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施爱东要收葫芦口了?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老师讲的很好,之前的青年论坛我没有参加过。主要是还在学习,成长不够,另外有经济状况的限制,没有切实感受过那种氛围。在网上关注过,也看了论文集。从我自己来讲,其实心里对于民俗学整体发展方向也是有思考,但论坛如果一开始圈定主题,我们肯定会囿于这主题来做文章,否则可能不好来有参会的机会。而我还是一名学生,对学科发展的想法提出来的话,没有长辈们的威力大。包括联系到高校的教学,好多时候不是老师问我们需要什么,而更多的是老师安排给任务或者选定方向。大多学生并未有合适的场合做自己的意见表达,这是个通常的情况,不是限定在哪个专业还是学校。
   老师最后的愿望提的总结,这个我觉得很应该做,回头这十年,看看我们做了什么,学科的历程又是怎样过来的。而且这十年是钟老去世后的十年,非遗热潮兴起的十年,还有这十年来,民俗学硕士点、博士点的建设很迅速,很多高校都是这十年中设立了硕士点。还有我们学会网站的建设,让我们有了更加密切的交流。如果从1983年算起,明年就是我们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是非常有必要回顾这三十年所走过的路,思考未来的路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