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乡土中国[007].第二篇.第三章“风物是秦余”:历史记忆中的武义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新乡土中国[007].第二篇.第三章“风物是秦余”:历史记忆中的武义

  第二篇 记忆:历史的武义与开放的武义
  从旧乡土中国到新乡土中国是一个过程,从梦想到现实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选择了武义,那么,我们就要走进武义的历史,寻找历史的记忆,从而透视武义,了解历史的武义,认识开放的武义,以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武义。
  第三章 “风物是秦余”:历史记忆中的武义
  唐朝时与王维齐名的大诗人孟浩然,在游历东南时曾到过武义,写下了描写武义山水的诗――《宿武阳川》[1]。诗曰: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
  岭猿相叫啸,潭影自空虚。
  就枕灭明烛,叩舷闻夜渔。
  鸡鸣问何处:风物是秦余。
  “风物是秦余”,正是唐代武义风俗古朴,保留秦代遗风的生动写照,也是从古到今武义社会风物特征的一种文化表达。
  一、解读武义:地理与建置
  武义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地处金、衢盆地东南边缘地带,东邻永康、南界丽水、缙云,西连遂昌,北接金华、义乌。其地势南高北低,中部隆起,丘陵起伏,山地连绵。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雄鸡岩、龙头眼睛、龙潭背、乌龙尖、六千岗等七十九座,最高峰为西联的牛头山,海拔1560米,均系仙霞岭延伸的一些分支,其中以樊岭最完整。南有柳城平原,北有武义平原。全县面积1577.2平方公里,丘陵占61%,山地占33%,平原占6%。县境内水源丰富,较大的河流有武义江和午溪(宣平溪),以樊岭为分水岭,分属钱塘江水系和瓯江水系。武义江流向西北,上接永康江,流经桐琴、履坦等地,进入金华与东阳江合流,主要支流有清溪、白溪、熟溪、白鹭溪等。午溪流经县东南,注入丽水县的大溪,支流仅有东、西两溪。全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适宜,雨量充沛加上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真是自然条件优越的一块宝地。
  早在新石器时代,武义就有人居住。草马湖、千丈岩、祝村、新宅、荷丰等地出土的石斧、石锛、石镞等都提供了物证。上古之时,禹划九州,武义为扬州地。公元前2000多年时,夏少康封其子无余于会稽(今绍兴),号于越,武义便属越地。自此至战国中期,武义均属越。今壶山镇金鞍山和章岸村凤凰山,还发现有商、周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6年,楚怀王灭越国,武义遂属楚。秦统一六国后,置会稽郡,武义属乌伤县地至两汉。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析乌伤的上浦为永康县,自此经南北朝到隋,武义俱属永康。唐天授二年(691年)武则天时,析永康西境置武义县,以其县东有百义山而得名,隶婺州,后改名武成县。天佑元年(940年),复名武义。自此到宋末属婺州东阳郡,元朝属婺州路,明初属宁越府。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至民国初均属金华府。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设道,属金华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道制,直属浙江省至解放。而原宣平县部分,秦朝属闽中郡,西汉时属东瓯国,西汉昭帝始元二年(85年)属会稽郡回浦县,东汉章帝章和元年(87年)属会稽郡章安县,顺帝永和三年(138年)属会稽郡永宁县,献帝兴平二年(195年)属松阳县,三国吴少帝太平二年(257年)属临海郡松阳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323年)属永嘉郡松阳县,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属处州括苍县,唐、宋、元及明初,均属处州郡丽水县。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分丽水县宣慈、应和两乡及懿德之北乡,以剿宣平寇为名,始置宣平县,属处州府至清。民国三年属瓯海道,民国十六年直属浙江省。解放初属丽水专区,1952年改属衢州专区。1955年衢州专区撤消,改属金华地区。1958年10月,武义与永康合并为永康县。1961年10月与永康分县,恢复武义建制,宣平仍划属武义县。全县人口三十余万,其中有畲族1万余人,主要分布在柳城镇。
  二、乡土情结:壶山与熟溪
  武义人自古风俗纯朴,乡土感情浓烈,这种乡土情结聚集于壶山和熟溪。
  1.壶山,是武义人的祖山
壶山,是武义人人文特征的象征,其海拔高280米,坐落在武义县城西北角。这座矗立在武义平原之中的小山包却显得格外挺拔而且还是那样雄伟。早时,人们一说起武义或武义人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见壶山泪汪汪”。虽说这是对古时武义人性格的描述,却也包含着武义人对壶山的深情与依恋。壶山在武义人心中是祖山,她有神气、有灵气、有豪气。 [img=501 border=1,362 alt=]http://img471.ph.126.net/ckGL3F5TkxGEH1sICr7H9w==/23925373021491370.jpg[/img](图11:壶山全景照片)   据清嘉庆《武义县志》记载,壶山因山上有潭水,其状如壶而得名,壶山在《府志》《通志》上皆称湖山,是武义县城的主山,祭土神谷神的社稷坛就设在壶山上。武义人有观壶山预知天气的习惯。笔者记得小时,第二天准备出远门想预知当日天气,老人定会告诉我说抬头望望壶山顶不就知道了!说是如果见着壶山顶有云,称之“壶山戴帽”,即可断定天要下雨。壶山上建有壶山寺、慈云庵和亭阁数座,是游人墨客喜欢的小憩之地。壶山还是历代官宦、学士的必游之地,游客在赞叹之余,吟诗留念,武义现存颂扬壶山的古诗尚有十多首。明万历年间,武义知县张国裳曾给壶山头亭即凌云亭撰联曰:“锦绣万花谷,乾坤一草亭”。据说雨后的壶山景色尤其壮丽迷人,清人倪成萱有诗赞“武阳十景”,其中之首景赞便是《壶山春霁》,其云:
  “孤亭临喷薄,驿树出城来。
  落影阴犹合,连山望忽开。
  禅枝宿众鸟,石柱仄青苔。
  兜率知名寺,气酣歌吹台。”
  清人徐俟台的《春日游壶山》写得更是情浓意真:
  “新雨初收霁色开,春风荡漾思幽哉。
  鸟能解语衔香至,山亦知时拥翠来。
  无限峦光生远岫,何妨屐齿破苍苔。
  老僧也识寻芳趣,徙停亭臬允不回。”
  今日壶山,每逢雨前雨后,“戴帽”风格依旧未变,望壶山之巅,烟云缥缈一如仙境。春季壶山之翠绿如宝石临城中,秋时金晕绕壶山之顶如神佛视城内,夏季壶山送爽形成一清凉谷,冬季壶山生高雅,更见其风情万种。壶山就是风姿绰约武义人的象征。武义人爱壶山,壶山是武义人生活的福地。
  2.熟溪,是武义人的母亲河
  熟溪是大自然赐给武义人的礼物,它是武义人的母亲河。熟溪不仅养育了武义人,同时美化了武义县城。熟溪,古名武阳川,元代至正年间,取“溪有水则岁熟”之意而改名熟溪。
熟溪发源于桃溪镇碧水坛,全长27.6公里,先东北行并沿途合入番背、深井源、大坑口诸小溪,至源口村,有梅岗溪(小同水)自右岸汇入源口水库,再东流出白姆,受管坑水出李兰桥。李兰桥以上河段称麻阳港,李兰桥以下河段称熟溪。她依次有乌溪、古竹溪、双坑溪、南缸窑溪自右岸汇入。熟溪径直穿越县城,于胡处、丁前处汇入武义江,然后下婺江,过兰江,进富春江,最后由钱塘江注入东海。 [img=479 border=1,383 alt=]http://img844.ph.126.net/Vj0n8eMoE-M-Hop3lXZZaA==/1888134143776595342.jpg[/img]  (图12:熟溪)
  前述盛唐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曾在武义建县不久到武义,留下了《宿武阳川》一诗,清人倪成萱赞绘“武阳十景”之二的《熟水秋澄》云:
  天高云去尽,溪水绕尽余。
  接缕垂芳饵,潜波想巨鱼。
  狎鸥轻白浪,别浦落红蕖。
  出郭已清目,溶溶满太虚。
  古诗人笔下的桃花源——熟溪,风物古朴幽雅,诱人神往,千百年来静静地淌流在武义的大地上,滋润着武义人,养育着武义人。如今熟溪在湖畔公园的伴陪下,更是风情万种,分外妖娆,古老的母亲河---熟溪焕发出了青春光彩。
  三、畲族聚居:柳城畲族镇鸟瞰
  畲族——武义唯一的世居少数民族,聚居在柳城这个小镇上。这不禁让人发问:畲族是怎么来到四周皆为汉族的这片土地之上?它又是如何在柳城绽放自己独特的风采?在武义日益繁荣的今天,畲族向人们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
  1.源流:柳城畲族的历史记忆
  打开尘封的记忆,历史上的畲族经过几度辗转迁徙来到柳城定居,并在后来的革命战争中英勇不屈,为国家的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还在和平年代延续自己独特的生产、生活习俗。令人留恋的尤为它那出淤泥而不染的“宣莲”和优美动听的山歌。
  (1)武义畲族来历
  畲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山哈”或者“山达”,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由于历代统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民族歧视以及战祸和自然灾害等原因,迫使他们离乡背井,辗转迁徙。据《武义柳城镇志》记载:畲族最早迁往浙江(景宁)是唐永泰二年(776年)。宋、元时期,畲族迁徒更加频繁,活动的范围也愈来愈大;到了明、清时期,畲族自南而北,大量往浙江、安徽等省迁徒,武义畲族迁入时间从明朝末年到解放前夕,大多祖居云和、景宁两县,途经丽水、松阳、遂昌等地迁居而来。目前定居在柳城地区的畲民有钟、雷、蓝三姓。
  武义的畲族现有人口万余人,聚居在柳城畲族镇的有3500余人,是浙江畲族人口聚居最大的一个民族镇,属浙江省18个民族乡镇之一。畲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对外通用的是汉语文。
  (2)革命斗争小史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畲族人民饱受压迫,不断迁徙。因此畲族人民具有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优良品质,在革命斗争年代,他们的这种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共产党的指引下,他们和被压迫的汉族人民一起,团结战斗,给反动统治者以沉重打击,为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义宣平两县人民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开展减租减息、打土豪镇恶霸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大屠杀,疯狂迫害共产党人。在白色恐怖下,广大畲族青年不畏强暴,积极参加地下党组织。1927年底,泽村乡种子源、坞春、黄山头、鲍畈等村的雷明清、蓝根福、蓝根水等20多位畲族青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广大畲族党员和群众积极投入了全县轰轰烈烈的减租反霸斗争的农民运动。各地党组织发动佃户到财主家焚烧契据,抗租抗税,镇压恶霸,并发动了闻名的宣平农民暴动。国民党宣平县政府面对畲汉人民风起云涌的革命洪流,惊恐万分。
  1928年底,农民暴动遭到省防军的残酷镇压,白色恐怖笼罩着宣平乡村。畲族党员蓝大路、钟火林等人,走村串户,重新组织革命力量,坚持地下斗争,不久,他们参加了攻打宣平城,以营救革命同志为目的的劫狱斗争。
  1930年在宣平一带先后组建了共产党领导的东、南、西、北四个营的红军队伍,即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这是一支影响深远的人民革命武装。在二千余人的红军队伍中,有好大一部分是英勇的畲族儿女。[2]
  1935年由粟裕、刘英率领红军挺进师480人,从遂昌瓦窑岗到达宣平县东坑村(现属西联乡),击毙了该村恶霸刘增福、傅永星、傅金土,还张贴了打土豪、分田地等内容的宣传标语。1935年到1937年间,他们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之后浙东游击队六支队一直在武义开展武装斗争。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同样有不少有志畲族青年参战。解放后的剿匪斗争中,有200多名畲族青年踊跃参加民兵组织。泽村乡畲族青年蓝挺芳、蓝土芳,带领民兵参加了围剿顽匪鲍子仁、童贵昌的战斗。抗美援朝时,又有20多名畲族青年参加志愿军,奔赴朝鲜参战。蓝火友烈士于1953年7月2日的一次战斗中牺牲在朝鲜战场上。[3]畲族人民为解放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伟大事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畲族的生产方式
  历史悠久的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在漫长的生产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生产、生活习俗。
  ——社会生产习俗
  畲族人民一直依山而居,畲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蕃薯为主,狩猎经济为辅。
  早在公元7世纪,畲族先民的农业生产主要是 “刀耕火种”,所耕之地多属于缺乏水源的旱地。受土质、水利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农作物产量不高,所以终年劳作依然过着食不裹腹的艰苦生活。由于长期居住在深山老林、野兽出没之地,因此畲族的狩猎经济一直比较发达。
  柳城畲族狩猎活动一般在农闲时节进行。男性畲民最喜欢集体出猎,每次出猎,都是自愿结队前往狩猎地点,按事先的分工分成两组后,一组负责把野兽赶出,另一组叫“守靶”小组,把守野兽出没的地方,等野兽窜出之际射击。畲族的狩猎活动还有另外一个特色,那就是畲民对猎神――七五神的信仰。在出猎前,队员们都要到猎神爷七五神庙中上香,请求猎神的保佑。祭祀结束后,众猎手要朝天鸣铳以示神威,然后由其中一名猎手把未燃尽的香插于枪口,到了狩猎的地点把此香插于山脚下。在分配猎物的时候,他们还遵循着平均分配的原则,在猎物四足未捆好前赶到的人都有一份,童叟无欺,男女均等。“农耕”与“狩猎”是畲族早期的生产习俗。
  柳城畲族人民近代农业生产还包括山地生产和手工业生产。山地生产以种植蕃薯为主,同时兼种黄豆、玉米、蚕豆、花生、毛芋、洋芋等,部分畲民亦种植生姜、宣莲等。下湖源、白马下、堰下等地畲民种植“宣莲”相传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如今,许多柳城畲民都种植“宣莲”。
  勤劳淳朴的畲族妇女,不但是生产能手,也是编织刺绣的能工巧匠。他们的手工艺品种类丰富、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畲族居住的地区普遍出产毛竹、杉木,因此部分畲民在农闲的时候,都会编制一些斗笠、筐等竹器农具;除了编制外,家庭纺织也是畲族家庭手工业中重要的部分。妇女纺的麻布,织的腰带,在满足自家需要后,还会拿到市场上出售。
  ——生活习俗
  畲族人民“结庐山谷,诛茅为瓦,编竹为篱,伐荻为户牖”,聚族而居。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现在随着畲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变,建小楼房的人越来越多。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畲族平时的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有大米和蕃薯,杂粮有小麦、高粱、小米、玉米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畲族服饰文化多姿多彩,畲族服饰以“凤凰装”最具特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在服饰和围裙上刺绣着各种彩色花边,有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的颈、腰和美丽的羽毛;红头绳扎的头髻,高高盘在头上,象征着凤髻;全身悬挂着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因平番有功,高辛帝招他为驸马,在与三公主成亲时,帝后娘娘给三公主一顶非常珍贵的凤冠和一件有珠宝的凤衣,祝福女儿三公主像凤凰一样给生活带来吉祥如意。婚后生下三男一女,当盘瓠王的女儿长大出嫁时,美丽的凤凰从广东凤凰山衔来了五彩斑斓的凤凰装。从此,畲族妇女穿凤凰装,以示万事如意。   [img=400 border=1,424 alt=]http://img.ph.126.net/KEym_g7GMq5fc5-bC7yWEQ==/3301420001839628074.jpg[/img]  (图13:畲族下山走亲)
  ——民间文化
  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畲族人民创造了富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他们都是以歌来叙事、抒怀、言志的,以歌耕作、会友、传知、施教、自娱,在婚嫁、丧事、祭祖等习俗活动中,更是少不了歌。可谓无所不及,所以畲乡历来素有“歌的海洋”之称。
  唱山歌是畲族文化的传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三月三”对歌节。“三月三”这天,主要活动就是去野外“踏青”,吃乌米饭,以缅怀祖先,故亦称“乌饭节”。乌米饭是通过用一种植物的汁液把糯米饭染成黑色而来。相传在唐代,畲族首领雷万兴和蓝奉高领导畲族人民反抗当时的统治阶级,被朝廷军队围困在山上,将士们靠吃一种叫“乌饭”的野果充饥度过难关,于第二年三月三日冲出包围,取得胜利。后来,人们把三月三日定为节日,在那天吃“乌米饭”以表示纪念。节日期间,附近几十里同宗祠的畲族云集歌场,自晨至暮,对歌盘歌,内容为歌颂盘弧,怀念始祖。整个畲山,沉浸在一片歌的海洋之中。晚上,各家吃“乌米饭”;深夜,进行祭祖活动。从1994年开始,柳城畲族镇与丽水市的老竹畲族镇、丽新畲族乡、松阳县的板桥畲族乡联合轮流举办三月三畲族歌会,目前歌会已举办六届。以歌会友,以歌传情,歌会已成为浙南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活动。
  畲族的春节也独具民族特色,节日里家家帖红,人人着新衣,到处鞭炮声,相互道喜,备办三牲厚礼祭祖。畲民十分重视过春节,畲乡流传着这样的一首顺口溜“糯米做糍圆又圆,香麻拌糍甜粘粘。”说的就是做糍粑,表达了畲民盼望在新年里有好时运,生活年年(粘粘)甜的美好心愿。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古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情。
  畲族在大年初五的时候要“赶年” 也叫“开年驾”(送年),即把供品摆在天井或门口祭祀。祭祀后,再由长者率儿孙到各房间、通道、鸡舍、牛猪栏、狗窝等处,边扫边吆喝,然后将垃圾倒出村口的路边,打扫完后,全家喝糖茶,预祝年年有余,意为驱邪,送神归位。
  2.沿革:柳城镇的风物图画
  丰富的自然资源,丰饶的物产,独特的小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迷人的柳城风物画。同时,为武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1)建置沿革
  柳城原名鲍村,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生息,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建宣平县,清康熙年间(1662-1722),知县张祜召集民众在城四周植柳,数年后柳树成围,遂名“柳城”。柳城原为宣平县治所在地,明景泰三年(1452)建宣平县,1958年宣平撤县并入武义,1961年武义县恢复建制,改称柳城公社。1983年改制称柳城乡,1985年恢复柳城镇建制。1992年原大源畲族乡并入,改称“柳城畲族镇”,是武义南部地区重镇和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全县乡镇区划调整后,新塘乡、竹客乡、云华乡并入柳城畲族镇。
  柳城畲族镇位于瓯江流域的宣平溪上游,总面积170.2平方公里,辖5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9万,其中畲族人口0.35万。柳城畲族镇是武义县南部地区经济文化中心,2001年被省政府列为“浙江省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
  (2)宣莲
  柳城一带流传着这么一句谚语:“天赐宣平黄金土,地育宫廷白玉莲”,说的就是宣莲――中国三大名莲之一,[4]是武义县传统的名贵特产,因产于原宣平县而得名,有近200年历史,是清代皇家宫廷选用的贡品。如今主要产于柳城、西联等乡镇。
  关于宣莲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宣莲是一对侍奉观音娘娘的金童玉女从观音的莲座上偷来的,一日,金童玉女趁观音到太上老君处听经,就偷了莲座下凡来。莲座飘落到宣平的壶源地界,变作一朵美丽的荷花苞,被一老农接住,带回家供养了起来,待花苞开了的时候,跳出一对童男童女,甚是可爱,老人就认他们为子女,不久,这事被观音知道,很是生气,作法将他们收回。在飞天的时候,金童急中生智,从中挖出一颗莲子,用力扔了出去,正好落在老汉门前的池塘里。这粒莲子很快长大、开花了,就长成了这粒大、内酥、味美又具有特殊药用价值的莲子。
  每年六七月份,荷叶田田,莲子飘香,莲子就到了成熟的季节。近几年来,柳城畲族镇为了扩大影响,提高宣莲的知名度,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三届“宣莲节”。此时宣莲已经成为武义南部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3)大男麻糍
  相传农历正月十四为陈十四夫人诞辰。这一天,上坦村凡头年生儿得子者,家家洗石臼,捣麻糍(年糕),前往村口夫人殿祭献,俗称“大男麻糍”。这是为答谢夫人送子、保媳顺利生产之大恩而特制的一种礼物。大男麻糍重数斤,正面染成五色,由家中大人专程送往夫人殿供奉,同时焚化五色纸制罗伞、锡纸等物,以谢夫从送子之恩。又如云和县民间,凡子女体弱多病,就要给孩子拜认个“亲娘”,以借助他人的福气或神佛的力量来保全。拜认亲娘的对象有好几种,其中就有拜陈十四夫人为亲娘的。其拜认的仪式是:用米筛一面,古铜镜一面,孩子衣衫一件,拉在长竹杆上,树立在屋檐口,备三牲祭品,由道士来祭请陈十四夫人,行认亲娘礼。孩子病好后,每年七月十五日要备办三牲祭品,仍请道士来主祭,祭后用五色彩线一束系在孩子的头颈上和手臂上,俗称“还俊”。孩子长满十岁,就要杀猪宰羊,作最后一次隆重的祭祀,俗称“满俊”,以报夫人保佑的“俊德”。凡拜认陈十四夫人为亲娘的,就号为“夫人儿”。[5]
  (4)酿冬瓜酒
  冬瓜作为一种蔬菜,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能使眼睛明亮。它的食法很多,但是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在畲族流行已久的用冬瓜来酿酒。先选一只上十公斤重的大冬瓜,瓜蒂不摘,用一个支架把冬瓜的底部固定,用竹刀在冬瓜的上部开一个小口,取出待用。待蒸熟了的糯米饭变凉后,加入些红酒曲,小心的填入冬瓜里装满为止,然后把瓜封好。这样,让糯米饭红曲在冬瓜里发酵,待闻到酒香时,即可开怀畅饮。此酒有健骨强身、清凉解毒的功效。[6]
  3.开放:柳城畲族镇风景画
  “开放的交通、优美的城镇、特色的旅游”的发展思路为我们描绘了柳城畲族镇繁华似锦的一幅风景画。
  (1)开放的交通
  一个地方要发展,就要有开放的交通。过去柳城受到区域条件的影响,发展缓慢。但是现在所见到的柳城,路宽了,车多了。俨然已经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在柳城考察时,柳城畲族镇党委书记李杨勇介绍说:
  “开放的交通”就是健全交通网络,实现柳城对外交通的全面辐射,提高柳城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今年,要集中力量抓好上松线四期工程建设,确保10月份建成通车;加快7.1公里吴郑线和新塘至马遂公路连接线的改造和建设,争取早日完工;全面完成三赤线改造的前期准备工作,待上松线全线通车后,尽快实施三赤线改造;同时继续加大康庄工程建设力度,全面完成未完工的80个康庄工程项目。现在环城南路硬化改造工程,正组织投标;城中路改造完成了80%%路基建设;吴郑线公路已建成通车”。
  开放的交通一定会给柳城畲族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2)优美的城镇
  把柳城建设成最佳人居环境,一直是柳城镇上到政府下到农民的愿望。一个地方要发展首先要把镇区建设好,镇区怎么建?规划是龙头。通过调查分析,确立了抓城镇建设,带动全镇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建设优美城镇的目标。李书记又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的工作思路:
  “通过积极的向省、市、县争取,上面也很支持我们的基础设施项目。我们这有两条溪,西溪去年建好了,今年我们在做东溪。东溪我也是建防洪工程,我两个都叫防洪工程,但是其实做的都是城市景观工程,把它们作为城市景观来建的。东溪我们是用城市景观的理念去建的,都是用鹅卵石铺就,群众的反应不错。沿溪岸边我们还要建一个跟我们柳城相适应的荷花主题公园,这些在大城市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我们这些乡镇,老百姓是非常满意的了。城中路还要改造,环城南路是一条30米宽的路,这条路也要硬化要改造。这样使整个镇区形成环形。然后就是污水的处理,我们要把这里所有的污水管道都集中起来,搞一个小型的污水处理厂,再搞一个垃圾填埋厂。到年底基本整治告一个段落后,我们就下力气去管镇区的卫生、秩序、环境,把这里建设成适宜人居的环境。
  循着这样的思路,今天的柳城畲族镇一定会成为洁净卫生、城区优美,适宜人居的美丽山城。
  (3)特色的旅游
  改革开放以来,柳城畲族镇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优势,发展特色旅游。李书记还向我们介绍说:
  “特色旅游是我们在去年搞的一个南部旅游规划。在这个规划里面,我们就提了四句口号‘十里荷花,百里森林,千年古刹,万亩茶园’——十百千万。‘十里荷花’就是指我们这里特有的宣莲这个特产,宣莲是全国三大名莲之一,以前我们只知道卖莲子,今年还有一个新的卖点就是莲蓬和莲花,这就是增收的一个新的渠道。通过这两个途径打开宣莲的市场,我们还考虑把荷花做成水生花卉盆景并搞深加工,加工荷叶茶,荷花茶。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二个又是农业观光旅游的好项目。‘百里森林’是指牛头山,牛头山是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我们也要利用这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来带动我们这个地区的发展;‘千年古刹’主要就是延福寺,是国家级的文保单位,还有台山寺,它有1400多年了,是柳城最古老的寺庙。‘万亩茶园’也是农业项目,因为武义是中国有机茶之乡。它的产业核心区在柳城,现在武义所有这些名茶的基地都在柳城,这里就是它们的发源地。国外来拍茶基地都是在台山的茶园拍的。所以下一步我们在发展茶园、改造茶园的同时,还要开展农家乐旅游观光这种形式。我们在小黄山搞了个畲族文化村,在周处村搞了畲族歌会,就是想把畲族文化做大一点。那么现在除了畲族文化,还要跟柳城原来本地的一些文化一起来挖掘,比如下个月,就是 8月18号搞第三届宣莲节。我们的想法就是用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带动经济的发展。”
  对李书记讲的我们确实深有感触,小黄山的壮美、小三峡的秀丽,十里荷花的风雅给我们的柳城之行沬上了绚烂的色彩。
  四、革命老区:建党与开辟革命根据地
  当下说到武义,人们都知道其以温泉旅游而闻名于江浙一带,又以更香有机茶叶风靡京城上下,却鲜有人知武义还是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这是武义人值得骄傲的历史记忆。
  1.中共武义地方组织的创建
  早在1926年8月,中共武义县第一个党支部宣告成立。当时在金华七中师范部读书的武义籍中共党员千家驹、徐云从同金华钱兆鹏来武义建党,先后发展李守初、何觉人、邵李清、王子如、王惠质、蒋卓南等人为中共党员,并在县城头巷李守初家举行入党宣誓仪式,成立了中共武义县第一个党支部,推选李守初为书记,邵李清等6人为委员,隶属杭州地委领导。
  武义县党支部成立后,支委分工深入城乡,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1926年11月,北伐军胡公冕团挺进武义,武义党支部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并组织党员为北伐军当向导,参加战时服务团支持北伐。至1927年4月,全县建立党支部9个,发展党员近百名。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先后三次“清党”,中共武义地方组织领导人被迫隐蔽他乡,留下的党员成立武义临时县委,由王子如担任书记。1927年10月,中共武义县委机关遭破坏,同年11月,省委指派徐英回武义担任县委书记,恢复党的活动。徐英回家乡后,在下王宅重新组建武义县委,推选邵李清为县委书记。至1928年底,全县共有党支部67个,党员750多人,并建立了东、南、西、北四个区委。
  中共武义地方组织创建后,积极筹建工会、农民协会和妇女协会,邵李清在邵宅成立第一个农民协会,全县共建立了150个乡村农民协会,会员有2万多人。
  原宣平县中共地方组织始建于“4.12”反革命政变后的1927年8月。宣平籍中共党员潘漠华在杭州参加中共浙江省委领导的秘密工作时,推荐同乡共产党员潘振武负责宣平党的通讯和组织工作,又指派同乡党员曾志达携带省委指示回宣平建党。曾志达回家乡后,与潘振武发展陈俊入党,在柳城东街协盛酱园后屋召开会议,成立了宣平最早的党组织“三人小组”。随后,发展俞契琴、吴谦、潘思源为中共党员,成立中共宣平独立支部,由曾志达任支部书记。同年10月,省委批准成立中共宣平县委,曾志达任县委书记,陈俊等4人任委员。不久,省委机关遭破坏,潘漠华在杭州被捕,出狱后回宣平上坦,避居冷泉岩进行党的活动,曾志达等前往共商建党和开展农民运动大计。县委召开活动分子会议,发动工农开展革命斗争,至1928年底,宣平县先后建立5个区委、35个党支部,有党员500多人。各级党组织积极发动工人农民开展“二五”减租、“小土改”等革命斗争。
  武义地方组织的创建与卓有成效的工作,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武义县工农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和红军暴动、武装斗争持久的开展,奠定了最早的革命基础。
  2.组建红军反围剿
  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武义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组建了红军打土豪反围剿。1929年6月,中共六届二中全会精神传到浙江,隐蔽在义乌的县委书记邵李清回到武义组建红军。1930年1月27日,邵李清等8人在今邵宅王村附近的龙潭坑秘密召开会议,面对白色恐怖,决定组建红军队伍,根据省委下达的“举行总暴动”的决定,指派红军骨干到县境内东、南、西、北四乡组建红军武装。3月,在金华、武义交界的大公山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浙武红军游击队”,建立了总指挥部,由徐金财任总指挥,邵李清任党代表兼副总指挥,下设东、南、西、北四路红军游击队指挥部。东路红军指挥部设在上茭道沙溪、三角坑一带;南路红军指挥部设在郭洞宝泉岩、清溪坑一带;西路红军指挥部设在上四保的仰天垄;北路红军指挥部设在清塘附近的野猪塘。红军游击队组建后发迅速,4月,在白姆的上桥又成立了西路红军游击队茶山营,6月,根据斗争形势发展的需要,又成立了第五路红军游击队,红军人数迅速扩大到3000多人,革命势力遍及全县山区,并影响金华、缙云等邻县边境。
  与此同时,1930年5月,宣平红军在今俞源乡阳铺坪首先建立北营,邱金隆任指挥。6月上旬,宣平西营红军在今桃溪镇大河源成立,郑汝良任指挥。6月中旬,宣平南营红军在今大溪口乡山下鲍成立,潘成波任指挥。6月下旬,宣平县委在坦洪乡上周村鸡紫坪召开各营负责人会议,成立“宣平红十三军浙西第三纵队军事委员会”,由曾志达等7人组成,并由曾志达出任宣平红军总指挥,其时,宣平红军发展到2000多人。
  这样,武义县境内红军人数达5000余人。他们在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地开展了革命斗争,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粮、抗税、惩办民愤极大的恶霸豪绅,如1930年3月20日,邵李清亲率红军,在上邵村处死疯狂反攻倒算的恶霸豪绅邵三青。不久又击毙后陈村恶霸地主陈子贤。与此同时,又用土铳、大刀、梭标、土炮等武器与汤恩伯的正规军和国民党省政府的保安队的围剿进行了殊死战斗,取得了反围剿的胜利。1930年4月16日,国民党反动军队300余人分三路围攻设在大公山的红军总指挥部,红军总部队约200名战士在邵李清的亲自指挥下,充分利用险要地形,与敌人展开激烈战斗,连续击退保安队数次进攻,战斗一直从黎明持续到傍晚,最后,终于在北路红军的有力配合下安全转移。此外,影响较大的战斗还有金公岩反围剿、血战三岩寺、奇袭后树保安团等。
  武义、宣平红军从1930年初组建到年底,历经大小战斗数十次,活动范围遍及全县90%的乡村,影响遍及周边县市,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和地主豪绅的封建势力。1930年8月26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红旗日报》,以显著位置报道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农民武装斗争:“武义农民游击队自本年2月创建以来,跟着目前全国革命浪潮之日益扩大,同时其游击斗争,亦日益发展……现在该县正在武装农民包围之中。[7]
  面对日益壮大的红军,反动政府调兵遣将进行血腥镇压,红军领导人邵李清、吴谦、潘土法等先后被捕牺牲。1930年10月后树战斗之后至1931年,武义全县遭受国民党反动军警逮捕和杀害的共产党员、红军战士有1千余人。武义的红军斗争虽然遭到了反动武装镇压,但英勇战斗的光辉业绩却永垂青史,他们永远是武义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3.粟裕在武义建立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粟裕在武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一、二、三纵队数百人,在师长粟裕率领下,进入浙西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他们的足迹遍及武义、宣平的16个乡镇、50多个村庄。红军挺进师在武义的活动主要有:
  (1)全歼省士官教育团
  1935年农历6月,国民党浙江省长黄绍竑亲率省保安队士官教育团两个连,巡视清剿浙赣铁路沿线红军。一个连驻扎在宣平小溪口,另一个连驻扎在宣平吴宅村(今属俞源乡)。粟裕师长当机立断,带领部队来到士官团必经之地凡岭脚,埋伏在附近山岗,趁驻扎吴宅村的士官立足未稳,发起突然攻击,全歼敌人,缴获机枪、冲锋枪等大批枪支弹药。挺进师获胜以后,又于第二天从遂昌门阵出发,奔袭驻扎在宣平小溪口的士官团另一个连,并将其歼灭。
  (2)攻打宣平县城
  为巩固闽浙边境革命根据地,牵制敌人围剿红军的兵力,粟裕师长率领挺进师于1936年9月28日(农历8月13日)夜,攻打了宣平县城。挺进师分两路夜袭:一路登上城北后龙山占领制高点,封锁敌人两个碉堡的出入口中:一路从城西架梯进入县城,隐蔽在尚义门待命出击。挺进师迅速占领宣平县城,毙敌多名,俘敌100余人,缴获大批枪支粮饷,敌县长从县府后门仓惶溜走。挺进师打开监狱,释放了80多名参加红色暴动的农民。
  (3)打击地方恶霸土豪
  挺进师进入武义、宣平地区后,在对敌作战的同时,所到之处开仓济贫、分配田地给农民,并严厉镇压群众痛恨的恶霸土豪,狠狠打击了地方反动势力。1935年春夏之交,粟裕率领挺进师480余名官兵,到达宣平东坑,根据群众的举报和意愿,处决了群众痛恨的刘增福等三个恶霸,并没收他们的财物和粮食分给贫苦农民。挺进师政治部主任黄富武率领挺进师一部200余人,活动在武义溪里甘塔、大溪口乡车昌、宣武乡少妃、大田乡岭下汤一带,分散发动群众,集中打击敌人,镇压当地的反动乡镇长和恶霸地主。1935年8月,挺进师宿营上甘塔村,写下“工农团结起来打土豪分田地”等内容的标语72条,至今尚存,已被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开辟宣(平)遂(昌)汤(溪)游击根据地。
  1936年底到1937年初,挺进师在宣、遂、汤边境地区,开辟游击根据地。春节前后在今桃溪镇子坑村成立中共宣、遂、汤工委,统一领导根据地的建设。挺进师采取武装斗争与群众工作相结合的方针,积极恢复和发展地方党组织。在宣平境内先后建立党支部6个,发展党员83人。挺进师几次给清剿的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不断加强根据地建设,迫使周围的保、甲长为红军办事,区、乡长保持中立。
  1937年9月抗战爆发,粟裕率领部队离开宣、遂、汤游击根据地,开赴抗日前线,他们的英雄业绩是武义革命史上最光辉的一页。
  正因为武义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时期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风雨变幻之时,面对白色恐怖,不仅组建了中国共产党的支部,还组建了红军打土豪反围剿,建立了革命根据地,有力的支持了粟裕率领的中央红军的革命斗争,为中国革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所以,1988年5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1988)72号文件通知,经省老区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研究,省人民政府批准,武义县为革命老根据地。这是武义人民永远的骄傲,也是武义历史光辉的一页。
  五、以农为本的人文特征
  武义土壤肥沃,水源丰富,气温适宜,物产繁多,但位居僻处,山多人稀,风俗古朴,自古以来社会的发展比中原地区落后。夏、商时期,中原已进入奴隶制时代,武义还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在桐琴、壶山、柳城的低丘盆地平原上出现了一些原始村落,原始时代的武义使用磨制的石器,烧制成一种质地坚硬的陶器,过着渔猎和原始农业的生活。唐时孟浩然游武义时,所见“风物是秦余”,可见当时的武义人还保留着秦朝的遗风古俗。故武义风俗古朴,重农桑,尚节俭,民敦厚诚实,不好工艺,不善商贾,乡土感情浓烈。南宋爱国学者吕祖谦对武义人评价说:“负山之民,气俗敦悫,乐田亩,而畏官府,遨嬉侈丽之习,独不入其乡。”[8]对此,《万历旧志》也说“男务生业,女勤纺织,家家尚俭朴而安质素,无狗马踏鞠之戏,亦鲜绮绣斗胜之观。无论村落僻坞,即城市之民,莫不笠纠饷黍稼穑是事。”又说:其“俗不服贾,所业唯耕,地宜种秫。……武俗淳朴、俭啬、狃常习故,绝不喜新斗异。……民务农田,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男不为厮役,女不作婢妾。”[9]武义人这种敦厚诚实、讲义气的人文性格在武义的民间传说《武义的来历》中有很好的文化表达,故事不长,特转引如下:
  过去,浙江壶山一带人少地荒,没有设县,到唐朝武则天手里才建立县治,武义县名还有个来历呢。
  唐朝年间,壶山脚下有三个朋友,一个住在大桥巷,一个住上街,一个住下街。大桥巷阿介朋友是做生意的,后来就发财了。上街和下街的朋友都是读书的,一连几年都考勿中,真叫做“读书流落,冇柄尿杓”,二人一点办法也冇,人家便跌古罢[10],下街朋友家里还有一点点地,靠老婆一人做做,一家人难糊口。上街阿介朋友人家穷得一点东西都冇罢,连锅都揭勿开。
  上次,上街的朋友三日冇有东西食过罢,实在冇有办法,他想大桥巷朋友家有,只有到他家去食几餐起。他就到大桥巷朋友家去了,大桥巷阿介朋友望上街的朋友如此跌古,便望勿起他,勿讲泡茶,也勿讲烧点心,也勿讲叫他坐记起,冷冷淡淡。古话讲“富在高山有远亲,穷在闹市冇人问”,“有酒有肉有朋友,家贫冇朋友”,上街的朋友想以前朋友介好,格日我穷了便望勿起我了,他一声勿响便走了。他想下街的朋友和我一样穷,自两个穷凑穷,总勿会望勿起我,我还是到他家去嬉嬉,他便到下街的朋友家去了。
  下街的朋友家也勿超穷,吃了上餐冇下餐,只有野菜糠饼充充饥。上街的朋友到他家嬉,夫妻二人都勿超客气,可是家里穷,拿勿出东西来待朋友,阿介老婆勿超贤惠,随即从头上拔下一枚头针,拿到街上去当了,买回来四两烧酒,又到锅口舀了半碗水递给老公,叫老公相陪。上街朋友望自己的酒比下街朋友的多,就定要同他换碗食食,一食,原来是碗水,他心里便明白了,下街朋友家穷,老婆酒买我食,给自己老公食的是水。这样的朋友情义真是少有格他便把这碗水当酒食落去了。过记,他的老婆又烧来糠饼,上街朋友食食饱便回家了。
  上街的朋友回家以后,发愤用功,夜里读书到深夜,要困时便把头发吊床架上,这以后,勿长久便考中进士。考中的喜报一到,这些亲戚朋友便都纷纷来贺喜了,这个送钱,那个送物,十分热闹,他家摆开酒宴庆贺。
  下街的朋友听说上街的朋友得中进士,勿超高兴,夫妻二人商量送点什么东西贺贺,二个人想来想去,家里一点东西也拿勿出来送。这样好的朋友勿送呢,面子勿好望。老公便想了一个办法,找了二个酒坛,灌了二坛水,挑到上街的朋友家去。
  上街的朋友见下街的朋友来,便出门把他迎接进去,他暗地对朋友讲:“你得中进士我很高兴,是特地来贺喜的,家里实在拿勿出什么东西,挑来二坛酒是做做样的,里面是水。”朋友笑笑也勿响,把他拉到上横头坐好,对众来客讲:“格日我的好朋友送来二坛好酒,请大家尝尝。”便开了酒坛一人一碗,大家明知是水,也勿敢响,都说好酒,好酒,上街的朋友赠了若干银两给下街朋友,让他回去好好读书,后来下街的朋友也中了举人,一时传为佳话。
  这件事传到京城武则天耳朵里,武则天龙颜大悦,赞誉这两位朋友真有情义。恰好吏部送来奏章,浙江壶山一带新立县治,请皇上赐给县名。武则天赐县名都喜欢取上她的姓,再取壶山脚下这二个朋友有情义的“义”字,合起来取名“武义”。这就是武义县名的来历。[11]
  因此之故,近、现代以来武义人外出做工、从商的极少,绝大多数人世代务农。正如武义民谚所说:“泥饭碗敲不破,种田地万万年”,“东赚钱,西赚钱,勿如灌水好犁田”。世代务农的经济生活,造就了武义人敦厚纯朴的人文特征,对此金华地区民间就评价说:“武义芋头,宣平呆头。”意即武义人敦厚、随和,象芋头一样朴实;宣平人更加老实、憨厚。
  武义人的这种特点与其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武义土地肥沃,田多人少,当地俗语就说:“挖一锄头可吃三天”,“一年收成可吃三年”。故《武义县志》卷三引许白云的话说:武义“地狭而土肥,其民殷庶。”这可以认为是武义人重农桑、尚节俭、敦厚诚实的物质基础。又正如俗话所说:“东阳靠把斧,永康胡公祖,武义靠块土。”这样富庶美好的地方生活,丰衣足食,当然“不为商贾、技艺,轻去其乡”。至今仍流传着“武义人靠块土,三天不见壶山就要哭”的俗语,表现了武义人浓似酒的乡恋之情。总之,武义人的人文特征是:尚农、敦厚、节俭、恋乡。
  认识和了解武义人的这种人文特征,对于今天武义人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中所发生的巨大变迁不能不感到一种文化的震撼。
[img=470 border=1,285 alt=]http://img104.ph.126.net/1r0M972CKcvidHmCPjD2BQ==/719450040473980196.jpg[/img]  图14
[img=436 border=1,334 alt=]http://img20.ph.126.net/glJ-Cr92_YJrPPdPO-stDQ==/3162934313299322417.jpg[/img]  图15
  [1] 武阳川,即今之武义熟溪。
  [2] 雷国强:《畲乡越韵》,炎黄出版社,2002年,248页。
  [3] 雷国强:《畲乡越韵》,炎黄出版社,2002年,251页。
  [4] 中国三大名莲为:宣莲、湘莲、建莲。
  [5] 雷国强:《畲风越韵》,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年, 31页。
  [6] 雷国强:《畲风越韵》,炎黄文化出版社,2002年, 32页。
  [7] 转引自徐增其主编:《可爱的武义》,中共武义县委宣传部编,2001年,34页。
  [8]《武义县志》卷三。悫:诚笃、忠厚之意。
  [9] 以上所引均见《武义县志》卷三。狃:习以为常之意。
  [10] 跌古:方言,穷极困烦。
  [11] 武义县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编:《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武义县卷》,杭州: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1989年,140-142页。附记:武义县置于唐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当时,武则天女皇执政,新设郡县,多数冠以“武”名,据《武义县志》载,因县东有百义山,故名武义,不久改为武成。唐末天佑年间复名武义。本篇县名来历系根据民间艺人传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