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梅联华做客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清明时节话清明

梅联华做客江西卫视《社会传真》:清明时节话清明

梅联华访谈(一):清明时节话清明
(提要)“清明节”由何而来?

“清明节”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

    (口播)关注社会热点,传递人间真情。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社会传真》。今天是清明节,每年这个时候,连外国人都知道,是中国人给已故的亲人扫墓,寄托对先人哀思的日子。清明扫墓,已成为每个华夏子孙心中挥之不去的情结。作为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节”由何而来?它又拥有怎样的文化内涵呢?
    (配音)阳春三月,莺飞草长,淅沥的春雨带来一个很有人情味的节日——清明节。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描写清明的佳句诗篇,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唐代诗人杜牧的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传神之笔,生动地描绘出了人们扫墓时的热闹、殷诚和悲哀。时至今日,怀念亲人、寄托哀思,俨然成为了清明节的代名词,但最初,“清明”一词却是作为节气之名出现在先秦典籍中。
    采访专家:梅联华: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有什么特点或者民间有哪些相关的农谚习俗。清明可解释为天清地明之意。远在春秋时代,我国人民就运用晷测量日影的办法,定出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四个节气;到了公元前200年的秦汉时代,又确立为二十四节气,其中便有了清明节气。这个新增加的农历节气,时值阳春三月初(公历为4月5日前后)。这时严冬已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桃红柳绿、草木萌芽、生机勃勃,呈现出一片清明景象,所以人们就把这个节气叫做清明节。那么清明节怎样又成为清明节气,从以上论述看先有清明的节日再有清明的节气;因为这个农历节气恰好在冬至后一百五日(寒食节的次日)清明节,所以秦汉时代确定二十四节气中,将这一节气称为“清明”。因此清明节解释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节气是季节时序的标记;二是指节日,节日包含着风俗和庆祝纪念及相应的仪式习俗。
    专家谈:梅联华:在我国的一些典藉中有关于清明的记载:在《淮南子•天文训》上就有:“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有着密切的关系。《岁时百问》称:“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口播)在农历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而清明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民间的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与古代在清明之前形成的寒食节有着密切关系。
    (配音)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就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可吃备好的熟食、冷食等充饥。据说,寒食节源于2500多年以前的一则历史传说故事。
    采访专家:梅联华:这一风俗是为了纪念春秋时代晋文公的忠臣介子推。
传说当年在晋文公重耳还没有登基的时候,被人陷害逃亡,介之推一直跟随在他的身边,不离不弃。甚至在饥寒交迫之际,割下自己的肉给重耳吃。19年后,大难不死的重耳回国做了晋文公,介子推不愿邀功求宠,遂带老母隐居山中。
    (口播)晋文公知道后,派人去请了介之推三次,可介之推却始终没来,于是晋文公想通过放火烧山,逼介之推出来做官。(+双视窗画面)可介子推不改初衷,大火不仅烧死了介之推的母亲,介之推也抱树而亡。后来重耳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为悼念这位生死与共的救命恩人,(+双视窗画面)晋文公下令清明前禁火三日,并将介子推去世之日定为“寒食”,每年到介子推殉难处去祭祀,由此沿革成一种祭奠已故者的扫墓祭祖的习俗。
(小片头)
(字幕+配音)“寒食上冢,亦不设香火。纸钱挂于茔树。其去乡里者,皆登山望祭。裂帛于空中,谓之掰钱。而京师四方因缘拜扫,遂设酒撰(zhuan,饭食),携家春游。”
    (口播)这是宋代庄季裕在《鸡肋篇》卷上中所描绘的一幅寒食节扫墓的情形。在中国人传统的生死观念中,逝去的先人并没有永远离开我们,而是在冥冥之中和我们同在。(+双视窗画面)所以,清明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宗亲节日,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认祖归宗的思想纽带。无论是对寻常百姓还是王公贵族来说,一家人在每年的这个时候去给逝去的先人扫墓,不仅可以寄托哀思,同时也是对家庭,家族的一种归属和确认,甚至还有一种自我约束的作用在里面。因为中国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如果你做了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或者是忤逆冒犯了自己的长辈,在这个时候可能就不能参与这种家族的祭拜了。与此类似,在封建时代,由皇室主持的国家祭祀活动也有另外一层含义。(+双视窗画面)
    采访专家:梅联华:皇室祭祀活动是维护国家统治的工具。(参考答案: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祭祖,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国之大事,惟祀与戎”的说法,也就是把祭祀祖先和神灵当作了与通过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国家大事。孔子也曾经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祀之以礼”。在封建社会,重视推行孝道成为帝王保持国家长久稳固安定的国策,而清明扫墓也就有了不同寻常的含义。
    专家谈:梅联华:早在西周时对墓葬就十分重视。东周战国时代《孟子•齐人篇》也曾提及一个为人所耻笑的齐国人,常到东郭坟墓同乞食祭墓的祭品,可见战国时代扫墓之风气十分盛行。在秦汉时期,扫墓风气更盛,《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
    (口播)正是因为古人很重视在寒食节期间扫墓祭祖,而寒食节与清明的时间又非常的接近,每年的寒食节大都为清明前的一到两天,因此有不少人把扫墓的日期延至清明。渐渐的,清明和寒食的界限开始不那么明显,在民间,人们开始把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了,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一些诗人的作品中的得到印证。
(字幕+配音)“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开”——唐 韦应物。“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唐 白居易。
    采访专家:梅联华:谈从唐代开始由朝廷正式下文清明节扫墓成为国家法定休假日,寒食节与清明融合,成为相传至今的清明节,从而使清明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上升为重要的节日。清明祭扫的习俗兴起于唐代。据《唐书》记载:“开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宜许上墓同拜扫礼。”玄宗于开元二十年颁布了敕令,正式将祭扫定为“常礼”。唐代也是清明节的鼎盛时期。唐宋时期,寒食节或称清明节,有全国性的休假,假日短则4天,长则7天。
(小片头)
(字幕+配音)一炷燃烧了五千年的心香,溯忆着开启华夏文明的维艰,一粒黄土都记载着历史的沧桑,诉说不完华夏繁衍的历程。这里是龙根之地,一种天涯隔不断的思念,流淌着万脉归宗的情怀。
    (口播)这是国内知名书画家袁方在公祭黄帝陵时所写的一段话。轩辕黄帝是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祖先,谒陵扫墓、寻根问祖,期盼民族民族复兴,祖国富强,是海内外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如今陕西的黄帝陵每年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无数海外游子在这一天来到这里,寻找他们共同的根。(+双视窗画面)
    采访专家:梅联华:现在人们为什么开始这么重视这些传统节日,比如黄帝陵的祭祀。因为从这里诞生了五千年的华夏历史,从这里走出了占世界五分之一的华夏人民,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这里是民族情感的故园。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不断繁衍、不断富强的力量源泉,今天的人们在这种祭祀中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属,灵魂的家园。也可以和国家现在把清明节的放假从原来的一天变成三天联系起来。)
    (配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清明节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特色。如今,鲜花祭祀、网上祭祀、烛光祭祀、植树祭祀、居家祭奠等文明祭祀方式开始取代放鞭炮、烧纸钱等旧习俗,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人寄托哀思的方式。今年清明前夕,许多人都通过网络来悼念在“5。12”地震中遇难的同袍。
(一组留言 )
    (口播) 衷心爱国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伴随着“清明节”流传至今,组织青少年到烈士陵园去祭扫烈士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已经成为了一项固定的内容。我记得小时侯,每年春天,学校都会组织大家到郊外梅岭的方志敏烈士墓去敬献花圈。类似于这样的活动,其实在全国各地每年都有。(+双视窗画面)
    采访专家:梅联华:这其实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古代先贤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我们所景仰的古代先贤中很多人的爱国情操和进取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人,而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而浴血奋战、流血牺牲的革命先烈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今天我们在祭祀缅怀他们的同时,也是一种爱国主义的教育,也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口播)清明节在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清明节注入了寒食禁火、扫墓的习俗,形成了一个既充满了祭扫祖先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可以外出踏青的特殊日子。那么,清明节都有哪些古老的习俗,又有些什么样的讲究,在明天的节目中我们将继续和大家一起“话清明”。好……
    梅联华访谈(二):清明时节话清明

(提要)“清明”都有哪些传统习俗?

“清明文化”蕴含有着怎样的民族底蕴?

    (口播)关注社会热点,传递人间真情。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社会传真》。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人们在祭奠祖先的同时,免不了会想起那些辉煌的过去和感人心肺的事迹,激励着年轻的一辈沿着先辈的足迹奋勇直前。在昨天的节目中我们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发展和变迁,那么,除了祭祖扫墓以外, 2000多年来,清明节前后都流传过哪些传统的风俗活动?这背后又都蕴含着怎样的民族文化底蕴呢?
(小片花出字幕)踏青
    (配音)清明节在农历三月的上半月,按公历来年说,则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此时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青、梅红柳绿的时节,自然界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而到郊外春游便成了清明的一大习俗。
    采访专家:梅联华:谈清明一到,农事便渐渐繁忙起来,人们难得再有机会游玩,趁此机会尽情游玩,一是对一年辛苦的回报,也是为了下一季的忙碌养精蓄锐。
    (配音)古人把春游叫做踏青,当时踏青的习俗,在各地都很受欢迎。杜甫就有“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的诗句。欧阳修则这样描述宋代清明踏青盛况,“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宋代词人柳永有一首《木兰花慢。清明》描写的是清明节踏青的乐趣及所见之美景,从中可见其规模之盛大豪华。 朱熹笔下的春游盛况则别有一番情趣,“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在阳春三月里,年轻人像出笼的小鸟,三五成群来到郊外踏青,放飞心绪,其乐融融。
    采访专家:梅联华:谈在古时,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因为那时的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因此清明又是播种爱情、孕育生命的季节。
    (口播)对于性情活泼的少数民族俊男靓女来说,清明更是企盼已久的幸福时刻,他们利用清明踏青这个机会,为青年男女创造大胆接触的舞台,那天帅哥靓妹自由交往,携带酒饭结伴而行。如苗族的“跳月”、壮族的“歌节”、侗族的“花炮节”、白族的“三月街”等。通过节日期间的各种竞赛活动,找到自己的意中人,倾吐爱慕之情,花红柳绿间成就了一对对美好姻缘。
    (配音)踏青时节,恋人携手,朋友作伴,亲情相聚,人们往往还要举行一些文娱活动,比如踢足球、荡秋千、放风筝等,以表达心中的欢乐。杜甫有诗云“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扬州六怪的郑板桥则着力描写了放风筝的乐趣,“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周。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
    采访专家:梅联华:踏青的时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因人因地而改变。如长安踏青有时在二月二日,有时也在上巳节。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之外,还要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增加抵抗力。 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伤,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乐趣;既有生离死别的酸楚,又有一派清新靓丽的风景。
(小片花出字幕)荡秋千
(字幕+配音)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撩乱送秋千。”这是唐代大诗人韦庄对当时清明节打秋千的描写。秋千于南北朝时传入南方,到唐代时兴盛起来。据《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天宝年间,每到寒食清明来临之际,宫中都要竖起秋千架,令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
     采访专家:梅联华:清明节为什么要荡秋千。(参考资料: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秋千之戏在南北朝时已经流行。《荆楚岁时记》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荡秋千已经是很普遍的游戏,并且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由于清明荡秋千随处可见,元明清三代定清明节为秋千节,皇宫里也安设秋千供皇后、嫔妃、宫女们玩耍。民俗相传,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就象征生活越美好。)
(小片花出字幕)放风筝
(字幕+配音)“清明扫墓,倾城男女,纷出四郊,提酌挈盒,轮毂相望。各携纸鸢线轴,祭扫毕,即于坟前施放较胜。”
    (口播)这是清朝时潘荣陛在《帝京岁时纪胜》中留下的关于北京百姓在清明放风筝场面的记载。其实清明时节放风筝的习俗起源很早,唐代就人写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早归来,忙趁东风放纸鸢。”后来在《红楼梦》的第七十回也有一大段关于放风筝的精彩描述。说的是贾府小姐们在大观园中放风筝,众人都劝多愁多病的林黛玉借助放风筝把晦气放了,将病根儿带走。
    采访专家:梅联华:古人放风筝不单单是为了取乐,还有一个主要目的,叫“放晦气”。(参考资料: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
专家二:古人还认为清明的风很适合放风筝。《清嘉录》中说:“春之风自下而上,纸鸢因之而起,故有‘清明放断鹞’之谚。”
(黑场淡入淡出)
(音乐+《清明上河图》的画面)
    (配音)这是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画中生动的描绘了北宋时期汴京附近以汴河为中心的清明时节社会各群体的生活景象。我们仔细看就会发现,其中有一顶刚从郊外祭祀回来的轿子上插有柳条。而这“插柳“就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习俗。
    采访专家:梅联华:古代人认为插柳戴柳以辟邪。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清明节正是百鬼出没频频、索讨多多的时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称为“鬼怖木”。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写道:“取杨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然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便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另外一种说法是,此俗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清明插柳戴柳成为纪念介子推的一种象征。
    采访专家:梅联华:清明节插柳是一种成年的标志。(参考资料: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梦梁录》)戴柳即为成年标志。据此,后世便有“纪年华”之遗俗,并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习俗。在此,青青春柳,又有象征青春之义。时值春季妇女戴柳,则表现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与留恋。)
    (口播)后人又赋予了插柳更积极健康的含义,因为“柳”与“留”谐音,插柳,折柳送友,依依惜别,就具有了一种祝愿“春光常在”的意味。而人们也从插柳留春发展成了植树留春,把对亲人、朋友、生活的美好祝福和绿树一起种下,撒下希望的种子,留待以后的收获。
(一组食物画面配音乐)“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官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口播)从唐代诗人韩翃这首名为《寒食》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出,清明节也就是古时的寒食节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禁烟火,那不生火,古人们吃些什么呢?
    采访专家:梅联华:在清明节准备虽然禁烟火,但还是会事先准备一些食物,吃冷食,而且在扫墓时也要准备一些食物,先供奉给先人享用。然后再分吃掉。旧时主要是喝粥,比如说“桃花粥”,这是唐代汉族寒食节的食物,流行于河南洛阳地区。《广群芳谱》中说:当地民间在寒食节,采摘鲜桃花,配上好米煮成粥,味道鲜美,富于营养。此外还有“青精饭”,也叫“乌饭”,主要是为滋补身体,祭祀祖先,相传为道家所创。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中有这样的记载:“此饭乃仙家服食之法,而今释家多于四月八日造之,以供佛。”原先朝廷也给大臣赐食青精饭,嘉靖十四年间,皇帝认为其名不雅,于是改为赐百官于午门食“麦饼宴”。汉代还有一种名菜,叫“五侯鲭”。其实,这所谓的“鲭”不过是鱼和肉的杂烩,只因由美味的食品调和而成,味道自然就格外鲜美了。
    (口播)渐渐地在我国各地都陆续形成了一些具有地方特色清明节食品。在北方,人们会准备用面粉作成的蒸饼,上附红枣的“子推馍”。在闽西,吃艾耙是从宋朝就有的古老习俗,据说吃这个有清凉解毒、祛病强身的功效。浙江有清明吃螺蛳的习惯,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农家在清明用针挑出螺蛳肉烹食,叫“挑青”。吃后将螺蛳壳扔到房顶上,发出的滚动声能吓跑老鼠,有利于清明后的养蚕。在江南一带还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荞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然后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再用来制作团子。(+双视窗画面)
    采访专家:梅联华:我们南昌人习惯在这个时候吃芥菜团子,也是青色的,它有什么寓意,春天、绿色、可以事先蒸好。……
    (口播)清明节风俗是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的不断积淀而来的,它包含着悠久的历史渊源。除了上面咱们提到的那些之外,清明节还有拔河、蹴鞠、斗鸡等许多内容。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已经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希望我们这两天的节目能够帮您更多地认识“清明节”,了解蕴涵在传统节日中那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深厚的民族底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