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丈量文化的厚度(五)
2014年10月26日,周日,天气晴朗,微风,非遗中心14位学生研究员在李双雄老师的带领下横跨涪江三桥,开始用脚步丈量“铁门村——纱帽山(村)——南屏村”乡村文化的厚度。
出移通学院南校门右拐前行约300米,十几步台阶下行,遂跨上涪江三桥,桥是兰海高速的一段,高速路与人行通道之间用水泥钢铁栅栏隔断,桥的边缘是钢网护栏。人行横道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桥面行走约500米便过河并下道入铁门村。
铁门村,已被圈为“小安溪生态产业区”,一半已经退耕开发,还有一半是肥沃的土地。走过田坎,会看到一大片一大片待收的庄稼,这个时节,田地里面最多的是花生、红苕、白菜、土豆、香菜等小类庄稼。大片的水稻田处于休耕期。田埂边上有不少个头不大的树,以柚子、桔子、桑树、芭蕉居多。
铁门村农田交错,对于初入村子的行者来说,只有沿着大道才能畅行,几次走小道深入田间、深入农户,都是随时绕圈和折返。这次深入村子内部也收集到了一些很有用的东西。我们发现村子很多家庭依然保留着用秸秆烧灶的习惯,田间有很多草垛,草垛的堆放也是很有讲究的,其形状上面是尖的,下面是圆柱体,在当地人看来,这是很习惯性的堆放方式,很少有人去问为什么,按功能解释,这应该是当地人为了防止雨水下渗浸透柴火,所以将上方弄尖并苫盖光滑的秸秆使雨水外流而不使柴火受潮。
走出铁门村,步行约一小时,横亘在前面的是一座小山,山下几个村民在挖红苕,看到我们一行,他主动向我们打招呼并指路,并向我们介绍前面这座山叫“纱帽山”。仔细看去,确实山头呈纱帽形状,山下一个村子,应山建村并取名“纱帽村”。沿着村民的指引,我们行至山脚下,两条火车道穿山而过,道旁有一户人家。走近,几位老人(两位老太太,两位老爷爷,年龄都在六十岁左右,其中一位老太太怀抱不到一岁的小女孩)在屋前的平地上劈竹子做“锅刷”和“篾条”,房子保留着些许传统的因素,混合着现代化钢筋混泥土,在这座大山里面散发着朴实的气质,同时也在诉说着村落的变迁,院子里养着只小猫,看到我们“喵喵”几声就逃跑了,狗狗也是瞪着眼睛看着我们,动动耳朵,就开始自顾自的走来走去。女主人很是热情的给我们搬出木凳,用抹布甩甩凳子擦干净招呼我们坐。她很热情的向我们谈论她家里的事情,从谈话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她家的组成和子女的职业,也对村子有了初步的了解。
纱帽山不算高,但是却很难爬。山坡陡峭,茂盛的草木淹没了前人走过的道路,一路披荆斩棘,前面的人用脚试探出一条可以过人的小道,随着我们的通过,刚开辟的道路又一次被杂草淹没。沿途,我们惊奇的发现山上有人居住的痕迹,被落叶填满的水池、遗落在草丛中的建筑石条、石岩上人工凿的洞穴似乎都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故事。
登临山顶,一座保存完好的石结构房屋突然出现在眼前,小屋约20平方米,厚实的条石筑起了它的主体,房屋的周围是两米多高的杂草和没有经过修建的树木。这座被弃的古物坚实的矗立在山的最顶端,仿佛成了这座山的守护神,也在向突然前来的行人诉说它曾经的辉煌。
顺山前行,一片落叶松林出现在眼前,茂盛的松针遮蔽了头顶的太阳,正好给我们一片阴凉,树木长得很整齐,似乎是用心种植的,脚下是厚厚的松针,踩上去绵绵的,沙沙的声音证实了我们的到来,同时也打破了这片山的宁静……
总体来说这一天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在农村里看到了很多民俗的东西,这些也是我们非遗研究的主要内容。徒步旅行也是我们积累素材,积累知识的最佳途径,徒步旅行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行走,学会思考、发现民俗之美,才是真正的意义。——秦远(学生研究员)
徒步行走,不仅仅是老师带我们去感受一些乡村文化,去寻找那些关于历史的底蕴,它也给了我们最好的机会去结交朋友,去学会与人交谈,去学会在一个团体中如何互帮互助。
在徒步中有太多的温暖瞬间值得我们去回忆,依然记得上山时在最前面探路的组长;依然记得在陡坡前,先下去的小胖将我们一一从上面接下去;依然记得在所有人被蚊子咬了默默奉献出花露水的腼腆女孩……——杨妮(学生研究员)
我不该用之前在家的那套天气规律来评定重庆的天气,这边春天和秋天像是被上帝没收了一般,只剩下了酷暑和严冬。
……
没过多久就看到一户人家了,我满怀希望的看着老人家,虽然不太听的懂她的话。我满心欢喜的准备停下歇息,结果却被告知我们走错路了,这边是死路。瞬间感觉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晴天霹雳啊。于是我默默悲伤的跟着队伍往回走,暗自祈祷着下回一定不能错。
路的尽头有户人家,一位老奶奶站在门前对着我们笑。感受到她的善意,我明白她一定知晓我们偷摘了橘子的。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我真是饿了。于是我们趁着领队他们几个和老奶奶交涉时,躲在后面吃橘子。橘子味道并不是很好,很酸,比起我以前吃过的那些橘子都难吃,可我却偏偏还是觉得很甜。
山路很陡,很窄,路边野草长得很高,像是很少有人来过一样。蚊子很多,手上脸上都是包。我们在山上兜兜转转,找不到下山的路。又累又饿,我很怕,怕我们今晚要住在山上。不过还好,虽然过程艰苦了些,我们终究还是回到了山下。
对我来说,这并不是一次美好的回忆,但却有着别样的感触,在山上大家共同前行,探索着那些未知的路途,很好,真的感觉很好,这是我从未经历过得事情。——包雅璐(学生研究员)
人生也正如徒步,不是在找路中,就是在迷路之中,不过,总有一个时候可以找到路。如果遇到这点苦我就说要放弃的话,我的梦想我要怎样去实现。我要怎样去让使在我身上赌的人不会输。放弃是特别的容易,可坚持往往会得到更好的,当你成功的那一刻,你会明白一切都是值得的。在那不遥远的地方,还有人给我鼓掌。我不会让未来的自己感到后悔的!——谭燕(学生研究员)
从南校门徐行数步,隔江远望,风烟俱净,天山共色,过桥,石阶小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徒步于此,乐在其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遥岑远目,夹岸高山,皆生寒树,携相机于山路,访风景于崇阿,层峦耸翠,上出重霄,而或长烟一空,美不胜收,观山者,止步,观其景;登山者,勇进,得其志,潆回其山涧,目力所及之处,情思悠悠,至山顶,登临高处,卓然而立,身之高举,心灵超脱,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山忘反,情不知其所起一往而深,荒烟蔓草,西阳斜照,浮云漂泊,以有限之身观无限之景,见前之所未见之景而豁然开朗,起前之所未起之思而闲愁四溢,登山观景,借景而抒情,观物反思,托物而言志,乐极生悲,登山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离家数月,此刻甚是思念,不禁暗自神伤。
此情此景,其深刻体会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如此雄浑,如此大气,语约意沉,发人深省,徒步的队伍渐渐地都劳累于其中,但却依旧乐此不疲,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也许这正是对古代迁客骚人登高精神的延续与发扬,群山之中,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辛坤龙(学生研究员)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