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山东非遗阳信木板大鼓:填补无电视机时的娱乐空白

山东非遗阳信木板大鼓:填补无电视机时的娱乐空白

2010年08月11日 来源:大众日报

“东北风一刮,雪花飘。大年三十来到了,人人都准备着把年过,家家户户蒸年糕……”这段《偷年糕》由木板大鼓传承人王秀兰唱下来,赢得在场观众一阵叫好。这是近日在阳信县举办的“消夏文艺晚会”现场上的一幕。

  得知我们要采访,木板大鼓滨州市传承人王秀兰、王秀芳姐妹满脸喜悦。“提起木板大鼓这手艺活,那辛酸多了去了!”王秀兰姐妹打开话匣子,尘封的曲艺往事像电影一样浮现出来。

  火红的五六十年代鼓声阵阵演出若明星

  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其渊源及创始者,已无从查考。但据记载显示,木板大鼓在清代乾隆时期即已形成。表演时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该曲目在阳信的传承代表人是李荣德。

  李荣德祖籍河北福成,后迁至阳信县温店镇庆云赵村落户。受家庭熏陶,李荣德自小爱好曲艺,七岁登台演出,后拜老艺人左金魁为师学唱西河大鼓。

  上世纪五十年代,李荣德在原来河北一带“和老峰”调的基础上,结合西河大鼓的韵调,经过长期摸索,反复说唱,加入两块木板做伴奏乐器,逐步形成独特新颖的木板书演唱形式。以不用或少用伴奏人员、机动灵活、行动方便为依托,形成木板清脆响亮,曲调婉转悠扬的说唱特色,此曲一出,在阳信县深受群众喜爱。李荣德的木板书刚柔相济、腔正韵圆,板鼓说唱完美结合,人物故事紧凑感人,逐步被大家普遍接受和喜爱。

  随着演出实践和不断创新,李荣德搜集创作出的部分曲目,如《呼家将》、《刘公案》、《敌后武工队》、《林海雪原》等许多根据历史题材及长篇小说改编而来的节目渐渐被推上舞台。据其子李希海回忆,当时由李荣德演唱的木板大鼓《一盆葚子》、《送鸡蛋》等反映现实生活的小段子,在参加惠民地区(现为滨州市)文艺节目汇演中,均获一等奖。“那个年代,每次出场演出都得提前邀请,和现在的明星差不多。”

  演艺事业红红火火步入六十年代,在农村群众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的环境下,木板大鼓一度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开心锁”。李希海说,父亲讲到精彩处,掌声和笑声连成一片。木板“梆”的一声,能让好听书的乡亲心痒痒上好一阵子。李希海说,李荣德于1980年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吸收为会员,至此,阳信木板大鼓借鉴其他曲艺之长,终脱颖而出。

  李王联姻成就木板大鼓最辉煌

  木板大鼓吸引不少爱好者广为学唱,填补了没有电视机时代的娱乐空白。

  王秀兰的父亲王振连是阳信县洋湖乡洋湖村的农民,擅长西河大鼓,耳濡目染,王秀兰五兄妹从小都对西河大鼓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王秀兰。虽然那个年代讲究艺术传男不传女,而王秀兰的父亲思想比较开明,所以王家的三姊妹都曾有机会随父学习。1982 年,19岁的王秀兰高中毕业后便正式跟着父亲学习说唱西河大鼓。

  1985 年王秀兰与李希海结婚,嫁到李家后,王秀兰更是如鱼得水,与丈夫一唱一弹,再加上公公李荣德的精心培养,木板大鼓说唱技艺突飞猛进。那几年,也是王秀兰一家人演出最多、最辉煌的一段时期。夫妻二人常受邀到外地演出,淄博、潍坊、烟台都曾活跃着他们的身影。一年的时间,只有在麦收、秋收时才回家呆几天,其余的时间都是在各处演出,每到一处,方圆数公里的群众都赶去看他们的表演。有一次受邀到一个村里演出,正赶上有户人家雇了电影,起先王秀兰还担心演出会受到影响,结果放电影的地方跑没了人,都赶来听他们说书了。演出市场的红火,人手不够,王秀兰婆家、娘家的人就分成几伙,男女老少齐上阵。“有一年在滨城区里则镇的一个村里演出,到了饭点,老百姓都抢着管饭!”提到以前,王秀兰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和自豪,“ 没有舞台,就站在拖拉机车斗上演,有的乡亲赶十多公里路来听书。”

  除了表演《呼杨合兵》、《杨家将》等传统曲目,为繁荣农村群众文化生活,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王秀兰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己创作了许多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段子。“当时在计划生育宣传活动中编排了《 要儿子》、《回娘家》,后来又写了《夸女婿》等曲目。”

  在多年的艺术表演中,王秀兰获得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奖项。在全国闻名的胡集书会上,王秀兰多次被评为优秀演员;在市县文艺汇演上,她获得的“创作奖”、“表演奖”更多。由于在表演方面突出,王秀兰先后被中国曲艺家协会山东分会接收为会员,被滨州市曲艺家协会接纳为理事。

  寂寞的九十年代大鼓情结剪不断理还乱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黑白电视机开始进入农村百姓家,人们很快就迷上了足不出户看节目的电视。随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到九十年代,每家每户都有了电视机,木板大鼓逐渐被人们所淡忘。“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发生了,像木板大鼓一样很多曲艺开始变得冷清起来。之前都是村委会或者其他部门邀请我们去表演,现在迫于生计要自己去联系各个部门,来争取演出机会。”王秀兰说,不仅是阳信当地的演出少了,其他地方邀请演出的也骤减。

  让王秀兰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她和丈夫去高青县木里乡,那时他们的交通工具还是自行车,两个人一天骑了近 30公里路,转了七八个村子,却没争取到一个表演机会,一次次被拒绝几乎让王秀兰彻底泄气。

  面对现实,王秀兰一家犯了愁,以前靠曲艺演唱能混口饭吃,演出少了自然赚不了钱。“当时一家人都很难过,是继续演唱,还是丢下手艺,和其他乡亲一样种地。”王秀兰说,一家人商议过很多回,不得已,全家人开始下地种田,在偶尔接到演出机会时,就去说唱木板大鼓赚点钱。“学了半辈子的鼓书,想放弃在内心里是很难受的,就像现在下岗一样。”王秀兰说,在保证农田收入的同时,木板大鼓逐步成为久违的韵律。

  改革开放的步伐,带来了彩色电视、通讯、网络等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木板大鼓却进入一个寂寞的“冬眠期”。

  新千年迎来春天代代相传栽培出童子军

  新千年的曙光不仅照亮了农民的小康生活,也带来古老曲艺的“复苏”。“看遍了花红,听遍了流行”,富裕起来的农民,又开始想念旧时的“老味道”。

  这让王秀兰一家又没想到,几近丢下的手艺又开始被乡亲们提起来,家有喜事儿又能被推为“贵宾”。“每年的农闲时节,大伙儿想听曲子的又多了起来。”王秀兰说,虽然现在丈夫做别的工作没时间陪同演出,但她能重新“上岗”,拾起搁在角落里的“家伙事”,唱起久违的韵律,逢年过节开始在附近村庄“巡演”。

  当地政府也迎合群众复苏的曲艺爱好,从政策到资金方面都对老艺人给予帮助,为他们搭台唱戏提供场所,这让王秀兰等艺人很高兴。“许多学校开始邀请我做辅导老师,培养小学生学唱木板大鼓。”王秀兰说,近几年来,她已经培养了不少娃娃,在她看来,孩子中有不少好“苗子”。

  2009年9月27日,阳信木板大鼓入选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消息,让饱经寂寞的老艺人们如浴春风,这对活跃和传承民间文化十分有益,也让像王秀兰、王秀芳姐妹一样古老曲艺传承人吃下一颗“定心丸”。阳信县还于去年 12月14日成立鼓书院,为16名老艺人安了一个“新家”。

    翟成新  李雅芹  高智国

[ 本帖最后由 王媛媛 于 2010-8-12 08:56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