样,一层一层缠上去的,缠够圈数,就可以卖了。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2:08
用来分析一些传说人物的时候,都会遇到这种类似的手法
文艺理论的进路就是三个方面啊,作者、文本和读者
苏长鸿(383512199)  17:42:56
当然吴老师说到的“失注”也要注意
一个动态的过程 不是单向的
所以现在看到很多民俗事项 你会发现 怎么会有下岗的神仙?
苏长鸿(383512199)  17:44:12
有些东西过时了 或者对文化主体来说没有实际意义了 就会出现失注的现象
不需要去理解和言说了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4:20
嗯,对结果进行条分缕析之余,还要看为什么要加冠为什么取消提额,谁的神被提高谁的神被冷落,谁去做谁不赞成
苏长鸿(383512199)  17:44:32
不断寻找新的中心
博弈!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4:50
你这个说法如果换个想法
卫文辉河南大学(499509782)  17:44:55
两位的讨论很有意思 啊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5:01
就会变成不需要保护,让他们随波逐流
有生命力的自然会保留下来
王学义(718899340)  17:45:20
在边上听着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5:21
那么反过来就会要反思我们的作业
苏长鸿(383512199)  17:45:28
是的!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5:27
我们的目的到底是为什么?
王学义(718899340)  17:45:34
继续缠棉花糖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5:34
所谓的。。。危机
苏长鸿(383512199)  17:45:38
快快 集思广益
所谓有生命力。。。其实还需细化
卫文辉河南大学(499509782)  17:46:11
不断寻找新的中心   我们不也是在找寻中心吗
苏长鸿(383512199)  17:46:39
如果说到有生命力  学者建构的  精英的价值介入 会生产一些所谓的有生命力的东西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6:42
仔细琢磨人的心理
苏长鸿(383512199)  17:46:51
但是对于族群 社区 民众而言
什么是生命力?
卫文辉河南大学(499509782)  17:46:59
所谓的保护 等  都有它的经济目的 学术目的 政治目的等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7:04
异化、个案、边缘都与陌生、危险联系在一起的
苏长鸿(383512199)  17:47:16
嗯所以秩序很重要!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7:17
所以找寻中心,寻求权力,是很正常的
一方面秩序很重要
穆昭阳中央民大(362740242)  17:47:50
就形成了格局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7:57
另一番面也要承认,确实不存在秩序
苏长鸿(383512199)  17:48:10
我倒觉得不必太过于关注中心是什么  而是去关注在这个游戏中  各方力量是如何介入又是如何协商的
造神运动来得快 可能去得也快
苏长鸿(383512199)  17:49:35
的说法很后现代啊!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49:54
打个比方,民间的清明节与官方的清明节差别很大
有些地方是祭祀李冰,有些地方祭祀蚕神,而寒食的影响力远远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明显和深刻
苏长鸿(383512199)  17:49:56
命名难道只是一场游戏?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1:01
我的意思是在相当长的时间纬度里,没有什么是稳定的
但是有一些符号被保留下来,就会随着时间自然而言具有合法性
苏长鸿(383512199)  17:51:04
而且你会发现寒食节今天复兴之后  学者的作用十分明显  我上次发现一辆公交车上写着 某某寒食文化之乡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1:30
对啊,所以我们总是觉得某些力量或者行为不被关注
问题就在于,本来就是并行不悖的
没可能一定会对你作出回应
所以我认为不必然存在秩序
苏长鸿(383512199)  17:52:54
不必然存在秩序  和存在不必然的秩序  是两回事
我倾向于后者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3:21
这会比较绕
苏长鸿(383512199)  17:53:24
秩序是一个分析方法
不要把它当成分析对象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3:49
会产生一个新问题:偶然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必然
苏长鸿(383512199)  17:54:22
不能说叫偶然  也许马克思说的“运动”比较适合
偶然必然对立起来会导致哲学困境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4:57
运动本来是很好的一种解释
但是我们忽略或者否定掉一种特殊的情况
苏长鸿(383512199)  17:55:18
用游戏替代运动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5:18
就是外部变化,我保持了不变
是否也属于一种变迁?
苏长鸿(383512199)  17:56:04
因为运动似乎就有发展 有价值判断了 但是游戏没有  游戏就是玩的 是动态的  不断打破秩序又建构新的秩序 不断有人加入
我说不清楚了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6:53
运动、发展、变化是三个层面的术语
你不能这么随意等同的
如果秩序可以不断打破和不断建构
那么在“不断”之中,秩序到底存在不存在?
苏长鸿(383512199)  17:58:17
秩序的存在是一个动态过程
过程即存在
但是秩序有个问题是  我们常常会理解为一个 法案 一个规则 是固化下来的  这有问题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9:15
秩序意味着有序
和稳定
你这样理解,就会变得很碎片化
苏长鸿(383512199)  17:59:42
比如族内婚  同姓不婚  同性恋 这些婚姻伦理秩序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7:59:54
作为整体的秩序在你这里就会不稳定
苏长鸿(383512199)  18:00:13
是不必然的
你认为整体稳定过吗?
举个稳定的例子?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8:02:48
作为整体的秩序当然是保持着一定的稳定
我不觉得这个判断有问题
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稳定性,那不就意味着整体都异化了?
苏长鸿(383512199)  18:04:03
这可能涉及到近来讨论的一个问题 文本的稳定性 还有文本对语境的限制  语境的限度问题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8:04:07
我说整体稳定,不代表它内部是静态的
苏长鸿(383512199)  18:04:20
是的这个我同意!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8:04:37
有时候多种组合之后,可能得到的分子还是一个物质
苏长鸿(383512199)  18:04:40
你是不是又回到了一种结构的观点呢?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8:04:48
= =
苏长鸿(383512199)  18:05:05
秩序不等于结构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18:05:30

这个我同意
苏长鸿(383512199)  18:07:49
该吃饭去了!···

南池子—中大(657773198) 2012-8-14 18:08:01
但是,你自己考虑一下你所要表达的秩序
也很难说不是以一种结构性的关系在言说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话题参考资料:

郭立新《折冲于生命事实和攀附求同之间——广西龙脊壮人家屋逻辑探究》(载《历史人类学学刊》第六卷第一、二期合刊,2008年10月)

邹明华 《专名与传说的真实性问题》,《文学评论》,2003年第06期  

吴真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4月1日

杨利慧《语境的效度与限度——对三个社区的神话传统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民俗研究》,2012年03

……………………

话题涉及比较宏观层面的研究思路问题,并不是针对某一个概念和对象进行讨论,所以可以把学界这些最新的思考结合起来,方便我们田野或研究的时候更有效地反思自己的方法问题。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攀附与重构——东莞企石黄大仙研究阎江     黄映葵

  【摘要】:黄大仙信仰从产生之初便不断被地方化,尤其是进入岭南之后与岭南地域文化发生的互动更使地方化得到加强。东莞企石黄大仙的攀附与重构表明了这样一种倾向:处于边缘地位的地方黄大仙传说不断攀附被认为作为中心的香港黄大仙,并力图与之建立关系,扩大自身影响以吸引信众,攀附成为某种正统性的要求。由于文化与历史资源尚浅,经济弱势的企石黄大仙古庙必须借用外界的文化资源来建构自身的合法性。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07年06期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02期

文化自觉与文化攀附和文化自省——从当代新儒家儒学宗教性讨论及其缺失谈起     段德智

  【摘要】:在20世纪上半叶儒学宗教性的讨论中,两代新儒家由于其文化攀附态度而持守两种截然相反的立场:第一代新儒家梁漱溟和熊十力主张"儒学非教"说,第二代新儒家唐君毅和牟宗三则主张"儒学是教"说。当代新儒家的文化攀附态度不仅使他们陷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藩篱,而且也使他们陷入文化民族主义的藩篱。梁漱溟的拿来主义、熊十力的"返本开新"说、唐君毅的"心通九境"说和牟宗三的"圆实之教"说,都是其文化民族主义趋向的表征。无论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还是文化民族主义都既无助于儒学宗教性问题的讨论,也无助于中国文化或儒学的自强。文化攀附的根本问题在于"外骛",走出文化攀附的关键在于"求其放心",进行文化自省。惟有悟自,堪称觉自。惟有觉自,才能自觉。惟有自觉,才能自强。故而,文化自省实乃文化自觉的机关所在和文化自强的历史正途。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青海民族研究》 2011年04期

攀附与逃遁:民族信仰和谐共生——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民族信仰为例        郭志合

  【摘要】:异民族信仰之间除了冲突和融合之外,还存在一种二者之间以攀附与逃遁且又和谐共生的状态,其存在从纵向看是一个历史过程,从横向考察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历史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藏传佛教与纳西族信仰为例探讨异民族信仰相互在攀附与逃遁之间的信仰和谐共生状态,研究这种状态的存在对民族团结、稳定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深层认知。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社会科学研究》 2001年01期
明后期至清嘉道间统治者对道教的打压及道教的理论攀附  周勇

【摘要】:在明代世宗以后 ,统治者对道教进行了严厉的限制。入清后 ,清统治者对道教也持批判态度 ,其政策总体是严厉防范和约束。宫廷失宠而衰微的道教此时不得不重新走向社会中下层 ,开始其世俗化过程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张兆和《在逃遁与攀附之间:中国西南苗族身份认同与他者政治》,论文未找到。

另:参考《华夏之“汉”与族群之“汉”的辨析 ——兼论王明柯、张兆和对“汉”的理解及学界误读许烺光的原因》,文章见附件: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综合看来:“攀附”一词在中国历史人类学的研究中使用最多,理论视野来自西方,但就这个概念而言,可能是本土研究的成果吧。

王明珂在《游移于边缘、边界的田野》一文中有一段话:  

     人类学常关心一个问题:我们如何突破自身的文化偏见,来认识另一社会文化人群?在历史人类学上的相关问题便是:如果对“历史”已有既定想法,我们如何能认识异文化中的“历史”?在田野中我突破此环节的灵感来自于布迪厄的习行理论(the theory of practice),特别是习行作为社会表征(representations)与社会本相(reality)之间的对应关系。人们述说本族群的起源历史,便是一种习行,也是一种社会表征,与之对应的社会本相便是其族群认同。人类族群认同蕴涵着两大因素——共同血缘与空间资源。为了共享与垄断资源,一群人凝聚在共同血缘(共祖)想象之下,这便是人类族群认同的本相。当我问羌族村寨居民:“这儿的人是咋个来的?”他们对我说一些本地族群来源的故事。这些故事大多是些“弟兄祖先故事”,也都蕴涵着血缘与空间资源两大因素。譬如人们说:从前有三个兄弟(血缘符号)到这儿来,他们分别到各地方(空间符号)建立自己的寨子,他们就是这三个寨子民众的祖先。这样的故事无论看来多么不可信,但它的确是人们所相信的“历史”。经常传述这样的“历史”,社会现实本相(如几个关系紧密的村寨社会)因而被强化。基于表征与本相(也是文本与情境)的对应关系,我用同一判准分析“历史”与“神话传说”,也因此认识羌族常说的那些“弟兄祖先故事”是一种本土观点下的“历史”。将口述或书写的历史视为社会表征或文本,以分析其所对应的社会本相或情境,这也是最初我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途径。

(全文见: http://sspress.cass.cn/news/14504.htm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     王文光、朱映占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宁)2012年1期  

内容摘要:民国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即是在他者承认(包括国内的和国外的)与自我认同的相互作用下展开的。国内的他者大致可分为政学两界人士以及普通人,国外他者主要包括侵略势力、传教士、科考人员等。政学两界作为国内他者的主流,其承认或努力建构的西南少数民族身份是国族的一分子,普通人却停留在对少数民族固有的偏见当中;国外的他者却都在塑造和提高少数民族的特别之处。作为主体的西南少数民族则在他者的影响下,逐渐改变其原有的意识,努力建构自己新的身份。

全文见:http://www.cssn.cn/news/504100.htm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

蚩尤崇拜与民族认同——论当今中国苗族树立“精神共祖”的过程及背景    杨志强

《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 第2期

摘要: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http://www.cqvip.com/Main/Detail.aspx?id=33838930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