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热烈的讨论,凑个热闹。
稍微改动个字句顺序,把“倡议建立国家民俗博物馆”改成“倡议国家建立民俗博物馆”,而且“博物馆”还得是复数形式才好。
民俗知识具有本土性、地方性,民俗学很依赖也很受益于草根阶层的热心投入,公众的义务参与,民俗博物馆实际上是公众参与的平台。没有博物馆,想发展公众民俗学,难。所以建民俗博物馆很有必要。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民俗博物馆的定位:民俗博物馆的构想中,公众处在什么位置?没有公众,民俗博物馆就成了保存文物的机构,和其他博物馆没有本质区别,意义不大。有本土公众参与的,就不太可能是国家层面上的。
另外,国家级的民俗博物馆很容易被意识形态化。这方面德国有些不愉快的经验的。柏林的国家民俗博物馆是1934年建立的,战后主体收藏归东德,统一后又合而为一,改名为“欧洲文化博物馆”。只有不同主题的特展,几个月更换一次,没有常规展览。估计他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你怎么确定什么是“典型的”德国民俗文化?即便你能确定的话,这民俗文化也一定包含精神因素,你怎么把它展示出来?
博物馆一定是要被养着的,不能让文化机构自己去创收。不能什么事都让老百姓自掏腰包,老百姓不不是什么税都付过了嘛。
所以在没有制度化财政保障的情况下,博物馆轻易上不得,这是个请神容易送神难的苦差。北京城的中轴线不成了世界文化遗产了嘛,那纪念堂该怎么处置呢。其实是一样的问题。建起来再关掉,肯定是为难事,会伤害地方文化认同感,还不如压根没有。西德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经济形势好,上了不少地方民俗博物馆,民俗学的毕业生就业很顺利,皆大欢喜。九十年代以后,财政江河日下,维持艰难,一个个博物馆被关闭、被合并,不再设立新岗,现有工作人员退休一位取消一个岗,很是让很多人伤痛的。
总之,建博物馆是好事,但还真是需要仔细讨论,需要那些有博物馆经验的人多考察分析一些其他国家,尤其是那些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多元文化、合而不同的国家,看看他们的经验和教训。