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 中
小 发表于 2017-6-12 06:31 显示全部帖子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举行
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精神与保护实践为主题,来自5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300位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加论坛。
论坛开幕式由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主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长蒂姆﹒柯蒂斯担任致辞嘉宾。中国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赞比亚旅游与艺术部部长查尔斯﹒罗梅尔﹒班达先后做主旨发言。
项兆伦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保护的理念与实践”为主题,全面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张。他指出,将今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题确定为“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意在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社会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展开的。在这种历史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既面临遭受冲击、加速消失的现实威胁,也面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机遇。为此,中国政府把正确应对环境变化、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政策制订的优先方向。
项兆伦强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群体或个人,既是传承者,也是实践者,更是创造者,他们是保护、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重要的力量,他们的主体地位贯穿遗产认定、保护和传承的始终。尊重持有者和传承人群的主体地位,支持他们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原则。我们把努力实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改善生活、丰富生活的统一,提升年轻一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和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传承活力与后劲,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目标。
项兆伦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孕育和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息息相关。中国政府要求各级地方政府谨慎处理经济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努力保持文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平衡,悉心维护和改善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条件。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回归社区,回归生活,使其在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体现和传承。见人见物见生活,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理念。能力建设直接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时代变迁中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人群的传承与当代实践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相关遗产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进行再创造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也包括在一些项目传承实践中获得相应经济收益的能力。帮助传承人群获得和增强这些能力,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项兆伦还介绍了中国非遗保护工作成果。
班德林在发言中呼吁,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全球化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维持文化多样性的关键所在,也蕴含着应对诸如气候变化等挑战所需要的丰富知识。班德林高度评价中国非遗保护取得的成果,并向各级非遗保护工作者致敬。
连辑围绕“以《公约》精神推动非遗保护与传承”主题,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共同财产和思想,对帮助人类实现开放和打开新思路具有重要意义,并就当前各国在政策保障、提高意识、城镇化、国际合作等方面面临的问题探讨解决路径。
班达分享了赞比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做法和经验,并回顾了赞中在非遗保护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班达感谢中国和教科文组织对赞比亚发展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愿与各方携手,共同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促进文化多样性贡献力量。
论坛下半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和教科文组织《公约》秘书处能力建设和遗产部负责人苏珊·史努特根分别担任主持。中外非遗领域专家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可持续发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进行了丰富对话,分享了生动案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社科院研究员兼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以及来自塞尔维亚、赞比亚、约旦、埃塞俄比亚、哥伦比亚、白俄罗斯等国的著名专家学者就上述主题发表了各自观点。
以非遗为主题的国际论坛是成都国际非遗节的重要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论坛曾先后发布《成都宣言》、《成都共识》、《成都展望》等重要文件,为在国际社会凝聚非遗保护的智慧与共识发挥了积极作用。
(本文刊于:文化部网站)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