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到一篇文章 讲缠足历史的
其中结论有些牵强
大家可以看看
缠足陋俗始于何时是风俗史上的疑窦之一,尽管说者纷纷,但至今仍然莫衷一是。
通常的看法,缠足始于五代。元陶宗仪《辍耕录》引《道山新闻》称:南唐后主李煜时,有位名窅娘的舞女,为后主所赏识。后主别出心裁,令她用帛缠足,使成纤小弯曲的新月状,外套白袜,在六尺高的金质莲花上回旋起舞,借以欣赏所谓仙子凌云之态。好事者还作诗赞云:"莲中花更好,云里月常新。"其他舞女宫娥纷纷效仿,终于酿成贻害千年的陋俗。
一说,缠足之始至晚不迟于唐代。此说的主角是一个比窅娘更著名的美女--杨贵妃。元伊世珍《琅嬛记》称,马嵬一老媪拾到一双贵妃殉难时所遗的罗袜,因而致富。老媪之女玉飞,也拾得贵妃生前所着雀头屦一只,长仅三寸。《诗话总龟》载唐玄宗自四川还京,得到马嵬老媪奉还的贵妃遗袜,因作《贵妃所遗罗袜铭》,曰:"罗袜罗袜,香尘生不绝;细细圆圆,地下得琼钩;窄窄弓弓,手中弄初月。"《群谈采余》也收有《杨妃罗袜》诗:"仙子凌波去不还,独留尘袜马嵬山;可怜一掬无三寸,踏尽中原万里翻。"由此可见杨玉环是缠足的。此外,唐代文人对女子小脚的吟咏也有数例,如杜牧诗:"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笋裹轻云。"白居易诗:"小头鞋履窄衣裳,……天宝末年时世妆。"略见穿小鞋是天宝末年的时髦,而要赶此时髦,不缠足是不行的。至于杨贵妃是跟从时髦抑或开风气之先,尚无确证。还有人指出,清马揭、盛绳祖《卫藏图识》云:"西藏灯具,状如弓鞋,俗称为公主履。"公主是指唐初时远嫁吐蕃的文成公主,由此可见缠足之事在唐初时已有。即使不能断定文成公主是缠足的创始人,而推测缠足始于隋唐之际,或不会失之太远。至于杨贵妃的缠足,则是不待证明的。
还有一说以为,南唐窅娘的缠足,实是效法南北朝时东昏侯妃潘氏的遗事。《南史·废帝东昏侯纪》记载,东昏侯荒淫无度,"凿金为莲华以帖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也。'"六朝乐府《双行缠》云:"新罗绣行缠,足趺如春妍;他人不言好,独我知可怜。"唐韩偓《屐子》云:"六寸肤圆光致致,白罗绣屧红托里。南朝天子欠风流,却重金莲轻绿齿。"上述诗篇所咏皆潘妃事,可以印证此乃缠足之始,比文成公主的时代早百余年。
此外,还有人将缠足之始更往前推的:晋代说,见《通俗编》引胡震亨《唐音癸签》:"从来妇人弓履之制,惟《晋书·五行志》附见两言云:'男子履方头,女子履圆头。'而《唐(新唐书)·车服志》为最详,其言云:'后妃大礼著舄,燕见用履,命妇亦同,而民俗不尽遵用。武德初,妇人曳线靴。开元中,用线鞋,侍儿则著履。'夫鞋靴圆头之式,适于足小之用。……详绎时风,缠足自寓,亦何必明言之,始谓史书有载哉?"汉代说,见《杂事秘辛》:"汉保林吴姁奏言,乘氏忠侯梁商女足长八寸,胫跗丰妍,底平趾敛,约嫌迫袜,收束微如禁中。"汉一尺相当今23厘米,八寸相当18.4厘米,约5.58寸。东汉建安末年民歌《孔雀东南飞》:"足下蹑丝履","纤纤作细步",也是缠足的佐证。战国说,见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一:"《史记》云'临淄女子弹弦足',又云'揄修袖,蹑利屣'。'利屣'者,以首之尖锐言之也。则缠足之风,战国已有之。"《汉书·地理志》:"(赵)女子弹弦跕,游媚富贵,遍诸侯之后宫。"颜师古注:"字与屣同。屣谓小履之无跟者也,跕谓轻蹑之也。"春秋说,《汉隶释言》称,汉武梁祠绘老莱子之母亲、曾参之妻所穿的鞋,"履头皆锐"。
各种观点均有书面依据。但缠足究竟始于何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看来要作出最权威的结论,还是有待文物的出土吧。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只是由民间审美而成的一种风俗,并没有明文法令规范。实际上中国古代自宋以来也有不缠足的女性,如大名鼎鼎的马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