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

[何彬]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

从海外角度看传统节日与民族文化认同

何 彬



[论文摘要]本文分两个部分阐述节日民俗与文化认同的关系以及民俗节日继承与消亡的关键所在。第一部分举海外华侨华人的事例[1]论述传统年节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联、民族传统节日即民俗时间·传统节日食物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民族向心力的关联。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日本社会传统节日变迁的事例,阐述传统节日传承的要素。指出∶传统的节日习俗行为和与之相配套的节日食物具有培育文化认同意识的无可替代的、巨大的潜在型教育功能。节日的存亡与否,保存其内涵·寓意十分重要。传统节日的继承,首先要关注其内涵的保护与继承。

[作者简介]何彬(1956-),女,北京市人,日本首都大学人文社会系 教授。(东京 192-0397)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Tokyo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Tokyo,Japan 192-0397

关键词:传统节日 节日食品 华侨华人 文化认同 日本

[traditional festival;food of event;overseas Chinese;Chinese people; cultural identity;Japan]





  一

  1.节日习俗与节日食物的象征性

  在我国,几千年的岁月在民间形成了许多固定的生活的模式。其中之一,便是在每年固定的时期或固定的日子里,人们会重复一些模式行为。其中包括仪式性的行为和定式的食物制作行为等等。这些年复一年的行为和每逢那个时节都要出现的食物形成一种民族性生活惯例,它们通常被称作传统的年节习俗和传统的年节食物。传统的年节习俗通过年年反复如一的仪式性或非仪式性行为反映出民众对时间的认识。

  一些定式食品,如北方汉族过年的饺子、鱼,南方汉族过春节或祝寿、婚庆时常见的线面、鱼,各地均可见到的元宵节的元宵·汤圆、端午节的粽子和中秋的月饼等人们司空见惯的食物,不仅仅是节日时出现在各个家庭餐桌上的食物,它还是含有浓厚传统文化色彩的特殊食品。这些传统节日里的定式食物,是以民间信仰为思维基础,通过色彩趋吉、形状类同以及名称谐音等形式积蓄下汉族文化的象征性意义和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因此,这些食品属于与节日习俗配套存在的、传统节日文化的表象符号。

  表现传统时间认识的行为和表象符号,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也就是节日里被反复。生活于该文化氛围的人们便对那些文化行为以及寓含文化意义的食品产生文化性记忆。这种记忆非短时间内可以形成的,而一旦形成则很难改变。即使离开该文化环境,一旦接触到那些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符号,就会引发对该文化行为以及对文化整体的追忆。拥有文化行为记忆的人们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会在相同的节日时间里品尝特定的节日食物或者重复过节的行为。

  在国外,这些浓缩了汉族传统文化、表现汉文化民间信仰的食品,往往静悄悄地排列在海外中餐馆的普通菜单上或甜点栏里。海外异文化生活圈的人们会欣赏它的制作精细、赞美它独特的美味。而对于生活在海外的那些具有汉文化认同感的人们来说,这些食物属于他们曾经生长于其中的母文化里含有特殊文化意义的节日食物,它们具有不同于中餐菜谱上其他食物的某种特殊的含义。对他们来说,这些食物不仅是民族饮食的杰作,更是代表母文化的特殊文化符号。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和民间信仰的浓缩形式,它聚集了浓厚的民族文化精华。在国内相应的节日期间,身在他乡异地的华侨华人们,往往会有包饺子、买粽子、吃月饼等制作和食用相关节日食物的行为。海外华侨华人[2]对民族传统节日的记忆或回想大多是通过那些具体的文化行为--传统节日行为和标志着文化符号的食品来实现的。这些传统的节日以及与节日联结在一起的食物,成为海外华人追思母文化的具体物象表现。

  2.海外华侨与传统节日行为

  据笔者对部分日本、美国、英国的华侨或华人做的访谈或问卷调查表明,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们尤其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后离开祖国移居他国的人们,除了参与他们现在居住国的国家节日和民族节日活动之外,他们一年中过的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是农历的春节。各种海外的华侨华人团体会举办春节团聚会或贺春节聚餐会、各国的中华街会举行大型春节狮子舞庆贺,中华街的商店会出售春联和福字等节日装饰,华人的家庭会在门口贴福字。很多人除夕或初一要“烧一桌过年的饭菜”一家团圆并宴请朋友。根据各自在国内生活过的地区的习惯,他们仍然要包饺子、吃鱼、吃汤圆或面条、线面以及给孩子压岁钱等等。此外,他们还要互相用电话或电子邮件互相拜年并给国内的亲朋好友电话拜年。这些应和着国内传统节日期间的一系列行为,看起来很平常、华侨华人们自己也觉得十分平常的行为,实际上恰恰是一种民族文化认同的表象。远离母文化的人们,采用这类行为以达到文化认同的共振效应和文化心理满足。

  这里举日本的华侨为例。日本的“正月”以及其他传统的节日,历史上长期按照旧历·农历庆贺。一八七三年(明治五年),政府宣布正式导入西历,把明治六年一月一日与西历一八七四年一月一日重叠, 规定自此以后的传统年节改为按照西历举行。改历以后的现代日本社会的“正月”便是西历一月一日起始了。由于中国旧历的春节以及其他传统节日往往都不逢日本社会的周末或节假日,周围社会并没有对阴历春节、端午、中秋节的文化感应,也没有商家的节日渲染,除了中华街会出售节日的应时商品和张灯结彩之外,散居在日本社会的华侨们过传统节日的气氛大大异于国内。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异文化氛围里,仔细观察一下的话,仍然可以看到他们依然会有各种应和民族传统节日的行为。

  由于整个社会环境里没有节日气氛,并且要正常上班、上学,因此除去春节之外,较多的人一般不过其它的民族性节日。调查中有人解释自己出国时间长了,过春节不再吃什么饺子等特定的节日食物,只是习惯除夕那天的晚饭“鸡鸭鱼肉的做一桌中国菜吃”。而这个除夕夜晚吃中国饭菜的行为,恰恰是民族节日认知的具体化行为,“鸡鸭鱼肉”也恰恰是传统的年夜菜的基本内容的总括。有些人回答春节期间不包饺子、也不贴春联、福字,但是下班后要观看国内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看节日电视节目的行为依然反映出人们对传统节日氛围的依恋。有些人适应异文化社会的时间变异,把春节的内容放到日本的“正月”即西历新年过,在西历新年假日里全家人包饺子、发压岁钱“过年”。此外,端午节前后没有粽叶糯米等不能包粽子,碰到可以买到粽子时,也会买一些吃。自称不太意识中秋节“十五的月亮”的人们,暑期休假回国时往往也会带回一些月饼,在中秋节前后家人分吃,也会分给亲戚或朋友们吃。以上事例说明,虽然节日食物的食用时间会前后错动,但是只要有机会就会吃那些节日食物的行为,说明华侨华人们受当地社会环境和该社会生活节奏的限制,传统民族节日行为的持续有一定困难,但是传统的民族节日食物的象征性意义和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仍然留在他们的记忆深处。

  在节日食品方面,华侨们的多数人保持至今的过节行为,是出于他们有一份出国前在国内春节吃饺子、线面、火锅,正月十五吃元宵或汤圆,立春时节在家乡吃春饼、端午节家家包粽子以及八月十五互赠月饼、家人分吃吃月饼共赏明月的民族文化记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和节日行为留给移居到异文化社会的华侨们的,不单单是热闹的氛围和美味的食物,它留给他们的是一种综合式的民族文化的记忆,是他们在海外继续保持过传统民族节日习惯的文化动力。

  从华侨华人对传统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沿习现象,可以指出:有无对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的记忆,是有无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或民族文化认同意识强弱的重要因素。而这个重要因素的形成,主要源于民族文化中那类属于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这类无言或无形的影响式教育,包括民族节日习俗、民族生活习俗、民族饮食习俗、民俗服饰习俗和民族礼仪等大多属于非物质性的内容。节日民俗的反复实践留给人们的深深的民俗记忆,这是使海外华人能够保持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因素。传统节日食物给予海外华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的记忆,节日食物的象征性给予海外华人们以民族节日习俗的温馨回忆和乡情的呼唤。

  3.传统习俗记忆与民族文化认同

  通过上述对华侨华人与传统节日相关行为的观察,可以看到:生活在异文化环境的人,他们对母文化的认同感往往是附随着一些具体物象的。这种物象有行为的、有物体的。有关母文化的传统节日习俗属于行为类具象,传统节日的食物则是物体类具象。传统的民族节日习俗已经成为一种时间性行为模式,在固定的民俗时间里,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重复那些民俗行为。很多华侨华人从生活表面上看似乎已经十分淡薄了的母文化习俗,实际上仍然存在于他们行为和意识的深处。甚至本人都以为自己身上已经不存在的对母文化生活习俗的记忆,会在其日常生活及对一些定式的节日食物的行为里看到依稀可见的文化认同意识的痕迹。

  对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和传统的节日食物的特殊记忆,是维系海外华人心灵上与民族文化共振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只有充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才会引起其他文化的关注,才会对海外游子具有强烈的亲和力,才会使远离她的人们对其产生深深的依恋。

  探讨海外华侨对传统节日习俗以及传统节日食物执着与否,可以注意到其有无出国前长期的民族节日行为体验是一个关键性因素。很多人从小在各自的家乡每年过春节吃饺子、煮线面或吃火锅,正月十五要摇元宵或包汤圆,端午节时采苇叶包粽子,八月十五邻里亲戚互赠月饼,腊八节时煮腊八粥、泡腊八蒜,或者作米酒、制腊肉。还有人曾经在家乡每年立春时节吃春饼,过节吃芋头等。笔者做采访和问卷调查时,对于为什么要在异文化环境里仍然维持民族传统节日习俗的提问,多数人的回答是已经成了习惯,还有许多人回答也是为了想教育下一代记住这些传统。这说明绝大多数在异文化社会环境里保持传统节日习俗的人,都曾经在母文化环境里接受过民俗时间·民俗行为·民俗食物的影响,因此才能在离开母文化环境之后至今保持着对母文化环境里的年节和年节食物的鲜明记忆。并且,只有保持着在母文化环境里形成的节日记忆的华侨华人们,才会在海外异文化社会里,有意识地通过再现节日行为,对子女施行民族文化教育。

  对比之下,近些年到国外留学的年轻的留学生们,多数出国之前是生活在现代都市生活氛围里的。他们没有太多的对传统节日的行为记忆和对传统节日食物的物象记忆,而这种记忆与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有极密切的关系。他们曾经在除夕随着他们年轻的家长们去饭店吃“年夜饭”,八月十五没有给亲朋好友送月饼以及家人分吃月饼祈求团圆的体验、或者很少参与摇元宵、包汤圆或煮粽子、熬腊八粥等传统文化行为,基本没有对除夕12点开门放炮迎神和大年夜煮饺子、给长辈拜年的记忆。由于没有受过系统的民族节日文化教育,又很少受到传统节日氛围的自然薰陶,他们中间的很多人就对许多民族节日行为和节日食物或者基本不了解或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对民族节日的深层文化蕴含知之甚少。有些年轻的留学生遇到别人询问中国的传统节日或节日食品时,无法讲解本民族的文化甚至根据自己的体验回答中国现在没有这类习俗或食品等等。

  对母文化的民俗行为缺少文化记忆、文化联想和文化心理共振,对民族文化的依恋心自然就会淡泊。这样的年轻一代的华人移民比较容易接受当地文化、较快地融入移居后的当地社会。但是另一方面,可以想像他们的子女接受民族文化影响的机会会减少,对民族文化的依恋也自然会更少。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会随着对母文化微弱记忆的消失而趋向消失。

  很多华人华侨对此已经抱有危机感,于是他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中华学校就读或送到周末中文学校学习,还有部分父母把孩子送回中国留学。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通过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教育以及母国文化环境的薰陶,维系下一代华人华侨的民族文化认同意识。

  民俗和民族文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是它并非完全通过教室和学校的课堂式教育形式实现的。它往往是不计时间和地点,不拘人数和场合、不记名式的、以用各种形式和行为的反复这样一种方式,逐渐形成每个人心理上的对民族文化的联想记忆。民族节日习俗是形成民族文化联想的极重要的因素。日后,由这种民族文化联想记忆引发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复传统节日行为,则是民俗教育产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共振的结果,而这种民族文化心理共振是民族文化认同意识的重要情感基础。

  作为由此生发的对现行的文化教育的联想以及政策建议,笔者认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不应仅仅着眼于其学习现代知识或某种语言的成绩优秀与否。建议尽快恢复或重新造就一个使年轻一代能够从小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社会生活氛围。不仅要通过现代教育场所的课堂式教学,系列地传授传统文化知识,同时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传统节日文化的熏陶、教育的环境。在传统节日方面,要实现不仅人人过节,并且人人懂得传统节日的文化蕴含、运用多种轻松明快的方式教会人们懂得节日仪式·节日食品的由来和变化等等。这样人人“过节知节”,才能油生喜爱传统节日、尊重传统节日并沿习它的愿望。有了这种尊重和沿习的愿望,就会自然产生本文前面提到的自觉或不自觉的重视传统的民族节日、即使在海外也会自发过节的行为。

  民俗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式的教育力量,恰恰表现在这里。这也是民俗学科能够服务于社会、民俗学研究成果能够反馈于社会的力点所在。社会要求民俗学科做出这样的行动,民俗学科凭借它的学科特点和学科的研究积累,有这个能力回应社会的要求。以上是从海外角度、以华侨华人为例审视传统节日习俗得到的启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