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唱点怪调啊,可能跑题了。可以批我。
1,学生觉得责任心太强太重,以至于很多的“苦难”神化的塑造和自我塑造。这可能也是内心支撑的需要。问题是难道艺术或者审美真需要那么累吗?
2,我们很多言不由衷和假模假式来自于“无产阶级文艺腔”。以至于所谓的欧美流行文化来了,很多现代艺术来了,很多生活方式来了。但酒吧和会所里,我们不会“玩”,我们不会“时髦”。现在女孩“时装”还成了高端消费,其实大观园里哪个女孩不会精细打扮?总起来说,我们的艺术和时尚在被文革扫荡以后再生,现状大约是一种暴发户的心态,还没有吃透还不会“玩”。
3,每每看到老外在音乐节上疯的要死,我就嫉妒的要命。问题出在哪了?还是不会玩。
4,什么时候我们会“玩”了。什么时候就是从容、自信的选择了别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