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大中小学生征文比赛”来稿选登(大学生组)

苗梦佳

  

感受春节


苗梦佳 (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0910040105班)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承载着每一个人的独特情感。从小生长在北京的我,似乎也对春节有着难以言说的眷恋。每逢春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都会兴致勃勃地述说一些过往的旧事,虽然年年如此,我却津津有味地一遍遍聆听,不厌其烦地沉醉在温暖的回忆里,任时光倒退、斗转星移。

  这年复一年的春节记忆,经过岁月的组接,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过年图景,其中的一些风物也永久地定格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难以忘怀。

  “送信儿的腊八粥,要了命的关东糖。”这是北京人过年的真实写照。腊八粥像一位使者一样,向人们报告着过年的讯息。各式各样的豆儿、红枣、栗子、花生、冰糖熬在一起,发生了美妙的碰撞,诞生出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当然,泡腊八蒜也是这一天必不可少的工作。一颗颗大蒜跳入香醋中,经过数十天的沐浴,换上了绿外衣,等待着人们口腔的检验。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开启了四季更替的华美序幕。“立”表示开始,“春”表示季节,从这一天起,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切都踏着春天的节拍,走近欣欣向荣。根据历史记载,“立春”节气最早起源于春秋时期,到了东汉逐渐有了迎春的习俗,直至清代,皇帝都会选择良辰吉时,率领众臣举行春耕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2月4日,我家都保留着“咬春”和吃春饼的民俗习惯,提前备好萝卜和其他食材,准时了却春困,迎接春姑娘的到来。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锅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朗朗上口的过年民谣像清脆的铃声,提醒着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赶快行动起来,为过年做好充分的准备。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穿着五彩缤纷的衣裳呈现在眼前,人们尽情地挑选着喜爱的口味,挑选着自己向往的甜蜜生活。高高悬挂的红灯笼,是春节的眼睛,注视着万家团圆的美好北京。可爱的生肖卡通图案、代表吉庆的年画儿,五颜六色地张贴在大街小巷,张贴出人们对新生活的完美畅想。

  大年三十,除夕守岁,全家人在一起包饺子、煮饺子。饺子形状本身很像古时的元宝,因此吃饺子有“招财进宝”之意。当热气腾腾的饺子从锅里出来时,这一年的最后晚餐正式开始,大家其乐融融地品尝着过年的滋味。爆竹辞旧岁,一声声具有穿透力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为节日的夜空增添了灿烂的风景,同时搅动了人们欢乐的心情。春晚的播出像一道视觉盛宴,丰富着人们的娱乐生活。不管是幽默的小品相声,还是炫目的唱歌舞蹈,每个人都通过它收获了不同的心情,体味了不同的感受,怀揣了不同的梦想,都用自己的方式等待着新年的到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趋向于多元化。从最早亲自作揖,到后来的送贺卡,再到现在通过电话、短信、网络进行“虚拟”祝福,传递友谊和表示感情的桥梁越架越高,我们依旧拥有祝福,但缺少了人与人面对面的温暖和感动。

  小时候,我总喜欢把所有的快乐像押宝似的押在除夕这一天。这一天,我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猪肉白菜馅饺子;这一天,我可以穿着新衣服在院子中嬉戏;更重要的是,这一天,父母可以放下繁重的工作,带我出去逛庙会、串亲戚。因此,除夕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一天。后来渐渐长大,发现除夕并不是那样甜,似乎有些酸、有些涩。除夕中蕴藏着一个个回家的故事。每一个主人公便是远在他乡的游子,他们讲述着不同的远行故事,却有着相同的人生感悟——过年回家。那一年,姑姑插队回家,爸爸和爷爷、奶奶的除夕夜充满了泪水,晶莹的泪光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那一年,我们拆迁,拆掉的是我们拥有童年、青春、回忆的“家”。除夕,我忘记了怎样度过,只是依稀记得雪花纷飞,我们穿行在北京的各个街道,望着万家灯火的北京城,看着别人过年。现在想想,那一年,的确很艰难。时光荏苒,爷爷、奶奶渐渐地老去。泪水的咸味、坚忍的苦味围绕了他们一辈子,除夕却使他们的苦难、辛酸凝结成金黄的透明琥珀,在流光的照耀下,熠熠发光。堆成小山的礼品并不是他们最想要的,他们只求儿女平安,能够常回家看看。他们愿意在除夕那天,把自己的宝贝拿出来。一张张过期的粮票,一双双崭新的鞋垫。每一样东西都是那样珍贵。他们愿意活着,愿意和儿女过除夕,愿意享受爱的味道。

  北京对于过年的食俗是十分讲究的。年夜饭在每一个家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许是“糕”与“高”谐音,又有喜庆和吉祥的好彩头,因此年糕是我家必备的。蒸一屉的时间总是那样漫长,好像过了一个世纪。在揭盖的一瞬间,一团雪白的蒸汽扑面而来,香味也弥漫了整个厨房。“肉皮冻儿”做法简单,价廉物美,深受大家的爱戴。黄豆(要泡过)、胡萝卜、花生、肉皮,和白肉汤同煮,加上少许酱油和盐,煮熟后盛入容器中,凉了以后自然凝结成块。食用时,再蘸一些腊八醋,味道真是美极了。“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习俗,初一不必说,初二吃面是为了挑寿,祈愿可以长命百岁,初三则因为合子是圆形的,可以“转”,意思是往家里多赚钱,取财源滚滚的意思。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捏紧饺子就代表着捏住了小人的嘴,不让他们拨弄是非。

  庙会的热闹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带着喜气,各自逛的不亦乐乎,精细地挑选着适合的年货,摩肩接踵的人流,满载而归的收获,透出了过年的气氛。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汇聚成一首首欢快的交响曲在人们耳边回荡,抱着玩具、提着灯笼,大人、小孩,老人、青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月圆人团圆,各家各户围坐在一起,吃着元宵,谈论着关于历史的传说。正月十五闹元宵,一个“闹”字就把元宵节那种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据说,旧时北京为了庆祝元宵节,夜晚灯市口街道的两旁会点燃彩灯,照耀得北京城如白昼一般明亮。人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地观赏着造型奇特的灯笼,争相猜灯谜,那种热闹感觉从不亚于过除夕。

  二月二,龙抬头。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却与龙息息相关。所有普通的食物都加上“龙”的头衔,水饺是“龙耳”、馄饨是“龙眼”、面条是“龙须”。吃春饼即是“吃龙鳞”这样的比喻是很形象的,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圆圆的龙鳞,在上面抹些甜面酱,夹些豆芽、黄瓜、粉丝、菠菜,轻轻一卷,鲜香爽口,美味至极。中国人之所以对龙如此敬畏,是因为龙作为中国的图腾,一直庇护着整个民族、庇护着每一个龙的传人。

  随着时间的变迁面对春节,有人会觉得年味越来越淡了,从前的那种渴望过年的感觉渐渐模糊了。其实,年并没有变,改变的是社会。相比以前,我们现在的物质、精神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提高,每天都像是在过年,丰盛的菜肴时时刻刻都停留在餐桌上,等待过年的心情也随之消失的无影无踪。

  腊月里,脚步变得匆匆忙忙。为了采购年货,要在超市一遍遍地转,要把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搬回家。腊月里,心情变得欢欣雀跃。看着家人平安健康,看着窗明几净的房间,才明白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港湾。腊月里,电话变得忙忙碌碌。听到远方的嘱咐,听到亲戚的问候,一种贴心的温暖油然而生。腊月里,思绪变得无比复杂。望着爸爸脸上增加的皱纹,望着长高的小外甥,忽然觉得自己身上要承担起沉甸甸的责任。腊月里,事情变得异常烦琐。探亲访友、参加活动,时间总是很短,相聚总是很短。腊月里,一路奔跑,一路幸福。

  有时民俗固然很多、很烦琐,但是它蕴涵的意义却很深远。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听的、看的、想的、说的、做的、吃的、喝的、玩的、乐的,无不充满着过年的味道,有点神圣,却充满了喜悦和期盼。从我们睁开双眼打量世界,就开始拥有春节。经历悲欢离合,酸甜苦辣,才明白顺境不洋洋得意,逆境不垂头丧气。

TOP

[于新天]古韵山东

  

古 韵 山 东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06商业管理 于新天


  过年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构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活动,更多地倾注了人们对生活的憧憬。新年穿新衣,合家要吃年夜饭,象征丰衣足食,年年有余。打年糕,是希望一年比一年高,预示越过越好。而年初一的叩拜行礼,则形象地喻之为“拜年”,洋溢温馨和谐。看大戏、贴春联、扭秧歌……山东的年俗,蕴含着丰富的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山东各地的年独具风韵。山东特有的很多年俗也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营造了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氛围。新春佳节,更多的是在浓厚的“人情味”中,与他人分享节日快乐,融洽人际关系,无疑起到沿袭优良家风和传统美德的良效。

  历经悠久历史的山东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惯例。我出生在德州,淳朴的民风,在德州最具独特的年俗是每到除夕,老百姓大都要煮许多黑枣。吃枣的时候,必须将枣仁吐在地上,因为“仁”在方言里和“银”谐音,意为 “遍地吐银子”。除夕夜,家家户户要在大门外横一根木头柱子,家里头不准扫地、泼水,为了能留住财神。 我的家乡潍坊那又有另一番独味,我很小的时候,在除夕下午5点多钟,潍坊人开始忙活做晚饭,包水饺。老人会把尘封了一年地“家堂”、已故的祖辈“请”回家一起过年。晚上12点左右,便开始放一个鞭炮,这叫“开门红”,这时不能乱碰东西,不能出大动静。这个时候家里的气氛开始凝重、神圣起来。男主人忙着在外面放鞭炮,女主人忙着下水饺,等锅里的水饺翻腾的时候,门外的鞭炮也响开了。饺子上来,首先要敬奉祖先,大人会带着孩子们磕头拜天拜地拜祖先。拜过祖先后,家里的气氛活跃起来,家里人一起团坐开吃年夜饭,说说笑笑,谈论今年谁多吃了几个硬币会发大财。凌晨一点开始拜年,往往是较近的的本家组成一个拜年团,每到一户,都会跪在地上虔诚的鞠躬。这时整个村庄沉浸在祝福中。拜年大约从凌晨1点到早上5点。这个热闹的新年算告一段落。

  在我们省会济南,拥有独特的年俗:三祈五求诉心愿 。“这里的三指的是初三,五指的是初五,在这两天,人们通过‘挖月牙’、‘破五”等形式来表达人们康泰平安的心愿。”对于“老济南”来说,大年初三清晨,人们以香火、素菜等供于井台之上,将除夕封井的红纸揭去,开始汲水,俗称“开井”。这天傍晚,当一弯新月挂在寒空时,妇女们便把自己的孩子带到庭院当中,面对新月跪在蒲团上,用一把盛饭的勺子,对月挖几下。这样一“挖”,孩子一年中将不会牙痛。因旧时儿童多患龋齿,此俗流传甚广。现在我一朋友告诉我现在住了楼房,这种习俗仍然会在春节中出现,旧时初五还有送穷的习俗,济南兴“打五穷官”,乞丐们扮成“五穷官”,手拿着大扫帚,挨门挨户扫大门外地面,主家见了忙以钱米食物施舍,并以棍棒佯装追打,认为这样能将贫穷驱走。

  从小生长在山东,因为亲戚遍布各地,我深深的爱着养育我的故乡。山东各地的年俗虽然有独特点,但是一直传承着一些共同的特点,拜神与祭祖,团年饭守岁,恭贺拜大年,压岁钱祈福仍然是山东的四大传统年俗。这种年味在农村和城镇随着时代的变迁依然十分的浓重,每年腊月,人们便开始上街购置年货,尤其是在农村,这个时候也是集市上最热闹、最红火的时候。临街的商店门口总会摆上一个摊位,放满色彩鲜艳的小商品。店里总是簇拥着从乡下来赶集的人。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纯真而又浓重。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一过,人们便进入过年的备战状态。之后几天开始准备过年,扫房、洗澡、理发是必不可少的,以干干净净过大年。理发是过年前的必须习俗,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中是不能理发的,有死舅舅的流传观念。二十八九开始“下锅”(把准备好的鸡鸭鱼肉等切成块儿,拌上面放在油锅里炸熟),三十便开始包饺子、贴春联。春节前夕,贴春联、买年画,这是年前一项重要活动。“新年新月共新春,花红对联贴满门”,春联不仅是节日的装饰,也是人们对未来的寄托,对新春的祝颂。年画,过去主要突出一个“喜”字。这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品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而且也显示着一种招人喜爱的魅力。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家家户户都装扮家里,充满年味。在家乡有些地方,这饺子要包足三天的用量,因为从初一到初三是不能动菜刀的。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何有这个规矩,后来母亲解释为“这是给家庭主妇立的规矩,让这些一年到头拿菜刀做饭的人歇歇”。每个人都能真正的放下心,轻松的来享受春节带给我们视听。

  农历除夕和大年初一是春节的高潮。除夕之夜,待到零点,远远近近便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这时会浓重的节味弥漫天地之间,似乎大人们也忘却了一年的烦恼,和孩子们一道开心地大叫,点放鞭炮和烟花,点红了半边的夜空……从儿时记事起,我印象中除夕和大年初一既不许动剪刀,也不许说不吉利的话,尤其除夕夜间,家家户户几乎一夜不睡,叫作“守岁辞岁”。三十晚上的团圆饭,讲究在半夜子时合家聚到一起吃,叫作“更岁饺子”,明清时期,也曾叫过“煮饽饽”。当时民谚说:“煮饽饽,皮儿薄,馅儿多,婆婆吃了笑呵呵,一家满张罗!”这也意味着吃完饺子即开始进入新的一年,也是为了取个吉利。

  在除夕一夜,尽管人们很晚才进入梦乡,但初一一大早就开始互相走访拜年了。拜年,是春节期间一项主要活动。大年初一,亲朋好友相见,总要互致问候,相互祝福,正如古籍中所记载:“车马喧阗,追欢竟日”,春节达到了高潮。如今这种活动仍然不衰,只是形式不同罢了。孩子们穿上新衣服高高兴兴地和大人们一起走亲访友,学说着祝福吉祥的话语。当然这一天最开心的事情还是围观民间组织的“舞龙灯”、“扭秧歌”等传统节目。待到正月十五元宵节一过,人们才吃着圆满、和谐、吉祥的汤圆结束了真正意义上的“年”,开始了新一年的劳作。其乐融融的感觉是天空中飘荡的美妙旋律。过去无数个春节在家乡度过,现在回忆起来都是那么的温情,充满人情味。

  年末岁首,辞旧迎新。在这“天增岁月人增寿”的特殊时刻,人们需要分享喜悦,寄托对来年的美好祈盼。经过千百年的长期衍变积累,年画、剪纸、春联、鞭炮、年糕等年俗,一直是年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传统年俗应运而生,并绵延传承下来。现如今的山东,尤其是城市里不在有那么浓重的味道。一些看似繁琐的旧年俗渐行渐远,新的年俗产生取而代之。耳旁欢乐的鞭炮声、拜年祝福声渐渐稀疏下来,街上行人又恢复了行色匆匆的常态,大人们回单位,孩子们返学校,生活重新进入紧张的节奏。有人感叹:如今的“年味儿”越来越淡了,春节仅仅意味着让自己有了停下繁忙脚步、享受七日的理由。

  应该承认,现在除了部分偏僻的乡村,已经没有了延续未绝的传统年俗,我们是在一个被简化到近乎苍白的基础上,重新塑造一种新的年俗。我举些例子,过去在农村的时候,每逢春节,最先给家乡带来欢乐气氛的便是年画。年画在这里铺天盖地,争奇斗妍,直至每一个村子里每一户有购买力的人家对年画的需求达到饱和为止。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牛廊马厩都不能拉下。年画不仅仅是装饰喜庆的作用,它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和娱乐生活的一种媒介。现如今在农村没有以前那么的喜庆,在城市大多数家庭除了简单的对联已经不见年画的身影了,电视机完全的取代的年画的魅力。它面临的不仅是市场萎缩的问题,更是年画艺人断代的问题。过去的年俗,现在的孩子们对这些年俗有的似懂非懂,有的根本没有经历过。和他一样长于“E时代”的同龄人,很多事情在网络上就完成了。科技使得年俗有了新的载体,年俗从现实中转移到了虚拟的网络中。现在很多80.,90后的年青人,都舍弃春晚去K歌。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春晚对一些年轻人来讲大概不再是一道‘主菜’了。更不要说一些年俗了。随着“80后”独生子女长大成家,越来越多的小夫妻都选择和双方父母到饭店去吃象征团圆的年夜饭。拜年的方式也发生改变了,记得我在农村的时候,人们都在一起,互相串门拜年其乐融融,现在高楼仿佛一个个隔间,隔开了你我亲密的接触,没有以前那么人情味浓了。虽然还有一些带有传统符号的内容被延续,但内涵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基因变异”。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心目中无可替代的最重要节日,但已不被做为农耕及各行各业一年复始的节点;人们依然不远千里回到家中团聚,依然从头到脚穿戴一新,依然送红包、放鞭炮,为的只是亲情和友情的交流,把疑难杂事全抛到脑后,悠闲自在地整理自己的内心,精神抖擞地迎接明天。

  我们总在呼唤年味回归,声声期盼保卫春节,但经历一年的劳累,现代人越来越多地选择了懒散过年。贴门神、烧香祭祖、熬夜守岁这些传统繁琐的仪式正在离大多数家庭远去。其实仔细想想,时代洪流奔涌向前,年俗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很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元素的加入,带来新的活力。过年也不能一味拘泥于所谓的传统,包容吸纳优秀文化,实现年俗文化的多元化也是符合时代脚步的。出门旅游、短信拜年、网上购物、酒楼聚餐等新潮方式越来越多地渗入我们过年的程序。与春节有关的民俗的确有点面目全非了,传统中的春节注重“过”的乐趣,但如今变成了成品年和商业年,春联是印刷出来的,祝福是手机群发出去的,甚至连年夜饭也懒得做了,在饭店凑合一顿完事儿。其实从积极的方面看,不少传统的形式里面,融入崭新的世界元素,绽放出更美的光华。像年画、春联从传统的版画和书写引入了现代印刷工艺,现代的花车、音响、激光广泛应用于节日活动中,部分来自外国的装饰品、礼品成为丰富年货的一份子。视频拜年、播客拜年、电子邮件和贺卡拜年、短信彩信拜年、博客拜年,多种多样的网络拜年方式使远在天边的人变得近在咫尺,你可以看到他的样子,也可以听到他的声音。通过网络传达彼此的思念和问候,即使在十年前,这种事情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子。年俗也正在越来越数字化。在网上,你甚至可以包虚拟的饺子、放虚拟的鞭炮,你能想出的事情网上基本都能实现。传统的春节与现代的科技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网络为春节增添了一种新的活力,一个新的内容鞭炮、春联、剪纸、年画,多少年来,这些东西一直就是春节中不能缺少的道具,没有了它们,似乎年不再是一个完整的年。

  其实蛮怀念过去的年的,虽然没有现在生活水平这么高,却十分的充实。社会在发展,我们仍然不能丢弃最为珍贵的一些年俗。每年过年时的心情仍然是强烈和浓重的,对于年每个人都从骨子里有一种期盼和追求。种种年俗已经是中华几千年的一个文化载体了,无论是年画、剪纸还是春联,它们作为中国“年文化”的产物,承载着民间信仰、哲学、道德、娱乐、教育等广博的内容。在中国人对春节新内容不断发现和创新的同时,面对年俗文化的衰落、保护与传承,倡导和弘扬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追寻的应是是一个传统习俗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的年俗产物,不论传统和现代,离开哪一方都不足以过个好年。

TOP

[石卫东]春节·亲情

  春节.亲情

  (255300)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广播电视大学 石卫东



  春节,这是一个大民族的大节日!再没有任何一个节日能吸引这么多的兄弟姐妹共同参与,一桌桌精心烹制的盛宴营养着一个民族不衰的精神文化。

  春节,这是一个大心灵的大展示!再没有任何一次展示具有这般宏阔的气势,喜庆和欢呼撼动了十三亿颗心灵的舞蹈。

  春节,这是一个大家庭的大团聚!再没有任何一次团聚能让一家子的兄弟姐妹跨越千里的路途,在这个特质的日子,如此齐全的相拥在长辈父母的身边。

  春节,这是一次大亲情的大融合!再没有任何一次融合能够积聚起如此浓郁的血脉和人气,吸引了普天下目光的虔诚注目和瞩目。

  一串串鞭炮唱出红亮红亮的春歌,一支支烟花击起鲜活鲜活的节拍,一盘盘饺子品出心情与心灵的共振,一个个汤圆翻新五彩斑斓的美好童年记忆。

  春节!你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你就是这样,用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把我们彻身彻骨的感动着,让我们在惊动到血管的感动中富有激情的生活。

  春节!你是一部雄壮浑厚的史志。你无时无刻不使我们动情的忆起儿时的憧憬。

  岁月处处留痕,你的记录最准;年轮载载更换,你的呼唤最亲。

  在母亲慈祥而耐心的叮嘱中,我们一步又一步的往前走。一年,一年,一年,由幼儿走向童年,由童年走向少年,由少年步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青年。在这无忧无虑的成长历程中,我们逐渐学会了感动,我们逐渐学会了让人生凝重。

  春节!你是一张凝聚亲情的名片。这张名片,以家为圆心,以游子的跋涉为半径,以一年比一年浓郁的亲情为底色。一看到它,便会油然触摸到亲情的凝重;这张名片,让思念飞翔,让家人团聚,让温馨陪伴你我。它总是让我们一次次享受生活的感动,走过几十年,我随时将这张名片带在身上。有了它,我们的拼搏会不断注入新的力量;有了它,我们的年轮会不断增添缜密和厚度。

  春节!你是一部感动一个民族的连续剧。一碗水饺、两张福字、几句拜年的话语,都是使我们心动的朴素而贴切的宝贵素材;而母亲,用恒久不变的亲情和期待,一年一年升华着连续剧的主题。此时此刻,我想起了《春晚》,这是一部牵动国人亲情和心弦的连续剧:每年一集,每集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与心情有关;无论在家的、还是在外的,无论事业成功的、还是心灵受挫的,都会通过这部连续剧,寻回自我,找到安慰,传输延绵不断的中华赤子情。

  春节!你更是一封连接游子与亲人的家书。常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封薄薄的家书,抵得上成色上好的金子的重量。虽然电视普及了,虽然电话普及了,虽然电子邮件普及了,但家书却始终以其特有的魅力贯穿起所有的畅想。春节啊!一封修了千百年的家书,系人衷肠,浸人魂魄,让每个人的感动与中华民族的感动形成和弦,让每个人的小家与中华民族的大家紧紧相连。刚刚过去的2008年,更是赋予这封家书崭新的亲情内涵,吸引全球目光的北京奥运,该是五千年中国发给世界大家庭的特质家书和邀请吧!

  此时,我清晰的看见:在家乡,在中国,在世界的每一个处,汉民族的春节,这个驰骋千年的文化品牌,正迈着雄壮伟岸的步伐,走进世界每一位善良人的心里,让五十多亿颗心灵随着亲情一起感动,一起放歌 。

TOP

[肖旻]我愿年年春到户

  我愿年年春到户

肖旻  首都经贸大学外语系经贸英语专业07级1班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也是中华民族所有传统节日中最为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一个节日。我认为孩子们对春节的向往要远远比成年人强烈的多,因为每年的这个时候,家人团聚,孩子们可以收到长辈们的红包,可以放鞭炮,可以和前来吃团圆饭的其他伙伴们一起熬夜、做游戏,在目前特殊的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下,在这个邻里甚至亲戚之间的关系日趋冷漠的时代,孩子们趁着过年这个大好时机实现了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平时生活中无法得到的一些乐趣。

  在我们这些大部分生活在城市中的80后和90后们的记忆中,春节是安静祥和的,因为当时的政策是不允许那种会把春节搞的像“北约轰炸下的巴格达”的鞭炮在市内燃放,这不得不说是我们这代一部分人的遗憾。

  春节之于童年时的我其实很简单,它就是一个无忧无虑的长假。每每春节的到来总可以让我兴奋地失眠,这种感觉可能只有在小学组织春游时才能再次体会到。当时的小学生已是“平时作业成山,周末补课报班”,好不容易春节来了可以放松放松和远在各地的各个表姐妹、堂兄弟玩耍,实在是一年里不可多得机会,所以自然要玩的尽兴。至少我们还没有生活上的负担,父母们照顾一切,而他们在新年就没有那么轻松了。年货肯定要准备,屋子也一定要在年关到来之前收拾的井井有条,给各家孩子们的压岁钱要算好,不能给多也不能少。年三十那天我们通常都会搬去外公外婆或者爷爷奶奶家和他们团聚,同时也为了帮老人们做团年饭,陪他们聊聊天。小孩们就尽情的玩吧,在家里面可以一起看电视、玩游戏、逗小猫,出去可以在小区里玩捉迷藏,甚至还可以在草坪上踢踢球,毕竟平时串亲戚的次数不多,好不容易小孩子们见着面了便撒欢的享受。家长在这天也不会打骂教训孩子,因为旧习俗说如果孩子在这天哭闹来年是要遭灾的。

  伴随着午夜钟声的敲响,自从吃年夜饭时便紧闭的大门在这一刻也打开了,人们盼望着好运滚滚而来。对于我,对于所有人,每一年的到来都充满了未知,谁也不知道在新的一年里来的是好运抑或是其他。98年春天,外公病逝,由于他生前是某人事处处长,每逢春节总是有很多访客来探望他老人家。我永远都会清晰地记得1999年的春节,那巨大的反差,往日3桌4桌年夜饭的场景自此一去不复返,这回来“捧场”的亲戚们只剩下妈妈姊妹几家人,外婆看到这场景唏嘘不已。年初一,我们照旧去各家拜年,但是来外婆家拜年的人却寥寥无几,而所谓的朋友们甚至连一个电话问候也没有,这和往日络绎不绝的拜年客相比冷清太多。人就是这么现实,东西一旦没有了价值,就被随意丢弃,对人也是一样,尽管人应该是有感情的动物,不像那冰冷的东西,但是现实有时无情的让你心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春节的渴望也已不是那么强烈,最盼望的不过是各亲友们送出的红包。又过了几年我们家也搬出了那个城市,来到一个更充满生机的大都会,辞旧迎新永远是春节的主题之一,这几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足以让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尽管未来依旧神秘,但我依然期待。不过可以想象家乡的年已经越过越冷清了。

  10年弹指一挥间,在经历中考、高考的洗礼,我终于迎来了我梦寐以求的大学生活,汗水泪水交织谱写的一首青春狂想曲正在继续。2年前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大学这个4年中能有机会被学校选派到美国进行交流学习。

  2009年1月8号,我只身一人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飞机,第一次出国的我不免心中忐忑,这个我们从电视书本上已熟知的国家,究其真实面貌是否如书本所描述?我的语言真的过关么?生活上的种种我真的没问题么?带着无数的疑问,我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求学路。

  这一年的春节是公历1月27号,而这天并不是双休日,因此我们还得照常上课,学校虽然会组织中国学生一起看春晚,但毕竟身在异国与家人相隔千里,浓浓的乡愁弥漫在华裔留学生中。于是,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决定大年三十那天聚一聚,一起吃年夜饭,用朋友之间的温情融化内心孤独的坚冰。

  不过做年夜饭的材料着实让我们伤透了脑筋,很多中餐所需的食材、调料在美国一般的超市都买不到,我们同寝室的4个朋友不得不在农历大年二十九的夜里下课后驱车1个多小时前往市西区的一个亚洲超市购买香醋、甜面酱等调配料。超市关店时间较早,所以这一路都很匆忙,慌忙中就有位平时就比较马虎而且甚为聒噪的同学把学生证给弄丢了,这可把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路上唠叨个没完。不过好在第二天他得知补办的速度很快只需再交10美圆的工本费5分钟就能拿到新证,这才让他踏实下来,要不过年这些天我们就无安静之时了。

  年三十晚那天下午一下课,朋友们便都聚在我们家,开始准备年夜饭。大家都拿出了各自准备的材料,李同学带来了他在沃尔玛买的肉类产品,王同学带来了家长从中国寄来的麻辣火锅底料和自己购买的各种蔬菜,小胡则是给大家带来了电饭煲和波多黎各产的大米,我们则准备了擀好的饺子皮及馅料。在七嘴八舌商量完如何利用手上的材料并分配好各自工作后,我们很快便开工了。我负责包饺子,下饺子,这是我生平第二次包,所以手艺上差强人意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也尽量把饺子捏实,适量的包陷,外形上再做的美观,不过到最后我发现我在创造饺子外形上还是比较失败的,没办法只有等水烧开了下饺子看看口感如何了。做菜的每个环节分工也都比较好,有洗菜切菜的,有掌勺做菜的,不太会做饭的同学都帮忙做些洗碗收拾桌子清理垃圾的杂物,一切都进行的井井有条。

  几位有心的女同学还用红纸做了副春联,由于没有毛笔,我们只好拿粗记号笔在上面写下“牛年福满门,岁首春到户”贴在了门外,还挂上了我们自制的红灯笼以点缀,着实具有中国特色,也吸引了其他外国同学的注意,虽然也有些人面带疑惑,但大部分人都纷纷称赞我们所做的这些点缀,认为这些“So Cool” ,我们心中顿感无比自豪。

  忙活了差不多一下午后,一道道香喷喷的饭菜也都做好了。因为有四川的同学,香喷喷辣乎乎的火锅肯定少不了,而且我们所吃的主食也分成了南北两派,南方同学吃米饭,北方同学吃饺子,我第一这么深切的感受到了南北方文化间的差异。一国之内尚有巨大差异,更何况国与国之间呢?旅居在外的中国人时常抱怨美国人有时不理解中国人,我们同样也不理解他们呐。美国现在在世界范围内的文化输出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认为我们了解他们比他们了解我们要多的原因;而反观美国人,他们大多只关心身边发生的事情,媒体也多报道国内或者西方世界的事件,对我们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至少20年以前,另一方面中国这些年在处理世界问题上也略显低调,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做的也不够多,这也造成了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少之又少,很多美国人都不知道春节为何物的,而我们基本都知道他们的圣诞。

  都说自己做的菜最香,这句话我是再同意不过了,我做的饺子虽然煮散了一些但是总体的形态还是保持的很好的,大家也戏称“此乃饺中之上乘”。席间大家欢声笑语,聊着这段时间的一些经历,也倾诉了这些天在美国的苦闷,我们其中几个年岁较大的也冒着美国法律禁止21岁以下人士喝酒的危险,领导我们几个小兄弟偷开了几瓶啤酒,在家中畅饮。晚些时候则有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我们庆祝的队伍中,大家一直开心的聊着,玩着纸牌游戏,电台里播放着的美国流行音乐,仿佛在提醒我们现在身处异国。凌晨的时候通过网络通讯软件通过视频给父母亲人们拜个年,虽然相隔万里感觉却近在咫尺,是科技拉近了世界各地人与人的距离。

  环境在变,人也在变,西方国家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正在我们这个社会以及我们每位公民身上又一一重现,我只希望能找回儿时对春节美好纯粹的记忆。身为炎黄子孙,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都应保留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将其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因为这些传统都是我们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的一些重要特征。我们更不能因为社会的发展而忘记祖辈的传统,这样做无疑是在泯灭一个民族的性格,一个没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国家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世界强国。

 

  

TOP

[于新天]春节畅想

 

 春 节 畅 想
 于新天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06商业管理



  中国民俗文化历史悠久,传统民俗是我国重要的民俗文化遗产。春节是我国节日中最隆重的节日,不管是在外工作的,还是在外上学的,在春节这个节日中整个家人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同庆祝。春节洋溢着团员幸福的新年。

  春节,俗称“过年”,寓意“天节”。在中传统节中最为盛大,最为隆重,最为闹。无论洋节多么,都无法和传统的节相提并论。春节是中华民族的根,春节是中华文化的魂。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忘记了春节,就等于忘记了自己的姓名。不知道自己是谁,来自何,奔向何方。五千年的中华文化,通过春节演义得淋漓尽致。中华民族的许多美德,如尊敬祖先,孝敬父,感恩自然等都在节里有着深厚的体现和很好的传承。春节,从每年农历腊八开始,到正月二十三结束,整整四十五天。持续时间之长,喜庆氛之浓,覆盖区域之广,涉及数之多,是其他任何节所不能比拟的。无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只要提起过年,每个中的内心总是充满喜悦,充满憧憬。喜形于形,愉悦在心。谁谈起来都是是道,谁说起来都是津津有味。一年当中,我们最盼望的事,就是过年;最期待的节,就是春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必定旧历的新年最像新年。

  春节前的准备也是非常隆重,家家户户为新年开始准备年货,形成了非常热闹的庆祝佳节的气氛。人们都忙碌了一年,终于可以停下来,在春节得以休息和庆祝,因此新年是对一年工作和努力的庆祝。在商场和集市上,甚至所有的大街小巷都有强烈的年的味道。从那些准备年货的人群、那些欢声笑语交谈的人群看出了对年的期待。

  春节是一副民俗画卷

  春节期间有着非常有文化韵味的民俗活动:在所有节中,唯有节讲究最多,仪最多,乡最浓,最为喜庆。谚语曰“二十三过小年,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把割,二十七杀公,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三十包饺子,一把磕。阖家团圆,亲团聚,走亲串户,相互拜年,到充满着亲浓意;贴对联,挂红灯,贴窗花,放鞭炮,到洋溢着喜庆氛;舞狮子,耍社火,猜灯谜,放焰火,到体现着民俗特。喝腊八粥,祭灶王爷,除夕守岁,一拜年,都是很有讲究的。例如,除夕守岁,北方吃饺子,取意“更岁子”;南方吃年糕,寓意生活步步高。春节,最具民俗特,一切都约定俗。年年演艺,代代传承。演义的是中华美德,传承的是中华文化。春节,是醇醇的酒,是浓浓的情,是我们心中难以割舍的暖意。

  贴春联是表示庆祝新年的重要事情,每一家都把买的春联或者自己动手写的春联贴在门上以表示庆祝。我以为,春联最能表达们美好的感寄托和良好愿望,也最能体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和积淀。“爆竹声中一岁除,风送暖入屠苏”,“天增岁月增寿,满乾坤福满门”。“抬迎满院,出门见喜喜盈门”。每副对联都是那么经典,那么精彩,那么耐寻味,那么扣心弦。最早的春联出现在公元965年,后蜀皇帝孟昶在皇宫内门的桃符上写了: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此后春联成了春节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有人家喜欢贴"福" 字,而且倒着贴。因为"倒"谐音"到"。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粱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百姓过年贴"福"字,史于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给大臣赐福之习。一年恭王福晋把赐给的福拿倒了,犯杀头之罪,李连英为其解围:"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今年赐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听极高兴,连说:"福到了……"传至民间,"福"也贴倒了。

  春节是一幕习俗汇聚

  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不同的习俗。壮族与汉族同时过春节。除夕晚上,要做好节日那天所吃的米饭,称为“压年饭”,有的地区群众称为“吃立节”,壮语为“过晚年”的意思。它预兆来年农业丰收。有的还包制有一尺多长,五六斤重的烷粑,人口少的一家人一顿还吃不完哩!大年初一清早,天还没亮人们就起床,穿上新衣服,燃放爆竹迎新,妇女们都争着到河边或井旁“汲新水”,开始新的一年沸腾的生活。

  同一省份不同地方也绚丽纷呈,以江苏为例,江苏各地过年习俗都有一些独特之处。苏州人除夕在饭内放进熟荸荠,吃时挖出来,谓之“掘元宝”,亲友来往,泡茶时要置入两只青橄榄,谓之喝“元宝茶”,恭喜发财。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他们扫地不许从家里往外扫,惟恐把“财气”、“如意”扫了出去,只能从外往里扫。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初三“打夜鼓”、初七“上七鼓”,十三至十五打“赤膊鼓”,气氛热烈。南通人有在家门口或堂前插芝麻秆、冬青、柏枝的习俗,取意生活开花节节高,长年青翠。

  春节是一场亲盛宴

  腊八一过,就琢磨着回家过年,就像着魔一样,思绪总往老家跑。从小年开始,整个中华大地就涌动着回家。无论再忙,都要回家过年。父母们最开心的事,就是子女们领着全家回家一起过年。在他们眼里,一家团团圆圆,就是过年;一家闹闹,就是春节。在他们心里,一家平平安安就是幸福,一家健健康康,就是快乐。无论在何,不论路有多远,回家过年是永恒的约定,是不变的承诺。一年来的奋斗与汗水,一年来的艰辛与甘甜,只有到了团圆时诉说才有意义。父母的认可,亲戚的鼓励,好友的赞赏,便是一种最大的安慰。化作来年的动力,鞭策着我们永往直前,积极向。忘不了亲,忘不了故乡,忘不了回家路。无论漂何地,家永远是心灵的港湾。阖家团圆,亲朋聚会,祭祖祭天地,拜年走亲戚,讲的是孝敬,图的是感恩;保持的是恭敬,坚守的是虔诚。

  除夕夜守岁是春节中非常重要的时刻,除夕夜的子时,正是辞旧岁,迎新年的关键时刻。为此,人们不得不彻夜不眠,守候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全家人团聚一堂,一边包饺子,一边等待。除夕重要的活动是守岁。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阗,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爆竹亦称“炮仗”、“鞭炮”。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

  春节是一份心灵汤

  春节是烙在华夏儿女的中印,过年是系在炎黄子孙心的中结。阖家团圆享天伦,把酒邀朋话桑麻。一元复始,普天同庆。徜徉在欢乐的海洋,沉醉在喜庆的氛,洗去了脸的倦意和心灵的惆怅,忘却了失落和彷徨。只有幸福点缀着双眼,只有甜蜜充盈着心房。谁的笑容不爬眉梢,谁的信念不绽放心。孩童的笑靥灿烂如花,老们的笑声朗朗动听。在暖暖的光辉映中,总觉得一暖流如同液般刹那间溢满心田。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每到节,通过相互走访、拜年、串门,一年来堆积的与之间的隔阂顿时化为乌有,唯有真永在;一切烦恼顷刻消失全无,唯有美好永存。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们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主人家则以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其他亲戚之间则互相拜以示庆贺。拜年活动体现了晚辈对长辈的尊敬孝敬孝顺;长辈对儿孙的慈爱关怀。亲戚朋友之间的拜年,也极大的促进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来,初二到初五是拜年的日子,村子里的人互相拜年后,得向亲戚家拜年。随着时代的变迁,拜年的习俗也日趋简单了,孩子们给祖父母、父母拜年时尚有叩头作揖的,给邻居拜年就不必拘泥了。村人邻居相见改为“过年好!”等时新语言。语言虽然变了,但是祝福的心情没有变。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李大钊先生曾说:“人生最有趣的事,就是送旧迎新。因为类最高的追求就是时时创造新生活。”年未辞旧,生命中又多了一段精彩里程,岁月里又多了一道崭新年轮;辞岁迎新,生活中又多了一曲动人的乐章,心灵又多了一次经久的砺炼。

  春节是一道味觉大餐

  春节期间的饮食也是非常有特色的,全家人在一起每天吃着满满的十几道大餐,肉,海鲜,蔬菜等等样样不能少。其中年糕与饺子是春节最有特色的食品。

  年糕又称"年年糕"。它谐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采用黏性较强的谷物制成,北方多用小黄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对于出生在山东,学习工作在北方的我很清楚年的区别。北方人更喜欢的春节食品是饺子。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经发现过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饺子保存下来。北方人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春节这一天吃的饺子必须在除夕12点以前包好。作为做饭高手,我深知饺子好吃关键在于饺子馅,纯肉的,纯菜的,肉菜混合的。可以根据自己口味任意变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欢吃饺子。在春节所吃的饺子中,有一个包着一枚硬币。谁吃到这个饺子,谁在新的一年里就会发财,人们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饺子里。

  在不同地区有着每一个地区的特色的习俗。腊月二十三这天,在山东叫做“辞灶节”。这天灶王爷要到天上去,要去到玉皇大帝那里报告今年你们家做了什么好事和坏事。为了让灶王爷多说好听的,所以所有的人家都做年糕。我们那里的年糕是用一中叫做“黍”的谷物制作的。吃的时候要放很多红糖。非常甜。南方人吃大米,大米有一种米有糯性,叫糯米。这种黍子,就是有糯性的小米。年糕又粘又舔,据说灶王爷吃了后,如果讲坏话,就会被粘住嘴巴。一旦讲话,必定是甜言蜜语。

  无论是联、年画、社火,还是祭祖、拜年、守岁,传递的都是间,传承的都是真善美。现在我才发现,春节是中华文化的全本戏。读懂了节,就读懂了中华文化,也就读懂了生命本。回望这一年,我以没有虚度光而自豪,以能给别人带来美好而骄傲。收获书写在灿烂的笑脸,铺满金的心田。收封存在岁月的行囊中,留在记忆的彼岸。回想起一年来工作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感恩遇到的每个人,感谢遇到的每件事。一路走来,一切如此美好,一切如此精彩。让我们共同迎接未来更加辉煌美好的明天!

 

 

TOP

[魏淑香]东北年俗的传承与变化

  

东北年俗的传承与变化
魏淑香  江南大学莱姆顿学院


  红彤彤的对联,喜艳艳的门神,热腾腾的团圆饭,乐融融的全家福。……人们刚刚度过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天的到来。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还蕴涵着许多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不可否认,工业文明的到来,现在都市的兴起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我们有悠久传统的民族的生活方式。农业文明时期中国人那种安闲,怡然的生活状态在现今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已然成为一种奢侈。每时每刻,我们的传统都面临着现代的挑战,并在与工业文明的撞击中经受着颠覆与解构。许多传统的风俗慢慢地消失了,而同样,很多新的风尚又融入到传统之中。春节也经历着这种变革。在东北辽宁---这个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现在工业文明在将传统春节年俗瓦解的同时又给它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一些关系无数个春节在这里度过,幸福给我无尽的享受。

  一.年前准备工作的传承与变化

  在东北,年不仅仅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它更代表了一种东北人的特色文化和生活体验。老一辈的东北人从腊月初八起便开始为过年忙碌准备了。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传统风格。过去,东北流行着这样的俗谚:“二十三,杜王爷上天;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杀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联(春联和福字);三十夜,守一宿。”可见,从小年开始,年前每天的准备工作都是非常繁忙的。

  在吃食方面,东北人年前准备颇多。腊八那天,要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核桃,莲子,果脯之类的东西熬成一锅香甜的腊八粥。从腊月二十三开始,要制作各种年节食品。首先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满族人这一天还会蒸年豆包,驴打滚等食品。其次,东北人会在年前杀年猪,灌血肠,敖皮冻,炸豆腐,炖羊肉,蒸包子等等,满族居民还会准备火锅,萨其马,朝鲜族同胞则要做打糕和“德固”(一种汤饼)等。这些食品都蕴含着浓郁的东北特色,许多食品背后还有美丽的传说典故,不仅好吃,而且有着很深的文化积淀。举家忙碌的准备,不仅拉近了家人之间的感情,跟体现了东北人那种积极热情的生活态度。

  除了制作吃食,最为重要的要数腊月二十三祭灶神了。“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这是东北人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期待。这一天,人们将“灶王爷”的影像请下来,并在其嘴上涂上一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届保安康......”以此希望灶王爷上天报告时多多美言,给自家来年带来福气和好运。其次是置办年货,这同样是东北人过年之前的一件重要准备工作。尽管腊月天寒地冻,但却不能减少东北人办年货的热情。集市上热闹非凡,买各式各样爆竹烟花的,买各种祭祀用品的。可是说,到了集市上,没人会感觉达到过年的氛围。再次是过年之前,多数东北人自己在请人写春联,贴福字窗花等,以表示对家人的祝福。总之,在传统习俗上,东北人过年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别有特色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北人的生活发生新的变化,尤其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东北人在年前准备工作上和过去相比大不相同了。调查的结果显示:在吃的方面,对于大多数的节前食品,人们不再自家准备,而是在超市,商场中购买,如八宝粥,萨其马,血肠等,多数的年轻人对于如何制作已经不是很清楚,只是还保留这吃的习惯;在祭祀方面,城里已很少有人家进行这项活动,而即便是在农村,祭祀的程式也被大大简化了,因为现在的东北人知道,美好的生活是靠自己创造的。通过调查还发现,一些古老的习俗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强化和改进。现在人们不再在窗户上贴窗花了,而是挂上了绚丽夺目的彩灯;由于城市爆竹的禁放或限放,更多的人们买来气球踩踏或使用电子爆竹。过去年夜饭的主角是鸡鸭鱼肉,而现代健康的饮食观念使得人们更重视营养的均衡搭配;过去年前人们都是自己动手大扫除,现今许多忙碌的上班族则选择雇用小时工来进行清理......所有这些变化,反映出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种年俗的改变,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和欢迎。

  二.过年方式的传承与变化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千百年来东北人的一个不变的情结。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东北人那种过团圆年的期待历经风雨依然不变。在问及被调查者“最期待的过年方式”时,90%以上的受访者都希望全家人聚到一处。春节,为四处辗转终年奔波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感受家人温情的机会,更给劳碌紧张的身心提够了一个放松的机会。当然,对待具体的过年方式,现代人的思路要比过去开阔得多。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大部分辞旧迎新,祈福迎祥的庆典几乎都集中在除夕这天。但是,除夕的过法今昔确有很大差别。最明显的变化要数祭祖,这一习俗,在东北大部分地区正在淡化和消失。过去,这是最为重要的年俗,而现如今,除了一些家族意思很强的人家还保留着这个传统,绝大多数人家已经不在进行了。对于年夜饭,已不拘泥于固定的几种“年喜套路菜”,现在人是川鲁辽粤都要品尝;从吃的地点上看,除了在自己家里,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了饭店或是风味餐厅,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品尝美味,另一方面也省去了自己准备的麻烦。从精神娱乐上看,过去除夕夜人们只是打打纸牌,聊聊天,比较单一;而现在,不但有丰富多彩的文艺晚会和各种各样的贺岁电影,还有KTV,网上节目等。从拜年方式上看,在保留过去家家户户走亲串友的方式的同时,现在人利用现在通信工具电话拜年,短信拜年,E-mail等等成为新风尚。而在正年之后,富裕起来的东北人往往要走出家门到南方或是国外举家旅游,而不是想过去那样看几出高脚子戏,逛逛庙会了。

  现代的东北人对过去的过年习俗做出了很多改变和发展。传统的年俗经过改造体现出新的趣味,西方节日庆祝方式的引进又似的传统过节更加多样化。当然,过年最主要的举家团圆仍然是不变的主题。

  三.东北人过年心理的传承与变化

  事实上,所有年俗的变化,归根到底是人们过年心理的变化。过年形式,内容的转变无疑不是人们心理对于春节情感演变的外化。从调查搜集的资料,不同年龄阶段的东北人对于年的理解与认识是大相径庭的。

  60岁以上的东北人对于过年,是十分重视并且比较传统的,他们津津乐道于年俗典故,越是上了年纪的人越是把年过得传统十足。除了杀年猪等少数年俗以外,熬腊八粥,祭灶,包饺子等都是自己家做的。老人说,这是祖宗留下的传统,有责任传下去,一家人一起干才显得亲切祥和。“现在人富了,从物质上看,“天天过年”没有问题,但从精神上和心理上却更需要通过过年来得到满足,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老人还说,每年从腊月二十三便开始忙活起来,并且盼着儿女们回来,而孩子们也无论多忙,一定早早地奔回来,陪老人吃完“破五”的饺子才走,正月十五也是尽量一起过。老人的话正体现了东北人过年最显著的心里期待---团圆。这些生活在中华大地最寒冷地带的人们恰恰是内心最热情,最重情的人们。团圆,无疑是东北人最重要的过年心理。

  那些30到50之间的中青年人,对于过年,内心显得更加的复杂。一方面,对于家人团聚的渴望使得他们对于过年充满了期望;另一方面,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压力又使他们面对繁琐的过年礼俗显得力不从心,在为过年准备时显得手忙脚乱,没有老人们的悠闲,更无孩子们的单纯。和以为鞍山的工人聊天时,他感叹道:没到年底,我是又喜又愁。过了年,孩子就长大一岁,日子就更有奔头。可这过回年,真是忙得人要命,不说人力财力的大把投入,单是准备那三十的年夜饭就够一个人呛了。可见,对于现在的东北人,特别是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的工薪阶层,过年的喜庆中也夹杂了几分无奈与困惑。

  过年,最快乐的是孩子们了。没有那么多的负担,新中过年是最美好的。首先,春节是一个难得的大家庭团聚联欢的机会,对于独生子女而言,这种大家庭的感觉是新鲜的更是珍贵的。其次,过年时不仅有各种各样好吃好玩的东西,长辈们通过祝福和红包表达对孩子们的祝福。现在很多小孩子和青年喜欢圣诞节,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觉得春节更有节的内涵和气氛。春节之所以历经时代社会的变迁而经就不衰,是因为它已不仅是一个节日,而是融入中华儿女血液中的一个元素,是中国热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们思想的转变,比较过去现在嗯赋予过年更多的希望。年不再是为了辟邪,驱鬼,祈福,祭祖的节日了,它更体现了人们团圆,求新,进取,休息的愿望。只要人们心中那份过年的期待不变,对于生活的希望不变,春节必将永远是中国人永远不变的期待!

  四.统年俗的遗失,传承与发展

  东北传统年俗极其丰富,而如今,这其中的一些习俗已经很少见,而另一些则很好的被保留传承者,仍作为一种文化生活活跃着,还有一些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比如说,过去东北人尤其是满族人除夕下午要摆供祭祖,这是很讲究的。首先一定要用擦干净的锡的供器摆上五件,主食摆两摞馒头,一摞五个,猪头摆正中间,猪鼻子拆上大葱,还有干饭五碗。供菜也是有规定的且有典故的。第一碗是煮过的“猪肉方子”,表示四时吉庆;第二碗为过油鲤鱼,表意吉庆有余;第三碗为炸粉花,为保佑后辈发家;第四碗是素菜大葱,表示本家后辈聪明伶俐,光宗耀祖;第五碗是豆腐方块,表示年年有福。这些摆上桌的祭品,在祭祀之后,家人分吃。而这一传统在现代人中极少见了,即使保留的家庭也极少说清其中的典故,更少有分吃供品的了。相比较这类传统的遗失,诸如过年守岁,三十晚上包饺子,穿新衣等,无论东北的城市还是农村都仍然保留传承这,十分流行,万人皆知。

  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年俗的改变也是历史的必然。事实上,只要人们保留着一支能够爱的情愫,一种对于家的依恋,一种对于生活的积极心态,无论是选择保持一种传统还是选择一种新潮的时尚的过年方式,只要能够觅得一种快乐,一种温馨,一种闲适,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便继承了年的本质和内涵。

  

TOP

[彭佳琪]鳌山大灯“闹”元宵的现代创造

  

鳌山大灯“闹”元宵的现代创造
  ——论浙江省嘉兴市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的节日复兴

彭佳琪  (浙江师范大学 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072班)

  

    摘要:2010年2月25日至27日,新塍镇举办第十二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复原了镇志记载的“鳌山灯”并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笔者就鳌山灯是否是对历史记载的“鳌山灯”的继承和此次“鳌山灯会”是否达到“闹元宵”的目的作了笔者个人的分析,并指出传统节日的复兴应有更多民众的参与,让民众真正成为民间文化的主人,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为合理地发展。

  关键词:鳌山灯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闹元宵、参与性、文化传承

  新塍镇隶属于嘉兴市秀洲区,是一个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千年古镇。1999年,政府举办了第一届元宵民俗文化节,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二届,而元宵民俗文化节也成为新塍镇建设文化名镇和特色文化镇的一个文化品牌。

  2010年2月25日至27日,笔者参与了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即第十二届元宵民俗文化节)的筹备过程。笔者的工作就是帮助文化站的老师制作“鳌山灯”,包括灯身处布的缝合以及灯饰图案的剪裁。

  “鳌山灯会”,据镇志记载:“始于清代,时称‘水嬉’,每十九年一举,举必在闰四月”。[1]而且最初的鳌山灯会是于水面举行的,民国九年版的镇志还记载了当时的盛况:“於水面装成园囿、泉石、亭台、人物、花卉。争妍斗巧,愈出愈奇,远方来观者舟以万计”。[2]民国14年(1925)和民国23年(1934)曾重办过两次,此后“鳌山灯会”退出历史舞台。

  直到2008年开展新塍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镇志所载的“鳌山灯会”才重新引起重视,因此,在今年的元宵民俗文化节上,政府筹划再现绝迹的“鳌山灯”。由于“鳌山灯会”停办已近一个世纪,现今镇上的老人对此都没有多少记忆了,而且缺乏相关图片材料,这给“鳌山灯”复原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笔者在25日见到了站长所说的新“鳌山大灯”,其构造如下:铁制的船型骨架,中间横杆上安装了一台发动机,发动机两端用钢丝连着前后龙头和龙尾,随着发动机的运作,龙头、龙尾相应地上下摆动。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用喷绘的布围成,喷绘的图案包括各式灯笼和“虎年吉祥”等字语。上面部分用纵横的钢丝固定,左右是半圆形的两翼,用红布围合,前后和封顶用黄布。发动机旁边做了一个插旗杆的槽,旗杆顶部横插一根钢筋,用来悬挂两面印有“鳌山灯会”和“闹元宵”字样的大旗,钢筋两端各悬挂一串由四个小灯笼串成的灯笼。灯身的装饰很简单,两边的红布中央各有一个黄底红色的“春”字,“春”字左右是老虎图形的剪纸状贴纸,由“春”字向外发散出四条蓝色的藤状花边,灯身外缘围一圈拉花,至此,新式的“鳌山灯”便完工了。据笔者观来,这盏“鳌山灯”实际上是由文化站陈培明老师一人构思创作而成。

  因为新塍镇现存的史料中没有“鳌山灯”的图像资料,所以笔者只能根据镇志中的文字记载,将古今“鳌山灯”作一番比较。古今作比,笔者得出以下几点不同:首先,历史上的“鳌山灯”是由五百盏花灯扎成“山”状,而复原的“鳌山灯”是用钢筋铁架焊接成龟的形状再安以龙头龙尾而成,两者在材料和形状上存在着本质的差异;其次,历史上的“鳌山”配以亭台屋宇山石园林为背景,又有一童男和木偶在其上演出戏文,生动形象,而复原的“鳌山”内部是22盏电灯,外部装饰不过是一些粘纸,相对而言显得枯燥无趣;最后,历史上的“鳌山”底座为木架之称,前后两人扛着前行,故又名“掮山”,而今这盏“鳌山灯”的底部安置了四个轮子,可以推着前行,龙头龙尾也可移动,灵活性较强。

  从今昔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型的“鳌山灯”在制作工艺上采用了现代的材料与技艺,铁质的框架,喷绘,以及可活动的轮子,这都是对历史上的“鳌山灯”的一种创新,具有现代气息。与此同时,它的不足也暴露无疑,现代化的技艺减少了制作时间和制作成本,但是手工创作过程的减弱,导致了这盏“鳌山灯”外观粗糙,艺术性缺乏。正如现代印染技术对比传统手工刺绣艺术,二者的精良程度有着天壤之别。

  27日,制作好的“鳌山灯”被放置到镇中心问松亭广场供人观赏。驻足的镇民对这盏灯发表了他们的看法,镇民认为这盏灯勉强可以看出龙和乌龟结合的“两不像”形状,但是外观装饰不够精美,与其说是一盏灯,倒不如说是一辆彩车。可见,从再现历史情景这一制作初衷来说,这盏所谓的“鳌山灯”是不成功的。其不成功的原因之一便是制作工艺过于简单,过分依赖现代技艺。另一个原因就是创作过程缺乏民众参与,一人设计单调且困难。

  既然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以“鳌山灯会”命名,那这盏新式的“鳌山灯”是否真将元宵“闹”了起来呢?

  镇志记载,新塍镇以迎龙灯、马灯,门前悬挂灯盏,并敲锣打鼓来“闹元宵”。此外,还有吃“灯圆”和春卷待客的习俗,但这些习俗早已被元宵晚会取代了。本届元宵民俗文化节,镇政府在元宵晚会外,结合“鳌山灯”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请来几位镇民演示麦秆画、打年糕、刺绣、剪纸、扎灯笼、编竹器、水墨画和做粽子糖等八项民间手工技艺的制作。现场还展示了近百块年糕印版和新塍古镇风貌长卷。

  从现场的气氛看来,镇民对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具有十分浓厚的兴趣,却只能在展示区域之外的地方远远观看,只有佩戴工作证和摄影证的人员才可以进出展示区。虽然展示现场确实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但是这样的展示不过是给镇民营造了“闹”的气氛,同时拥挤的人群给安保人员制造了不小的麻烦,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闹元宵”。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镇北举办,与在镇中展览的“鳌山灯”存在空间上的距离,因而没法更好的烘托“鳌山灯会”的主题,与“鳌山灯”结合来加强镇民对本镇文化的深入了解。

  笔者看来,以上几项手工技艺中很多对在场年长的镇民来说并非陌生,他们多少知道一些制作技术。所以,拆除围栏,组织镇民有序地观看不但可以加深镇民对这些非物质文化的了解,而且可以通过镇民与演示者的交流和学习,让镇民自发地参与到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行动中去。如此,一举两得,既“闹”了元宵,又宣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回顾笔者经历过的几届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节,前两届中由镇民代表组成游街队伍,舞龙舞狮,戏曲表演,挑花蓝表演等节目,其民众参与性倒比本届强很多,但却不能体现新塍镇的文化特色。在这一点上,举办“鳌山灯会”是传承民俗特色,创建文化品牌的一个极好的创新。问题在于民俗传承不应该由文化站的一两位工作人员来承担,而应该放之于全体镇民,这样民俗文化才能具备绵延不息的活力,尽显其独特的魅力。

  历史上的“鳌山灯会”就是因为有民众热情响应,雕木书画、剪裁刺绣,只要具备某项制作所需技艺的镇民都参与其中,所以才会如此热闹。截取新塍故人郑镰的《水嬉词》以证之:“浮来纸阁木平铺,碧瓦红栏入画阁。过眼空空同海市,漫将金谷羡齐收。仿佛移春槛送来,全凭巧匠斗花开。晋宫通草隋宫采,辛苦前宵费剪裁。”[3]

  小结

  笔者认为将“鳌山灯会”打造成新塍镇元宵民俗文化品牌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问题:

  一、应立足传统。“鳌山灯会”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以此作为节日的主题具有代表性和地区特色。但是“鳌山灯”的制作不能脱离文献记载的史实,所以在制作的时候应该参考文献资料。虽然不可能同样用五百盏花灯复原“鳌山”,但手工制作的花灯与刺绣装点“鳌山”才不失古韵。而本届民俗文化节中的扎灯笼、剪纸和刺绣展示,说明这并不是一个难题。

  二、应合理创新。民俗文化要在传承中有所创新才有无尽的生命力。用发动机来带动龙头龙尾的活动,给“鳌山灯”安装轮子来实现它行动的灵活性,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假若对“鳌山灯”进行现代化的设计,先制作一个“鳌”形的底座,采用悬挂或者底部安插的方法来放置花灯。如此,现代化的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鳌山的形状,让“鳌山灯”的制作更加简便。

  三、应加强民众参与。民众是民俗文化传承的主体,复原“鳌山灯”需要结合全镇民众的智慧与才能,不能单靠文化站的几位工作人员。首先,在“鳌山”的形状设计上就可以向镇上的老人征询意见,他们虽然没有亲身经历过那场盛会,但是通过前人的口述,他们对“鳌山灯”的了解肯定比镇志记载得详细。其次,镇民中不乏手艺人,他们娴熟的技艺正可以用来装点“鳌山灯”。再者,民众的参与可以激起他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加入到学习、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的行列,这样,今日那些展示的传统技艺如剪纸、麦秆画等才不至于沦落为在台前展览演示的遗产。

 
  [1] 《新塍镇志》新塍镇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1,195

  [2] 转引自《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秀洲区新塍镇(第2卷)》秀洲区新塍镇人民政府 2008.8,485

  [3] 《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汇编·秀洲区新塍镇(第2卷)》秀洲区新塍镇人民政府 2008.8,485

TOP

[郭卉]家乡——临海的年俗文化

 

 家乡——临海的年俗文化
 郭卉(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春节这个传统节日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早已形成了丰富的年俗文化。2006年6月,春节,这个最古老、最喜庆、最温暖,也最令人向往的一个传统节日,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爆竹声中一岁除”在这个隆重而热闹的节日里,人们相聚在一起,在吉祥和喜气中,一起迎来新年的到来。

  年俗文化几千年延续下来,意义丰富,寓意祥和。比如,腊月二十三,此时月亮正值下弦,含有着无限生机,是过年的起始,所以称为“小年”。大年三十,为除夕,旧岁行将结束,新岁即将开始,是新旧相交之际,所以我们常说“辞旧迎新”。

  临海人过年的习俗十分丰富,比如置办年货、掸蓬壅、祭灶送神、添置新衣鞋、吃年夜饭、拜年贺岁等等,并有着自身的特色。“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廿六做馒头,廿七赶更楼,廿八斫担柴,廿九请老爷,三十日买豆芽菜,正月初一拜岁去……”这一民谣形象叙述了临海人过年的传统习俗和方式。

  除夕夜吃年夜饭是过年习俗的重要内容。全家人聚在一起会餐,一个人也不能缺,有祝贺团圆和人丁兴旺的意思。临海人的年夜饭有做“麦油脂“的习俗,并在家里烧出各种菜肴,有十碗、二十几碗。

  麦油脂又称食饼筒、麦饼筒,是本地的一种名小吃。《吴中记》中也说道:“唐人于立春日作春饼,以春蒿、黄韭、蓼芽包之。”古人吃春饼以表示迎春。在临海,经过漫长的风俗演变,麦油脂一直延续至今。一张麦油脂,裹起了十几种菜肴,味美营养的同时,正如同清人诗句所写的“春到人间一卷之”,寄托着人们对春天到来的欣喜之情。

  每逢大年三十清早,许多市民就会上街购买各种制作麦油脂的材料:如麦油脂皮、芹菜、莴笋、胡萝卜、豆腐、肉类、海带等等。回到家中,一家人分工合作,洗好、切丝、炒菜,并一盆盆摆放在桌子上。等到晚上,全家人洗净手,就围坐着边包边吃了。摊开薄饼,挑你自己喜欢吃的馅,想吃什么就挑什么。 不仅有吃的快乐,更有自己动手的成就感。

  过年前,人们都要祭天地,在临海被称为“谢年”,意在感谢天地一年来为他们提供吃穿住用。谢年一般要从十二月十六以后开始,持续至除夕前一两天。

  由于不同区域传统习俗的不同,谢年所用的供品也各地不一。老城区谢年一般用猪头、留尾巴的雄鸡、羊头、猪肉、豆面、年糕等10余种物品;沿海片渔乡所用的祭品则有猪头、干水产品、鸡蛋、肉、年糕、枣子等。

  谢年时香蜡烛与纸钱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是感谢上天一年来的保佑与恩泽,并许愿以祈来年。以往的谢年祭礼分“庭祭”和“庙祭”两种,现在的群众一般只在庭前设祭辞岁。

  又如元宵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节。但在浙江古城临海,却偏偏不在这一天,而是以正月十四为元宵节。

  关于正月十四过元宵,还有不同的说法。据《临海县志》记载,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怕朱元璋在元宵节前来袭击,便把元宵提早了一天。另有说法是方国珍(一说秦鸣雷)母亲每逢朔、望都吃素斋,方国珍为了让母亲也能和家人一起享受节日的口福,就把元宵改在十四过了。也有说因为方国珍夫人董氏是正月十四生日,所以把元宵提前一夜。还有人说临海明代状元秦鸣雷因为十五斋戒食素而提前过元宵。甚至也有人说是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因作战机密被泄露而将计就计把元宵提前一夜,等等。传说归传说,没有人去追根究底、溯流探源,也无从去深挖这个“文化底蕴”,一代代传下来,约定俗成就是“正月十四是元宵,家家糟羹蛤蜊调”。

  正月十四吃的糟羹,有咸羹,和甜羹。糟羹的制作方法很简单,也很独特。咸羹常以芥菜、肉丝、豆面、冬笋、香菇、豆腐干、油泡、川豆板、芋头等时令蔬菜,切成丁状或末状,在锅里烧熟,加水烧开,再用米粉调水,倒入锅中搅匀,烧成糊状即成。甜羹一般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红枣、桂圆肉、金橘饼和小汤圆、甜酒酿等烧熟即可吃,色、香、味俱佳。

  除了吃糟羹,临海人还要看花灯、猜灯谜、赏焰火,这又是临海元宵的一大特色。临海已成为浙江省文化厅公布的首批民族传统节日元宵节保护基地。

  除了这些,临海的各个乡镇还有着不同的过节习俗

  杜桥镇

  农历腊月二十六的集市,据说是杜桥一年集市中最热闹、最繁华的一次。在当地老百姓的心中,如果腊月二十六这一天的生意没做好,没把货物充分甩卖出去,那么这一年的生意都做不好。如此说来,这一天的集市,就显得愈发重要了。集市上会卖一种圆形似蛋糕的东西——发糕。发糕风味独特,制作精美,又音谐“福高”,象征着“年年会发”,是杜桥当地百姓过年时必备的。

  河头镇

  在河头,有家家户户除夕夜吃食饼筒的传统。即使现在,大部分的河头人还是守着这个传统。据说,食饼筒象征着有条有理,人们希望新的一年生活也能如此。以前正月初一早上,河头的村民都要喝豆腐粥,还不能放一点油。现在就没这么多讲究,红枣粥、红豆粥什么的,都变着法子吃。不过一些老人,还是要吃豆腐粥的。正月初四开始,前一年结婚的新人家里会特别地热闹。“大石车灯队会到新人家里,表演‘关公送皇嫂’,也就是常说的‘车郎’,象征着吉祥如意,表演后新人们要准备红纸包答谢。

  上盘镇

  在上盘,每年腊月年关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扫尘,上盘人习惯在这个时候买把新扫帚,意蕴着除旧迎新过大年。摊贩们通常是将5株青甘蔗捆成一把,以“把”为单位出售,单株是不卖的。在这里,被称作“拜岁甘蔗”。

  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按照惯例,谁家女儿出嫁了,从出嫁那一年开始,要连续三年,在正月初三这天开始,叔叔伯伯等亲戚轮流请新郎新娘,再叫上所有亲戚坐在一起吃一顿,规模通常不亚于婚宴。此前,新郎新娘则要送给每户人家青甘蔗作为拜年礼,数量上会选吉利的数字,常为8捆或者28株(即5捆另加3株)。亲戚收到青甘蔗后,则会将青甘蔗洗净切成一节一节,分发给邻居,表示自己家有闺女出嫁了。

  除了这些,上盘镇里岙村还要发箩筐,村干部会将写有红字的“里岙村垃圾筐”发到每户村民的手中。箩筐有两层意思:一是迎新除旧,二是来年村民丰收一箩筐,生活水平节节高。

  括苍镇

  在括苍,还可以见到一些如今城市里已经极为少见的物品和情景,比如打爆米花。一个小铁架架着椭圆型的密封铁罐,下面升起一堆火,卖爆米花的商贩不停地摇着转轮,不一会儿只听“呯”地一声响,香喷喷的爆米花便爆了出来。

  这幅场景一下子让很多回到了小时人候。那时物资匮乏,零食少,每到过年,孩子们总会从家里拿出一些米来,守在小巷口,等着打爆米花的叫声从小巷那端远远传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孩子早已习惯了超市里、肯德基的爆米花味道,对传统的打爆米花已经非常陌生了。

  同样,括苍人也为过年作准备麦油脂。按照括苍习俗,人们在年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包麦油脂。在正月初一至初七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都以麦油脂和馒头为主食,当地有着“初八之前不煮饭”一说。

  尤溪镇

  尤溪镇每个村都有自己的“老爷”寿日。在“老爷”寿日这一天,全村各家会做糕点招待亲朋好友,名谓吃“老爷”糕,并会准备酒菜。“多的10多桌,少的也有二三桌,朋友带朋友,亲戚带亲戚,到主家吃喝是理所当然的事,谁家请的人多,人气旺,谁家人就有面子。

  我们不得不赞叹传统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从临海传统的春节习俗看来,临海人过年应该是快乐、节俭、文明、祥和、充满中国味儿的。这样的春节才有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特色。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习俗不应随着时代进步而在我们生活中消失,应该保护它们,守护精神家园,传承民俗文脉,使之一代代得到流传。



  

TOP

[王一舟]春节——精神家园的回归

 

 春节——精神家园的回归
 王一舟(湖北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 财务管理0803班)



  “爆竹声中一岁除”,辛勤的一年又要过去,我们迎来了虎虎生威的新年,传统的年俗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和核心部分,千百年来一直陪伴着我们,一齐开心地度过漫漫的年假。可是近年来,我都深切地感受到春节的味道似乎有那么点淡了,或者有种怪怪的感觉。西方文化的侵入也让我们有了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很多人都说传统的春节等这些年节文化都逐渐远离了我们,需要得到及时的抢救,而另外有人则表示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相信自身民族文化的强大吸力,相信这笔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会就那么轻易的遭受破坏和肌肤之痛。

  我生在北方,家乡的冬日不像南方那样葱绿,到处散发出黄土高原的干冷的气息,再加上去年的那场鹅毛大雪,到回家的时候依稀在角落或是各处显隐着,并未全部融化,永远都是感到一丝闷闷的气息,没有生气。对于我这在异乡漂泊的游子来说,即使是这样不好的环境,但心中还是有一种牵挂和思念,每每到年终岁末的时候总会想起在远方的亲人好友,心就开始跳跃并且沸腾,也越来越急切的想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乡。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能力为家乡做点什么,但想起我的归宿,年的到来,就是那么的激动!

  翻阅下关于“年”的历史,才晓得年节大致萌芽于西周,形成于汉代,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实一过了腊八后,基本算是“中国式春节”的开始,腊月二十三的小年要祭灶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福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炖牛肉,二七二八把面发,二十九对联贴门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童谣也在我的脑海中浮现,儿时总是盼着每次的过年,一想到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收,还可以和孩童们无所顾忌的玩耍放炮。但现在已经不再是儿时的那个场景,长大了后,再过年节的时候并没有孩童般那样的喜庆和兴奋。更多是一种淡定和平静,去亲戚家走访拜年,和家人一起看春晚,吃年夜饭,似乎感受不到太多的激情与奔放,心中也不免惊呼:难道真的淡了吗?

  家里有个哥哥在学习民俗学,经常与我谈起关于民俗的事情,也会涉及到一些年节的话题,一直受到他的影响和说讲,对民族文化也有了些许关注。对于春节,他也是给予了担忧和不安,同样也是感到年节文化的黯淡。但仍旧对于自身的文化是很有信心的,于是给我讲起关于过年的点点滴滴。回忆儿时的春节,那时父亲会给他买上很多鞭炮、对于爱玩的男孩子来说,这些已经够了,再添上身新衣服。记得从祭灶的那天就开始了年的喜悦和期待,总是悄悄的吃那些祭灶的“糖瓜儿”,把牙齿常常粘的不可开交。还记得家里蒸馒头后用那种红色在上面点圆点玩,陪着奶奶看那双巧手将面团做成佛手、蛇盘兔、花糕等等各种形状。心中惊奇的同时也会自己前去尝试一把,享受着大家一起为新年的到来所作的准备。这时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剁肉馅儿,包饺子,置办年货,一切都是那么的喜庆,人们的脸上全都是洋溢着笑容,这在寒冷的冬日的确是一道温暖的阳光了!

  越到年关那几天便越忙活,心情也越紧张。大年三十大家聚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聊着这一年来的事情,还记得那年春节晚会的《常回家看看》,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年的时间里除了走亲戚,朋友互相问候,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闹元宵,都是春节的延伸。每年我们这边的元宵是最热闹的,直到现在也是,各个单位会做大型的花灯,包括了四大名著、神话传说、动物花鸟等各种题材,十分漂亮。还有元宵当天的民间艺术展演,组成庞大的队伍和阵型,有划旱船、大头娃娃、踩高跷等等。到处是喜气洋洋、各式各样的花灯、灯谜、攒动的人群,这才是年应该有的味道,这才是国人真正的发自内心的狂欢。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可以尽情的娱乐、放松一整年憋紧的神经,可以得到休息,陪着亲朋好友,真正地去过一个团圆、幸福、快乐的春节!

  多年来人们就一直在感慨节日的味道越来越淡,而当节日的概念被假日所置换以后,便成了一种消费性的节日,人们在这些节日里掀起一股消费狂潮,成为春节或是其他节日一个新的现象。关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问题这几年在报刊新闻中经常提及,尤其在2006年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后,相关的新闻更多了。人们都说是因为端午节申遗的失败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这种说法看似有点道理,但终究还是要靠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关注。民族文化在安全问题上已经到了一种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报道和活动也越来越多,常常在报纸上看到这些关键字眼。也慢慢感受了自己国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虽然自己是学习的财经类的专业,与文化的东西不是很搭边。但只要是咱们自己的文化,就应该得到重视和传承,包括春节在内的所有优秀的文化都应该被保护,也需要在民众中间扩大他们的影响,给他们创造一种良好的生存环境。

  春节记录着我们国人的喜悦和欣慰,承载着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积淀着深厚的民众心理,能够激发出人们的发自内心的感情,表达他们的思想,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将国家和每个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强大的整体,有着无形的巨大的力量。所有我觉得,今天的年过的还是很有味道的,会一直展现着她不同角度的魅力,而不是渐渐消亡或是失去了吸引。我们同时也要给自己一个文化上的心理自信,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去真正地身体力行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咱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

 

  

TOP

[林雯媛、吴华]在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中过大年

 

 在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中过大年——潮汕地区传统年俗的调查报告

   吴华(华南农业大学06哲学二班) 林雯媛(广东金融学院财经传媒系0716012班)



  一、报告前言

  潮汕地区的过年非常独特,包括了整个正月,人们除了迎来送往外,最重要的风俗习惯就是游神赛会了。游神赛会,是一个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本次调查将以潮州市大寨乡(俗称仙圃寨)厂头村——一个信仰风雨圣者的古朴乡村,作为本次过年风俗的主要调查区域。

  自宋朝以来,风雨圣者信仰在潮汕地区生根发芽,遍布海内外潮人。每逢春节正月二十二日仙爷诞辰,大寨乡出门在外的潮人都会回家参与这一节庆,祈求仙爷保佑,这一传统在潮州市大寨乡已经有两百多年历史了。

  二、调查概况

  (一)调查地点: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金石镇大寨乡厂头村

  (二)调查内容:潮汕传统年俗的历史源流与现实传承

  (三)调查目的:探索潮汕过年风俗,体验人神欢乐嘉年华

  (四)调查人:林雯媛、吴华

  (五)调查日期:2010年02月,2009年春节

  (六)调查方式:访谈法,问卷调查,查阅参考文献,网上调查,参与实践法

  三、调查过程:

  春节期间访谈厂头村、塔下村[1],约80位村民。详细数据见附录。

  (一)追溯历史渊源

  潮人拜神,主要是到庙宇供香,俗称“拜老爷”。春节过年的游神赛会则称为“劳热”,“劳热”过程就要“营老爷”,潮人“拜老爷”和拜神是有区别的,只有到旧历年末酬神时才叫“拜神”、“谢神”、“送神”。究其渊源,还必须从古籍的说法谈起。所谓老爷,原指旧时的官吏。王应奎《柳南随笔》卷五日:“前明时缙绅惟九卿称老爷,词林称老爷,外任司道以上称老爷,余止称爷,乡称老爹而已。”清代四晶官以上称大人,五品以下称老爷。

  潮汕的庙宇,俗称老爷宫,所供的“老爷”,其实都是一些历史上或传说中的有益于人民的官吏、名人。这里说的老爷,实际上是一些在人民心目中有地位的人。但由于历经千百年的民间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给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潮人所拜的“老爷”是所有各类神的统称。其中包括:

  1、古今英雄伟烈人物。

  2、祖先崇拜系统。

  3、地方风物传说。

  对于“拜老爷”“营老爷”(游神会)的渊源,调查中68.75%村民对其知之甚少,访问的接近20个青年人中66.7%能说出1-3个“老爷”的称号,如“雷震子”“王公”“王嫲”…….其余的30%的人都回答了“不知道”“不懂”……,而中年人多数知道4-5个关于“老爷”的传说和来源,访谈中发现人们对“风雨圣者”的传说[1]较为熟悉,尤其是老年人,97.5%的人表示知道关于“风雨圣者”的传说。

  从总体上看,人们对“拜老爷”的历史所知甚少,89.2%的人认为自从有了乡村就有了祠堂和庙宇,“拜老爷”、“营老爷”是自古就有的过年风俗,同时98.32%的人从小“拜老爷”,从这里可见“拜老爷”“营老爷”的普遍性。潮汕地区的这种民间风俗基本上承续了汉人对社会的传统信仰,种种的拜祭活动使得潮汕的神多了起来,神庙也随着多了起来,并渐渐成为民俗文化中一个典型的、有特色的组成部分。

  (二)走近感受现状

  1、人与神欢乐的嘉年华----“神庆日子”

  正月里过年过春节,一些城市的同学朋友抱怨说没有感受到年味时,我们则是每天都可以听到鞭炮声、锣鼓声、欢笑声…… 晚上又可以看到一些村子在燃放烟花,身处热烈的春节氛围中!这些都让外地同学朋友羡慕不已。

  浓浓的年味来源于潮汕地区游神赛会的“神庆日子”[1],也就是潮汕方言的“劳热”,潮汕地区通过“劳热”过年是乡村每年的庆典高潮,关乎整年的运势,人们企图通过神庆,祈求新的一年里有好的福气与前程。

  “劳热”这天可谓是人和神欢乐的嘉年华,“劳热”这天的重头戏就是游神,即“营老爷”,这一天,村民要将村里“老爷宫”里的老爷抬出来,绕着村的外围走1-2圈。一般一尊“老爷”由4或8人抬,近几年许多村以在将轿子进行改装,在下面安装轮子,因此村民可以推着“营老爷”,这样就轻松多了,因为有的村子大,要抬整整3、4个小时。跟随在“老爷”后面是仪仗队、锣鼓标、乐器队等,比较大的村子则还有特具浓厚潮汕文化底蕴的英歌舞。

  看着舞者的英姿,你更可以理解,为何将“营老爷”之日成为人和神的嘉年华!下面一组图片是我们调查过程中拍下的“劳热”场景,其中以厂头村[2]为主,让我们来直观地感受潮汕“营老爷”过年的热闹欢乐氛围。

  到现场中去,每一个都能感受到“劳热”给村民带来了许多欢乐,确实,神庆的日子里真是一个人神共乐的嘉年华。

  这次调查主要采访了厂头村,厂头村总人口约1600人,共300多户家庭,每家至少有1/2的人口参加此次灯首的游神赛会,不少家庭是全家出动,参与游神的总人数达到600多人,主要是由小孩,青年人和男性的中老年人组成。女性这个时候往往要忙着到里里外外“拜老爷”,村里的每个人都参与到“拜老爷”“营老爷”当中。

  由此可见,潮汕人对“老爷”的信奉程度和“营老爷”重视程度之高,无论男女还是老少。在问卷调查中“您为什么会来参与游神活动?”,受访者的理由依比重顺序分别是:祈求平安、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凑热闹喜欢这种氛围、与朋友结伴、社团代表、表演者。

  2、“劳热”的经济支出(厂头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劳热”的规模与开销也越来越大,动辄百万计。在正月廿一日我们专程采访了厂头村负责此次“灯首”盛事的会计——吴远松老先生,吴阿伯指出,此次“神前”和村里街道的装饰以及“营老爷”的相关筹备工作共花费约120万元,资金主要来源于村民,规定每个户口要交100元以上,百分之九十多能够交上,而仅有的几户经济困难的家庭也没有勉强他们一定要交,但是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会额外题赠。另外一方面来源是乡亲或侨胞的喜题,最高题了3.8万元。

  3、传统节日,不同看法

  在调查中对于是否喜欢过年“营老爷”“游神会”这种节日,44%的人表示很喜欢,40%的人表示喜欢,10%的人觉得可有可无,6%的人表示不喜欢。而喜欢过“劳热”的人主要有以下几个想法:

  1、过“神庆”日很热闹,很有年味。

  2、过“神庆”日有请潮剧团等表演,可以让村民娱乐身心

  3、一些轮到灯首的村子有精美的“神前”,可以观光欣赏

  4、亲戚朋友会相聚一堂一起吃大餐,联络感情

  另一方面,不喜欢过年“劳热”的人则主要有以下想法:

  1、认为这一节日的开销很大

  2、鞭炮声、烟花声等带来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3、影响日常生活,孩子无心上学,大人工作分心

  对于调查者个人来说,我们是在体验独特的风俗节日,我们很开心地看到乡村“劳热”过年的现代化水平在不断提升,我们发现这种民间风俗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保留得如此完善并得以发展。我们可以从文化的角度、用时代的眼光来看待这样一个传统,这也是一种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村民热忱的参与和文化本身的独特性。

  (三)寻思未来发展

  传统乡寨的过年风俗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更多的人来研究。

  游神赛会中有两面重要的旗帜写着“合寨平安”、“风调雨顺”,这无不体现村民寄希望于神灵的朴素心愿,同时又反映了对于乡村共同体的认同。因此,通过相关知识的阅读研究结合实际体验,我们建议文化学者与神职人员在面对传统风俗中应该保持对于当地清醒的文化自觉,参照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和世界观,结合国内外历史背景与当前形势的多元考察,对于农村社区生命共同体的重建,在学术上深化风雨圣者信仰及民俗文化的研究,通过探索游神的精神文化价值,提升和传扬民间信仰的精神内涵。

  四、结语

  从潮汕过年的风俗习惯——游神赛会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风俗习惯是民间信仰的现代性体验,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的一个缩影。仙圃寨风雨圣者信仰的发展历程是当今研究中国民间信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案例,从这次调查中呈现给我们的不仅是现代社会环境下现代性与民间信仰关联性的关系,还引发了乡村社会生活伦理新启示,与新潮人形象塑造等具有代表性、前瞻性的问题。当然,我们在认识研究宗教或者民间信仰的同时,不应忽视的事实是,在面对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各种信仰的生存发展都应规避在现实中面临的社会风险,平衡调适个人与集体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

  五、附录(一)

  关于“潮汕村民拜神和神游会”的调查

  1、你(您)今年几岁了?

  A.18岁以下 B.19-30岁 C.31-50岁 D.50岁以上

  2、您信奉“老爷”吗?

  A.信奉 B.有时信奉 C.不信奉

  3、您知道我们拜的“老爷”是谁吗?他们的历史您清楚吗?

  A.不知道 B.知道一小部分 C.清楚知道

  4、您“拜老爷”有多长时间了?

  A.从小就拜 B.其他时候开始

  5、您“拜老爷”许的是什么类型的愿望呢?(可多选)

  A.祈求平安健康 B.祈求发财生丁 C.纯属信仰 D.其它方面

  6、每年“劳热”(神庆节日)您都有参加或观看游神吗?

  A.以前没有 B.偶尔有 C.经常参与 D.几乎每年都有

  7、您为什么会来参与“营老爷”(游神活动)?(可多选)

  A.祈求平安好运 B.这是我们的传统节日C凑热闹、好奇D.社团代表、表演者

  8、你从哪里得知这里“劳热”“营老爷”?

  A.从小就懂 B.亲朋好友告知 C.其他渠道

  9、您喜欢“劳热”“营老爷”的活动吗?

  A.非常喜欢 B.喜欢 C.没感觉 D.不喜欢 E.厌恶

  10、 您认为这种传统文化应该延续下去吗?

  A.非常必要 B.必要 C.可有可无 D.没有必要

  11、为什么你喜欢(不喜欢)“劳热”“营老爷”,请谈谈你的想法?

  ---------------------------------------------------------------------------------------------------------------------------------------------------------------------------------------------------------------------------------------------------------------------------

  数据分析如下:

  附录(二)

  历史以来“潮州劳热日期统一整理表”

  正月01:文祠宫前乡,归湖仙洋(初1至5)凤塘后陇,

  正月02:云梯山后,黄金塘,文祠赤水江

  正月03:下津,磷溪埠涵,寨下

  正月04:中津,下津,柚园,归湖来树下,磷溪仙田下底,三胜陈厝,

  正月05:上津,下津,社光,葛外,小行,江东洲东,浮洋三胜,浮洋斗文.

  正月06:桂林,意溪镇(小劳热),意溪橡埠,六亩,大新乡,大园,归湖,狮峰,塘埔鸭头洋,藏龙,内坑,上津

  正月07:新乡仔,莲云,洋光,东光,浮洋,吉怡,文祠鸭背,沙溪

  正月08:金石九社(9个村)铁铺石丘头,江东元巷,竹围,白塔,仙洲,枫溪东田,田头,云步,阳山

  正月09:铁铺坑巷,下津,苏山,古板头下林,凤塘双岗

  正月10:仙美,古美,古板头,涸溪,枫洋,枫三,枫四,岗湖,横溪,兜洲,磷溪塘边,卧石,洋头,桥东,彩塘仙一,浮洋高义

  正月11:江东独树,仙田,庵埠薛岭,胡厝,官塘,铁铺巷尾,东凤张厝,磷溪仙河,骊塘洪厝,彩塘东杨,彩塘仙一,凤塘湖美村,浮洋徐陇

  正月12:磷溪仙河,归湖,溪口,独树,凤塘南陇,东凤西洋,枫溪山边

  正月13:下埠,顶埠,庄厝,云梯山前,铁铺灰荣,龙湖三英,三庄,铁铺坎下,官塘奕东

  正月14:枫溪,长美,田东,水头,浮洋,西郊,洪厝,东凤,槐山岗,官僚桥,龙湖市头市尾,凤山

  正月15:丁厝洲,田心,意溪,东埔,孚中饶埔,市区,东凤,龙湖,铁铺巷口,枫洋,枫一,下江东,古巷水美李,登塘枫树员,浮洋潘刘,东巷,东凤礼阳

  正月16:意溪,溪口(大劳热),官塘,孚中,古美,北径,涸溪,福庆,登塘,打索上埠,龙湖塘东,石柱坑,金石龙下,浮洋上新安,林泉

  正月17:磷溪,田东,陈桥村,十亩,枫洋,枫二,桥头,溪乾尾,渡头,磷溪埔涵,金石下陇,金石塔下,东凤新光村,浮洋上新安,林泉,官塘奕湖,沙溪仁里,金石厂头(村)

  正月18:土库内,王厝,彩塘骊塘,宏安(横陇)桥头

  正月19:古巷,仙田,龙湖银湖,宫上,古板头谢厝,金石仙都,蔡陇

  正月20:昆江,蔡陇,金石远光,金石古楼,凤凰石古坪畲族

  正月21:后人家,陈桥,堤头(第1次),凤塘浮岗(第1次)

  正月22:下寺陈厝,金石赖厝,金石廖厝,金石田头,金石上官路,金石张厝巷,金石陈厝巷,金石黄厝巷,金石厂头(寨),金石南埠黄,金石辜厝,金石翁厝,沙溪西林

  正月23:下寺吴厝,南门大老爷,磷溪溪口

  正月24:下寺林厝,沙洲,凤塘(大埕、南门、东门)

  正月25:下寺下宫村,池湖

  正月26:前街,浮洋,浮洋洪巷,金石塔下

  正月28:乌洋 ,堤头(第2次)

  

  [1] 每次调查都是在该村“劳热”之日,即游神庆典日子,简称神庆日。

  [1] 相传宋代有一位神童孙道者,为民降雨除灾,被尊为雨神。揭东、潮安、潮阳、饶平等县均有雨仙庙。尤其是揭阳市揭东县玉洛镇的“风雨圣者庙”。详情可参考《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广东卷》之《揭阳资料本》

  [1] 潮汕部分地区的“神庆日”可参看附录的资料

  [2] 厂头村是金石镇寨内十乡(辜厝、赖厝、廖厝、厂头、田头、上管路、黄厝巷、陈厝巷、张厝巷、南埠黄)之一,每年则轮其中一个村为“灯首”,方言为“大劳热”,则该村会将十年一次的“大劳热”弄得红红火火,也吸引了附近村民前来观光,今年是厂头村轮值为灯首

TOP

[王丽梅]2010,我的虎年春节

  

2010,我的虎年春节
 王丽梅(泰山学院汉语言文学院08级2班)



  随着虎年春节的临近,在外求学的我,提着简单的行囊激动地跳下公交车,环视着半年未曾亲近的家乡,有种想大喊一声的冲动。脚下踩着养我育我的土地,呼吸着乡村特有的新鲜空气,甜甜的,酸酸的,胸中涌起的是,一股欲泪的沉潜。

  回家的路上,碰到小时候常常逗我开心的大叔,一句“小妮子,回家过年啊,大学生了,有出息!”,淳朴的乡音入耳,刹那间,自己一度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早已飞到九霄云外,脱口而出的是那在学校家乡话比赛上怎么也觉得别扭的乡音,绝对的原汁原味!这才明白,一个离开家乡的人,无论他走的多远,也无论环境对他影响有多大,又哪怕他的可塑性再强,身上永远流着家乡的血,永远是家乡的宝!

  边走边想,突然被一阵锣鼓声惊醒。原来是村里的秧歌队在集训呢!飘舞的红绸,翻飞的扇面,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头饰,尤其是大娘婶婶们那动感十足的舞步,看得我心里着实欢喜,恨不得蹦进人群也大扭一番!小时候被称作“玩玩艺”的乡间艺人们,也是文化演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踩高跷的,划旱船的,赶毛驴的,还有最爱调皮捣蛋的胖头娃娃和背着“媳妇”乱跑的“猪八戒”。每年几乎各个村都会组织这样的文化演出四处巡演,热闹非凡。

  说到热闹,最热闹的时候莫过于唱大戏的那段日子。戏台上身著戏装的是村里自发成立的京剧演出团。每年都有众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票友、戏迷来捧场。不过,最让我怀念的,还是那红戏台下一串串诱人的冰糖葫芦。

  想到这,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似乎已经闻见了香喷喷的炒年糕和又香又脆的烧饼……

  回到家以后的日子,过得真是飞快。家里似乎每天都忙得团团转。尤其是母亲。腊月二十三晚上要辞灶,又是上供,又是烧香的。二十四要打扫屋子,进进出出,忙里忙外,还要赶着蒸馒头。父亲和我就负责置办年货。肉鱼蛋类及各种蔬菜,瓜子糖果及各种礼品,当然,鞭炮、烟花更是必不可少的。还有我从小就爱放的“钻天猴”。记得小时候,这可是年底我唯一可以拿来当“劳动津贴”的砝码。现在,我已不再是当年总爱撒娇哭鼻子的小妮子了,但父亲还是会记得买来送给我,如同家中每年更换的“月封牌”一样,从未间断过。

  另外,用白面浆子贴春联和粘萝卜乾,对我来说,更是一大乐事。拿不浪费资源为借口,我常常会刮干最后一滴浆子,尽可能的多贴萝卜乾。因此,家中瓮上,摩托车上,到处点缀着鲜红的喜庆。要不是父亲执意要我每年必须余下些萝卜乾,我肯定会连它也不放过。

  年三十那天晚上,一天的忙碌结束了,一年的忙碌也已近尾声。家家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的吃着年夜饭,到处弥漫着饺子的香味。一边吃饺子,一边看春晚直播节目,其乐融融。

  而十二点的钟声敲响的那一刻,鞭炮会齐声贺新春,家家都在掐点似的响起辞旧迎新的第一声春雷。一时间,手机短信也齐齐来拜年,声声过年好,溢满幸福的面庞。

  一个不眠之夜,接下来是大年初一大清早穿着新衣出去拜年。小孩们最兴奋,压岁钱可是他们过年收到的最棒最窝心的礼物。看着欢天喜地的孩子们,我也似乎回到了童年。

  从大年初二开始,我在父亲的安排下带着礼品走亲戚。“七大姑八大姨”,一圈之后,自己也累得够呛。不过心里明白,平日里不回家,不能常去亲戚家走走,趁过年当然义不容辞了。

  通常情况下,忙完这些,家里就会消停一段时间了。不过,2010,这个虎年春节,我有了第一个家庭计划,就是利用剩余假期,和父母亲一起畅游齐国故都临淄!虽然家在临淄,担负母亲终日忙于劳作,齐国历史博物馆、车马馆、殉马坑以及玉黛湖等地,都没有去过。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我会每年订一个家庭计划,让春节游以家乡为中心,慢慢向外辐射。

  相信,我会有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春节假期,一本又一本多彩多姿的珍贵相册,一次又一次甜蜜的浓情之旅!2010,我的虎年春节,我做主!

 

TOP

[侯宪俊]新年随想

  

新年随想
山东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饲料与营养系07大营养一班 侯宪俊



  快过年的时候,开始在外忙碌的我们开始挤时间回家探望,并尽量带上家人最需要期望。匆匆而来,给予冷清的庭院带来一份温馨。别管人生道路是多么的疲惫,车票是千斤难求,也挡不住归途。这不仅是为了使漂泊的心灵有种归属感,更多的是一种责任。短暂离开时,就算是再不舍与悲伤,可每个人都在微笑,并在慢行时定下不久后的团聚。

  家乡的人气逐渐减少,太多的人在外为了生计、求学而奔跑着,单纯无忧的孩子的欢声不是那么容易听不见了。应该是自己长高了,鞭炮变的小了,声音也不是那么的动听了,不过火药味还是比较诱人的。随着火药气息越来越重,人越聚越多,老人们都拿出准备很久的香火点上,庭院也干净起来了。杂草后的门前留下一片铁锈,换上一幅幅大红的纸张。杂乱而零散的鞭炮声开始汇集,越来越集中。

  除夕终于来临,空气中水饺气息和火药气息相混杂,是那么的浓郁。鞭炮声与欢声连成一片,梦想驾御着璀璨的烟花而升空,家人的面孔被烟花映的容光焕发。亲自点燃时的激情很快被转瞬的黑暗所覆盖,好害怕。应该是自己太多愁善感了,弄的有点宝玉情结。其实我也明白,新年是一个寄托希望和心灵舒展的快乐时光,需要对下年一个美好的祈望。

  听有人说春晚夺走了大家晚上的欢乐时光,我也这么认为,并举一百零一个手赞同!晚上街上的行人几乎没有,当然现在人生活的方式也占一部分,总显得那么凄凉。我和几个兄弟在街上并排行走,整洁的水泥路人影寥寥可数,偶而燃放的鞭炮半饷在身后无力的挣扎。路修好了,却留不住人,灯光亮了,照射的却只有空荡了。晚上在家中和父母看的春晚具体内容是什么,一个印象也没有,最多的只是聊聊天,最后都累的打盹。12点的来临,鞭炮声又一次划破黑夜,电话忙碌起来了,短信多起来了,开始与对久未见面的亲戚和长辈们说一声祝福。人们是越过越轻闲了,很多事情都省了,不过也算得上跟上了潮流,不是吗?对于那些老的礼节及仪式,可能只有那些蹉跎的人们才懂的,还是那么的看重,做的那么具体。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娱乐及精神寄托边的那么的多元化,儿时商店里让我们发狂的商品已不能打动他们的兴趣,孤自在墙上挂着,看店的老人和它们仿佛一般都蒙上了很后的灰尘,变的是那么的暗淡。

  

TOP

[何彩华]民间祭神文化探析

  

民间祭神文化探析

  ——以广东省化州市马力村节日祭神为例

  何彩华 (华南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中文摘要:民间祭神文化起源于原始社会,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社会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域、民族都有其各自敬畏祖先和崇拜祖先的方式,如逢年过节略备酒菜告慰祖先神灵等。本文拟通过介绍马力村的祭神文化,论述祭神文化背后的信仰意义和社会功能。

  关键词:民间,祭神文化,信仰

  前 言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礼仪之邦。所谓礼者,古人言其源于“祭祀”或“祭天”, 即“礼仪是中华文化的标志,祭祀是礼仪的原点”[1],说明了“礼”是原始社会祭神祈福、祖先崇拜 种祭祀仪式 它具有强烈 神秘感与敬畏感,从古至今,不管是在人人乐道的盛世,还是在战乱四起的社会,不管是生活富足的上层阶级,还是处境艰难的下层百姓,逢年过节人们便会自觉地祭天祭祖,祈求神佑。如今,随着经济、政治以及科技的发展,不少人认为祭神是一种迷信,应该逐渐摒弃。但在广东化州北部的一个村落里,祭祀被看作是一种神圣的祈福行为,世世代代都应该尊重这样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

  提到马力村,它是广东省化州市平定镇[2]下属的一个村委会,始建于1972年,位于粤西北部,地处两广交界线上,与广西古城镇相连,邻接广东三大水库之一——鹤地水库。马力村是革命老区,位于著名的天堂障[3]脚下,拥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这里四面环山,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全村共有18条自然村,面积约5平方公里,居民主要由邻近自然村移迁及广东农垦局生产基地一队家场工人汇集组成,居民多为客家人,总人口3750人,约150户。作为一个相对闭塞的山村,村民以原生态食物为生,采用传统的烹饪方法,创造出风味特别的客家美食,如沙司鸡、薄荷粥、糯米粽等。虽然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落,但这里 却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客家传统文化,如祭神文化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保护马力村作为一个传统文化优良的客家地区,素有崇敬祖先的传统和风习。随着时代的发展,各地客家后裔仍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年复一年地拜祭和紀念先祖,甚至不远万里回到祖居寻根问祖,以表达客家人饮水思源、敬奉先祖的深意浓情。

  一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个案——以春节为例

  祭神,一个对于现代人来说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词,在一些山村却依然被当作是祈求美好生活的一种途径。笔者自幼 生长的家乡——化州市马力村就是一个例证。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文化,祭神历史悠久,其仪式也历经了千变万化。最初的祭祀对象可以上溯到上古时代人们的图腾崇拜,其祭祀的内容或许不太容易考证,随着时代的变迁,各种祭祀典礼才逐渐成型规范。祭神的庄严和神圣从古至今或许都是始终不变的。

  1 春节祭神仪式

  春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人们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往往会张灯结彩迎接这一盛大的神圣的日子。在马力村,逢年过节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便是祭神,一是为了与神灵或者祖先共乐,二是希望神灵或者祖先赐予福祉。与其他节日所不同的是,春节的整个祭神仪式非常讲究。一般而言,整个春节过程中,有三个重要日子需要祭拜神灵——除夕夜、年初二以及年例日。

  1.1 除夕祭神

  年年年头接年尾,除夕那天,村里上上下下的人们都会从早到晚,准备好祭神的一切东西。先是把自己全身上下洗干净,穿上新衣服,迎接新年的福气。其次准备祭品——鸡、猪肉以及素菜祭品等。一般情况下,猪肉是提前一两天准备好的,所以除夕当天只需要杀鸡。把鸡弄干净后,把鸡脚弯进鸡腹,把鸡头弯向背部,让它可以像佛一样稳坐如泰山,这样是象征着人生要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把鸡和猪肉放到同一个锅里面煮熟,捞起来放到同一个盆子即可。关于两者的摆放顺序,一定要把猪肉摆在盆底,鸡则“昂首挺胸”盘坐于猪肉之上。至于其原因,现在已不得而知。

图一  祭品的准备

其他祭品的置办,主要有素菜、茶、酒和米饭。素菜,即米粉、木耳或者豆腐,前两者需要用开水泡开,泡开之后只需要装满三碗即可。茶也一样,需要提前泡开,上面说过,一般要用茶芯[4]。米饭需要提前煮好,数量同样为三碗。至于酒,一般情况下,长辈会在置办年货的时候,顺便也买回一些白酒,或者是自己酿的米酒,祭神时所使用的酒杯数量为五个。除此之外,春节祭神还有一种独特的祭品,叫做“煎堆”[5](方言)。总之,所有的祭品必须以神灵为上,神灵享用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动手亵渎这些祭品。这样做代表了子孙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和孝顺,正如济群法师在《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书中所言:“国人有很强的孝道观念,但这种孝是建立于伦理纲常之上;而佛教所提倡的孝亲则重着于报恩,可以说是更究竟的尽孝方式”[6]。如此看来,乡民们对祖先的崇拜实际上也是一种崇高信仰,他们把自己最美好最虔诚最纯洁的情感奉献给了自己的祖先和心中的神祗……这就是所谓的“地方的惯例和神话等,都被包含在宗教性的思维方式之中”[7]。
  祭神的次序为:大榕社(境主郎晃[8]) 境主神坛[9] 宗庙祠堂 地头神 灶神

  祭拜神灵和祖先有严格的次序要求,“时方交子,俗谓新神下界,家家衣冠致敬,凡天地、灶神、祖先位前,各焚香燃烛,然后设香案于庭,陈祭品,焚纸马,诵祝词,鸣爆竹”[10]。所谓大榕社,又称境主郎晃,常被认为是守护村民的伏波将军和先锋大人[11];而宗庙祠堂分大祠堂和小祠堂,大祠堂里供奉的是整个何氏家族[12]的祖先,小祠堂则是自家男性祖先牌位的供奉之处(一般常为曾祖父、祖父);地头神则是在自己大院自行拜祭,把祭品面向东方,按照上面说的次序摆好即可,之所以要拜地头神,是因为地头神是与自家房子的风水旺地有关的;祭神的最后一个程序便是拜祭灶神,一般是在厨房里,其供奉的是“曾祖母以上的女性祖先牌位”,据年长者说来,祖上流传下来的传说是:灶有灶神,名为“髻”,灶神通常长得很美,再后来就演变成为女性祖先的供奉之处。刘亚平在其著作《忙年》里提到:“灶,即先炊、祭老妇人,所谓五祀者,为其有居处出入炊食之用,祭之所以报德”[13],从刘先生的文字中,可以想象:自古以来女性皆是承担着厨房内外各项生活琐事。需注意的是,每拜完一个地方,就要点燃一串炮竹,至于香火更不用说,那是告诉祖先家族香火延续不断的象征,而香火要烧多少根也有严格规定,即根据拜神的地方不同而规定其数目。笔者认为,以上各神皆与人们的饮食起居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之所以带着敬畏之心虔诚地祭拜这些神灵和祖先,其实都只是为了避免灾祸、得到幸福。

  除旧迎新:除夕夜还有两件大事:一是除夕夜吃完团圆饭后,长孙要带着香火去自家祠堂给祖先烧香,回来后还要给厨房的祖先上香,上香时间为七点到八点之间。二是除夕夜凌晨十二点要烧炮竹,这时放的炮竹是层次级别比较高的(为什么?),并不是拜神是用的那些小型的炮竹。到了年初一早上六点,还要再次在自家院子烧炮竹,宗懔《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14],可见,鞭炮是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

  需要说明的是:整个除夕夜,家家户户都要灯光通明,据说这样是为了迎来新福气,寄望在灯光的引导下,福祉会光临自家。

  1.2 年初二祭神

  按照当地的风俗,年初二要再次祭拜祖先神灵,而且要在早上祭拜,祭品与除夕祭神的祭品一样。一般情况下,早上拜完神后,已婚妇女就会去娘家走亲戚,当然,路途遥远的除外。

  1.3 年例日的祭神仪式

  年例日是村上最重要的一个日子,也是整个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日子。这一天,按照祖上流传下来的规矩,我们都会在正月十一或者十二这一天办年例。马力村在年例的祭神仪式大致如下:

  首先,在年例之前的一两天,每家每户的当家的就会去墟市上采购各种各样的所需物品,例如祭神用的香纸、炮竹、米粉以及蜡烛等,同时还需要采购足够的蔬菜和荤菜,用以招待来自家走亲戚的亲朋好友。

  其次,年例前一晚,村上几乎每家每户都会自己做“扣肉”,其过程也很讲究,扣肉做得好不好看、好不好吃,意义重大。如果色香味俱全,则预示着来年会事事顺利、富贵无限。虽然现在很多菜式都不用自己动手,但是村民对这个日子的重视程度使得他们都依然愿意自己动手,亲手炮制“扣肉”。

  第三,年例那天的凌晨四五点,各家各户就会起床杀鸡杀鹅,一般情况下,每家每户都会杀几只又肥又大的鸡(或鹅或鸭)。一般情况下,鸡是一定用来祭神的,据说这是祖上流传的规矩,世代不变。杀完鸡、鹅等,接着会煮开水,泡茶泡米粉等,整个过程都是风风火火热热闹闹的,就连平时晚起的小孩子也会被这样的气氛所吸引,早早起来要帮忙。

  第四,将近早上七点多的时候,趁着亲戚朋友还没有来,村民们会将置办好的祭品放在箩筐里,然后去祭神,其程序和除夕夜的祭神差不多。

  第五,准备盛宴接待客人。客人的多少可以显示出一个家族的盛衰,以及这个家族成员的多寡。

  第六,晚上七八点左右要到自己的宗庙里给祖先烧香,这和除夕夜也是一样的。需要注意的是:上面提到的起早祭拜祖先,主要是因为乡民们在为客人准备盛宴之前必须先请祖先享用,也算是请祖先出来与大家一起同乐。可见,几千年来的孝道精神依然深深印在人们的心上,人们对祖先有着崇敬不已的感念之情。而晚上的给祖先烧香,意义和除夕夜一样,都是为了告慰祖先们,他们的儿孙心中始终铭记着他们,愿意和他们分享每一个重要的日子。

  最后,年例那天晚上每家每户都要点着灯火,直至天亮才能关掉,据老人们说,这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风俗,据说灯火通明预兆着接下来的那一年会一片坦途,前途光明。其实,这也和除夕夜的意义一样,没有太大的区别。

  2.祭神仪式中需要注意的几个细节问题

  2.1 祭品的筹备

  祭神于大众,并非一陌生名词,祭神就要准备祭品。在马力村,村民对于祭神用的祭品甚有讲究,常见的祭品必须囊括荤菜、素菜、酒、茶、饭、香纸、炮竹等,若为某些特定的较为重大的节日,还会有其它一些有特定意义的祭品,如重阳祭祖须另外配置水果以及鸡血纸等,又如春节祭神则须另外配备煎堆、水果等。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区别是跟岁时节令有关,例如煎堆是春节文化的组成部分,象征着团团圆圆。

  祭品中的荤菜一般为鸡和猪肉,若没有鸡,亦可用鸭、鹅替代,但猪肉是每次祭神必备的荤菜。据乡民说来,用鸡作为荤菜首选,主要是因为鸡是一种勤劳的动物[15],是神圣的象征。总之,荤菜的使用在祭神中是非常讲究的,也是祭神必不可少的祭品。

  素菜祭品也很讲究,常见的素菜主要有三种:米粉(线)、木耳以及豆腐。在祭神时,此三者只需备其一则可。

  酒类祭品一般为米酒或者白酒,二者同样是择其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0》载曰:“体问得或婚姻祭祀,雅尚白酒”[16],可见,祭神要用白酒为尚古已有之。据乡民说,除了白酒和米酒以外,其他的酒水使不能列入祭神的行列,因为其它的酒水不够纯净,若用来祭神,就是对祖先或者神灵的亵渎和不敬。

  饭类祭品,主要是白米饭,偶尔也会用糯米饭代替。其他的祭品,除了茶水、香纸和炮竹是必备之外,水果和蜡烛等视不同的节日而使用。据村民说来,烧香的数目根据社坛的神龛或者香炉决定,一般每个神龛或者香炉插三支香,至于原因,有“三能辟邪”之说。

  2.2 祭品的摆放顺序以及其意义

  无规矩不成方圆。到了祭神那天,人们都会换上整洁的衣服,挑着箩筐高高兴兴祭神去。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祭神用的扁担和箩筐必须是簇新的,或者是未曾用来挑过其他被认为不够干净的物品的,这样的讲究主要是为了表示自身对祖先和神灵的尊重和孝敬。

  传统的祭品摆放顺序依然被憨厚的村民世世代代恪守着。如前所述,祭神用的祭品主要有荤菜、素菜、米饭、酒水、茶水等,这几种祭品的摆放顺序从里到外依次为:

神祖牌

酒   杯

素   菜

米   饭

荤   菜

茶杯

茶杯

祭神用的桌子


  其中祭品种类如下:

  茶 酒 素菜 米饭 荤菜

  (茶芯茶为主)(白酒或米酒为上)(米粉、木耳等)(米饭或糯米饭)(鸡、猪)

  在这里仍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荤菜中的鸡和猪肉的摆放也有讲究之处,那就是鸡和猪肉摆放在同一个祭盘里面,而且猪肉是放在盘底,鸡摆放在猪肉至上,鸡头要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牌位所面向的方向。据乡民称,这样的摆放,一是出于对祖先神灵的尊崇,二是村民尽孝心的心意。

  总而言之,祭神对于马力村的村民来说,是一种神圣,一种他们用以寄托心中所愿的方式,因此它沾不得半点污秽。村民对于祭神形式的注重,是出于对祖先的一种感情和敬仰,同时也是对改善自己生活现状的憧憬和祈盼。概而言之,祭神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细节:

  一是祭品摆放的顺序不能随意打乱,否则就是对祖先或神灵的大不敬,这一年下来,本家就得不到祖先赐予的福祉。

  二是碗装祭品(素菜和米饭)必须满过边缘,至少不能低于碗的边缘,否则祖先或神灵就会认为祖孙不够大方和孝顺,这样一来,同样不会赋予祖孙太大的福祉。

  三是祭酒的酒水不得随意更换,每家每户必须拥有一套属于自家的酒壶和酒杯,其中酒杯的数量为单数(通常是五只酒杯),在斟酒时非常注重每一个程序:酒壶的壶嘴正对着祖先或神灵的牌位,酒杯摆放的顺序要从左至右摆放,斟酒的时候也必须从左边开始斟;斟酒过程分三个步骤——第一次斟酒是在烧过第一次香纸后;第二次斟酒是在距离第一次斟酒后的2—3分钟后,通常认为此时的神灵或者祖先已经喝完第一次斟的酒;最后一次斟酒是在烧过最后一次香纸和炮竹后。三次斟酒的份量也有所规定,那就是每次都只满上杯子的三分之一,而到了最后一次斟酒时,酒杯才能被彻底满上;

  四是在斟酒之前,先要斟茶,而且在整个祭神的过程中,茶壶的盖是不能合上的。据乡民说,斟茶的时候,不能够直接穿越祭神案台和祖先或神灵牌位之间的过道,更不能直接走在祖先或神灵的牌位正面斟酒,而是必须绕过祭神案台,并站在茶杯的左边或者右边斟茶,这当然也跟一个“孝”字相关,或者说是与“尊卑上下”的秩序相关,如图所示:

  祖先或神灵的牌位

  过 道

祭神案台


  祭神者

  五是不同的节日,村民都会对祭拜的神灵或者祖先说不同的话,例如最常见的模式是“福啵、将军,今天是xx的日子,子孙我准备了一些饭菜和酒,让您饮到醉,希望您保佑子孙来年一切顺顺利利……”

  六是能够参与祭神的,早些年有严格规定:只有家中的男孙才有资格去拜祭祖先神灵;但是近年来,许多的男性村民都出外,家中的琐事交给了妻子操办,为了表示对妻子的感激与尊重,现在的村民已允许有女性参与到拜神的行列中。对此笔者深有感触。小时候家里面的人千方百计不要女的跟随着去拜祭祖先神灵,据说也是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但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使得每次祭神时,父母都要大费周章地哄骗女孩子,不让她们去。而近年来,人们的观念渐渐转变,开始允许女性也有权利参与到祭神中。这样看来,就明显地体现出,男女之间地位的高低在某些落后地区的风俗文化中依然是还有所保留的。

  二 马力村祭神文化的背后功能与意义

  如前文所述,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仍然对神灵怀着敬畏之心,不忘祭祀先人。可见,自古以来,在面对人类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以及生活的不稳定性时,人们需要神灵以及祖先的庇佑。笔者认为,民间对神的信仰和崇拜带有集体自发性,体现出人们对神灵的信仰和对祖先的孝道,故民间祭祀活动的存在,不仅发挥着其重要的社会功能,也充分显示出信仰在过去以及现在几乎无处不在。

  1 重塑个人或群体的某些心理状态

  年节日祭神、拜祖是对人神关系、人伦关系的新阐释,也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一种象征。生活中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人们在面对无法解决的困难,自然而然想到超自然力的救助。神灵和先人作为超自然力的象征,人们希望通过祭拜它们来获得心灵上的慰藉、精神上的支柱。此外,有关民俗与社会的研究表明:祭祀活动是对全社会的整合。胡锐指出:“除了对政治伦理的支持作用外,特别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还在当地社区以及国家的凝聚力方面提供了有益的支持和互动……如灾难面前安抚众人焦虑的心灵,提升社区民众的凝聚力。”[17],可见祭神活动的社会功能之一是为苦难、焦虑的人们找到心灵寄托之所——信仰。所谓信仰,是人意识到自身终极有限性而要超越之的精神需要,是对神的信服和尊崇。笔者认为,民间信仰具有社会教化的职能、宣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维系社区秩序的作用以及有利干社会风气的改善和社会矛盾的缓解。尤为重要的是它能帮助处于天灾人祸中的人们找到解脱之径,“为信仰者提供一种驾驭自身、适应客体的特殊方式,实现自我冲突的平衡,获得心理慰藉”。[18]可见,这种心理慰藉,缓解了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危险和变动时内心的恐惧情绪,成为解除精神紧张状态的重要途径。如相对于经济发达的城市,马力村是一个偏僻落后的山村,生活的艰辛使得人们比一般城市居民更需要精神上的慰藉,祭神活动的意义满足了他们的需要。笔者认为,心理慰藉对于人们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补偿,它满足了人类某些无法回避的心理需要,影响着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

  概而言之,民间祭神文化已经成为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神的表象看似超然物外,但这种超世俗的现象背后的力量却扎根人间。“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笔者认为,当人们在面对现实生活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痛苦和无奈。为此,寻求心灵上(精神上)的安慰和解脱成为他们解脱困苦的重要途径。

  2 对传统“孝”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祭祀神灵和先人的活动,不单纯是一种仪式,其背后具有彰显宗族身份和遵行“孝为天下先”的敬老之风的功能。林素英在《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 艺一书中提到:“触目之所见,均为祖先心血之结晶与经验之累积”,由此认为“愈知缅怀先人德泽,遂使单纯之思亲与孝顺亲之情,得以扩展至绵延渐远之列祖列宗,祭祀之礼即可因而传诸久远、历时不衰”[19],可见祭祀活动植根于人的情感,透过某些隆重神圣的仪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刻怀念和由衷地感激、崇敬。故祭祀满足了人们的情感需求,维系着孝道的延续,促进宗族的发展,肯定了生命具有薪尽火传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祭以教敬、化民为善,祭祀的特性在于“敬”,注重道德的培养,是一种文化积淀,也是一种文化情结。

  众所周知,中国民俗中的祭祀风气由来已久,它们集中发映出几千年的传统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再远不说,从黄帝时代开始,先民们就非常注重“敬天祭祖”,以示不忘祖先、缅怀先人之意。原始的自然崇拜也好,现如今的祭天祭祖也好,无非就是阐释着民众内心所信仰和依靠的神秘力量,正因为有这样一种力量,人们战胜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灾难和生活困难,从精神和内心上获得爱和幸福。

  总而言之,源于先秦时代的祭神文化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一种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尊重和保护。从社会的角度看,它的无处不在也对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这一点上,却也与宗教文化起着相同的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说,这些与科学相对的传统祭祀习俗除了封建迷信的一面外,更重要的应是表现出华夏子孙饮水思源、孝敬先人的伦理美德。

  结 语

  在传统中国社会,“汉族人所共有的宗教传统包括年节习俗、祖先崇拜、葬礼仪式、风水和许多其他的活动”,并认为“几乎所有中国的宗教传统如儒家、道教与汉化的佛教最初都不外是由这些古代民间信仰原则中决裂出来的”[20]可见,民间信仰是对民间拜神活动的归纳和概括,以拜神为最基本特征。众所周知,敬天尊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一脉相承的传统,其根源出于人们的“忠孝”天性,成为中华民族固有文化的基石。祭祀活动反映出人伦道德、治国根本的需要,就连民间的婚丧喜庆日子,都需要祀神和祭祖,祈求福气,这就体现出民间祭神活动在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文化意义。笔者看来,祭神作为一种流传已久的民俗,有利于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的形成。家庭是社会的基础,祭拜祖先加强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促进了“以孝治天下”的儒家思想的发扬光大,影响着民族团结、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政治的稳定等各方面。不管是迷信也好,还是信仰也好,作为现代人,我们应该视之为一种神圣的文化。神的存在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人们心中对祖先怀有的感念之情,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祖祖辈辈的薪火相传,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优裕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所以在农村地区,乡民们不管是老的、少的,还是青年、中年人,都对本家族的祖先怀有崇敬之心,尽孝道对他们而言,是一件神圣的事情,而这份神圣则体现在了人们祭神的过程中。如果不从文化、精神上看待祭神活动,就不能更好的理解祭神文化流传至今的重要意义所在。

  总而言之,民俗文化可以产生凝聚力,会在人们意识中形成一种认同感。年节日的本质是精神的,祭神民俗是人们心中追求的生活理想,民间精神传统、地域气质蕴藏在其中,促进了小至宗族、大至民族的认同感和亲和力,加强了国家与民族的软实力,塑造出具有华夏特色的民族人文形象。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民间祭神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已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承中华美德的重要载体。继续弘扬传统节日文化,推动传统节日在与新的发展着的时代的整合中呈现旺盛的生命活力,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和保障中华民族文化与生活方式多样化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2]《礼记·祭统》[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徐松::《宋会要辑稿·食货二○》[M],中华书局,1957年;

  [4]崔载阳:《初民心里与各种社会制度之起源》[M],广州: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                     学研究所,民国十八年(1929);

  [5]林惠详:《民俗学》[M],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

  [6]宗懔著,谭麟译注:《荆楚岁时记译注》[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

  [7]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东北卷》[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89年;

  [8] (日)池田大作、[英]威尔逊著,梁鸿飞、王健译:《社会与宗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

  [9]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编:《民俗典籍文字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

  [10][法]劳格文主编:《客家传统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11]王彦章:《民俗传统与现代生活》[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年;

  [12]济群法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3]曾强:《冲突与适应:对当代农村宗教信仰的社会学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14]林素英:《古代祭礼中之政教观——以<礼记>成书前为论》第210-211页,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9月;

  [15]张应斌:《中国文学观念的起源》[J],《嘉应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16]井中伟:《我国史前祭祀遗迹初探》[J],北方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2002年第2期;

  [17]傅连仲:《坤宁宫祭神祭天》[J],紫禁城,2002年第2期;

  [18]李云华:《探究宗教存在的心理因素》[J],中国宗教,2003年第07期;

  [19]胡锐:《试论道教庙会的发展及特点》[J],《宗教学研究》,2005年4月;

  [20]吴十洲:《先秦农业社会祭神用牲用器比较研究》[J],农业考古,2007年第1期;

  [21]王文忠:《从心理学角度看宗教与社会和谐》[J],《学者沙龙》,2007年第2期;

  [22]胡锐:《汉族传统宗教与社会的和谐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11月,第207期;

  [23]周明:《祭神如神在——从祭祀活动管窥礼文化》[J],大舞台,2009年第6期。

 

[ 本帖最后由 张勃 于 2010-3-26 21:20 编辑 ]

TOP

[闫娜]那些关于年的记忆

 

 那些关于年的记忆

闫娜(中央民族大学08级汉语言文学一班)



  
  年味是美食的气息、热火朝天的氛围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烟花炮竹的味道。

  过年放烟花是新年的的快乐时光。在我们的小城镇,矿里每年的大型放烟花活动似乎可以称为传统了,那么多的烟花轻而易举的照亮了半边天,笼罩在烟灰和光亮中的人们纷纷仰头眯眼,贪婪的将这些燃烧的美丽揽在眼底。昙花一现,因为无限的生机在一瞬绽放也在一瞬陨灭,所以愈发显得辉煌美丽。我最喜欢那个如金色水晶帘子一般喷洒的烟花,横在广场上,瀑布般神采飞扬的燃烧,那一瞬,头脑是一片空白,整个世界只有那片金灿。还有一种烟花,能放出许多的小降落伞,红色的斗篷下的光亮在夜幕下那般炫目,点燃了人群中孩子的疯狂,他们追赶着在风中摇摆而下的降落伞,直到抓在手里兴高采烈的蹦跳。年幼时,这一刻我都要经受一遍内心的折磨与挣扎:很想随着风去追降落伞,无奈妈妈就是不肯放手,无奈我们只好在原地着急、跺脚。在很久以后,我忽然想起了看过的《追风筝的人》,他们,是追降落伞的孩子……

  我一直觉得,没有了烟花的节日是残缺的没有温度的节日。烟花,在天空的瞬间辉煌不仅仅点亮了一片天,更点亮了人心中那份火热的激情,看着烟花,即使远在异地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温暖。我很庆幸自己生活在小城镇,在那里,是没有禁放烟花的条例的,而在大城市,从安全角度考虑,禁放烟花是很必要的,但毫无疑问,从传统和情感角度考虑,这样的措施让节日失去了一部分灵魂。

  在离我家200米左右的一间路旁小房子里,曾经住着一位老奶奶,在比路面低半米的狭小的木门下面便是她安静而简单的屋子,门旁有一棵粗壮的杨树,夏天,老奶奶常常坐在门前和其他人闲聊看过往行人。除夕夜晚十二点他们家总会准时放烟花,和矿里在广场上放的一样,只是没有那里多罢了,光明的烟花下,那棵大杨树显得越发的寂寞。那时候,懒的去广场我们总会在家门口看老奶奶家放烟花,烟花是她的儿子拿来的,儿子很有能力也很孝顺。妈妈说,都是老奶奶积的德,要不儿子能那么出息?有多长时间没看到她们家放烟花了呢?不记得了,老奶奶走了,然后小木门布满尘土,一把同样饱经风霜的锁头陪着它度过没有老奶奶陪伴的岁月。那些烟花真的消失了,沉在记忆中,连同那位和蔼的老奶奶。

  童年的我们为放烟花爆竹而几近疯狂。天天跟在弟弟后面乱跑,把滑炮丢进水桶里、插在雪堆上、盖在盖子下、甩到大街上、扔进冰窟里……极尽淘气包之所能,为此曾炸掉了一个塑料桶、两瓶礼品酒……有时用手拿着穿天猴点燃,由于抓的太紧没有飞出去而在手上爆炸,着实吓了一大跳。年的氛围有不少是靠这些孩子制造的,当然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过分淘气和好奇而惹祸,有个男孩子把爆竹扔进了私家车里,结果导致车子严重损伤,至于结果如何就不知道了。因为放爆竹而出现的受伤事件是数不清的,但大家仍然热衷于此,直到现在我们这拨成年的孩子退隐了,那些紧随前辈脚步的后辈仍不在少数,总是看到孩子们把零用钱换成爆竹,然后在热闹的响声和漂亮的光亮中又跳又笑,温暖了整个冬天。

  小时候去看放花,回来时常常脸颊冻得通红,甚至出现了肿的现象,摸起来有个突兀的棱角,很是触目惊心!烟花很漂亮,在迷蒙的烟灰中看到了瞬间的美丽,那时我们是兴奋的,但烟花呢?凄美的陨灭!

  除夕之夜,我和妈妈又去广场看放烟花了,已经好久没有和妈妈一起看花了,偎依在鼻子冻得通红的妈妈的身边,有一种安稳的幸福感,天气很冷,有时不自觉的浑身颤抖,这时,妈妈总是能感受到我哪怕是轻微的颤动。但她一问我是不是冷了,我总是马上能克制住冷战,然后很坦然的告诉她,我不冷,妈妈笑:“我一问你冷不,你就不抖了。过后还抖。”烟花恣意的绽放在头顶的天空,那一刻,深深的刻画在记忆中,永恒!

  爸爸呢,在家看鬼片——《鬼来电》,是用电话预告死亡的故事。爸爸正聚精会神的看时,突然听到了电影以外的电话振动的声音,持续了两三声后消失,来源是床铺中,把爸爸吓了一大跳,他同我们说的时候脸上还是有些惊魂未定的神色,随后我从床铺中翻到了手机,上面是三条祝福短信,只可怜这些短信却成了吓人的短信了。也好,省得爸爸总是说这些鬼片不吓人。不吓人?把我吓哭了他还笑!着实可恨得很呢!

  除夕的诱惑少不了丰盛的晚餐,每到这时候,爸爸总会大显身手,厨房成了禁地,只有经过同意的“助手”才能进入。喜欢弥漫满屋的潮湿温热的乳白色哈气,喜欢那种忙忙碌碌的充实感。但也不是没有过烦恼,因为家里是开杂货店的,所以很多人都是在做饭的时候打发人下来买东西,如此一来,我们家就没有时间做饭了,以至于我们很多年都没有过上妈妈口中的“消停年”,直到现在也是这样,至始至终,过上一个安稳的没有人打扰的“消停年”是我的愿望,不知道何时能实现的愿望。还好没几年爸爸就已经可以独自支配厨房的一切了。爸爸不是厨师,但在我们一家人眼里他是大厨的才,只可惜没有培养过,很喜欢吃他做的糖醋排骨、小鸡炖蘑菇粉条……哎,现在想想那个馋啊!

  在饺子里包硬币是年年都会有的,但遗憾的是,这么多年,我没有吃到过一个包着硬币的饺子,甚至是爸妈和弟弟帮助我翻找我也没有如愿以偿过,哎,怎么说呢?只能怪自己点不够高了。

  “年年有余”,也许是托了这个词的福,每年春节都是鱼们最为繁忙的日子,当然也是它们最为悲惨的日子。喜庆的春联和年画上有它们的身姿,丰盛的饭桌上也有它们的兄弟。当然,与它们有同样凄惨命运的还有鸡和猪,年饭必不可少的菜肴。之所以在意这些,是因为看见过爸爸杀猪的情形,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但却记忆犹新,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从不敢一个人过走廊,因为在走廊旁边的屋子里曾放了一盆猪血,每到那里,似乎都能听到猪凄厉的惨叫,那之后,我们家再没杀过猪了。曾看过一个报道,说是在美国感恩节来临之前,火车站出现大批的火鸡,成群结队的火鸡探头探脑的望向火车来的方向,显得万分焦急,显然,这些是打算出逃的火鸡,在生与死之间,它们有自己的选择,人类的传统让它们面临太多的危机。说是这样说,但我不得不惭愧的承认,自己不是也不可能是素食主义者,为此真的很佩服那些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啊!

  小的时候在餐桌上喝点葡萄酒也是一件很值得纪念的事情,虽说那时候觉得很难喝,但喝完后满脸红而发烫的感觉是很有趣的。现在呢,那种新奇感反而随着酒消失了呢,换来的是品葡萄酒的乐趣,虽然不懂得如何品酒,但内心渗透了点点的快乐。

  因为家里没有电视,所以春晚很少能看全,从前都是去旁边大姨家去看的,有时我和弟弟会在电视前完成守夜的大任。当然,沉浸在影视世界的中途免不了被父母叫回去吃饺子,这时候往往是一家人的心理就分为两派:我和弟弟想快点吃完好赶快去看春晚,而父母则希望我们能多吃一些,不时的用我们还没有吃到包钱的饺子为借口不让我们离开饭桌,不仅如此,还逼着我们吃葱(聪明)、生菜(生财)……虽然从未得逞过,但仍孜孜不倦的诱导!

  压岁钱是中国人过年的传统,但我对这个传统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因为每年的压岁钱都会在过完年后交给父母,一方面是父母怕乱花或是丢了,而另一方面是自己对攒压岁钱毫无兴趣。今年第一次把压岁钱留在手里,反而有种惴惴不安的感觉,生怕弄丢了。记得小时候很兴奋的和弟弟拿着压岁钱上街买碗,这是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机会,当然要好好把握。结果正打算付钱时突然发现钱丢了,当时冷汗都吓出来了,短短的一条街让我和弟弟跑了五六遍,最后还是在棉裤里找到的,原来自己没有揣进兜里,而是揣在了棉裤里……虚惊一场啊!

  每年的正月十五记忆最深的不是猜灯谜,毕竟在我们那个小地方,灯并不多,灯谜自然不多了。相比较下,我最喜欢点蜡烛了。喜欢烛光,形状姣好的火焰摇曳着燃烧着,有浪漫的气息,融化的蜡油那温热柔软的触感让我感动,手指迅速穿过火焰,温暖弥漫。每次点蜡烛都要费一番心思,一来要尽量防止被风吹灭,于是乎,一排排的“篱笆”应运而生,甚至是罩上了玻璃瓶,无奈氧气不足而导致火焰夭折了;二来是要防止蜡烛被顽皮的孩子拿走了。常常在我出去关心一下蜡烛时会看到原本属于蜡烛的地方空空如也,叹口气再点燃一根,那些拿走蜡烛的孩子应该也是喜欢烛光吧?

  最近几年的春联都是爸爸上街买的,自己已经没有了写春联的兴趣了。大概是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只有大门的春联上街买,其余的都是我写的。那时候的自己还很无知,因为无知所以自大,写个春联赶上进京赶考了,全家出动,裁纸、倒墨……现在想想还真是兴师动众啊!虽然写得不怎么样,但妈妈却出乎意料的喜欢,自己女儿写的,比她自己写都要高兴呢!

  很多朋友也说,感觉越长大了过年越没意思了。现在过年更多的是对往年那些记忆的重温,人总是有这种缺点,对已经逝去的东西进行无限制的美化,然后无视现在的日子沉浸在往昔的记忆里,眼光看到的总是过去。其实,毫无疑问,原来的除夕远没有现在这样轻松自得,虽然现在更多的时候感到的是无聊和空虚,似乎是因为年幼很容易满足吧。我们家是很少过节的,而我对过节也是既爱又恨,恨在此之前的忙碌爱节日期间的温情。对我来说,传统什么的并不是让我记忆深刻的关键,是亲人为我撑起的关于节日的温暖让我痴迷。就像端午节妈妈亲手包的粽子一样,没有厌倦的一刻!

    

TOP

[林晞莹]关于茂名地区过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茂名地区过年情况的调查报告

  林晞莹(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09汉语言文学一班)



  
  【摘要】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不同区域的过年仪式、习俗、礼仪和饮食异彩纷呈,从中反映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通过调查茂名地区人们过年习俗、过年方式的变化情况,从而达到保护、弘扬具有传统特色的过年文化,增强人们对地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及建立丰富多彩的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春节;茂名地区;过年习俗;过年方式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第一大节,在不同的地方有着风格迥异的过年特色,这就犹如在民俗文化天幕上的绚丽多姿的烟火,为其增色。现介绍茂名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与方式。

  一、特有的过年习俗

  年例,是包括茂名市(现管辖茂南区、茂港区、电白县、高州市、化州市和信宜市)过年时最隆重的一个节日,在农村素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同时这也是茂名地区最具特色的一个节日。所谓年例,即是年年有例的意思。

  1.年例由来

  年例来由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期的地方志就有记载,光绪《茂名县志·风俗》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有据史料记载:年例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经十分流行。

  说法一是:据传,茂名的“年例”是由元宵节衍化而来。自汉唐以来,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与本地习俗结合后,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日。实际上,年例是扩大了的春节、元宵节、庙会,同时,它也是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说法二是:年例和洗太夫人有一定的关联。史料中,显示年例活动是由洗氏家族而兴起,长期演化后才成为今天的年例。史料中记载道:“冼太夫人的后裔他们按皇帝当年对冯氏家族祭祀和游神时的特许口喻,可以组织12支长号,每次可连续打12下铜锣,连续燃放12声响炮。尤其逢元宵节,冼太出游旧城时,随后队伍有几百米长,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气氛热闹,情绪激扬。”而在如今的年例“游神”所用的神像之中,也便有了洗太夫人的塑像造型。由此可见,她在当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样崇高,在当地颇具影响力。

  2.年例活动

  (一)做年例

  (1)游神

  “游神”,就是从庙里把“神像”请出来,再由强壮的青年人(一般是男性青年)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形式好比北方的庙会(据传,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三百多年前的清朝)。其主要目的是祛除凶灾恶毒,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和国泰民安。

  而游神的队伍,是正月初(年例前),村民们通过抽签等各种方法组成的。有负责担彩旗的,有负责抬鼓的,有负责敲锣打鼓的,有负责抬花船的。而其中抽中抬菩萨的村民更是被大家认为的幸运儿,因为大家都相信抬菩萨来年会得到菩萨的保佑。这样一队庞大的游神队伍在村中游行,煞是壮观。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农村逐渐变成了“城中村”(即村庄被住宅区包围着)。然而,游神这一传统年俗并未因此而消失。由于地域的限制,游神的地方不再是局限于农村那块狭小的地方,而是扩展到住宅区里的街道上。一般游神活动都是在晚上的良辰吉时中进行的。而在漆黑的夜晚里,游神的队伍敲锣打鼓、吹吹打打地游行于寂静的城中街道,这种传统与现代所碰撞出的火花绽放出一种别具一格的光彩。

  (2)贺丁

  贺丁俗称“点灯”。当某村有男丁出生,在年例期间,该户村民就必须在该村指定地方(一般是村里的庙前)点一盏花灯,灯内并且要一直亮着长寿灯。另外,他还须在年例前一天在家里摆下“点灯酒”,宴请亲朋戚友。而点灯是仅限家里出生男丁,一旦家里生的是女孩则无需做以上事情。

  “摆钟台”,又称“摆忠”或“摆醮”。这可以算得上是年例活动中最热闹的场面。全村的男女老少把准备好的供品集中摆在置于村头或村中的供桌。其中,最显眼的供品是鸡。茂名人无鸡不成席,自然也就无鸡不上供了,鸡的嘴里总要衔着一个利事袋(俗称“封包”),是准备接纳神的恩赐的。鸡头都朝向一个方向——迎着神像的正前方。

  (二)食年例(宴客)

  宴客就是所谓的 “吃年例”了 ,这也是现在在茂名地区过年例的重头戏。

  在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游西山村》诗中所提及的情形,就有点类似于年例的情景——“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古朴风存。”来的客人与主人可以不必熟悉,甚至任何人随时随地都可以两手空空地去吃年例,而且每位客人还会受到做年例的主人的盛情款待。正所谓“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这不仅是为了庆祝旧一年的顺利和祈求新一年的吉祥,也是为了一种人气。由此可见,这显然也是一种颇具民俗的遗风。

  现在,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餐桌上的食物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龙虾粥、鱼翅汤、雪蛤糖水……这些原本在以前只能出现富贵人家的“鲍参翅肚”,如今却成为寻常百姓家年例时宴客的一道道“重头戏”了。另外,为了宴请更多的客人,一些比较富裕的人家还聘请酒楼来负责承包自家的年例宴席,采用早、中、晚三班“轮桩”的方式来大摆筵席,这种方式就更能体现茂名人的热情好客与生活富足了。

  (三)睇年例(文艺汇演)

  据《茂名市志》记载:“‘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也就是说,在年例时,人们一般都会在村子里举办一些文艺汇演,以此来助兴。而年例期间的一系列演出活动,也叫做“春班”。春班的演出活动不仅有传统的活动唱大戏(粤剧)、演木偶戏(又名“鬼仔戏”,亦称“单人木偶戏”)、飘色巡游、跳花棚、舞麒麟、舞狮、舞龙,还有现代的放电影、音乐晚会、歌舞表演、魔术表演、杂技表演和颇为壮观的烟花汇演。到了晚上,村庄里的演出情形就颇有“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意味了。

  茂名“春班”活动不但被文化部作为典型向全国推广,而且获得第三届中国十大演出盛事特别奖。而各色各样的文艺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过年时的文化生活和陶冶了人们的艺术情操,还弘扬了社会文化以及营造了社会和谐的氛围。

  与此同时,为了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的号召,一些村子将年例晚会变成了公益慈善晚会,还有一些村子将做年例的钱拿出来奖励给一些本村的优秀学子,甚至也有人在年例期间通过进行体育活动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这些方式不仅表达了村民对党和政府实行富民强国政策的感激之情,对摆脱穷困步入小康生活的庆贺之意,同时也是表达了希望今后国家更富强、人民更富裕和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二、各个地区过年习俗的区别

  1.过年特色食品上的不同

  电白地区:松糕、芥菜包、炒米饼是该地区最具特色的过年必备食物。

  松糕,松而不散,甜而不腻,以电城周边的海头、莘陂等乡的松糕为最好吃。之所以称它为“松糕”,是因为它具有表示“一年到头,手头上有钱松而不紧,身体平安而轻松”的深刻含义。

  芥菜包,油多而不腻,有了芥菜叶做配角还可以防止粘连,利于携带。蒸熟之后,它柔软,清香可口,受到人们尤其是孩童的喜爱。

  炒米饼,既香且脆,有难以形容的可口甜美味。电白的炒米饼也以电城附近莘陂、海头等乡的为好。同时,这也是电白最有名的特产。

  信宜地区:粽子,一般是只有在过年时才会包的特殊美食。而这些粽子往往不同于端午节时超市所卖的粽子。这种粽子长约1尺,大如手臂,甚至专门给老人包的祝寿粽子竟长达二三尺,大如拳头,要几个人才能吃一只。粽子味道各异,十分可口。因为通常粽子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除了自吃外,也是回赠给到来亲戚必需的礼物,当然也是新年期间拜神必备的。煮粽子时也特别有讲究。在煮粽子时小孩要等粽子煮熟了才能进厨房,否则就有粽子就煮不熟的说法。

  高州地区:籺,是高州人过节最古老、最传统,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传统食物。其中,艾籺和寿桃籺是人们过年最常吃又最常做的籺。由此可见,这两种籺是深受人们的青睐。

  俗话说得好:“天增岁月人增寿。”新的一年开始,对老人来说是添寿。为祈祝老人延年益寿,人们会做“寿桃籺”赠给老人。早在唐朝时,返老还童、驱疾益寿的“寿桃籺”就因南山老寿星而得名。到了宋朝,人们用木板雕成寿桃形状的籺印,在中间刻个“寿”字,“寿桃籺”这个名字就起得更加贴切。另外,人们喜欢在“籺”上点上一个红点,以示喜庆吉祥。现在,因其味道独树一格,可称得上是高州的籺中之王。

  农历正月最后一天,一般被为“正穷节”,有正月结束的意思。在茂名地区“正穷节”还有另一层含义,因本地“正”与“蒸”同音,“正穷”即“蒸穷”,是将穷苦病患从人世间“蒸发掉”之意。这天,人们都到田野里采摘艾菜,以之做成艾籺。因艾有去尘排积、镇灾驱邪的作用,故艾籺也称“正穷”。吃了“正穷”,可使身体健康,无病少痛,老少咸宜,因此深受人们的喜欢。

  另外,每年在过年前几天,即腊月二十六、七的时候,人们便兴起做籺的习俗。一来表示送旧迎新,二来可准备一些来“摆年”(即将籺放在家中跨越新旧两年),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与生活美好。

  2.文艺表演上的区别

  信宜的镇隆飘色和跳春牛、高州的八音锣鼓和木偶戏、电白的舞麒麟和高脚狮、化州的跳花棚和十八学士,这些都是茂名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其中,木偶戏与舞麒麟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跳花棚和镇隆飘色也都曾获得过国家级的奖励。由此可见,茂名地区的过年文艺表演不但充满了本土文化的

  气息,而且由于其技艺高超,成为了中国民俗艺术中的瑰宝。

  三、 其发展前景及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都开始趋向于一种“快餐文化”。有25%的人开始意识到一些传统习俗正存在着濒临灭亡的危机。因此,有45%的人认为一些传统习俗应该被保留。

  如何将传统和现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成为了保护传统过年习俗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有10%的人认为,我们应该简化一些传统习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我个人而言,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为推广本地过年民俗,可以通过组织旅游团来参观、体验的方式,适当地加入些商业元素,为习俗的长期保留提供物质基础。

  2、在过年期间举行民俗文化周,将该地区特有的过年习俗、饮食等集中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具有本土气息的过年文化氛围。

  让这些最具地方特色的民俗在民间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让传统文化之脉薪火相传,让人们珍视传统良俗的良好氛围吧。

  参考文献:

  [1]刘岚 张文江:《吴川年例祭祀活动调查报告》,《民俗研究》,2002年,第三期.

  [2]茂名市地方志编委员会《茂名市志》,1997年,第一版,第1714页.

  [3]将明智吕玉东:《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民俗研究》,2008年,第一期.

  [4]许木咏:《茂名风物》,2004年,第一版,第33页.

  [5]周大鸣 潘争艳:《年例仪式与社会功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月,第28卷第2期.

  [6]佚名:《茂名年例与“春班”》, 2009年2月23日.

  参考网站:

  [1] http://www.tianya.cn(天涯社区)

  [2] http://www.21jn.net(高州人家)

  [3] http://blog.tianya.cn(天涯博客)

  [4] http://tieba.baidu.com(百度贴吧)

  [5] http://zhidao.baidu.com(百度知道)

  [6]http://blog.sina.com.cn(新浪博客)

  [7]http://www.mm111.net(名升网)

  [8] http://bbs.yahoo.cn(雅虎论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