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2011年七夕动态:汇集帖

乡村浪漫七七会

来源: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2011年08月05日06:58

  本报缙云8月4日电

  记者 刘慧 报道组 卢庆红 尚雄

  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然而,与城里有情人的含情脉脉相反,田野上的村民们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心中的爱今天,虽然离七夕还有两天,缙云张山寨的山头上已是龙腾狮跃、人山人海,这就是远近闻名的“张山寨七七会”。

  清晨,极目远眺,括苍山脉山高林密,一派浪漫诗意,先行到达的村民已在此点起篝火、对起山歌、谈情说爱了。上午,来自5个村庄的村民献上各自的绝活绝技,“叠罗汉”表演紧张刺激,“大莲花”原汁原味,传统古老的民间节目,让研究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大开眼界。

  “好戏还在后头呢!”当地村民说,每年的“张山寨七七会”长达3天3夜,七夕当天更是高潮迭起。各村最前面的“罗汉队”环形排列,鞭炮、锣鼓、号角齐鸣,民间表演队伍顺着山路边走边演。沿途锣鼓喧天,热闹非凡。

  缙云乡土专家胡盛玮介绍,“张山寨七七会”始于明万历初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为浙中南地区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原生态民俗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中国情人节”的回归,每年来七七会谈情说爱、观光游览的人已经覆盖缙云全县,还有来自杭州、温州、金华、丽水,甚至福建、江西等地的人,可达四五万人之多。尤其是附近的年轻人早早点起篝火、唱起山歌,慢慢形成了“张山寨七七会”守夜、对歌的习俗。

  于今年5月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张山寨七七会”规模逐年增大,除了谈情说爱和唱山歌,每年还有40多支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表演队伍在此竞相献艺,场面热烈紧张。

  省非遗办主任王淼说,“张山寨七七会”是缙云民俗文化的缩影,它包含文化娱乐、体育竞技、表演艺术、婚姻习俗等诸多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期间的民间文艺表演内容丰富,地方特色鲜明,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性和民俗学研究价值。

TOP

七夕商场促销偏冷

凤凰网 2011年08月03日 04:02来源:新京报



商场举办七夕节促销,对提高这个传统节日的知名度是有利的。 图/CFP

本报讯 (记者林文龙)8月6日本周六是七夕,这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但与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相比,七夕的商业味要淡得多。京城大部分商场也没有趁机大搞促销活动,仅有一些小活动表示七夕还在商业视野里。民俗专家表示,传统节日商业化有利有弊。

今年七夕,除了大钟寺中坤广场“七夕乞巧节传统民俗民艺喜乐会”和“百万新娘 完美体验”世纪婚礼8月6日将登陆蓝色港湾这两个大型活动外,北京大部分商场都没有趁机大搞促销活动,仅有一些小活动跟七夕沾边。

2月14日的西方情人节有很典型的节庆商品,如玫瑰花、巧克力等,但七夕并没有。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一位负责人介绍,过去把七夕叫乞巧节,也叫女儿节,乞巧在过去是很重要的一个内容,表现妇女的聪明智慧,不过现在已经淡化了。还有一个重要内容,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代表了中国过去劳动人民的淳朴感情。“所以,很难有针对性地组织促销活动。”

七夕的话题中也就是爱情,还可以往商业上靠一靠。近几年,京城也搞了一些“七夕餐”、“七夕游”等,大多打着相亲会、姻缘角的主题,但没有成气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民俗学教授肖放表示,商业活动对七夕来说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有利于提高七夕节日知名度。如果没有商家,七夕不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一定意义上,七夕的生命力就在于好多人对它关注。另一方面,商业可能会把七夕的一些传统要素抽空,只是将其作为一个功利的诉求,会削弱它一些传统的文化内涵,只是强调其中一些比较新奇的元素,利用七夕达到一个商业目的。

TOP

中国东部在“梅花”中度过中国情人节

--------------------------------------------------------------------------------

新华网浙江频道(2011-08-06 19:19:21) 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编辑:周琼琼(实习)

    新华社杭州8月6日电(记者张遥)按照半个月前拟好的计划,大学生罗晓宇此刻本该和女朋友躺在浙江舟山桃花岛的沙滩上,吹着海风,在一场以“爱情”为主题的“七夕”音乐节上听台湾音乐人李宗盛唱起《爱的代价》。

    而在大龄单身男青年刘以亮的看来,他的期望是在6日这天中午就能赶到杭州城西的“全城热恋”相亲会现场,而不是刚一出门,精心置办的相亲“行头”就在暴雨中被淋到湿透。

    种种遭遇来自于连日来盘踞在中国东部沿海附近上空的强台风“梅花”。6日正值中国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这个最初意在“乞巧”的节日正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中国情人节”,人们在这天示爱、相亲甚至求婚、登记结婚。传统的观星象、葡萄架下听“心语”等活动也在如今的相亲交友活动中得到延续。

    而根据气象预报,近几年最强台风“梅花”可能在“七夕”之夜登陆,受其外围影响,福建、浙江、上海等多个省市地区已经出现暴雨和大风,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也纷纷紧急启动防台防汛紧急响应。中国人口最密集区域几乎全部位于“梅花”波及之中。

    不断变化的暴风雨天气扰乱了人们相聚的行程。中国国际航空公司在“七夕”前夜便宣布取消6日、7日往返温州、台州、宁波三地的航班30余班。在地处防台前线的杭州、上海,多家航空公司取消的进出港航班总计近200架次。铁路部门发出通知称,途经杭州、温州、福州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动车、高铁将视台风“梅花”路径适时限速,甚至停开。

    “‘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平时我和妻子分居两地,特别想借这个周末回家看看。”在杭州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高凌盛说。

    由于一周前预定的航班因为台风被临时取消,高凌盛特意去电脑城买了摄像头,“准备和北京的家人在网上视频通话,做个‘双城连线’吧。”他说。

    从花市行情来看,“梅花”的来临让不少情侣提前感受了七夕的节日氛围。在杭州梦湖花艺,为迎接“七夕”储备的5万支玫瑰已经被预订一空,其中大约30%的鲜花被要求送至上海、江苏等地,已经在梅花到来之前提前送达。

    “花店开业以来从没收到这么多提前送达的要求。客人们一是希望祝福可以按时送到,二来也担心鲜花在暴风雨中‘走了型’。”梦湖花艺总经理赵小进说,不少花店已经根据今年的台风做了“七夕预案”,雨鞋、雨披、鲜花专用的防水膜和送货汽车随时准备出场。

    作为与西方情人节、5月20日“520”等同样备受青睐的婚庆良辰,今年的“七夕”似乎并未因为强台风而失去热度。在上海,800多对新人通过网络预约8月6日领证,据民政部门预计,“七夕”当天领证的新人超过1000对。

    就连本次台风的名字也被人们与“七夕”挂钩。在互联网上,超强台风“梅花”被网友戏称为金庸名著、中国知名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梅超风”。有网友表示,“小说中梅超风的师傅黄药师隐居桃花岛,如今浙江舟山也有个桃花岛,难怪预报说可能在舟山登陆。”由于台风“梅花”路径不断挪移,有网友笑言,“看来梅超风依然不敢面见师门,回家过‘七夕’了。”

    资料显示,“七夕”节遭遇暴风雨并非史无前例。2003年8月,热带风暴“莫拉克”于当年的“七夕”当晚在福建晋江登陆,福建全省持续一个多月的高温酷暑得到缓解,但在台湾高雄等地,原计划的“七夕”节系列活动只能被迫取消。

    “台风确实对人们感受传统节日造成了干扰,但人们通过网络、电话等现代沟通工具,也能让传统节日过出新意来。”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萧放说。

    据介绍,传说中‘七夕’节会有牛郎织女相会,理想的状况是在立秋之后的夜晚,在晴朗的夜空中观看星象,在葡萄架下听心语,向织女乞巧。通常,女眷们手拿丝线,对着月光穿针,谁先穿过就能“得巧”,始于汉代的“穿针乞巧”是“七夕”节里比较普遍的一种乞巧方式。

    “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乞巧节’,还是如今在商家和年轻人推崇中备受关注的‘中国情人节’,民俗本身就体现了普通百姓的生活需求和趋向,传统节日的内涵可以根据社会进程有所充实和调整。台风中度过‘七夕’,也给这个富于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元素。”萧放说。(完)

TOP

七夕有约山水相逢 浪漫沂源情定终生

中国(沂源)第四届“七夕节”盛大开幕 沂源元素大放异彩

2011年08月05日16:20  来源:人民网-山东频道



8月5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在“牛郎织女之乡”沂源县开幕,省、市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人民网淄博8月5日电  5日上午,第四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在“牛郎织女之乡”淄博市沂源县盛大开幕,省、市、县有关领导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情侣及数万名游客齐聚位于沂源燕崖乡的牛郎织女景区,共同体验浪漫休闲之旅。

  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是沂源鼎力打造的一项爱情文化、生态休闲与旅游经济共赢的时尚盛典,已成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节庆之一。本届七夕情侣节在总结历届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将民间传说、山水生态、休闲文化、民间艺术等元素有机融合,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旅游活动扬山水城市之名,显爱情文化之蕴。

  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本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上,沂源元素得到最大释放。

  著名学者、北师大二附中高级教师纪连海先生走进沂源,用其诙谐幽默的语言对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进行了精彩讲述。《纪连海话“七夕”》节目将于8月7日在山东卫视《新杏坛》栏目播出。

  中央电视台将在七夕节期间,在 CCTV-3《天下有情人》七夕特别节目中,重点推介爱情源地、休闲宜居胜地——沂源,集中展示当地自然风光、人文文化等,从不同角度展示沂源作为牛郎织女传说之乡和核心传播地的地位。

  8月5日—8日,在为期四天的节庆里,知名画家、书法家、摄影家走进多彩沂源,走红网络的“大衣哥”朱之文和国家一级演员崔玲、白雪等登台献艺的七夕情侣节大型文艺演出,相亲会、戏曲展演、乞巧工艺展、民间艺人才艺展示、浪漫七夕情歌对唱等一系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活动,进一步放大了沂源元素,给游客带来一场靓丽的视觉盛宴和浪漫的身心体验,演绎了一场别样的“中国情人节”。

  近年来,沂源县把提升文化软实力作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狠抓文化资源挖掘和文化品牌打造,把发掘和传承“牛郎织女传说”这一最具代表性的文化资源作为重中之重,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举办了两届全国“牛郎织女传说”学术研讨会,沂源被认定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承地,被中国民俗学会授予“中国牛郎织女传说之乡”。沂源“牛郎织女传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内唯一的“牛郎织女传说”专门研究机构——“中国牛郎织女传说研究中心”设在沂源。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沂源世界爱情邮票博物馆入选“大世界基尼斯之最”,2010年“中国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在沂源首发。这些刻有“沂源元素”的文化因子,丰富了“七夕文化”的内涵,传承了中国千年的爱情经典,让东方情人节——“七夕”渐渐走红。



  良宵佳节四季有,最美浪漫七夕时。据了解,第四届中国(沂源)七夕情侣节备受社会各界瞩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等40多家国家、省、市级新闻媒体聚焦沂源,向人们展示了沂源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魅力。开幕当天,牛郎织女景区内游人如织,景区接待游客近7万人次,比上届增加了近万名游客。(张爱琴 孙凯旋 任鸣 左效强)

TOP

七夕“七姐诞” 香港举行展览推介中国民俗

2011年08月06日 20: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8月6日电 (记者 曾嘉)8月6日即农历七月初七,适逢为中国传统节庆“七姐诞”,特区政府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在香港历史博物馆设展区,介绍“七姐诞”的由来及习俗。

  “七姐诞”又称“七夕”或“乞巧节”。相传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来民间把故事进一步发挥,转为少女“乞求”刺绣技巧,祈求如意郎君的节日。历史博物馆最近于长期展览“香港故事”的民俗展区内新增了有关“七姐诞”的展区,让市民和游客进一步认识这项中国传统节日。

  康文署介绍说,传统“七姐诞”庆祝仪式由农历七月初六晚开始,为期一至二晚。不同地方庆祝“七姐诞”的仪式各有不同特色。当晚,未婚女子会在家中或街头巷尾的空地“摆七夕”,把事先制成的小型工艺品,连同七姐盆、七姐衣、水果、鲜花及糕点等陈列在八仙桌上。吉时一到,便向天上的牛郎织女星诚心焚香礼拜。

  记者在展区看到,藏品包括有纸扎祭品——“七姐衣”和“七姐盆”,以及其它拜祭七姐时用的微型器物。传统祭祀七姐和牛郎时,信众要准备七姐衣、牛郎衣和观音大士衣(民间相传七夕牛郎织女相会时,观音大士会现身),在祭祀后一并火化。“七姐盆”主要分为盆形扎作和平面印刷两种样式,但同样载有七份代表金银饰物、梳子、扇子等的纸制装饰,以供七仙姐穿戴和梳妆时使用。


  馆方介绍人员说,传统上拜祭七姐时亦会摆放一些微型器物,包含家具连刺绣精巧的桌围椅帔、缠足鞋、银制花瓶及杯等,“好让诸位到访的神仙能够仔细观赏和休息停留。”(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