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叶梅:为少数民族培养自己的鲁迅、巴金

叶梅:为少数民族培养自己的鲁迅、巴金

  谈定位
  坚决不媚俗
  记者:您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说“《民族文学》坚决不媚俗”,为什么这么说?
  叶梅:2006年我参加中宣部的一个培训班,结束时刘云山部长接见我们。到我这儿时,他问我是哪儿的,我说是《民族文学》的,他就问《民族文学》情况怎么样。那时《民族文学》处境不太好,于是我实话实说:《民族文学》还是差额拨款单位,经费拮据。刘云山部长听了当时就说:《民族文学》就不要考虑挣钱了,要好好办刊物,走正路。这个话令我们非常鼓舞。2007年,在政府关心下,我们的经费得到基本保障,这进一步明确了我们办一份“不媚俗”刊物的信念。
  我们不媚俗,就是说不去简单地求市场化的效果,而是坚守一个阵地,坚守一个宗旨。在这种情形下,我们提出了“民族风格、中华气派、世界眼光、百姓情怀”的16字办刊宗旨。
  记者:不媚俗就得有所坚持。《民族文学》坚持的是什么呢?
  叶梅:我翻来覆去地想的一个问题,就是《民族文学》应该坚持有所担当。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民族,这么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民族文学》对于心灵家园的构建到底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我想,我们不应该羞羞答答,不应该退缩,而应该很明朗地有所担当。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民族文化流失了,《民族文学》虽然不能去做全面系统地保护工作,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刊物让多民族作家加入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的工作中来。现在,我们少数民族文学学会的成员就有2000多人,而各省级的少数民族作家有1万多人,千百个作家可以影响很多人,这个凝聚力是不容低估的。
  “有所担当”还体现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去年,我们去新疆、西藏、内蒙古等地,与几百位作家座谈。他们用母语述说着自己的民族文化,说着说着热泪盈眶。他们感到这不只是一本杂志在做一个文学活动,而是党和国家对他们语言文字的关爱——竟然办了国家级的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的文学刊物,让他们在使用母语创作时感到尊严。
  谈发展
  少数民族文学要出精品
  记者:《民族文学》扶持培养了张承志、扎西达娃等一批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以后,如何继续培养优秀人才?
  叶梅:30年前,少数民族文学以扶持为主,那个时候的少数民族作家,可以说像天上不太耀眼的星星,数量也比较稀少,还要去寻觅;而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十分壮大,获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已不是“扶持”两个字能概括了。
  去年,我们办了80后蒙古族作家专号,70后、80后藏族作家和维吾尔族作家专号,开始编辑时,有人表示疑问:这个民族会有那么多年轻作家吗?我说,我们要把眼光放开一些,要去寻觅、发现。我有一个博客,有时会在网上和一些基层写作者交流。我发现,其实民间有很多人写得相当精彩,只是我们的目光没放到那儿。后来通过一番努力,80后蒙古族作家作品,整整齐齐地弄出来了。
  一个作家就是一个民族的代言人,他能影响一个民族、影响几代人。我们挖掘这些民族的创作人才,并且对他们深怀敬意。我想,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与汉族作家比肩,每个民族都会出自己的鲁迅、巴金。
  记者:现在,各类出版物非常多,文学也面临着网络文学的冲击。《民族文学》如何应对呢?
  叶梅:的确,现在出版物很多,包括网络上发表的,但是精品不多,很多文字严格意义上是“文字垃圾”。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文学是不是边缘化了?如果说是边缘化了,是谁把它边缘化的?事实上是,我们有的写作者自己把文学边缘化了,为什么?你没有真正去关注这个时代,去体察生活,而是浮光掠影地写出一些东西,怎么能被读者所喜欢接受呢?
  对少数民族文学来讲,就是要呼唤精品,呼唤民族文学的整体提升,期待新一批优秀作家出现。温家宝总理给我们题词“办好民族文学”,“办好”就是出精品,就是要抬高门槛,不能降格以求。近两年,《民族文学》的作品每期都被《小说月刊》、《小说月报》等转载,正是我们坚持出精品的结果。
  谈理念
  “开门办刊”从敞开院门开始
  记者:《民族文学》坐落在后海之滨的一方小院里,总是开着门,游客经过经常会向里面看一看,这样不会影响编辑部的工作吗?
  叶梅:这是我们“开门办刊”的开始,也是个具有象征意味的举动。我刚到《民族文学》时,院子整天关着门,说是怕自行车被偷,而且游客有时会窜进来。我说游客进来看看、拍拍照不是挺好吗,正好可以让别人认识《民族文学》。现在,我们的院门都是敞开的,“胡同游”的三轮车常在院子外面停留,有的外国游客会进来,甚至有的人提出要买《民族文学》,我们都很欢迎。
  我们不仅是形式上把门打开,更要从观念上把门打开,把面向社会、面向时代的姿态呈现出来。所以近年来,我们在浙江象山、湖北恩施、贵州三都、辽宁丹东等地建立了创作基地,这样就使《民族文学》的影响不断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深入了生活,深入了读者,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更清楚了怎样才能办一份有声有色的刊物。
  记者:2006年《民族文学》的发行量仅2000多份,现在已达2万份,发行量的飙升与“开门办刊”有直接关系吧?
  叶梅:是的。我们到西藏,跟西藏新闻出版发行的朋友座谈,他们说:很抱歉,作为搞发行的,还不知道有份刊物叫《民族文学》,而这正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这两年,我们进军营、进牧区、进大学,倾听他们的声音。有的大学生就说,《民族文学》对青年扶持不够,作品陈旧,有的说翻译得不对,这些具体意见都直接促进我们把刊物办得更好。

来源:民族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